万名教师访万家心得体会

让孩子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心得体会

家访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到我班学生欧德洋家进行家访的那一次,那也是我调到金石后的第一次家访。欧德洋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家庭作业经常没有完成,即使完成了书写也很糟糕。从班上同学的口中我知道他家就住在场镇,放学回家书包一放就去找同班同学银鹏和欧阳潼兴玩。欧阳潼兴和学校李廷勤老师又是邻居,要找这些孩子的家是很容易的。下午放学后,我一个人既忐忑又兴奋,总觉得去家访不怎么好意思,恰好这时妈妈推着我一岁多的儿子叫我陪着出去逛逛,在逛到十字路口时,我提议:到金石这么久了,我们还没走过这条街,我班有几个学生就住在这条街,我们一起去转转,顺便看看他们在家里干什么吧!一路上,我想象着与家长们的亲切交谈的各种画面。没走多远我就看到了银鹏的奶奶站在路边和另一老太太在聊天。从她口中我才得知,和她聊天的这位老太太正是我要家访的对象。这时,两家的孩子早跑得没影了,心中不免产生了许多失望和无奈——欧德洋的父母家住农村,离场镇较远,为了让他好好学习,为了方便老人照顾他,专门在街上租的房子让他们住。租住的房子很简陋,一间大屋子里摆放着一张简易的床和一张吃饭的桌子,屋子外的院子里摆放着一灶一锅,烧的是捡来的柴火。他奶奶告诉我,欧德洋一放学就说作业已经做好了就跑出去玩了,她说的话孩子都不听,管不住。我和家长聊了很多,告诉他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督促,要和学校共同来教育孩子。第二天,我私下和欧德洋谈心,让他明白父母的不易和奶奶

母亲开个摊子卖米线,当时,进进出出吃饭的人很多,家长根本就顾不上我。当然,当她忙碌了一阵终于有时间停下来和我说话的时候,她也不好意思地向我表达了歉意,还要热情地请我吃米线。其实这是我可以理解的,随着家访活动的深入,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大部分家长都是忙碌的,因为一个家庭的生计是最重要的,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第二位的。这并不是说家长不负责任,而是社会生存压力大,父母的首要责任就是要把这个家撑起来。作为教师,我们无法替孩子选择父母,选择家庭,我们只能选择面对不同的家庭,面对不同的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多一份关心,多一份鼓励。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的这份情感更增添了我们的责任感,我们感到肩头的担子又重了许多,我想对学生们说:“你们怎样来回报父母的这份爱,你们知道自己身上有着父母怎样的期待啊!要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家访使我很感动,特别是源自家长的那份信任,那份发自内心的渴求和敬意。从那一刻起,我决定对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言放弃,严格要求学生,就为了我的学生能成为走出校园的合格产品和精品而不是半成品和废品。

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此次“千名教师进万家”家访活动,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

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第二篇:万名教师访万家心得

万名教师访万家”家访心得

赵庄中心小学 郭丽华 最近,我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积极参加“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深刻认识到了家访的重要性,我认为家访是彻底了解学生,建立家长、学生、老师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模式的最有效方法。

家访给我体会最深的是让我了解了很多平时没有了解到的情况。有些学生家庭困难,父母关系失去以及家里成员交流的困难都对学生学习造成一些影响,有一名叫卢军超男生,本身人就内向,再加上父亲为聋哑人,在学校就变得更加自卑,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家长沟通,商讨对策,家长和老师都和学生谈心、交流,对学生鼓励,这一学生现在性格逐渐变得开朗,也看到了他久别的笑容。

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这是我家访得到的第二个体会。家访时,学生看到老师来了,马上端茶递水,很礼貌地招呼老师座下。老师在和家长交谈时,主动地离开。即便是我平时认为较差的学生,待人接物也表现得比较优秀。这说明我们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积极了解学生,对他们进行扬长教育,鼓励他们自信、自力。

我家访的第三个体会是家长和老师经常保持沟通。现在有很多留守学生,父母在经济大潮中都出去打工挣钱了,学生基本上寄宿在爷爷奶奶和亲戚家里,由于很多学生现在都处在叛逆期,长辈和亲戚说的话他们都不是很能听进去,有几位学生甚至还进网吧上网,尤其是礼拜天,更是彻底不归,教师经常与家长保持沟通,能对学生时时监控,能经常性地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走正道,爱学习,顺利地完成学业,成才成人。

教师家访意义非凡。家访是教师教学的又一有效方法和手段,积极做好家访有利于教育教学,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

20xx.09.27

 

第三篇:万名教师访万家调研报告及心得体会

万名教师访万家,连接家校友谊情

---家访调研报告

坪城乡中心小学

童永军

20xx年x月

万名教师访万家,连接家校友谊情

---家访调研报告

坪城乡中心小学 童永军

一.家访的意义

为了贯彻上级关于“万名教师大家访”活动的有关精神,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生的感情交流,让老师们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同时了解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教育状况,展开对学生进行全面、认真、分析了解,架起家校联系、沟通的桥梁。调整相应的教学措施,提出合理的家教建议,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家访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此次集中家访,我征求了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社会与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较高。家长反应: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及时联系是了解学生真实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不可或缺的条件。深深的感受到教师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

三.家访时间

20xx年x月--5月

四.家访中收集的意见和建议

1、大部分家长均要求就是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反映部分学生在家不听话,不能按时、自觉完成作业。

2、有些家长对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有怨言。不能从安全角度考

虑,认为接送学生麻烦。

3、大部分学生家庭贫困,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照顾,无能力辅导孩子学习。

4、部分家长无所谓,认为随孩子自学,学成什么样就什么样。

5、家长只看重孩子学业成绩,会忽视或放松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及思想品德、纪律的教育。

五.家访结果分析

造成孩子存在或多或少缺点的原因有下几点:

1.现在家庭中,父母由于打工、休假时间不稳定、做生意,没有很好顾及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消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也有一些啃老族、和隔辈管教,宠爱有余,依赖过度。

2.有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一般能在家里能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放纵,养成了傲纵的心理。

3.家长只看重孩子学业成绩,会忽视或放松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及思想品德、纪律的教育。

4.家长的言行不一,会导致孩子言行不一。

5.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差异较大。

6.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期望和要求较高。

7.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低,又过于溺爱子女。孩子脾气越来越大,家长管不了。

六、家访后的启发

1.重视家访

通过家访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2.及时家访

学生取得进步、学生情绪反常、学生生病都要及时进行家访,这样取得的效果往往比滞后解决要有效益多。

3.有备家访

教师要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在心底打下一个腹稿,体现对工作的负责,体现教师的品位和档次。

4.无状家访

家访中要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让家长和学生知道老师是真正的关心自己的成长。

5.小结家访

家访后注意学生思想的变动,检验家访的效果。对家访及时小结经验和教训,成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在本次家访中,就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我们受益匪浅学。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满足家长的期待,教师不仅要家访,而且要常家访。通过本次学科学发展观活动,连起了家校友谊情,我们会将有质量的家访活动进行到底。

家访活动心得体会

坪城乡中心小学 童永军 家访是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师登门造访,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老师达成共识的纽带,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搞好家访工作,老师更好地掌握学生情况,进行双向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呢?下面结合我的家访工作谈谈我的看法和体会。

一、家访应目的明确,内容真实具体

家访是沟通老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是个触动,容易使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家访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做好充分准备,内容要具体且真实。

二、家访应精心选择,把握有利时机

老师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家访是老师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老师做好班工作的诀窍之一。可见,精心选择把握有利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学生生病在家;学生成绩退步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学校家长遇到困难时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进行家访,效果是最好的。

三、家访谈话应讲究艺术

谈话是指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切交谈以及进行说服的方法,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的、主动地探索学生的情况及内心活动。因此,家访时的谈话要有目的、有准备,更要讲究技巧,力求做到“三忌三宜”。一宜多鼓励,忌多批评。鼓励是一种有效的谈话方式,通过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困难,增强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当然鼓励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同样,批评对于有问题的学生也是应该的,更具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双向的,谈话同样是双向性活动,要注意彼此的相互联系。可见,谈话时双方都要正视问题,特别是教师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卸责任。对于谈话的内容更应一分为二,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到晓之以理,方可使学生信服。对于学生的家长,应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怪责。三宜多启发,忌武断妄下结论。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谐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老师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启发他说出心里话,对症下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问题。

四、家访时应让学生在场

家访时让学生在场,能形成家长、老师、学生三者在一种和谐、平等、轻松的气氛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五、家访应尊重家长

家访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以结合起来,搞好教育工作。因此,家访时应尊重家长,不伤害家长的感情,以及注意工作的方法,避免与家长发正面冲突。俗话说:“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尽管有些家长对孩子“怒其不争气”,但心底里还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因而,家访时要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不能“一叶遮目”,觉得学生一无是处或将学生的错误迁怒到家长身上,伤了家长的心。再加上家长的文化层次、修养参差不齐,所以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家长与老师的配合不够默契。他们对孩子的缺点或过错,要么漠然视之,把一切推给老师;要么护短,蛮不讲理。这时就要老师注意选择恰当的工作方法,与家长建立平等互助、合作友善的关系,以善意的态度,尊重家长的人格,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即使有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也要注意从中寻找积极因素。无论是对优生还是差生,都要一视同仁,一样尊重其家长,以自己的诚意感动家长,争取家长配合教育,这才能达到家访的目的。

六、家访应做好记录

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访工作,就应做好家访记录。因此,每次家访后,我都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到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从而让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全面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