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1、 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季风气候)分布、成因

及特点

2、 洋流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

4、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5、 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熟悉常见的地貌形态

6、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7、 背斜向斜的判断 能够判断地质构造

8、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横刨面形态 堆积地貌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9、 自然带的分布(结合气候类型) 地域分布规律及基础

必修二

1、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判断及特点

2、 人口迁移的方向及特点

3、 制约环境人口质量的因素

4、 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及分布特点

5、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6、 城市等级及城市服务范围 服务级别 相互距离 数量的关系

7、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标志,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

的差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的环境问题)

8、 五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区作物或畜牧品种,经营方式,区位条件,特点

9、 五种导向性工业的特点及布局,常见的工业部门

10、 工业集聚的优势 工业地域的分类

11、 传统工业的分布地区

 

第二篇:云南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云南地理中考知识点

1、云南省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跨云贵高原西南部,是全国陆地国界线最长的省份之一;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属于低纬度地区;云南省轮廓像一只孔雀。

2、东部与贵州、广西相邻,北部以金沙江与四川隔江相望,西北隅紧倚西藏;西部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3、面积约39.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8位;简称“云”或“滇”。

4、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一般以云岭东侧的宽谷低地和元江谷地为界,分为:西部横断山地区和东部滇东高原。

5、重要河流:①金沙江。金沙江在滇西北穿越横断山区时与澜沧江、怒江向南平行流淌,形成“三江并流”,而后至丽江石鼓乡,受岩石阻挡转了个一百多度的大弯折而向滇东北,形成“长江第一湾”;②澜沧江,被称为“东方多瑙河”。③怒江。④南盘江。

6、主要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显著;垂直差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由于地处低纬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各地海拔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形成垂直差异显著的立体气候,常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现象;因地处高原,在海拔1500-20xx米的地区又有“四季如春,遇雨成冬”的气候。

7、云南省主要自然灾害:①地震,由于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影响,地震灾害频发,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②旱灾,云南发生频度最高、影响面最广、成灾面积最大的自然灾害。③泥石流,云南省是全国受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山地较多,地形陡峻,降水集中,在植被破坏严重的地区,泥石流频繁发生。④滑坡。

8、云南省的人口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呈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坝区密集,山区稀疏的特点。

9、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云南境内独有的少数民族有是有15个。

10、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等。

11、云南的自然资源:(1)动植物资源:云南省是中国动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素有“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之称。(2)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大省,特别是有色金属和稀有矿物享有盛名,素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其中铅锌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3)水能资源: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4)旅游资源:云南的旅游资源以多样性、独特性和民族性著称;云南省著名的旅游景区:①昆明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湖泊,有

高原明珠之称)、石林;②西双版纳;③大理;④丽江被称为“药材之乡;玉龙雪山、古城;⑤三江并流;⑥腾冲火山地热;⑦德宏:瑞丽江-大盈江;⑧建水;⑨宜良九乡;⑩思茅;大黑山等。

12主要经济作物:天然橡胶、烤烟、甘蔗和茶叶。重要产业:旅游业(支柱产业)、烟草、生物资源开发产业、矿产业、水电业等。

13云南省的中等城市:(1)历史文化名城:南诏故国——大理;东巴源地——丽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文献名邦——巍山;滇南邹鲁——建水。(2)百强城市和宜居城市:云烟之乡——玉溪;入滇门户——曲靖。(3)魅力名镇:极边古镇——和顺;民族风情名镇——建塘;人居环境名镇——束河;黎明之城——景洪

 

第三篇: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理基础知识总结

1、天体及主要类型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耀斑(色球)太阳风(日冕)
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

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

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17km、地幔2900km、地核)

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

文本框: 写出五代的名称
和分界线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1海平面上升2温度的变化3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

河流的补给形式:地下水(最稳定)、大气降水(东部地区最主要)、冰川补给(西部地区)、季节性积雪(东北地区)、湖泊水                                                                             

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渔场(四大渔场,秘鲁渔场原因不同,其他原因相同)、航海污染物的扩散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多年的平均径流量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水资源对经济影响:数量影响经济规模质量影响经济效益

现在水资源利用出现的问题:数量,随人口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

                          质量,人类生产生活排污不断增多

面对措施  开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内力作用能量来源:放射元素衰变。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最主要)、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表现形式:风化(岩石的破碎、根劈作用)、侵蚀(V和U型河流、风蚀蘑菇、海蚀柱、角峰和冰斗、黄土高原现在的地貌、喀斯特地貌)搬运、堆积(新月型沙丘、黄土高原、三角洲平原、河漫彈滩平原、洪积冲积平原、沙滩、冰期平原)

岩石圈:把地球分成了六大板块,而不是地壳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运输方式(公路或铁路)线路的分布(河谷)、延伸方向(弯曲)

聚落的分布:越往河流下游城市越密集。原因:地形平坦利于基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理环境的六个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

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迁移能量交换产生的新功能

生产功能:光合作用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平衡功能:二氧化碳的吸收

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

看此图要求:结合洋流图、气候类型图、和自然带,能准确的说出图中的地理信息。

画出图二中的七个气压低和六个风带

第一节 人口数量变化

1.决定性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 其他影响因素:人口基数。

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构成指标和类型:

   ① 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 类型: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增长迅速。(发展中国家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发达国家

第一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    人口的迁移

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① 二战前,伴随地理大发现,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② 二战后,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

政治、文化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和宗教等。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1.       环境承载力: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

①       正相关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

②       反相关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二. 人口合理容量

1.       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       估计值不确定。   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主要功能分区

住宅区: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化: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商业区:位置:市中心、干道两侧或街角路口。

形状点状、条状。特殊形式:CBD中心商务区。特点: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 工业区:运输量大 → 寻求交通便捷的地带 →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形成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等。

经济因素:① 距市中心远近② 交通便捷程度 社会因素 历史因素

行政因素:如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多是先建基础设施后招商引资。

付租水平:商业区变化最急剧,工业区变化最和缓。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等级划分标准:

① 超级大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② 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

③ 大城市:人口50~100万④ 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

⑤ 小城市:人口20万以下⑥ 城镇型居民点: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彼此间间隔越大

城市发展的条件:地形、资源、交通。

第三节  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人口增加,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增加(衡量城市化高低标准)。

城市化发展特点:

1、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2.发达国家起步早3.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城市化水平较低

1.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合理的城市化:改善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2.       过快的城市化:环境质量下降。

3.       建设生态城市:节能建筑,绿色交通,与自然协调。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① 绝对区位:该事物所在的位置,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② 相对区位:该事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空间联系,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1.       区位因素:

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②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交通运输。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的区位选择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谁是老土运动员   水  市场  劳动力  土地  运输   动力   原料

1、  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

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集聚与工业地域

1、  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①  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空间利用上的关系

2、  工业集聚

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优点: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迎合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量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1、  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  传统工业

2、 德国鲁尔工业区

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利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

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

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洲岛)

2、 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①  相关工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②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③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

④  产品面向世界

3、  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文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  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1) 短途运输公路占优势,长途运输水运成本最低。

   (2) 管道运输的特殊性: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  对密度的影响: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     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小于平原

2、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优原则

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被动适应环境(生产力水平低下)。

2、农业文明时期:对抗环境(生产力水平很大提高)。

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环境。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地关系模式图

三、可持续发展

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要求)。

3、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RS(遥感)主要是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 →传感器(最重要)→ 遥感地面系统   → 成果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GIS(地理信息系统)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森林分布

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       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雨林的保护

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   市场广阔    ③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

①   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   调整产业结构;③    “三废”的治理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① 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② 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③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流域的综合开发

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四、区域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① 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 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③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

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①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   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

①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③ 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④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问题与对策

①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

②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

五、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②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③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 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④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