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做“优秀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日期:2009-03-24]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做“优秀生

俗话说,如果我们的教育没有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那么我们的教育产出就是次品;如果我们的教育没有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那么我们的教育产出就是废品;如果我们的教育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我们的教育产出就是危险品。因此,班主任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的同时,应该在建构学生健康心理上花大力气,尤其是“优秀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该受到关注。优秀学生,是相对于一般学生而言,通常指那些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并走在大多数学生前面或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但是,优秀学生也并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的先进因素中也潜在着阻碍进步的因素。因此,给予他们适度的、正确的关注是不可缺少的,更要做“优秀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背景材料:

我虽然工作十一年了,但当班主任时间却不长。因为我是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以前学校对英语不重视,现在开始重视了,所以我的地位也提高了,也就让我当起了班主任。这个案例发生在20xx年的十一前,是我新接的一个班。接班不到两个月,学校要搞大型的演讲活

动,因为挑选演讲的学生人选,让我遇到了这个“优秀生”的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案例故事:

上学期开学,新接了五年级(2)班,担任班主任不久的我,对班级情况不太了解。学校要组织一次“爱祖国、爱家乡”的演讲活动,这对我这个新班主任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我从心里很重视,但同时也有点担心、害怕,担心自己从来没有组织学生参加过这样的大型活动,怕自己组织不好,学生上去给班级丢脸、给自己丢脸,怕同事们笑话、领导批评,总之心情很复杂。语文老师从一年级起就带这个班了,而且一直是班主任,因为最近身体不好,才让我接替她的班主任工作。于是,我就去找语文老师商量对策。语文老师极力推荐班上的张某某同学,说该同学音色好、胆子大,平时朗读课文很有感情,而且经常参加这样的大型活动,很有经验,是最好的人选。我想:“这么好的机会让她在全校师生的面前展现自己的才能,她一定会特别高兴的。”课堂上我宣布了演讲比赛的事,我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同学们也异口同声地推荐张某某,可是我发现她的热情不高,不像我所预想的那样。于是,课下我找到了她,我说:“张某某,学校要搞一个演讲比赛,大家都想让你代表我们班去参加比赛,怎么样?”可是还没等我说完呢,她却不假思索地回答:“老师,我不想参加!”这着实让我大吃了一惊。我解释道:“之所以让你参加这个演讲比赛,原因有几个:一是因为你经常参加这样的大型活动,你有丰富的经验;

二是你音色好,胆子大,不怯场,能放得开。你具备演讲的所有条件,你来演讲是最合适不过了;三是这次演讲是代表我们全班参加的,学校要评奖的,是为班集体争光啊,是很光荣的事情,有好多同学想要参加还选不上呢。怎么样,参加吧?”她表情木然地看着我,沉默了一阵,我意识到她可能有难处,便问道:“你能告诉我你不想参加的原因吗?”她注视着我,好长时间都不说话。在我的再三追问之下,她终于开口了:“我怕影响写作业,还要背稿子,很麻烦,会耽误我很多的时间。”她实话实说。我百思不得其解:居然还有学生会拒绝这样的机会,还敢拒绝老师的好意。我有点生气,但源于没有人选,对她没有死心。接下来的几天,我做工作、继续开导她,结果还是令我失望,她的态度虽然没有刚开始那么强硬,但还是不愿意参加。

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硬逼着她,肯定会适得其反,便立即采取行动:不再盯着她,而是另选他人,让她意识到,没有你,班级活动照样能进行。于是,我在班里公开竞选演讲比赛的人选,全班同学每人都有机会,竞选的时候先声明:自愿为班级体争光添彩的同学请报名。经过同学们的一致推选,选出了5位同学。他们精心准备,语文老师和我都细心指导,并在班级里多次试讲,最终取得了高年级组一等奖的好成绩,不仅给班级增了光,也给了她一个“下马威”。为了纠正她过高的自我定位,我开始特别注意观察她,然后针对她身上确实存在的不足进行指导。指导时要讲究一些策略,不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指责、甚至挖苦,更多的让她看到身边同学的优点,以身边的事例教育她。我给她例举了我班好多比较优秀的学生的事例,

她是从这个事例开始转变的:“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5位同学,虽说他们的音色都没有你好,但是他们参加演讲比赛的积极性都特别高,在演讲的准备上都下了特别大的功夫,这些你都看到了。这5位同学团结一心、互相帮助,每天互相纠正发音、语气、语调,调整面部表情,而且还独出心裁的在演讲当中穿插表演了一个小品,所以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为了班集体的荣誉,牺牲了自己的好多时间,但他们在这次活动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锻炼了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在活动中成长起来了,他们的这种勇往直前、奋力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她听了之后,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上明显地流露出惭愧地表情。之后,在学校开展其他活动时,我有意欲擒故纵,眼睛不再老盯着她。当其他同学取得成功时,我便在班里郑重地表扬,既鼓励了参加活动的学生,也有意地帮助了她正确认识自己,让她懂得既要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更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不要以为别人都不如她。这一招还真有了一点效果。看到别人都在积极参与活动,而且成绩优秀,她被触动了,做事比以前认真负责了,“我是天下第一”的霸气收敛了不少。

原因分析: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了解到,她在班里各科学习优秀,多才多艺,表现比较突出,思维活跃,全面发展。但是这个同学骄傲自负,像个骄傲的小公主,有时候对老师交代的事情不认真对待,甚至连老师也不放在眼里,而且听不进任何劝阻。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她有自我中心的性格障碍倾向,其主要表现为:有严重的自负心理,自视甚高,认为自己了不起,“我是天下第一”,不愿意跟同学、老师交往,生活中与同学、与老师交往能力比较差;以自我为中心,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毛病的产生与家庭的过分娇宠、生活中的一帆风顺、片面的自我认识有关。

心理学研究表明:“优秀生”通常富于进取精神,学习刻苦勤奋,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能自觉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坚持学习,并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由于成绩优秀,他们听到的多是赞誉之辞,得到的是家长和老师的宠爱,看到的是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久而久之,容易出现骄傲自大、自鸣得意、目空一切,对集体自私消极,甚至对老师不尊敬,看不起一般同学,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屑一顾的现象;优秀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常常对同学发号施令;他们往往很少关注周围同学的学业成绩,并存有戒心,不轻易与同学交流真实思想;优秀学生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拔尖,名列前茅,生怕被别人超过;优秀学生精神上又极脆弱,缺乏经受挫折的意志品格,对失败和挫折的心理承受力较小,一旦遇到困难、曲折,很容易气馁,甚至颓废;有的优秀学生娇生惯养,不愿意参加公益活动和体力劳动。

案例反思:

为了纠正“优秀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给学生适当的批评、惩罚。鼓励、表扬是教育,批评、惩罚是教育,宽容、理解也是教育。虽然方法不同,但是目的相同,都是为学生负责。现在,老师批评学生,稍有严重了,学生轻则出走,重则跳楼,家长也动辄兴师问罪,不愿善罢甘休,这不值得我们深思么?“优秀生”们的经历大多都是一帆风顺的,很少经历逆境,而且耳朵里听到的都是表扬,很少有批评的话语,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因此,适当的惩罚——必不可少,尤其是对“优秀生”。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是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的,是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是体现人性、人道,是对未来一代负责的。这一点,勿庸置疑。我们不能滥开罚戒,但也不能姑息迁就孩子。而这关键是把“批评、惩罚”摆到桌面上来,就要把握好“度”。如此看来,批评、惩罚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二、给学生创造一点儿遭遇挫折的机会。很多“优秀生”的心理是比较脆弱的,耐挫能力比较差。他们一旦遇到不顺利的情境,心理相当脆弱,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过分自负转变为过分怀疑自己,自信心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处境,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所遇到的困难。这就为他们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因此,要给学生创造一点儿遭遇挫折的机会。当班主任在给一些“打击”,让“优秀生”体验自己的不足时,一定要掌握分寸,逐步递进,否则

容易引发学生焦虑、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经历适当的挫折可以使学生心理机制健全,不至于过分自负,经受不住任何打击。对“优秀生”该打击的时候必须给他们打击,但是打击的份量和场合还是要考虑的。班主任有时甚至可以人为制造一些障碍,这样可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好处。

三、班主任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对于学生是否优秀,好多老师的误区是只从学习成绩上来评判。假如从学生的表现,从家长的表现上看,并不觉得他们很优秀。所以老师们首先不能有误区,认为成绩优秀的学生一定是优秀的学生。而且对于“优秀生”,老师和家长们往往只关注了他们的学习,而忽略了他们的思想品德。有些“优秀生”,他们的交往能力比较差,有些学生嫉妒心理比较突出,有些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因此,班主任首先应该进行做人教育。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一种认识,就是学生如何做人、成才,正确认识成人与成才之间的关系,只是学习成绩好,并不能说你将来就是一个人才,注重“先讲做人,后做学问”。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常常提醒、建议家长们要理智地爱孩子,科学地爱孩子,共同关注孩子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

四、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规定过,健康人的一个标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管理是学校教育一个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辅导主要解决学生心理成熟不成熟、是否健康的问题,主要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及社会适应性问题,预防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不适应或心理困扰问题。班主任不仅要对“优秀生”进行心理辅导,还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教育的最终目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不仅要关心学生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素养,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班主任作为专业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班主任在引领学生进入知识殿堂、传授其本领的同时,更肩负着引领学生进入道德殿堂,培养完善学生独立人格、高尚情操的使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之中,去观察、了解学生的“内需”时,更要多想想学生的难处。这就需要班主任有意识地学习心理学、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做学生迫切需要的“心理保健医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艺术,才能了解并且掌握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科学育人。

 

第二篇:高中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1

[高中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今年我当了高一年一班的班主任。在此之前我对班主任工作最多只是理论知识,并无实践经验。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对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结合自己在班集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案例,我谈一下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

前不久,班级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两位同学劳动委员觉得她们没扫地,所以就罚她们继续扫一天。问题是第二天,我去看一下,那两位女生根本不扫,我问了一下,她说她们已经扫过了,为什么还要安排她们扫。由于她们的说法与劳动委员各执一词,当场我不好与其过于纠缠。所以我就叫劳动委员另外安排两位同学。但我心里暗暗有底。估计这两位女生有做,但没有做到位,垃圾没倒,她们对我说谎了。而劳动委员的处理方式也不是很妥,这样写上去她们不扫,那么影响的是班级卫生。矛盾会加剧。所以,我决定找个时间找这两位女孩子好好谈谈。

第二天的班会。没有一句批评,带着一种惋惜的口气,结合我班入学以来出现的各种问题,我给同学们讲了做人的态度,讲习惯的养成,讲细节影响成功的道理……并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最后,再跟他们强调值日生的职责。要做到位。

果然,接下来几天值日的情况好了很多。那两名同学还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谈了自己的认识。劳动委员也认识到自己方式的错误。趁热打铁,我给了她们赞许和鼓励,并向全班同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班主任,作为管理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集体。首先,班主任是核心,是引导者,更是组织者。班主任应融入到学生当中,成为学生信服、尊敬的“领袖”,万不可与学生对立,成为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最直接的一点就是不要当众发脾气,起不到好的效果,却会在学生心中造成老师爱发火不亲善的影响,久而久之,难以服众。

其次,班主任管理要公平。大事公平,小事更要公平。公平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举一动;男女同学要公平,成绩差异同学要公平,班委与同学之间要公平。处理问题要就事论事,尽量避免带有个人色彩;不要针对个人,而做出相应处理要统一要求。

再次,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中学生最容易模仿,班主任的一些思想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有些时候,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时,“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动作就能胜过千言万语。

最后,我要谈的是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不要吝惜你的赞扬之词,有问题及时处理,有了进步更要及时

表扬。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更渴望得到表扬,这会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增强信心,也会是班主任融入到班级体,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良溶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