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实验总结

物化实验总结

10环科 林泽震 120xx1202126

大二的生活已经临近尾声了,伴随着我们走完一学期的物化实验也结束了。通过这一学期来的物化实验,让我学到了很多,无论是实验操作上还是合作配合上。回想起一个个实验,总有一些是让我铭记于心的。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第一次使用了氧弹,并且知道了雷诺校正。也学会了通过测量一个已知燃烧热样品燃烧放出的热量来倒推回去测量水当量的方法。这个实验的操作并不复杂,主要是通过仪器测量数据,我们记录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计算的时候要注意单位以及正负号的问题。

实验二: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量

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静态法测定饱和液体蒸汽压,直接测量测定各个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最后以lnp对1/T作图,并求出斜率。然后以斜率求算出该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汽化热△vapHm,并且求正常沸点。这次试验是我们第一次用电脑作图,绘制图像并得出直线方程,得到斜率。进而进一步进行数据处理。在实验操作上,要注意放入空气的速度要防止倒灌。

实验三: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平衡相图

这次试验我们通过蒸馏混合液,并测定馏出物和蒸馏液的折射率,并与绘出的工作曲线进行比较得出组成,最后绘出乙醇—环己烷的平衡相图。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第一次使用了阿贝折射仪,掌握了阿贝折射仪的使用方法。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对温度的把握,加热速度不能太快,通过回流的速度把握好温度。不然得不到较为准确的馏出物。

实验四: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本次试验中,我们是通过仪器直接测定温差,然后代入公式求算出待测物的摩尔质量。而测定温差也使得我们的数据更加准确,保留到小数点后面四位。并且这次试验中我们第一次了解到了过冷现象,试验中也要求我们时刻进行搅拌,并注意各个时期搅拌速度的差异,这也是这个实验的关键。

实验五:液相反应平衡常数

这次实验算是本学期物化试验中偏麻烦的一次实验。试验中要求我们配着不

同浓度的混合液,并且测定其吸光度。这次实验使我们首次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液体的吸光度,使用时要注意比色皿的擦拭和仪器的校正以及波长的确定,不然会导致测量不准确。并且这次试验也是我们第一次使用pH计,掌握了pH计及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六:电极的制备的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在这次试验中我们制备了锌电极和铜电极,并且用甘汞电极与制备的铜锌电极进行组合,测定了三个原电池电动势。本次试验中我们使用了电动势测量装置,掌握的测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测量装置需要进行温度校正,通过实验时的室温,代入公式计算要校正的数值进行校正。

实验七: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

这次实验我们学会了用另一种方法测量物质的摩尔质量。了解了高聚物摩尔质量和粘度的关系。本次试验我们使用乌式粘度计,通过直接测量溶液只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一定距离的时间,进而进行比较,求出相对粘度。然后通过电脑作图,使用外推法求出溶液的特性粘度,最后用Mark-Houwink经验公式求出高聚物的摩尔质量。

实验八: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

这次实验主要是为了掌握电导仪的使用方法,并且通过电导仪测定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首次使用电导仪,要注意电导仪的电极的洗涤,用电导仪测量时,需要用待测液对电导仪电极进行洗涤,保证实验的准确,并且电导仪在使用时也需要进行校正。在数据处理方面要注意单位的转化。

实验九: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最大泡压法

这次实验中操作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观察气泡冒出的同时需要记录此时的压力,因此这个实验需要同学间的合作,并且要知道气泡必须是一个一个冒。测定压力的同时我们还通过阿贝折射仪测量液体的折射率,然后通过乙醇—水曲线得出液体的质量浓度。在数据处理方面,本次实验同样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实验十:蔗糖转化

蔗糖转化实验使我们接触的第一个化学动力学实验。实验中我们首次使用旋光仪,掌握了旋光仪的使用方法。实验通过旋光仪测定各个时期的旋光度,进而以ln(ɑt—ɑ∞)对时间t作图,通过电脑作图得出直线方程,用其斜率求出反应的速率常数k。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以阿累尼乌斯公式求出反应活化能。这首次的化学动力学实验,让我们了解到了影响化学反速率的一些因素,

并且学会了通过作图得出斜率来求速率常数的方法。

实验十一: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这同样是一个化学动力学实验,与蔗糖转化实验不同的是,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反应级数的概念。且这次试验我们是测定电导率,而不是旋光度。通过电导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来作图,同样是以斜率求算出反应速率常数,以及求算活化能。

实验十二:丙酮碘化

这次实验我们初步认识复杂反应机理,料及复杂反应表观速率常数的求算方法。这个实验是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透光率,进而求算反应速率。与之前的化学动力学实验类似,通过求的的速率常数k进一步求反应的活化能。

实验十三: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

这次实验我们学会了JX-3DA型金属相图测试仪册使用方法,并且通过电脑记录数据,绘制出各组分的步冷曲线。试验中我们也学会了出现过冷现象时步冷曲线的校正方法。最后通过各组分的步冷曲线找出转折点及平台温度,绘制出二组分金属相图。

实验十四:希托夫法测定离子的迁移数

本实验我们掌握了希托夫法测定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计算出n原、n电、n后计算出离子迁移数。在这次实验中,要时刻注意电流计上显示的数值,太小的话要转动电极,使数值回升。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一学期来的物化实验也让我受益良多。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以前从未遇见过的各种实验仪器,比如分光光度计,阿贝折射仪,电导仪等常用的物化实验仪器。并且通过实验课上老师的讲解以及实验过程中亲自的动手操作,掌握的各个一起的使用方法。由于频繁的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安装仪器,还有进行实验物品的配置等方面,这学期的物化实验对我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是个严峻的考验。让人欣慰的是,通过一次次的实验我的动手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众所周知,在化学实验中,动手操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做化学实验经常需要配置药品,这时对于操作就有很高的要求。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进一步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也从这一次次的试验中发现了我的不足,进而进行改进加强。

另一方面,这么多次的实验,我掌握许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比如在“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的试验中,我通过这个实验了解到了粘度与高聚物的摩尔质量的关系,通过Mark-Houwink经验公式可以通过特性粘度求算

出高聚物的摩尔质量。并且实验过程中我们不是直接测量待测物的粘度,而是通过求算时间,进而求算出相对黏度和增比粘度。然后通过作图求出特性粘度。这只是这学期物化实验的一个缩影。在物化试验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发散思维的重要性,我们一般是无法直接测量出我们需要的物理量,实验时我们经常是测定出各个实验物的其他物理量,然后通过公式或者作图进一步进行计算求出我们需要的物理量。

这学期的物化实验,我们也屡次使用电脑作图,这提升了我们实验的准确性以及实验效率,对我们的实验有很大啊的帮助。同样的,由于经常性的作图,是的我们对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增强,通过电脑软件对化学数据进行处理加工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这对以后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在做物化实验时我们通常是两个人一组,通过一学期的物化实验,我体会到了搭档的重要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要快速操作的时候,这时候一个人进行实验操作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同时实验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失误,导致试验的不准确及失败。比如在做“丙酮碘化”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每隔一分钟就对反应液体进行透光度的测量,由于间隔时间短,并且测量透光度时需要对比色皿进行擦拭,并且取出液体后,剩余的液体仍需继续进行保温加热。这时我们就需要同学的合作才能完成测量,否则这个实验就无法进行下去。不仅如此,在和同学的合作过程中,我还能通过和同学的交流以及观察,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所以这学期以来的十四个物化实验我从中学会了和同学搭档,团结合作一起实验的能力,发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这对我以后的成长,学习,甚至是以后的事业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学期的物化实验和以往的无机实验,分析试验和有机实验给我的感觉很不同。物化实验对于测量仪器的使用更加频繁与多样,在实验过程中,更多的是通过操作仪器得出数据;另一方面,在实验数据处理上,更多的用到了作图的方法,我们经常是每个实验都要做两个图以上,这对于电脑作图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以往的实验中我们经常是将测的的数据用公式进行直接计算,得出实验结果。而物化实验还需要绘图,然后从图中找出所需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这学期的物化实验结束了,这宝贵的十四次物化实验让我学会了很多,在娄本勇老师和黄雅莉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指导下,我顺利的完成了这学期的实验。从老师们身上我同样学到了很多,在这里感谢两位老师的指导……

 

第二篇:生化实验总结

生化实验总结 姓名:李梦华 系年级:20xx级生科三班 组别:55 科目:生物化学实验 题目:生化试验总结 学号:20xx00140051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转眼间,一学期就过去了,时间真的只是稍纵即逝。这学期,和往年一样,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学生,实验课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这学期,主要开设了三门实验课程,让我收获颇丰的当然要数生化实验了,因为它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锻炼了我们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先从第一节课说起吧,记得第一节课刚进实验室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做任何实验,只是简单地打扫了一下卫生,随后老师对我们进行了生化实验注意事项的讲解,也就是安全教育,顿时让我肃然起敬。当时就觉得生化实验真是既有趣有危险。有趣的是可以学到很多常用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原理,见识到很多昂贵的仪器,危险的自然就是一个不留神就会带来很严重的伤害。从第一节课起,我就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认真仔细,谨慎莫急…… 从第二节课起,我们就开始认认真真的做实验了。说实话,我也记不太清我们总共做了几个实验,我只大概记得我们做了哪几类实验,大概可分为测蛋白质含量的,测糖含量的,测RNA等等的定量实验,和测酶性质,肌糖原酵解等定性试验。让我印象颇深的当属以下几个实验了。 关于蛋白质的测定,我们学习了三种方法,但我记得比较详细的应该算是folin-酚试剂法和经典的凯氏定氮法。前者利用folin-酚和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结合来测定蛋白质含量,同时我们也是第一次

接触到了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标准曲线的绘制。利用标准曲线来测定样本的蛋白质浓度。后者实验原理比较复杂,但总体来说就是将蛋白质中的有机氮转化成无机氮(硫酸铵),然后再与碱液反应,通过测量氨气的释放量来间接测得蛋白质的含氮量,然后再求蛋白质的含量。这次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凯氏定氮仪,并且明白了其基本工作原理。本仪器使用方便,效果良好。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要长时间做大量的重复测定,由此也锻炼了我们坚忍不拔的实验精神,磨练了意志,同时也经过反复的练习而增强了有关该实验的实验操作技能,如何缓慢加液防止倒吸,如何控制蒸汽发生器防止暴沸,如何按照顺序严格的加入试剂,以及如何进行滴定等,通过该实验,对这些技能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说完蛋白质的测量,那接下来就该讲还原糖的测定了。对于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我们也学习了很多种方法,但我印象中较深刻的当属水杨酸还原法测还原糖的含量了。在这次实验中,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了分光光度计的使用:72型分光光度计是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为420nm~700nm,它由三大部分组 成:磁饱和稳压器、光源、单色光器和测光机构、微电计。它的基本依据是朗伯—比耳定律,它是根据相对测量原理工作的,即先选定某一溶剂作为标准溶液,设定其透光率为100%,被测试样的透光率是相对于标准溶液而言的,即让单色光分别通过被测试样和标准溶液,二者能量的比值就是在一定波长下对于被测试样的透光率。在测量的时候,需要不断的润洗,这着实锻炼了我们的耐心和技法,润洗的时候所倒的液体不能太多也

不能太少,不然会造成浪费或是润洗效果不好的后果。做实验的时候,我和我的搭档同时配合,加快了的做实验的步伐,节省了时间,顿时让我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 再然后,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点样操作实验了——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实验。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实验中,我们主要学习到的是在复杂的实验材料处理的过程中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完整的思路,这样才能把实验做好,并且做的很快。该实验要配制缓冲液、漂洗液、染色液、透明液,从薄膜的制作,到点样,处理、电泳等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实验操作,每一步都很重要,每一步的处理时间,处理程度都要靠自己去把握,最后还要经过漂洗、冷风吹干,最后的处理是要及其小心的,否则会把薄膜弄破,或者出现皱缩,不平整。如果前期点样不好,或者染色、电泳过程中稍有不慎,便的不好较好的电泳条带,出现拖尾,或断续的现象。因此,这个实验尤其考验我们的操作能力和细心水平。 以上所说的实验除电泳外,基本都是定量试验,但这学期也做了为数不多的定性试验,那就是酶性质实验和肌糖元的酵解。先说,酶性质实验吧,首先第一个难题就是缓冲液的配制,为了准确配置不同pH的缓冲液,配置所需的液体的体积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用移液管量取小数点后两位的体积真心是对技术的一大挑战啊,除去这一难题外,还需测定如何确定最佳保温时间,这些都不是那么容易操作的。还记得当初做实验的时候,我们所用的酶是小组另一个成员的,测定的酶的保温时间是7min,挺合适的,于是我们就开始正式

做不同pH下的实验了,这对时间的把握要求很严格,必须严格控制在每步操作相隔一分钟,我们相互合作,终于把各种试剂加完了,最后是通过颜色反应来判断最适宜ph,准确判断颜色深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颜色指示剂的加入量要绝对控制好,如果加的太多,则会使所有的试管颜色偏深,甚至都变成黑色,如果加的太少,那么染色就太浅,变色不明显,所以,太深太浅都不适于颜色梯度变化的观察。由此可知,在以后的类似试验中尤其要控制指示剂的加入量,力求达到一个最佳的颜色梯度。可是,由于3号管跳关了,pH缓冲液的pH过低,我们的实验并没有过关,但所幸我们当时是第一个做完的,虽然没有过关,但我们又足够的时间再来一次,于是,我们重新配置了那瓶不合适的缓冲液,又做了一遍,这回的实验结果则相当准确,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很开心,最终拿到了好成绩。 以上就是我自己对本学期的实验的一个小小的心得概括,通过一学期的实验我真的学到了不少知识,又进一步的锻炼了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不管做任何一种实验,耐心,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我觉得通过这一学期的生化实验的锻炼,我的耐心和严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许,这学期所学到的生化实验相关知识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被逐渐淡忘,但是通过实验所培养出的耐心和严谨会陪伴我一生,为我以后的科研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感谢生化试验,感谢生化老师。老师,您们也辛苦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