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项目可研报告(修)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3

1.1项目背景... 3

1.2 项目概况... 5

1.3问题与建议... 6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12

3.1需求分析... 12

3.2需求预测... 13

3.3规模确定... 14

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7

4.1项目选址... 17

4.2建设条件... 18

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 23

5.1总布原则... 23

5.2总图... 24

5.3土建工程方案... 25

5.4装修装饰... 29

第六章  公用工程... 30

6.1给排水... 30

6.2电气工程... 32

6.3弱电工程... 35

6.4空调、通风... 36

6.5无障碍设施... 36

第七章  环保、水保、消防和节能... 38

7.1环境保护... 38

7.2水土保持... 41

7.3消防... 42

7.4节能... 44

第八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45

8.1组织机构... 45

8.2人力资源配置... 45

8.3建成后管理方式... 46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 48

9.1项目建设进度... 48

9.2工程管理... 49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1

10.1编制依据及说明... 51

10.2投资估算... 52

10.3资金筹措... 53

10.4资金使用计划... 53

第十一章  运营成本分析... 54

11.1经营收入估算... 54

11.2成本分析... 54

11.3税金估算... 55

11.4效益测算... 56

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 57

12.1社会影响分析... 57

12.2互适性分析... 58

12.3社会风险分析... 58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60

13.1主要结论... 60

13.2建议... 61

附件附图... 63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

项目性质:社会公益性项目

项目业主:湖州市体育局

法定代表人:蔡森宝

项目承建单位:湖州市体育场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1.1.2编制依据

(1)《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中共湖州市委关于加快文化大市建设的决定》

(3)《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4)湖州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6〕16号)

(5)湖州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6〕55号)

(6)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该项目的立项批复(湖发改社会〔2006〕94号)

(7)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红线图

(8)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材料

1.1.3项目提出的背景

20##年湖州人均GDP已达3036美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居民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将明显增长,体育产业也可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文化大市,提高率先崛起的持续创新能力。按照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决定,全面推进“八大工程”建设,加快建设科技强市、教育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促进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要认真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方便城乡居民开展健身活动的体育设施,每万人体育场地数达到1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平方米。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体育人口达到45%左右,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85%以上。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成市体育中心、市民健身中心。

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位于湖州老城区中心部位(现湖州市体育场),旧时这里因运粮河环抱,故俗称“海岛”,早在19世纪末叶,湖州人民就在这里练武健身,开展体育活动。1936年正式建立体育场,并命名为吴兴县立体育场。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被称为“人民广场”、“市体育场”,由于多年使用并且长久失修,场地设施已相当陈旧破落,与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体育健身需求不相适应,与其周边优美的城市环境面貌既不协调,与其地块所处城市中心应有的景观极不相称。基于广大市民有在这里开展体育活动的传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市政府已召开了关于市体育健身中心的建设工作协调会,要求争取项目早日实施,把体育场改造成老百姓健身休闲的重要场所。

1.1.4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对本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社会需求及建设规模、建设条件、工程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等内容进行分析论证。

1.2 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工程拟建于湖州市老城区核心地段的原湖州人民广场,南为苕溪路,北临广场后路,西为中国银行,东靠原湖州第一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总用地面积约2.38公顷。

1.2.2建设规模

工程总建筑面积21438平方米。项目主要内容:健身大楼13470平方米(含地下层车库1710平方米)、室内游泳馆7968平方米,并建设250米塑胶环形跑道一个、小足球场一个、篮球场2片、门球场4片及相关配套设施。

1.2.3总投资

项目估算总投资685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964万元,其它费用429万元,预备费用384万元,建设期利息81万元。根据湖州市政府有关协调会议精神,资金来源组成为:市财政安排3000万元,市体育局自筹2900万元(体育彩票公益金2500万元,原劳动路游泳池拆迁补偿费400万元),其余商请银行贷款解决。

1.2.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1.3问题与建议

1、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湖州全民健身中心工程的支持力度。本工程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项目本身具有的公益性等因素,决定了工程将主要体现社会效益。因此,为了减轻项目承办单位的资金筹措压力,使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工程建设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对于涉及工程建设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采取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政策。

2、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对停车场地等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受建设场地条件的制约,为从最大限度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样性的体育活动和尽可能满足更多群众体育健身需要的角度出发,工程方案中布置了比较多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停车场地问题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时,对场地停车问题特别是非机动车停车问题须作进一步的论证,妥善处理好活动与停车的关系。

3、做好与地下人防工程的衔接工作。本工程室外体育场地下将由市人防部门建设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工程,平时作停车场使用,二项工程分别由市体育局和市人防办组织实施,交错进行。因此,应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对项目今后的使用功能、工程设计、施工组织、施工管理等加强衔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损失。

4、应认真研究健身中心建成后的经营方式,尽早确定健身中心的管理模式。全民健身中心作为公益性功设施,一方面要积极采用市场机制的运作方法,努力增加收入,减轻政府负担,改变过去政府包养体制,向自行维持日常营运和适当上缴部分收入的目标努力。另一方面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扶持全民健身中心走向良性循环。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为加强湖州中心城市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体育爱好者和全民健身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以推动湖州体育事业的发展,湖州市政府决定在湖州老城区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1)是贯彻实施我省中长期体育发展战略的需要

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我省要在20##年提前实现基本现代化。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作为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最近正研究实施“建设浙江文化大省”发展战略,按照这一战略规划的初步设想,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要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使我省体育事业逐步走向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的道路。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发展规划为:大型城市(50-60万人左右),其体育活动场地需要建设集健身、休闲、娱乐、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体育中心,其中体育场30000以上座位,体育馆4000以上座位,游泳馆2000以上座位。中型城市(30—40万人左右),其体育活动场地需要建有集健身、休闲、娱乐、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体育中心,其中体育场20000以上座位,体育馆3000以上座位,游泳馆2000以上座位。规划到20##年,有50%的中型城市建有上述标准的体育中心,人均体育活动场地占有量达到0.65平方米;到20##年,有70%的中等城市建有上述标准的体育中心,人均体育活动场地占有量达到0.8平方米,有60%以上的乡镇建有2件以上符合国家标准的场地设施,体育场馆全部向社会开放;到20##年,所有中等城市建有上述标准的体育中心,人均体育活动场地占有量达到1.0平方米以上,有75%的乡镇建有2件以上符合国家标准的场地设施,体育场馆全部向社会开放。湖州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全省总体体育发展战略实现的重要环节,因此建设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推进湖州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全省21世纪体育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的需要,是必要的,符合全省体育发展的战略引导方向。

(2)是促进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体育设施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载体,也是进行对外体育文化交流的窗口。加快湖州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将有效增强中心城市的体育文化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全民健身中心的建成,在主要服务市民群众体育健身和休闲的同时,可以将室内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申办市级单项体育赛事。湖州地外长三角,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越,本项目的建成,将有力地推动湖州市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参与体育文化交通和合作,同时也有利于融入环太湖文化体育圈,促进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是改变体育设施落后面貌,适应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

湖州市体育发展规划中指出,要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并以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精神为指导,普及体育运动,发扬奥运精神,做到提高竞技水平,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进一步推进城乡体育社会化,推进湖州市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力争把湖州市建成群众体育普及、体育科技和教育比较先进、场地设施比较完善、竞技运动水平争取达到全省中上水平,成为全省的体育发达市之一。

要实现上述目标,湖州市现有的体育设施,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已远远不能适应湖州市中长期体育发展的需要,与体育强市的要求也相距甚远,硬件设施数量严重偏少。

由此可见,湖州市全民建设中心的建设不仅符合湖州市体育发展规划,而且也是改变湖州市体育设施落后面貌,实现体育强市发展目标的需要,是发展湖州市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运动的必然硬件建设要求。

(4)是满足体育消费需求,提高湖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工作之余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大大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而良好的体育运动设施,是保证人们有自由体育运动的基本条件。

《国家2001~2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到,全国居民消费十年左右可达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消费水平。体育消费比重将逐步上升,消费需求向多样化、多层次发展。体育服务必须面向群众,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目前,我省的体育消费需求已经是现实的和庞大的。锻炼身体、健康体魄的理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特别是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中等以上的人群中,体育消费的需求正日益旺盛。如省城杭州各种各样的健身俱乐部生意兴隆,游泳场馆人满为患。据有关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在身心各方面的锻炼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其身体和心理的基本状况明显优于非体育人口。

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的建设,不仅为市民提供体育运动的现代化场所,也是倡导良好健康生活习俗,引导体育消费的有力举措。因此该项目的建成将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3.1需求分析

体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体育事业是关系到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大事,《国家2001~2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至20##年,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国民体质主要指标在经济发达地区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有所拓展、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体育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为在新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浙江省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也指出:到20##年在全省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使人民的体质及群众体育的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先进省市之列。《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到2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总人口的37%以上。直辖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100%的社区,其他城市80%的社区建有公益性体育健身设施。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区域,浙江省体育事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水平,正处于需求旺盛的初期,其发展态势极为迅猛。

我国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育消费平均为397.42元。体育消费能力有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的关系。在余暇时间的支配意向上看,在15类活动中,体育活动排到了第5位。在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方面主要集中在场地设施方面。对场地拥挤和器材缺少的抱怨合计为39.5%,对要求建体育场所的比例为26.8%,占第一位。

总体而言,从体育消费角度看,人们的体育意识在不断增强,“花钱买健康”正逐步被接受,高文化程度人群的体育消费明显高于其它人群,但体育消费水平依然不高,这不仅是消费意识问题,而且越来越体现为缺乏消费场所、消费项目的结果。市场对体育消费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而且供需差越来越大。

3.2需求预测

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及计算口径,需有30%的体育人口。根据湖州城市总体规划预测的人口估算,湖州中心城区目前应有14万左右的体育人口。按体育人口最低标准每周锻炼三次计,每年要为约2184万人·次的需求量提供所需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和设备,而目前湖州市区拥有的体育场馆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大量的体育人口还只能借助于公园甚至街道进行锻炼。按照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我省在到20##年末,体育人口比例将达到45%以上。随着我市群众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健身意识的提高,预计在“十一五”期末,体育人口将达到45万人,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从体育消费市场潜在能力分析。按20##年调查的口径,全国户均体育消费约为400元(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远不止这一数额),即使按这一口径保守计算,湖州市区108万人口年体育消费水平在1.2亿元左右。按20##年我国体育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为1.6%的标准计算,20##年湖州市区GDP297.63亿元,体育产值应能达4.76亿元;根据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年全市GDP将达1100亿元,相应的产值应在17.6亿元左右。

湖州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已达3000美元,人民文化生活要求日益提高,生活质量明显上升,恩格尔系数已处中等国家之列的这些情况。本文对湖州市体育市场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在消费体育领域,倾向于按GDP比重来确定其潜在消费能力更符合湖州市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其市场应与区域的潜在消费能力相当。因此,当本项目建成后,为民提供了体育休闲消费的场所,其消费能力将会得到一定的释放。

3.3规模确定

3.3.1功能定位

全民健身中心拟建设成为项目较为齐全、设施配套完备,能满足市区群众日常体育活动和公益性体育活动的需要,又同时能承担市级单项体育比赛活动需要,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的综合性一流全民健身中心。

根据本项目特殊情况,结合市民健身活动需要,本项目重点包括健身健美运动房、综合健身房、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室内游泳馆、室外250米塑胶环形跑道、小型足球场、篮球和门球场等配套设施,是一处集健身娱乐休闲、多种综合性体育比赛、展览集会于一体的公共和公益性场所。

3.2.2功能划分

本项目的功能分为三大功能区:

第一部分为室外运动区,位于项目地块西侧。包括250米塑胶环形跑道、小型足球场、篮球场二片和门球场4片。主要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健身活动的需要,同时兼顾举行各类小型运动会、大型集会的需要。考虑到项目用地紧张,为提高场地利用率,室外运动区的布置应结合场地的形态特点,以适当、灵活为原则,并体现健身、休闲、娱乐性等群众体育特点;

第二部分为室内游泳馆。主要包括50米标准室内游泳池,以适应市民健身和业余训练为主,并兼顾群众性游泳比赛及承担市级单项性比赛需要;

第三部分为室内健身和管理用房。分别设置乒乓球、羽毛球及健美健身运动馆、综合健美馆,是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部分。

3.2.3建设规模

湖州中心城市目前尚没有设施比较完善的健身中心,除了一些新建小区有一定的体育健身设施外,湖州部分酒店也配有部分设施,此外在部分区域零星分布有健身健美中心(俱乐部),但往往由于实行完全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收费标准较高,主要消费对象是经济基础较好的人士或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影响了市民进行健身锻练的积极性,因此去上述健身场所进行健身锻练人员占体育人口的比例相当小。湖州中心城市体育健身设施的不足与体育人口增长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由于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本工程的建设并不能一次解决所有市民健身锻练需要。根据现有人民广场的场地条件,结合本项目的功能定位和居民日常喜爱的健身方式,本工程各场馆的规模标准如下:

(1)田径运动场:250米塑胶环形跑道(6道),内设小型足球场一个。跑道东侧设标准篮球场(28 M×15 M)2片,标准门球场(20 M×15 M)4片。

(2)健身大楼:建筑面积13470㎡(含地下车库1710平方米),7层。健身大楼及游泳馆部分楼层为群众性健身娱乐休闲性的体育场所,主要内设健美健身场地、羽毛球馆(11片)及乒乓球馆,部分为商业、办公用房。

(3)游泳馆:建筑面积7968平方米,主体三层,局部四层。内设10道50米标准游泳池(50.2M×25M)和综合健身房及乒乓馆。


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4.1项目选址

4.1.1选址的原则与要求

本项目为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工程,依据《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规定要求,为满足本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本项目的建设选址应当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1)项目选址应在城市公共体育用地区块内,符合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与周边用地功能相协调;

(2)市全民健身中心是面向大众的体育基础设施,是适应广大市民健身强体的活动场所,人流和车流较为集中。因此全民健身中心的选址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利于人流、车流的疏散;

(3)该项目要求用地平坦,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不易受洪水侵扰;

(4)全民健身中心在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项目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都较大,因此,要求项目所在区域有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

4.1.2项目位置

根据上述选址原则与要求,市体育局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最后经市政府有关部门协调,确定市全民健身中心选址于原人民广场。即利用老城区内的原人民广场用地,拆除地面建筑物,重新规划、布置新的全民健身中心工程,按照少花钱、办好事的原则,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人民广场的利用效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形式,更加方便舒适的体育活动环境。本项目位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南面,地块南接苕溪西路,西临中国银行和人民路,北侧为第一医院、第十二中学和广场后路,东侧为原第一医院护士学校。本项目用地符合湖州城市总体规划。

4.2建设条件

4.2.1自然环境条件

1.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湖州老城区,原来即为体育活动场地,因此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非常适合体育运动场地的布置和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

2.气候

湖州市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纬度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2°C,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11.10°C。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无霜期25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248毫米,最高年降水量1734毫米,最少年降水量762毫米。在8、9月间易受台风影响,但风力一般不大,最大风速约20m/s。全年以东南偏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2.5m/s。

3.工程地质条件

本场地参照邻近新建项目的工程地址情况,地表以下45米左右范围内至上而下地质结构为:

(1)杂填土和淤填土:层厚2.1-5.6米,以建筑填土为主,含大石块、瓦块、砖石屑、石灰质及粘性土等。下部含有机质及淤泥质土。

(2)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1.6-5.6米,含砂质,轻可塑,中压缩性。

(3)粉土及淤泥质粉土:层厚3.2-7.7米,含砂质,稍密-中密,中压缩性。夹淤泥粉质粘土,饱和、流塑,高压缩性。

(4)淤泥质粉土及粉质粘土:层厚7.0-10.4米,含砂质,流塑,中高压缩性。

(5)粉土及粉质粘土:层厚4.1-9.2米,含砂质,稍密-中密,可塑,中压缩性。

(6)淤泥质粘土:层厚1.9-3.3米,流塑,高压缩性。

(7)粉质粘土:层厚1.4-3.1米,含砂质,软塑,中高压缩性。

(8)粉质粘土及粉土:层厚6.7-12.0米,含砂质,稍密,可塑,中压缩性。

(9)中砂:层厚0.2-0.9米,含砂砾,松散-稍密,中压缩性。

4、场地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位在黄海高程3.0米左右,主要受大气降雨影响,随天气及季节变化有升降,属浅层孔隙潜水,地下水一般对砼无侵蚀性。

5、地震

历史地震资料表明,湖州市是一个地震级小、频度高、震源浅、烈度低的相对稳定地区,未发生过五级以上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湖州地区抗震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4.2.2基础设施条件

本项目所处位置属湖州老城区的中心部位,各项公用配套设施良好,工程施工极为方便。

(1)道路

工程紧挨中国银行湖州市支行、湖州第一人民医院和湖州十二中学,场地的南、北、东三边均为城市道路,附近的苕溪路、人民路为城市主、次干道。

(2)供水

项目供水来源为城北水厂,现有供水能力10万吨/日,规划扩建到20万吨/日。项目的供水可从苕溪路城市管网中接入。

(3)排水

本项目污水管网可排入苕溪路城市污水管网,最后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4)供电

湖州中心城老城区高、中、低压配电网比较完善。有湖州变(城中变)、紫云变、东郊变等组成完善的配电网。工程位于中心城老城区,城市10KV供电线路均为现成。

(5)电信

中心城市程控电话网经过几年来连续扩容,已拥有S-1240长途程控交换机、长途传输和长途交换设置的数字交叉连接系统(DXC)、SDH自愈传输网、城市光缆网;建成了湖州C3本地数据和C3本地SDH自愈传输网;开通了电子信箱多媒体信息服务,帧中继等新颖电讯业务。移动通信、无线寻呼更是快速发展;电信智能网和支撑网的建设达到了领先水平,T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已投入运行。

(6)老城区供热来源为统一能源(湖州)热电有限公司,位于凤凰大桥北堍,供汽能力额定为100t/h,现实际对外供热达到60t/h左右,本项目热源由广场后路接入。

4.2.3社会经济条件

湖州市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名城,因滨临太湖而得名,历来是杭嘉湖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北纬30052 /,东经120006 /,东临上海,南接杭州;西近南京,北与苏州、无锡隔太湖相望,既是江、浙、沪三省毗近地区重要的水陆运输要冲,又是长江下游杭嘉湖平原西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杭宁高速公路、104国道、318国道、长湖申航道、宣杭铁路以及正在兴建的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湖州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称,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也是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湖州市近年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特别是城市试点住宅小区的建设闻名于全国,已具备了向现代化大中城市发展的骨架,正在向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城市迈进。

湖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实现新飞跃”的十四个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湖州市全面加快发展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功能,现已逐步发展成为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工贸、旅游城市。2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4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866元,增长13.9%;实现财政总收入74.24亿元,增长1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75元,增长1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88元,增长14.2%。


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

5.1总布原则

(1)遵循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和政策,建设标准按体育场馆有关标准执行。

(2)总体布局应根据城市设计的定位,健身中心建筑的人文景观,处于周围地域的特定环境之中,应成为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得益彰。

(3)形态空间布局适度超前,突出体现体育建筑的特点和现代体育精神。建筑造型应在美学逻辑的基础上做到新颖、大气,表现体育的磅礴大气、富有力度和美感。主体建筑的轮廓和细部照顾到不同观赏距离的视觉效果。建筑色彩的确定以同环境的良好协调为原则。

(4)总体设计目标:基本营造出一个优美的、开放的体育健身活动环境,体现实用和显示地方性优势特色,达到“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整体风貌适度超前、富于表现时代感和现代体育精神”的要求。

5.2总图

5.2.1总体方案

规划着重从功能布局、城市景观两方面入手。首先是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多营造不同的形式的体育运动空间,其次是从城市景观要求出发,尊重人民广场作为市中心稀缺的公共空旷空间的特点,以创造室外运动场地空间为主,兼顾室内健身运动、办公等场所的设置,同时注重广场的景观通透性,打造一个对公众极具吸引力的公共运动空间。

规划将地块分为五个功能区块:田径运动区、球类运动区、游泳池馆区、市民健身大楼和停车场区。田径运动区位于地块西侧,南北向布置标准250米环形塑胶跑道要,100米标准直跑道及小型足球场一处。球类运动区位于场地中部,主要安排标准门球场4片,标准篮球场2片(可兼容羽毛球场)。游泳池馆区位于地块东北侧,由北侧的室内游泳馆及部分室内运动设施组成。健身大楼在地块东南角设置。为解决来中心体育锻炼停车空间,地面及地下考虑设停车场地。

5.2.2交通组织

本地块在交通组织上强调车行流线与人行流线的有序分离、互不干扰。车行交通位于广场的南北入口区域,并在沿苕溪路广场入口的西侧设置地下停车场出入口一处,市民健身大楼西侧设置地下停车场出入口一处。在地块北侧沿广场后路一侧设置地上自行车停车位、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和地下人员出入口,将车行交通限定于广场的外部;广场内部则以步行道联系各功能区块。步行系统的相对独立,有利于营造安全、舒适的健身环境。

5.2.3绿化布置

绿化系统设计的原则是与整体功能布局、空间组合相协调,重点加强南侧、北侧与苕溪路、广场后路的联系,同时利用田径运动场及沿道路边缘空间,尽可能使绿化形成块、条、带状,增强丰富、层次感。

5.3土建工程方案

5.3.1建筑方案

建筑方案在满足群众体育活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建筑物的现代感。并与周围景观相连贯,视觉上相互映衬。

1、健身大楼

健身大楼建筑内容包括体育健身、行政办公和商业服务等三大部分,内部功能较为复杂。大楼东西长61.2米,南北深约29.7米,占地面积1710㎡。建筑地下一层,高七层,局部六层。内部设有二部楼梯和二部电梯。

地下一层面积为1710㎡,分成两大部分,主体部分为地下停车库,其余为设备用房(水泵房、配电间、消防水池、风机房等)。

一层为主入口层,面积为1681㎡,主入口门厅位于西北侧。大楼主要布置体育健身器械、体育用品超市。

二至七层为标准层,每层面积为1680㎡,为健身、健美运动场馆及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棋类等体育运动馆,其中四、五两层为湖州市人防办公室的办公用房。

2、游泳馆

游泳馆建筑东西宽39.6米,南北长约82.8米,占地面积3280㎡。主体建筑高三层,局部四层。

一层面积为3180 M2,主要布置体育健身房、服务与管理用房及体育用品服务部。

二层为设备层,面积为3120M2

三层为游泳馆,面积为3280 M2。设50.2米10道标准游泳池。

四层为管理用房,面积为727M2

3、室外运动场

根据场地形态特点及总平面布置要求,室外运动场地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分片灵活设置,主要有:

田径运动场:250米环形塑胶跑道,100米标准直跑道,内设小型足球场;

篮球场:2片,标准场地,28.0×15.0米;

门球场:4片,标准场地,25.0×20.0米;

5.3.2竖向设计

竖向布置形式采用平坡式。雨水由暗管排至周边主干道路的雨水管网。场内现状地面标高一般为5.0米左右(黄海高程),符合城市防洪百年一遇标准。

健身大楼建筑地下一层,高七层,建筑高度为30.6米。地下层停车库层高为2.9米,地下层设备区层高为4.0米,一层层高为4.0米,二—五层均为3.4米,六层乒乓球馆为4.0米,七层羽毛球馆为9.0米。

游泳馆高三层,建筑高度为19.2米。一层层高为4.0米,隔层设备层层高为2.2米,三层层高为5.2米,四层(局部)5.8米。

5.3.3立面和造型

设计构思紧紧抓住形式与意境的关系,以融入生态自然为主题,采取“融解分化、化整为零”的手法将大体量的场馆浓缩和抽象,使其尽可能以完整的整体介入,使复杂的功能在造型上显得简洁、明朗,达到“形神贯通、聚而不泄”的境界,并在形意统一的基础上追求“得意忘形”,即忘却建筑的形式、结构、气质和功能等,让建筑外形如同一叶帆舟在水上航行,又象充满力量的手臂蓄势待发……。

建筑形态与空间设计上,利用主馆屋面出檐形成北高南低的富于韵律感的折线,展示了富于活力的建筑性格。弧形的屋面轻盈的体感和主入口粗壮的Y型柱完美融合,使建筑的粗犷感与柔美感完美结合。

5.3.4结构设计

为确保建筑群结构体系合理、安全,主楼建筑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游泳馆屋面采用钢结构屋面。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砼为C30级,上部结构砼强度C30-C40级。外墙均采用240厚多孔砖,内墙、内隔墙采用200、100厚轻质砼砌块。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

5.3.5防震

    本工程场地基本烈度为六度,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

5.3.6基础

具体基础方案待地质报告提供后才能确定,按一般情况初定,拟采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

5.3.7主要指标

总用地面积                       2.3801公顷

总建筑面积(含地下室1710m2)        21438平方米

其中:市民健身大楼             11760平方米

综合游泳馆               7968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                     4990平方米

容积率(不含地下室1710平方米)    0.83

绿地率                        30.5%

建筑密度                     19.0%

停车位                        23个

5.4装修装饰

全民健身中心和游泳馆的装修装饰应量力而行,根据体育健身活动用房的特点,按实际需要进行。

管理用房装修装饰应根据有关规定,遵循简朴协调庄重、经济适用的原则,兼顾美观和地方特色,门厅、电梯厅、领导办公室等重要部位采用中级装修;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会议室、走廊、楼梯等部位采用普通装修。内墙选用乳胶漆,地面以铺设中级地砖为主。


第六章  公用工程

6.1给排水

6.1.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1.2给水量测算

本项目用水主要包括健身群众和工作人员等的生活用水、设备、空调、消防等设施用水及区域内道路、绿化用水等。经测算本健身中心最高日用水量约为 600 m3/d。其中:室外运动场、健身大楼、游泳馆约400m3/d;游泳池补水  95 m3/d;道路、广场、绿地用水60  m3/d;不可预见水量45  m3/d。最大消防用水量216 m3/d

6.1.3 给水设计

水源:本项目供水由苕溪路给水管网直接引入,引入管径DN150、DN200各一路,场内给水干管通过管沟呈环状敷设。以满足整个健身中心及消防用水要求。

给水形式:按照规划该区供水压为0.45MPa,中心内建筑高度为一至二层,可由市政给水管压力直接供水,二层以上采用变频给水装置加压供水,变频泵和生活储水箱集中设置。

6.1.4消防系统

采用区域消防给水方式,生活、消防合用管网,低压制。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按规范设计。

室外消火栓设在DN200环状干管上,布设间距不超过120m,保护半径150m。

消火栓用水量:室外30L/s,室内30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室内消火栓每幢每层均设,环状布设并保证两股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间距不大于30m,设闸阀。

变配电间及电器设备间等不能用水扑灭的场所采用气体灭火系统,适当部位设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6.1.5游泳池

采用混流式循环方式,有效水深2米,循环周期5小时。池水在进行过滤净化之前宜进行阻隔式的预净化,采用压力式过滤器。用臭氧并辅以氯消毒。加热用间接式,被加热水量为循环水量的25%,热媒为蒸汽。

6.1.6排水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内污、废合流。生活污水汇总收集后经生化处理池处理,通过DN200污水管接入市政排污系统。

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90%估算,最高日排水量为540m3/d。

雨水系统采用组织与自由排放相结合的形式。屋面雨水经雨水斗收集;道路雨水经雨水口收集;田径场雨水采用盲沟收集。雨水经管道收集后,进入市政雨水管。雨水管道沿道路中心敷设。

排水管材:室内污、废水管、雨水管均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粘接连接。室外埋地排水管采用UPVC加筋管,T形橡胶圈接口。

6.2电气工程

6.2.1 设计依据和范围

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年版)

《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规范》(GBJ50053-9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50116-98)

设计范围:10/0.4KV开闭所、变配电系统、各单体供电配电 、照明、动力、空调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消防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电话、广播音响系统、计算机控制及综合布线系统。

6.2.2供电电源

在体育中心内设一座10KV开闭所,双路独立的10KV电源引自城市区域变电站,利用高压电缆埋地引入。

双路10kV供电二路常通,互为备用,一路故障时另一路提供全部负荷。10kV高压系统采用母线分段运行方式,各变压器分列运行低压联络,确保供电可靠性。

6.2.3 用电负荷计算

本工程属二类建筑,按二级负荷供电设计。其中:各场馆的消防泵、喷淋泵等消防设施用电、应急照明、广播电视、保安监控、计时计分、计算机系统电源及比赛用照明均属二类用电负荷,其余为三类用电负荷。

本项目供电范围包括健身大楼、游泳馆、田径运动场等建筑物内、外照明及空调等各类设施的全部用电。

本项目用电总装机容量估算为4000kW,照明指标达到国家体委有关体育场馆照度标准及彩色电视转播要求,室内照明标准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有关规定。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用电负荷,结果如下:

总装机容量:4000 kW

计算负荷: 2400 kW(需要系数按0.6计)

功率因数cos=0.92

视在计算功率:2608 kW

计量方式:高压计量、高供高计。

6.2.4变配电所设置

根据供电需求,本项目计划设置10kV/0.4kV开闭所一座。内置SC9-1250kVA型干式变压器,电源进入变电所后,由自动断路器接入变压器。设三座配电所,分别设于体育场、体育馆、活动楼。配电所由开闭所二路10KV电源送出,各配电所低压侧设自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从配电所至各用电场所均为低压配电。

(1) 本工程电力设备电源电压为380V/220V,频率为50Hz,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重要负荷(消防用电)均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自动切换以确保供电质量。

(2) 变配电所至各场馆室外均采用YJV型电缆直埋引入;室内线路采用YJV、BV型电缆电线。

(3)至消防设备及应急照明的线路均采用NH-BV或NH-YJV型电线电缆。

6.2.5防雷与接地

(1)    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设计,屋顶设针式避雷网,引下线利用柱内主筋,柱内主筋应焊通并与基础上钢筋网连成通路作为防雷接地装置。本工程采用共用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2)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合一,采用TN-S或TN-C-S系统,确保接地可靠性。

6.3弱电工程

布线:整个健身中心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电话通讯、局域网络齐全,并设置有线电视系统,便于数据图像信息的传输和管理,网络的干线拟采用光缆,通信由湖州电信局解决。

安全监控系统:在本工程各主要出入口及需监视游泳馆等重要场所设置摄像机,在监控中心集中监视,系统采用矩阵切换网络。在财务、贵重物品仓库等有防盗要求的场所设置红外线报警探测器等防入侵警报控制测器,报警设备与监控设备联网,报警时自动打开相应部位的摄像系统并录像。

广播音响:健全中心配备完善的广播通讯系统。消防中心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对讲电话系统供消防之用。背景、音响喇叭合用,平常背景音响广播,火灾时切换到消防广播。

消防系统:为提高对火灾的防御能力,本工程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相应设置消防控制中心。各建筑场所根据规范设置火灾探测器,主要出入口及人员密集处设手动按钮,变电所、消防水泵房、电梯机房等处按规范设置消防电话分机,消防设备均双电源供电。

应急照明:变配电所、水泵房、弱电机房、消控室、疏散通道及主要出入口等处按规范设应急照明系统。

6.4空调、通风

6.4.1空调冷热源

整个项目空调系统制热采用集中热源,热交换站设置在健身中心地下层,采用热电厂所供蒸汽作为动力制热,蒸汽压力为0.7~0.8Mpa,蒸汽饱和温度170℃。

蒸汽作为热源,选用二台组合式板式换热器。空调热水泵二用一备。

考虑到本项目不设集中冷源,故应在个功能用房增加独立的空调电源,室外机的布设应不影响主楼外观。

6.4.2通风系统

汽车库及各设备用房采用机械送、排风系统进行通风换气;设有全空调系统的场所,空调季节时用新风加回风,非空调季节时用全新风进行通风换气;卫生间采用吊顶排风机排入竖井后集中排出屋面;游泳池上部的屋架采用热风机械循环以防结露滴水。

6.4.3防火排烟

超过100平方米的汽车库、内走道按要求均设机械排烟;前室、合用前室、防烟楼梯间无自然排烟条件时按要求设加压送风系统。

6.5无障碍设施

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面向湖州全体市民,当然也包括身体残疾的市民。因此,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必须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对道路、停车、洗手间、电梯、游泳池等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以满足广大身体残疾市民的健身需要。


第七章  环保、水保、消防和节能

7.1环境保护

7.1.1依据的有关标准、规定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水体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按进管三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的2类标准

7.1.2区域环境现状

项目建设场地地形平坦,区域空气环境能达到二级标准,现状声环境能达到2类标准;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该地块形状近似正方形,场址四周交通便利、周围环境良好、空气清新、且附近无污染性企业,区位条件优越。

7.1.3保护原则

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保护环境的有关法规和标准。

落实项目所涉及的环保措施,执行防治污染及其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

7.1.4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1)废水:主要来自健身大楼、游泳馆、广场运动区域等健身群众和工作人员等产生的一般生活污水,最高污水排放量为 540 m3/d。其水质为:CODcr200~300mg/l、BOD5100~200mg/l、SS100~250mg/l、PH6.5~8.5。

(2) 废气:汽车尾气已成为目前空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健身中心运营期内的废气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主要为CO、NOX及HC。

(3)噪声:本项目主要噪声声源为加压水泵等机器产生的噪声,以及运动场举办比赛时将产生较大的人群噪声及广播喇叭噪声,同时,赛前赛后的体育中心周围道路的交通噪声也将明显增加。

(4) 固体废弃物:体育中心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健身群众、管理人员等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各种废弃物。

7.1.5防治措施

(1)废水:建设期内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应集中统一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施工场地周围设置排水渠道避免下雨造成的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钻孔桩产生的泥浆水需经沉淀池处理后上清液排放。

营运期内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来自各体育场馆和球场的各类生活污水以及部分游泳池循环排放水,需经场内污水管收集后统一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健身中心内道路、绿地等雨水径流通过各种形式排入雨水管网。

(2) 废气:施工期间应采取洒水措施以抑制扬尘发生;粉状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应有遮盖。石灰、水泥等易起尘的材料应尽可能堆放于室内,或搭建临时性工棚。施工时应注意减少表面裸土,开挖后及时回填、夯实,做到有计划开发,有计划回填。施工车辆应及时清洗、禁止超载,以防止洒落尘土,减少施工扬尘。

本项目停车库内的汽车尾气须实行高空屋顶排放,排气筒高度不小于20米,并在出入口附近区域设置绿化隔离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要求。地面停车场属无组织污染源,尤其汽车怠速时的尾气排放严重影响大气环境。体育场馆举办大型文体活动时应合理组织交通线路,保持交通顺畅,以减少对周围大气的污染。

(3)噪声:施工期间噪声主要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引起,可采取设置临时围护隔声措施,施工设备运转高峰期,应尽量选择在白天。如需在夜间施工,应征得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同意方可施工。使运输噪声不致扰民。

在营运期间需要的风机、水泵等应优先选用低噪音设备,同时在机房内采用减震基础和消声措施,保证降噪要求,使噪声隔离达到规定标准。

(4) 固体废弃物:建设期间,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要回收利用。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运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禁止乱扔乱到,以免影响周围卫生。

营运期内,应控制生活垃圾及各种废弃物的产生量,在各体育场馆内适当位置设置固定垃圾收集点,每天由清洁车统一运出,保护体育场馆的卫生清洁。并通过对固体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尽可能做到废物重复利用。

(5)环境管理:项目建成后,应在管理机构中设置兼职的环保工作人员,负责健身中心的环保工作。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更应注意营造环境氛围,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和其他人员的环保意识。

7.1.6卫生防疫

生活污水及垃圾按有关规范规定处理;无外窗房间、汽车库、内走道、各设备用房、卫生间等均按规范要求设置相应的排风、防火排烟系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满足卫生要求;根据规范配置医疗用房,满足卫生防疫要求;

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进行无障碍设计。

7.2水土保持

7.2.1水土流失预测

工程建设引起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期,特别是临时设施占用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基础开挖填筑等大规模土方施工活动,以及施工过程中设立的临时施工场地和辅助设施,占用堆压土地,将不可避免损坏原土地的自然地形、地貌。

引起水土流失的区域主要是地基施工填筑区域,从工程所处的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等总体情况分析,由于地势较为平坦,地基填筑后裸露时间不太长,因此建设期水土流失较少。

7.2.2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为防止水土流失,施工期间合理选择施工场地、临时道路、材料堆场等临时用地,要求尽量做到挖填同步,确需临时堆置的场地四周必须用编织袋叠成矮墙进行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场地进行平整和复原,尽量恢复原有土地的功能,部分土地还应进行表面植被处理。

工程建设中要完善临时排水设施,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雨水分别汇流,筑好排水沟,有效汇集水流,避免水流冲走砂土,造成地面漫流,破坏周边水土。

水土保持各项措施配合主体工程同步进行,尤其是地下排水设施在建筑施工期间要合理配置,以免留下后患。

7.3消防

7.3.1消防水量

消防水源由市政管网的自来水作保证。

健身中心设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池系统,用水量为:

7.3.2消防系统及设施

(1) 健身中心场区内设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均按规范设计,与室外生活给水系统合用。

(2) 室外消火栓按间距≤120m、保证半径≤150m布置。所有建筑物内均设室内消火栓。

(3) 室内消火栓及自动喷淋系统由消防水池—消火栓泵(喷水泵)—室顶消防水箱供水。停车库内的相应部位设置喷水灭火系统。

(4) 各建筑物室内均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灭火器;不能用水扑灭的场所采用气体灭火系统,适当部位设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7.3.3防火安全

(1) 健身中心内各单体均有道路环绕(主要环道宽20m),且与各出入口相联通,满足消防车辆畅通。

(2) 在人流相对集中及各出入口处宜设置较大空地及绿地作为缓冲,以利短时疏散。

(3) 火灾发生时的应急照明采用带镍电池的疏散指示灯及工作、应急两用灯。当火灾发生时,能自动打开消防联动设备及消防广播系统。

(4)失火时主要依靠城市消防队进行施救,除此之外,应配置保安员工,进行灭火训练,增强防火意识,加强防火技能,能够在险情发生时迅速出动。

7.4节能

(1)空调系统按单元划分,在满足不同区域的使用功能的要求下,力求尽量降低能耗。各空调设施均设置变频器,使风机能够动态跟踪所需风量的变化,节约能耗。

(2)充分利用建筑物顶部的构件以减少夏季强烈日照而降低空调冷负荷;适度引入日光以减少电力照明,从而降低电负荷;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以降低能耗;采用国内成熟的节能技术,包括新型墙体材料及隔热、隔音、门窗体系等均考虑节能要求。

(3)对各种动力设备的选型,变压器等配电装置全部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型设备;各种照明灯具均可采用节能灯具,尽可能降低能耗。


第八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8.1组织机构

工程建成后,为保障健身中心的顺利运营,中心可能通过原体育场管理机构的适当改组来进行管理。健身中心下设办公室、财务部、管理部、市场营销部。

机构设置图如下:

 

8.2人力资源配置

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建成后,除了原体育场管理人员外,尚需招聘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根据项目设置和规模,本项目拟配备人员总数为26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包括健身中心领导及管理人员3人;一般员工16人,包括水电工、保洁工、保安人员等。另外根据健身场馆、游泳馆特点,需要外聘季节性的管理员若干名(平均约10名/年)。

    人员招聘就根据国家相关法规以及湖州市有关企业招工规定依法进行,实行公开招收,优先安置下岗工人就业。

人员培训应在工程竣工前先期启动,分层次、分批进行。

健身中心人员组成

8.3建成后管理方式

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管理单位是文化体育事业单位性质。建成后由湖州市体育局负责领导管理。

目前,我国的文化体育事业提倡事业型文化体育单位走国家投资和自我发展并重、由事业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的道路,鼓励适当开展有偿服务和多种经营,以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属于公益性的体育设施,建议建成后按市场化管理体制来运作。对其中少量配套服务和经营项目,例如健身大楼、游泳馆的底层部分房屋可采用出租等市场化模式运作,部分体育设施可采取有偿收费服务等,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弥补体育场管理费用和设备更新费用的不足,达到"以体补体,以场养场"的目的,减轻政府财政的负担,也使体育逐步走向社会化、产业化。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

9.1项目建设进度

9.1.1建设工期

本工程是湖州市政府近期重要建设项目,建设计划十分紧迫,任务也非常繁重。根据本工程项目特点、工程量、筹资方式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前期工作进展等情况,确定本工程建设期为1年10个月。

9.1.2项目实施安排

20##年5—9月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批复;

20##年10月前设计、招标等所有前期准备工作;

20##年11月动工建设,20##年12月底完成工程土建;

20##年5月完成工程装修及配套工程。

20##年7月1日前完成工程验收,工程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9.1.3项目实施进度表


项目实施进度表

9.2工程管理

9.2.1质量管理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施工图纸、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建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等文件及双方确认的施工组织设计,精心施工、记录、检验,通过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检查制度,严格把好每道工序的质量关,以确保全部工程达到良好的质量。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应保证文明、安全、协调施工,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并符合市政、市容、交通要求。

9.2.2招标投标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本项目属于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建设项目,应按国家、省有关规定实施招投标制度,以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设计、监理、建筑施工单位及设备、材料供应与安装单位。要严格对投标单位进行资质审查,综合投标单位的资质,技术力量、机械装备、施工经验、信誉、资金等各方面来进行定标,确保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

9.2.3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主要针对质量、投资、工期三方面进行,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检查、调整等系列手段达到管理工作的高效和有序。重点是加强质量管理,降低建设投资,积极釆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9.2.4工程监理

引入监理机制,监理的主要依据是有关法规、合同文件、各项技术标准、施工规程、规范以及设计文件等。监理单位要提高自身素质,严格把关。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编制依据及说明

10.1.1编制依据

1、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以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著的《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

2、工程方案及工艺技术要求所确定的有关工程量,包括各单项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

3、体育场各种专用设备参照同类设备价格取费。

4、工程费用参照本地区有关工程费用概算定额估算。

5、通用设备按照国内目前市场价格估算。

6、业主提供的技术经济资料和类似工程造价资料。

10.1.2编制说明

(1)本项目的投资估算按本报告确定的有关工艺、设计方案的要求,按分部工程单位造价指标进行估算;

(2)估算内容包括:各单项工程的土建、水电、暖通和装饰工程、及游泳馆所配套的设备、以及区内道路、照明、地下管线、绿化、停车场等总图公用设施。其他费用包括勘察设计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用、监理费用等,均按相关费率取定。

(3)暂不考虑项目运转流动资金。

10.2投资估算

项目估算总投资685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964万元,其它费用429万元,预备费用384万元,建设期利息81万元。投资估算情况详见下表:

工程投资估算表

10.3资金筹措

    本工程总投资6859万元,根据湖州市政府有关协调会议精神,资金来源为:市政府财政安排3000万元,市体育局自筹2900万元(体育彩票公益金2500万元,原劳动路游泳池拆迁补偿费400万元),其余商请银行贷款解决。

10.4资金使用计划

本工程建设期为20##年8月至20##年7月,20##年投资为占15%,20##年投资约占55%,20##年投资约占30%。


第十一章  运营成本分析

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为政府投资的社会公益体育事业项目,性质应是非营利性的,本报告仅估算项目运营成本,考虑到项目有经营性内容,因此按国家税收政策有关规定,计取各项税收。

11.1经营收入估算

本项目建成后,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健身场馆门票收入及场地出租收入等。其中商场及场地出租收入约72万元,游泳馆门票收入约117万元,健身、健美馆收入72万元,乒乓、羽毛球馆收入约50.4万元,全年总收入约311.4万元。

11.2成本分析

健身中心属于公益性项目,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为市民提供服务,运营过程更考虑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本项目基本上按运营成本适当收取费用。因此本分析仅考虑了日常的设备增添、材料购买及水电费用、中心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管理及运营费用,不考虑折旧、摊销。

(1)原辅材料费用

项目的原辅材料费用包括体育场馆的日常设备增添、易耗材料购买等,该费用估算8万元。

(2)燃料动力及水费

项目年用水、电费用估算83万元,其中水费5万元,电费18万元,热汽60万元。

(3)工资及福利

项目按管理和技术人员、普通工人人均年工资福利4.0万元,年工资福利费用104万元,外聘人员平均按10人/年,每人按1.5万元/年计,约需15万元。工资福利费用共119万元。

(4)修理费用

项目的修理(维护)费用按照投资原值的0.5 %估算,每年约30万元。

(5)其它费用估算

项目的其它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宣传费用、招待费、劳动防护费、职工教育费等其它开支,估算年均12万元。

由上述计算得项目投产后的年成本约为252万元。

11.3税金估算

本项目部分对外经营性收入需缴纳税金,按照规定,本项目计征营业税和附加费。其中门票收入的营业税率取5%,城市维护建设税率为营业税的7%,教育费附加为营业税的4%,则综合估算税率约为5.55%;商业用房的出租收入须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等各项税,为收入的19.4%。经营税费总额约27.3万元。

11.4效益测算

本项目正常运行年份,年运营成本为252.0万元,经营税金27.3万元;年运行收入 311.4万元,收入与支出相抵,每年均可结余32.1万元左右,基本可以实现公益性社会事业项目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

年经营状况分析表


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的方法有快速社会评价和详细社会评价法。快速社会评价法主要是分析现有资料和现有状况,着眼于负面社会因素的分析判断。本项目采用的是快速社会评价法。

社会评价是分析拟建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和当地社会条件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评价项目的可行性。本项目社会评价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为参考。

12.1社会影响分析

影响项目建设的社会因素很多,诸如项目所在地人口、生活水平、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状况、当地风俗、人际关系;各利益群体对项目的反应、要求与接受程度、参加项目的可能性,当地干部、群众对项目的态度和积极性等。

本项目处在城市老区,居民相对较为集中,生活水平也比较高。根据社会影响因素分析要求,对项目实施对居民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居民就业、不同利益群体、脆弱群体、地区文化、教育、卫生、地区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的和城市化进程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项目施工期和项目营运期出现的后果主要是:施工噪声、扬尘、出行受阻、汽车尾气等,可以通过合理组织施工、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细致的思想工作、加强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等办法加以解决,表明项目的建设影响不大。

12.2互适性分析

互适性分析主要是分析预测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以及当地政府、居民支持项目存在与发展的程度,考察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

本项目所在地区附近为湖州老城居民聚集区,本工程的实施将对此区域城市居民特别是附近区域居民今后的生活、工作将产生极为有利的影响。

社会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分析表

12.3社会风险分析

项目的建设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视、支持,为本项目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社会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没有因为本项目的实施而造成的严重影响,对于影响稍大的社会因素,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都可以得到解决。从社会角度来讲,本项目实施难度不大,社会风险很小。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13.1主要结论

1、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将有利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

湖州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城市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经济发达,文化资源丰富。城市的体育设施、环境和形象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是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反映和结晶。建设一座造型新颖、有时代感、具标志性的全民健身中心正是城市内涵的立体体现。建设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有利于提高湖州的城市品位和文化内涵,有利于促进湖州的经济、旅游、商贸的发展及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湖州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改善湖州体育设施的现状。因此建设湖州市全面健身中心是十分必要的,符合湖州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要求。

2、项目选址比较合理,规模基本适当

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符合湖州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经济文化发展战略。该项目选址合理,规模适当。一个现代化的湖州,需要有现代化的、标志性的体育设施,因此建成后的全民健身中心,将是湖州市群众进行锻炼和体育爱好者进行业余训练交流的中心,是弘扬民族精神、展现体育道德、推动湖州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促进国内外体育交流的最重要场所。

3、项目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老的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需要,其经营模式也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明显地落后于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体育的产业化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体育事业改革的目标。但体育场馆产业化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作为群众性的体育设施项目,特别是作为反映和提高湖州城市形象、文化体育内涵的标志性建筑项目,主要应着重于社会效益。同时项目还能改善湖州投资环境,促进当地的商贸、经济的发展,促进全市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在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方面有巨大社会效益。

13.2建议

1、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湖州全民健身中心工程的支持力度

本工程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项目本身具有的公益性等因素,决定了工程将主要体现社会效益。因此,为了减轻项目承办单位的资金筹措压力,使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工程建设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对于涉及工程建设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采取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政策。

2、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对停车场地等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受建设场地条件的制约,为从最大限度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样性的体育活动和尽可能满足更多群众体育健身需要的角度出发,工程方案中布置了比较多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停车场地问题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时,对场地停车问题特别是非机动车停车问题须作进一步的论证,妥善处理好活动与停车的关系。

3、做好与地下人防工程的衔接工作

本工程的体育场地下将由市人防部门建设平战结合的地下停车场,二项工程分别由二个部门组织实施,交错进行。因此,应加强部门的协调,对项目今后的使用功能、工程设计、施工组织、施工管理等加强衔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损失。

4、应认真研究健身中心建成后的经营方式,尽早确定健身中心的管理模式

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下的管理运行模式,考虑市场需求,改变过去政府包养体制,向自行维持日常营运和适当上缴部分收入的目标努力。由于健身中心作为城市标志性设施,担负着一定的社会和公益性功能,并非为单纯经营性设施。建议在积极采用市场机制的运作方法的同时,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扶持健身中心走向良性循环。


附件附图

1、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6]16号)

2、项目建议书批复(湖州市发改委湖发改社会[2006]94号)

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4、银行贷款承诺函

5、工程位置图

6、总平面规划图

7、鸟瞰效果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