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音乐的奇葩》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钢琴音乐的奇葩》,这是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九单元的

第二节。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教材提供了肖邦的《c小调练

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首作品。肖邦因在他的音乐里时常流露出一种

细腻、柔美、诗意的意境,令人陶醉,因此被称为“钢琴诗人”,像《C小调练

习曲》这样情感强烈、气势磅礴的作品在肖邦来说并不多见,这是因为《c小调

练习曲》的创作与历史上著名的革命事件“华沙起义”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李

斯特的《爱之梦》则是根据德国诗人弗莱里格拉特的诗作《尽情地爱》谱写而

成,充满浪漫和梦幻的意境。教材旨在让学生在聆听、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

过程中去认识、了解两位钢琴大师。

教材使用的效果,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密切相关。

由于受到课时限制同时为使主题更加集中,我决定重组教学内容,即在保证重

点曲目《C小调练习曲》的基础上,增加肖邦的《#C小调圆舞曲》,这是一首最

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和民族性的作品,节奏来自于波兰民间舞曲玛祖卡,同样具

有鲜明的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李斯特的《爱之梦》则作为课外欣赏曲目,不

占用课堂教学时间。

根据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之理念,我制定本节课三

维目标为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聆听《c小调练习曲》和《#C小调圆舞曲》,感受、体验音乐情绪,认

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3、在感受、理解音乐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肖邦及其艺术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C小调练习曲》,在音乐中感受肖邦从指间流露出的一泻千里的激情,

深刻体会肖邦的爱国热情;通过聆听《#c小调圆舞曲》,感受肖邦对爱情的追求

和向往。

根据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

格”的指导思想,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深入地欣赏《c小调练习曲》,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二、 说教学法: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本节课将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手段,通过播放影视、欣赏音乐、设置问答等方法

来组织教学,具体有以下几种

1、情境创设法:意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自然地进入课

堂环节,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探究式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共同讨论,在探索中获得知识。

3、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准确把握知识重点的能力。

4、艺术实践法:聆听时引导学生用线条或形状来描绘音乐,可调动学生全身感

官能动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程度。

三、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分为三个部分:引入部分、新课部分、课堂小结。

(一)、在课堂引入环节中,我将给同学们欣赏影片《不能说的秘密》中的《斗

琴》片段。在这段影片里周杰伦展示了他高超的钢琴演奏技艺,而“斗琴大赛”

中出现的三首曲目有两首是肖邦的作品,第一首是《黑键练习曲》,第二首则是

《#C小调圆舞曲》,但影片并未完全抄袭经典,而是经过了精心的改编,令人耳

目一新。课堂沉浸在肖邦钢琴音乐的魅力中,为新课的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新课的教学,我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1步:完整欣赏《C小调练习曲》,并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同学们把对音乐最

初的感性认识用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如:音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去初步分析作品。

第2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肖邦,综合地理、历史等知识去挖掘音乐背

后的故事,用富有激情的讲解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作曲家当时的思想情感及创

作意图,从而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对音乐产生情感共鸣。 第3步:分段赏析《C小调练习曲》,通过对音乐主题做剖析性的感受、体验

及评价工作。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体会作曲家的爱国热情。

第4步:二次聆听《C小调练习曲》,通过再一次完整地欣赏音乐会现场演奏

视频,加深同学们对音乐的印象,并感受肖邦从指间流露出的一泻千里的爱国

激情。

第5步:知识点——练习曲,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练习曲及肖邦对于练习曲

这一音乐体裁所进行的大胆革新与创造。

第6步:拓展与延伸:完整欣赏《#C小调圆舞曲》,并请同学们发表听后感,

感受肖邦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并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具体表现。

第7步:结合两首音乐作品总结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三)、课堂小结:我将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主动聆听和探索

浪漫主义时期另一位大师李斯特的钢琴音乐,并且认识到引领时尚潮流的青年

偶像周杰伦是怎样从古典中汲取营养的,而我们青少年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

经典。

 

第二篇:钢琴音乐的奇葩

第十七节 钢琴音乐的奇葩

教学要求:

一、聆听《C小调练习曲》及《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三、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分段欣赏和完整聆听《C小调练习曲》,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课前播放《C小调练习曲》。

2、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钢琴曲的作者和名称吗?(肖邦《C小调练习曲》) 二、《C小调练习曲》 1、简介作者:肖邦

A、请学生谈谈对肖邦的认识 B、老师补充。 2、分部欣赏乐曲。

A、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特点。 B、简介创作背景(学生自习书本p121)

18xx年x月,肖邦在离开波兰赴法国途中,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余,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着名的《C小调练习曲》。 C、复听乐曲第一部分,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特点,熟悉第一主题。(大屏幕上出示第一主题)

(1)请学生谈谈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它让你联想到些什么?(老师补充:乐曲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刚毅的、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左手采用了上下翻腾的琶音的伴奏音型,令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也让人感受到作曲家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慷慨激昂和起伏难平。)

(2)跟琴学唱第一主题。

D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大屏幕出示第二主题)

(1)听音乐,感受这一部分音乐的情绪与第一部分有何不同?

(2)学唱主题,从旋律和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与第一主题进行比较。 (3)再听第二部分,联想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老师补充:这一部分的旋律沉痛悲伤,它好象是人们对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哀悼。)

E、聆听乐曲的第三乐段。

思考:这一部再现了哪一个主题?它象征了什么?(乐曲的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英雄性的主题,它象征着人民的斗争仍在继续,抗击侵略的火焰并未熄灭。) 3、完整地欣赏《C小调练习曲》 4、音乐知识:练习曲

通常练习曲有两类。一类为练习器乐、声乐技巧的专业练习曲;另一类为音乐会练习曲。前一种练习曲多有技能、技巧上的训练目标,音乐会练习曲是由前者派生而来的。它已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在音乐会上可以演出的艺术作品。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就属于音乐会练习曲。

三、《爱之梦》

1、简介作者:李斯特

2、简介作品 18xx年李斯特把自己创作的三首歌曲改编成三首钢琴“夜曲”。原来的三首歌曲分别是《崇高的爱》《幸福地死》《爱吧》。改编后的三首夜曲被汇集成册,曲集统称为《爱之梦》。在这三首曲子中,以第三首为最好,流传也最广。因此,人们通常所称之为《爱之梦》的曲子,实际上是《爱之梦》这部曲集中的第三首曲子。 3、欣赏《爱之梦》(大屏幕显示主题旋律) A、听音乐,思考:作品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B、配乐诗朗诵,通过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四、总结

本课的两首钢琴曲,表现了极不相同的两种情感。《C小调练习曲》悲愤激昂的气势令人热血沸腾,《爱之梦》中的柔美、梦幻般的诗意令人陶醉,尽情表达了人们内心的丰富情感,这正是浪漫主义艺术的本质。

 

第三篇:初中音乐说课稿:《青春舞曲》说课稿范例

初中音乐说课稿:《青春舞曲》说课稿范例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音乐第二单元天山之春的演奏内容。整个教学单位内容包括《牧马之歌》、《乌夏木克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褐色的鹅》、《青春舞曲》以及《新疆之春》。

整个教学单元我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重点学唱歌曲《青春舞曲》弱处理《褐色的鹅》;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重点欣赏歌曲《牧马之歌》、弱处理《新疆之春》.《乌夏木克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这样安排的目的不仅是遵循了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同时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以铺垫。

《青春舞曲》这首民歌是由酉西北民歌王”之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再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维吾尔族高级知识分子口中学得并加以整理而成。全曲是由五个基本相同的节奏的乐句组成,同样的旋律重复及最末两晓节稍许变化的旋律,再加上新疆维吾尔族乡土味的虚词衬字渲染,使歌曲的风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

3、教学重点:体验作品中的音乐情绪;了解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

4、教学难点:尝试再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自行创作出表现歌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5、教具准备:电子琴、手鼓、铃鼓、自制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正处于晓学向初中过渡时期,其心理日趋成熟,表达情感的方式较晓学生有明显的变化。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他们不再满足于音乐的好听与否,渴望更深一层的了解音乐的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窒。注意:七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教师要讲授歌唱知识,提醒学生保护嗓音。

三、说教法、学法: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等。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法:整体感知法、视听法、讨论法、晓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巧妙过渡感性导入

1、导入新课: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拥有着各具特色,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歌舞,想一想,它属于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你还了解新疆的什么?(课件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分散,通过情景创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新疆走走吧!(课件:新疆风土人情)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做到了学科渗透与资源共享,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渗透过程。

(二)、循序渐进展开教学

1、欣赏《褐色的鹅》:首先本节课要学的就是一首地道的新疆民歌《褐色的鹅》。[课件:欣赏《褐色的鹅》]

【设计意图:体会音乐情绪,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2、节奏练习:介绍冬不拉````(接下来,我们学习根据新疆民歌改编整理的歌曲(青春舞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欢乐的歌舞场面,从而引入新课教学《青春舞曲》。】

(三)、层层深入积极体验

1、完整的欣赏《青春舞曲》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真实感受。(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音乐,并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教师要多从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来引导。】

2、歌曲学唱。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学生试填歌词,教师根据学生再学唱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纠正。再歌曲演唱中要求学生用一半的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能唱出欢快的情绪和节陪的韵律感。【设计意图:突破难点】

3、表现与创造:介绍手鼓(课件),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以下练习

节奏组:运用不同的伴奏音型节奏乐器的组合等来表现歌曲;演唱组:运用改变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来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都已经趋向于成熟阶段,已经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由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同时再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

4、德育渗透:《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以青春像……造句并说说理由。

《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褐色的鹅》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感受、体验热瓦甫弹唱、十二木卡姆、冬布拉弹唱的音乐情绪及艺术特征,能够认识并辨别胡西塔尔、手鼓等乐器的音色。【能力培养】能够用相关的节奏为乐曲伴奏,并学会新疆的相关的新疆音乐的文化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音乐的喜爱。

重点:使学生能够感受、体验热瓦甫弹唱、十二木卡姆、冬布拉弹唱的音乐情绪及艺术特征。

难点:能够认识并辨别胡西塔尔、手鼓等乐器的音色。教法:讲解法、以鉴赏实践贯穿始终、提问法分析法

板书设计:《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1.木卡姆解释;2、乐曲风格特点、对乐曲分析;3.胡西塔尔、手鼓乐曲介绍。

《褐色的鹅》:1.是一首冬布拉弹唱;2.冬布拉弹唱解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