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知辩社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度时政知辩社工作总结

主办教师 谢庆玲

本社成立于20xx年x月x日,是初中部时政爱好者的群众性的学习实践组织,以"关注时政,了解国情;服务同学,提升自我"为宗旨,旨在通过相关活动增强初中学生关注时政的兴趣,培养学生逻辑与思辨能力,为初小部特色社团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通过一学期的日常工作与活动的开展,现做好本学期工作总结及反思,以便下学期工作的高效、顺畅地开展。

一、工作及成绩

20xx年下半年以来,我社以加强社团内部建设,提升社员时政素质为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探索并开展了时政学习---视频观看---辩论提升---总结共识四大模块进行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以“老生带新生”的方式来提升社团影响力。总体而言,我社团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组织制度日益健全,工作开展娴熟顺利。

二、问题及成因

社团活动开展一学期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具体回顾与反思如下:

(一)、社团工作的重点在于通过看电视新闻的渠道来获取新闻信息,虽然重点突出,但重大新闻遗漏较多,连接度不够;而且时政知辩社的工作要求创新性与灵活性较强,我们对社团定位、社团发展目标认识及时调整不够,不能做到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二)、社团的成员主要是七、八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浅,知识综合能力弱,一直以来对国内外大事知之甚少且理解能力弱,所以在没有背景介绍的情况下很难看懂时政背后的真正意义,很难把时政与国家及自身联系起来思考,因此,在辩论环节,往往流于形式,老师指导过多,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社团的目的和宗旨很难达成。

三、设想与措施

(一)、我们立足华星校情,结合七、八年级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加强时政背景传授与解说,不断提高老师自身相关知识素养,做到新闻读透在前,学生观看在后,以提高学生在短短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能获取最大时政数量和质量。丰富学生的政治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素养。

(二)、结合初小部宣传栏较多,易于宣传的特点,主动全面搜集每日新闻并筛选,制作"每日时政要闻"展牌并放置与人流量最大的食堂门口,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了解时事。

(三)、适时举办时政辩论赛和时政小论文比赛,并公布获奖者名单和优秀政论文,以提升影响力、打开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第二篇:时政与口才社工作总结

时政与口才社20xx-20xx年度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社在院社团联的精心指导下,经全体社员齐心奋斗,加强了社团建设,促进了社团成长,进一步加强社团的各项服务,在丰富社员们的课余生活,增强对外界的了解和繁荣校园文化等方面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影响力。社员在社团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各项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回顾这一学年的工作,有收获也有教训。总结如下:

在上学期开始之初,首先摆在我面前的就是社团的招新工作。我就社团办活动的客观情况,结合我们社团的自身特点作了一些初步的规划。包括招新的准备,主要活动的设想。并且进一步组织完善了协会的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建全了排协的领导人员,为今年排协的健康和谐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社团招新工作正式开始后,我提前我召集所有社团干部,连续两次召开会议商量招新方案,进行动员,制定了一个较完善的招新方案。排定了一个招新值班表。招新开始后,各部负责人各司其责,经过一天的积极工作,这次招新工作圆满结束。这次招新基本达到了事前的目的,为社团注入新鲜血液,活跃了社团气氛。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事前的宣传不够,对场地利用不够等等。

在整个招新结束后,我在社团内部作了总结。经过我们所有老社员干部的不懈努力,今年的招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人数比去年有了很大的增长。

随后我在上学期十月份召开了第一次社员动员大会,向新社员转

达了社团的宗旨和章程,并动员社员积极参加活动,积极向社团提建议。一切日常工作也步入正轨。我的工作负担和压力减轻了不少。

十一月,我们先后举办了两次由全体会员参加的活动。

首先,我们在东教D213举办了社团的辩论比赛。赛前,我积极联系学院有经验的同学为大赛作指导和赛场评委,最终确定了学院前几届辩论赛的两名最佳辩手,团体冠军中的三名成员。比赛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周密的组织,分配了各负责人的职责。并动员多支队伍参加了比赛。这次比赛进行的很成功,社员们都很积极参与,优胜者也获得了相应的奖励,尤其是20xx级的新会员得到了各方面的锻炼和提高。

在十一月下旬,根据部分社员积极提出室外活动的建议,我决定从室内转向室外,举办了“六方会谈”时政研讨活动。首先我发动11级新社员积极关注当时的时政问题,准备时政材料。然后我们在风景优美的荟灵湖畔举办了这次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全体社员对时政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大家了解国家大事的兴趣。

十二月,在各地初降第一场雪的情况下,我召集社员举办了一次以“雪”为主题的活动,观看了各地的雪景图片和视频,并积极动员社员上台与大家分享关于自己打雪仗,赏雪等经历,让大家背诵关于雪的诗句。整个活动大家都很积极。

在今年的三月份,正值全国“两会”召开,我及时将社员组织在一起,举办了一次以“关注时政 关注两会”为主题的时政研讨会,促进了大家对两会知识的了解,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今年x月份,由于当时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国人关注,我又举办了一次关于食品安全的活动,积极促进社员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并表达自己的看法,让社员们从活动中学到知识。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发现自身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够把事情的细节问题想得周到一点,在活动其间出现一些小问题没有一个应急预案,事情细节虽对活动影响不大,但会给工作带来不便,对社团声誉带来一定程度损害。没有把工作任务安排合理周到,常遇到各负责人单一与工作扎堆现象。没有与成员充分沟通,造成人员不积极参与活动。

回顾这一学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一些社团工作的经验,当然也认识到自己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扬长补短,把社团的工作做的更好,更好的为广大会员服务,并且积极指导下一任社长把社团带好,为学校社团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

管理学院时政与口才社

20xx年x月x日

 

第三篇:20xx年国内时政总结

一、乌坎事件位列20xx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首位

20xx年x月x日03:37新京报

20xx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乌坎事件、郭美美风波、温州动车事件位列前三位,其中乌坎事件更是在最终评选中,以45票全票通过而位列榜首。

公共事件今年首次入选

据北大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介绍,从20xx年起,中心每年都组织专家评选年度中国公民社会十大事件。今年当选的公民社会十大事件包括公益慈善、公共事件(包括公共灾难)、公民事件(包括公民灾难)和公共政策四大类。其中,公益慈善、公共事件和公共政策各占30%。公民事件占10%。而20xx年当选的十大事件中,四大类型中缺少了公共事件,公益慈善则都是正面事件。相比之下,今年入选的事件更为均衡。

十大事件说明公民权利意识觉醒

评审团专家指出,20xx年的十大公民社会事件反映出,公民开始多途径、多角度地参与社会建设。在一些方面相当强化,特别是公益慈善方面。参与的方式是以个人的身份和个体的权利来参与,这样的参与度大大增强,说明了公民权利意识的一种觉醒。政府面对频发的公共事件紧急应对正在成为常态,这也加大了公共政策出台的强度和速度。

“如果说20xx年被历史标定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启动元年,那么20xx就是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元年。” 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杨团指出,中国公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公民热忱和个体的权利自觉,通过公益慈善、公共事件、公民事件、公共政策四个领域,认真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

公民社会十大事件

1 乌坎事件:彰显基层治理困境,官民对话协商化解冲突

专家点评:在矛盾激化后,由于政府积极介入和信息公开,建立了有效的对话协商机制,将社会维稳与民众维权统一起来,成功化解社会矛盾,避免了行政力简单化处置的倾向。该事件对矛盾凸显期的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带来深层次影响,也为政府部门的科学判断和冲突管理提供了成功样本。

2 郭美美风波:拷问红会,引发慈善大讨论

专家点评:“郭美美”的个人际遇触动公益进化论之大命题,推动慈善公益从边缘进入公共生活的中心,预示着社会的成长。

3温州动车事件

专家点评:温州动车事件中的民间表现,既显示出社会对于生命的敬重与悲悯,更彰显问责政府的权利觉醒。借助网络平台传达理性诉求,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4 免费午餐:民间社会设置公共议程的典范

专家点评:免费午餐的价值不仅在于利用网络为动员和行动的工具,开启社会公益新模式;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在公共议程长期由政府全面主导的历史传统下,公共议程首次由民间引导,社会发酵而得到政府的良性互动实属罕见。

5 PM2.5检测纳入国家标准:公民行动争取环境权

专家点评:大众相互动员,不迷信权威,焦点始终执着于修订法规以接纳民意。同时,政府修正立场,承认大众立场的合法性,在修法中及时响应,权利主张与权力协调诚实配套。 6 小悦悦事件:叩问公民道德困境

专家点评:20xx年,对道德沦丧的批判及对社会良知的呼唤再不会比这更强烈了,但当普遍性的反思都在谴责社会而不求诸己心时,“公民”又何在?唯一介草民陈贤妹的朴素一抱,成就了中国良心的最后救赎。

7 广东省出台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方案:民间组织发展迎春盼夏

专家点评:社会稳定,要靠培育和管理两条腿走路。广东省此举为民间组织的独立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也为反思政府职能定位带来契机。

8 甘肃校车悲剧:影响公共决策,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公布

专家点评:校车悲剧及引发的讨论,集中体现了对公共安全的公众焦虑。从事故追责、体制问责到公民捐献校车争议的多个方面,公众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发言最终影响了公共政策。

9中非希望工程事件:引发中国NGO国际化争议,民间辩论展现社会转型内外压力 专家点评:公益的目的之一在于,尽最大力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公共利益,此一宗旨无分国族内外。但现实中的公益运作,中国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职能规范化有待解决。 10 “社会管理”进入国家话语:社会创新管理进程全面启动

专家点评:从“治安”到“管理”,两个字的改变,显示了国家层面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政策变化,也意味着中央直面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新情况,是中共治理思维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