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酒店 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总结

《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改革总结

大学英语是酒店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听、说为重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教学手段,以听说技能操练为主,将文化内容和语言材料相融合。并注重日常情景对话,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与实际交际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能力的需求。

为了帮助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及格率,突出交际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能力的需求。拟对14级《大学英语》课程考核分值进行细化改革。目的是更好地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正确评价课程教学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保证学习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使考核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考试形式改革后,学生对课堂互动的参与明显增加,且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最重要的是,学生愿意开口说英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了英语的交际能力,也体现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最基本的交际功能。

 

第二篇:酒店管理专业教改总结

酒店管理专业教改总结

一、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1、贯彻教改思路,形成“以旅游企业对毕业生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主线;校内环境与校外环境两个环境相结合;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三个体系相统一;分为旅游管理方向和酒店管理方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符合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特点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以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结合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3、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接待服务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二、专业改革的实施

(一)专业教学改革目标

1、深入进行社会和行业调查研究,分析社会和旅游企业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具有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特点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3、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科技研究、接待服务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批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4、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5、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管理规范。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培养从事旅游与酒店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特色;根据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方向;以基本素质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强调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严格训练;强调校企合作的办学途径,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

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顶岗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毕业生的部分岗位适应期缩短为零;下大力气培养“双师型”教师来满足校企合作教育和培养应用性高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建立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育人环境和素质培养体系。

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较好的英语读、写、听、说、译基础和较强的涉外英语交往能力,熟悉旅游与酒店管理的有关法律和服务规范、旅游产品营销知识,掌握礼仪、公关、导游、宾馆服务、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接待宾客的专业知识和实务能力的,满足星级酒店及旅行社、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工作需要和从业资格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较为扎实的旅游英语应用知识(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水平),具备从事旅游和酒店管理工作的相关知识:掌握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礼宾礼仪、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营销、导游及前台与客房服务、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市场信息的调查、收集、加工处理、整理分析的理论知识;掌握旅游政策、旅游法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旅游景区路线规划的相关知识。

2、能力结构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听说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力,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加工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旅游及酒店管理与服务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处理旅游和酒店商务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公关协调能力,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旅游和酒店商务谈判。并取得从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及相关行业中级以上的从业资格。

3、素质结构分析。将学生的素质分成“思想道德(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专业业务(含专业知识、技能、科学)素质、人文(含人文修养、现代意识、社交能力)素质和身心(含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以必修课为主干,以“两课”和选修课为辅助,结合丰富的社团活动和浓厚的校

园文化氛围,教师主动地在各门课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意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与企业共同配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培养必要的与职业密切相关的道德素质、现代意识和社交能力、人文与心理素质。

四、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

在探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和学习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理论、借鉴本校其他教学试点专业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广泛进行调查研究,以旅游企业对毕业生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将思想素质、职业基本素质、语言能力、管理基础素质、旅游管理与服务能力、酒店管理与服务能力六个模块相互呼应,突出专业特色,整合课程,有机地设置、开发课程体系。

五、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及实训基地建设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成基本技能实习、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三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深度的实训,确定项目、内容,明确要求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指导、训练、考核办法,并最终落实到专业资格、技术等级及星级酒店实习培训证书上。

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校企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化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顶岗实践、工读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锻炼。

(二)实训基地的建设

l、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拟建 “客房、餐饮技能训练室”、“形体训练室”、“多媒体导游训练室”、“管理实验室“等功能、设施齐全的实训室。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已与花园酒店、湘鄂情酒店、郑州国际机场酒店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