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状研究

中医现状研究

写在前面的话

对于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黄鹤楼等,国人因了解它们的价值而一再呼吁保护,甚至不惜以重金修复或从国外赎回。国家也制定相关法律,对破坏物质文化遗产的人绳之以法,予以严惩。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曾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过卓越贡献、拯救了无数生命的中医中药,国人则难以认识到其价值,动辄贬之为“不科学”、“迷信”、“落后”而大加鞭挞,甚至不断提出“废止旧医案”、“告别中医中药”等主张,致使中华民族的瑰宝近百年来惨遭厄运,不断萎缩而竟至陷入难以生存的境地。

一、何为中医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包含了中国人民千年来关于治疗疾病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渐渐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五脏六腑、经络关节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而详尽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

中医学理论基础为阴阳五行,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四诊合参的方法——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性、病灶、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进而得以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通过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进行治疗,而消极面则是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愈,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二、中国中医现状 中医药服务领域不断缩小,特色优势呈现淡化趋势。

国务院研究室与科技部等部门共同完成的关于《当代中医药发展与管理改革研究》报告:“目前全国有2800多所等级中医院,但没有一家真正传统的中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据统计,20xx年全国中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百分之四十,西药占百分之六十。”另外,有许多资料均表明,我国各级中医院普遍掺有三低现象,即中医治疗率低、危急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率低。尤其是住院病人,被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更是少之又少。20xx年在全国各级中医院住院的病人中,所使用的西药费用占全部住院费用的37.4%,中成药费用占6.57%,中草药仅占1.5%;而中医院的中医治疗率亦在逐年下降,20xx年中医治疗病案仅占全国全部病案的18%,比20xx年的28%下降了10%。与此相关的是,20xx年中医院的危、急重症病人就诊率为3.56%和24.47%,均比上年下降一个多百分点,全国县级中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刚刚过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十省市中医医疗需求与服务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农民中,选择意愿看中医的比例比20xx年时,下降了10个百分点,

慢性病就诊中医的比例也从原来的67%变成现在的38.34%。

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

我国的中药材出口在80~xx年代前期一直呈平稳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从1996开始,出口比例不仅是不增长,甚至还出现连年下降。19xx年的中药出口是19xx年的69%。据前国家经贸委统计,中医行业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两年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中药的出口创汇已经连续十年徘徊在5亿元上下,我国的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仅为5%。

基础研究滞后,研究方法缺乏创新。

xx年代中期,中医的多学科研究经过多年的酝酿,适时的出现在医坛,中医学被作为研究对象被放置在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的观察之中,是理性的科学真真正正切入中医学的体现。然而,这样的多学科研究在阐述讲明一少部分中医理论中拥有的现代科学思想后,便举步维艰,并未形成临床实践的应用理论。基础研究能力薄弱,水平低,各种重复性研究,没有确定明确的研究方向,在理论上造成重大突破。在研究的思路方法方面,多学科接触中医药领域的严重不足,学科间交汇的不良、交流融合的不畅,难以形成学科间的激烈碰撞,也就难以得到重要的原创性成果。

中西结合

清朝末年,在西方列强洗劫中华之时,以张锡纯为主要代表的中医们也开始中医西化, 称之为中西医结合。而如今,大学中,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炙手可热的专业,他们先学两年西医,然后学两年中医,就学有小成。一边开石膏,一边开青霉素。难道这就是中西医结合?中医和西医就如南拳和北腿,各有所长,但若是各学两年,就成了花拳绣腿,之只是个花架子。中西医结合或许是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但正如邓老所言:“中西医结合,任重而道远。”

四、中医发展障碍

中医学形成之时,科技水平低下

对自然、人体的认识都只是一个模糊地概念,中医学形成过程中吸取的更多的是古代辩证哲学的思想,引进“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等抽象概念,有着清晰的封建社会的烙印。

来自于传统尊经崇古思想的制约

在深厚的崇古思想的影响下,中医经典《内经》《伤寒论》等古老中医学著作成为中医理论的最高准则,成为衡量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正确与否的标准,被当作恒定不变的真理,中医们不敢有所怀疑。正是中医界厚古薄今的的思潮,长期以来约束着传统(正统)中医学术的发展。

中医教育西化

近几十年来,中医学院校培养出的真正的中医不多,中医科研上能有所成就者很少,优秀的中医更是极为罕见,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本原因是中医教育西化。进校后,英语是硬要求,古汉语训练极少,导致许多学生基本上看不懂中医学的古籍著作。

五.中医在国外

美国国家补充与另类医学中心把完整医药体系描述为涉及?完整医药体系是与对抗疗法(常规)医学独立地或平行地演变的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亚洲,尤其是东亚,中医之风盛行,不少人以中医为第一医疗手段。 中医学在她的摇篮——中国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在国外却意外地得到了高度关注和蓬勃发展。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对中医药的神奇功效认知日深,因此,为了规避西药的毒副作用,他们大力倡导以中医药为基础的自然医学,并高薪聘请我国的中医从业人员美国国家补充与另类医学中心把完整医药体系描述为涉及?完整医药体系是与对抗疗法(常规)医学独立地或平行地演变的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亚洲,尤其是东亚,中医之风盛行,不少人以中医为第一医疗手段。

走出国门,到国外行医。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医药学的发展同样需要不断自我完善才能与时俱进。

 

第二篇:红菇现状研究报告

商品学

红菇的现在研究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红菇的现状研究报告

中文名称:红菇

拉丁学名:Russula vinosa Lindblad

英文名称:Russula

俗名别名:正红菇、真红菇、大红菇、红椎菌、大红菌、大朱菇 分类:真菌植物门、弹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

红菇种类有:正红菇 (Russula vinosa )、大红菇 (R.alutacea)、红菇 (R.lepida) 和 大朱菇 (R.rubra)等,其中以正红菇品味最佳,分布最广,产量最多。福建永安是正红菇的著名产地之一。

产地:湖北、福建、广西、四川、云南、辽宁、江苏、陕西等地。

出口何地: 香港、台湾、澳门、东南亚

主要包装:袋装

型态特征: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直径5-12厘米,初扁半球形后平展中部下凹,幼时粘,无光泽或绒状,中部色深红至暗(黑)红,边缘较淡呈深红色,盖缘常见细横纹。菌肉白色,厚,常被虫吃。味道及气味好。菌褶白色,老后变为乳黄色,近盖缘处可带红色,稍密至稍稀,常有分叉,褶间具横脉。菌柄长 3.5—5厘米,粗0.5—2厘米,白色,一侧或基部带浅珊瑚红色,圆柱形或向下渐细,中实或松软。孢子印白色或极淡的灰白色。孢子无色,近球形,有小疣,7.5—9×7.3—8.1微米。囊状体近梭形,51—85×8—13微米。

食疗效用:红菇风味独特,香馥爽口。其味较之任何菇类无法伦比的鲜甜可口;并含有人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成分,有滋阴、补肾、润肺、活血、健脑、养颜等功效,经常食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同时它含有多糖类抗癌物质,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抑制癌细胞转移,对治疗疗急性脊髓视神经症也有一定的疗效。具有治疗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和补血、滋阴、清凉解毒及治疗贫血、水肿、营养不良和产妇出血过多等疾病,还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经常食用,可使人皮肤细润,精力旺盛,益寿延年。

营养分析:

1. 红菇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并含有其他食品中稀少的尼克酸,微量元素铁、锌、硒、锰等。

1

2. 含有人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成分,有滋阴、补肾、润肺、活血、健脑、养颜等功效,经常食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3. 红菇所含的蛋白质,有25%左右是溶于水中的,有50%左右是可以被人消化吸收的,只有25%左右不能被人体吸收。

4. 同时它含有多糖类抗癌物质,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抑制癌细胞转移,对治疗疗急性脊髓视神经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5. 还可预防消化不良,儿童佝偻,能提高正常糖代谢和机体免疫之功能,

有利于产妇哺乳汁减少、贫血、癌症等,是有特殊食疗价值的天然食品。 生态环境:

1. 出菇时间和地点

经过连续4年的野外调查,出菇时间发生在每年的农历4月15月~5月15

日及8月15~9月x日约2个月时间,即1年2茬,有的年份受连续干旱或雨水影响,可前后推移10左右,出菇地点相对固定,俗称“菇位”、“菇场”等。

2. 出菇地气候条件

根据实地考察并结合对当地采菇农民的调查,发现气候条件对出菇影

响很大,主要影响出菇时间和产量。正红菇子实体产生前必须有一段较长日数的晴暖天气,接着是连续几天的晴雨交替,形成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然后菌丝扭结成子实体,子实体从米粒大小长成菇蕾并平展菌盖只需2~3d时间。温度与正红菇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出菇,在阔叶林中出菇的最适气温是25~27°。而湿度是正红菇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即水分是正红菇子实体产生的关键因素,每年夏秋季降雨到一定程度后,林间空气湿度达到80%~100%、土壤含水量达到40%以上,出菇量急增,相反,雨量少,出菇量就少,干旱年份正红菇菌丝几乎没有产生子实体。因此,土壤含水量高是出菇的首要条件。

3 出菇地土壤条件

丰田九十九弯正红菇主要发生在红棕壤坡地上,土质一般富含腐殖质、疏松、通气性和保水性都较好。经观测发生处土壤呈颗粒状,土壤腐殖层厚度0.5~6cm,含水量4%以上,PH值为,4.5~6.5。该层由枯枝落叶的残留物与土壤结合而成,养分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丰富,林木根系、须根分布纵横交错,正红菇菇柄基部着生多条索状菌丝,直径1~2cm,向下延伸分枝成为“根系”分布,逐渐变细成为丝状,并与植物根系相连盘缠结合成为共生菌根。该层土壤微生物数量也相当丰富,据测定微生物分布和数量比是细菌(98%)>真菌(1.1%)>放线菌(0.3%)。这些丰富的微生物作为

2

分解者,对于腐殖层的分解起着巨大的作用,为共生树及正红菇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4. 出菇地植被情况

从笔者多年的野外调查情况分析,正红菇最喜欢生长在常绿天然阔叶混交林地,最常见的共生树是壳斗科的东南锥、丝栗栲、东南栲、罗浮栲、甜槠、米槠、烟斗石栎、水青冈;其次是杜鹃花科、芸香科、杜英科、樟科、山茶科的植物;再者是蕨类植物、五加科、小檗科、松科植物。能出菇的植被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林下有1~3cm厚的枯枝落叶层,林木郁密度0.7以上,中下层灌草较少或无。如植被遭砍伐或发生森林火灾的林地,几年内都不会出菇,但植被恢复后经过多年时间,原有的“菇位”又会长出正红菇子实体,说明正红菇的菌丝在野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5. 出菇地地形与海拔高度

正红菇分布、发生和坡向有一定关系,一般在阴坡即西北坡、西南坡和西坡“菇场”、“菇位”相对会多一些,其他坡向少些,与坡度大小没有关系,但与坡位有一定关系,过干的山顶、过湿的山脚或山坳较少发生正红菇子实体,中下坡是发生正红菇子实体最多的地方。海拔一般在200~700m,超过700m正红菇子实体较少发生。

做法指导:通常食用作蒸、炖、炒、烩均可,如与鸡、鸭等各种肉类同烹则味道更佳,素以醇厚鲜美,清香爽口,汤色清红著称。

生态习性:夏秋季林中地上群生或单生。是一种和楮、栲等树木的根系共生的菌根真菌。

红菇的鉴别与储存:

红菇到现在为止还是无法人工栽培,所以是纯天然食品,但红菇品种很多,只有正宗红菇才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其它品种的红菇只是普通的菜菇。因此只有吃正宗红菇才会得到补血功能。

1、正宗红菇与其它红菇的区别是:真的红菇,菌盖正面深红,中心暗红,并有横皱纹,菌盖腹面菌褶细密均匀,呈浅灰蓝色,菇脚矮圆不空心。叶盖全开并有破裂的红菇,则是将要过时的菇,但汤味好,未开伞的菌食来无渣。叶盖半开型如单车摇铃的红菇,属上等红菇,清香美味,一盆菜调上几个就独到好处。未开的红菇蕾,虽然未过到成熟期,却甜嫩可口。红菇便于保存,晒干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不仅久不变质还会放出阵阵芳香,使人心旷神怡。

2、大红菇和小红菇的区别:大红菇营养高,闽西有产;

3、储存方法:请放置阴凉干爽处即可。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