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动促发展 勤思敏行有作为

创新推动促发展 勤思敏行有作为

民进昆明市委

民进昆明市委成立于19xx年2月,其前身为19xx年2月成立的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直属昆明市支部。多年来,在民进中央、民进云南省委和中共昆明市委的领导下,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保障,继承民进优良传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向着建设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的目标迈进,为建设美好幸福新昆明做出积极贡献。民进昆明市委现有会员1318人,下属基层委员会4个、总支部2个、直属支部7个,20xx年被民进中央评为民进全国先进地方组织。

一、同心同德,开拓创新,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抓学习。以重大会议、重要文件出台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发布为契机,迅速组织广大会员传达学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重大会议精神。建立会议学习制度,主要以主委会议、常委会议和全委会议来组织开展学习。以专题会议开展学习,每年都根据上级民进组织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要求及工作部署,组织召开骨干会员参加的专题学习会议。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每年组织一次新会员入会培训,开展参政议政工作培训及通讯员和宣传工作培训等,同时,还组织会员参加民进云南省委、中共昆明市委统战部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每年的培训人数都达到两百余人次。

二是抓专题教育。我会以专题活动为抓手,努力使思想教育工作 1

见实效。根据会中央、民进省委的部署,开展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通过编印一份学习辅导材料、开展一次基层组织活力大调查、组织一次会章会史学习座谈会及征文评选活动、召开一次学教活动经验成果交流大会等“十个一”工作,推动政治交接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还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学习活动,通过采取专题讲座、学习座谈、专题宣传、编印学习辅导资料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习成效,会员们写出了几十篇学习心得体会进行交流,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了同心思想认识。

三是抓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机制,每年召开市委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做好班子成员联系基层组织制度。建立实施基层组织横向交流联系制度,加强基层组织的相互交流学习。持续开展先进基层组织争创活动,每两年评选一次,不断提高组织活力。深入贯彻实施民进中央开展的“创建民进全国先进地方组织、先进基层组织”活动,制定工作方案,认真部署实施,使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得到增强,会员们的思想素质和履行职能的积极性得到加强和提高,在民进全国先进组织表彰大会上,民进昆明市委被评为民进全国先进地方组织,民进昆明市五华区总支部被评为民进全国先进基层组织。

四是抓宣传工作。以一个宣传平台建设为核心,借力多个宣传渠道,不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始终将《昆明民进》刊物作为市委会核心宣传平台来建设,紧紧围绕民进市委工作中心,不断完善和创新栏 2

目编排,让会刊以多栏目、多形式展现民进基层的活力、民进会员的风采,切实发挥出民进会刊工作宣传、思想交流和理论研究的平台作用。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介的发展和宣传外延的扩大,民进昆明市委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借力省委会网站、《云南民进》、省政协报、昆明日报、昆明电视台、《昆明统战》、统战工作简报,《昆明政协》、政协简报等多种渠道,扩大我会的影响,促进交流学习和宣传影响,取得了较好地宣传效应和社会反响。

五是抓活动开展。每年根据重要节日、重大庆典和纪念日等来组织开展一些专题活动,不断提高组织活力和凝聚力。近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专题纪念活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盛世书画 丹青共赏”书画作品展、“我与共和国同呼吸”征文竞赛、“祝福祖国60华诞”诗歌朗诵比赛、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65周年和民进昆明市委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同心同德——庆祝中国共 产 党成立90周年书画作品展”、“重温历史 同心同行——主题征文比赛活动”和“重温历史 同心同行——纪念中国共 产 党成立90周年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同时,通过举办春节、“三·八妇女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敬老节等节庆联欢活动和座谈会,切实提高了会员的组织认同感和思想认识水平。

六是抓会员“双岗建功”。民进昆明市委一直以来积极为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同时鼓励会员在本职岗位上做贡献。我会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会员很多,也很突出,如:王昆建被省政府授予“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云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魏 3

戚光、魏光虹两位会员被评为昆明市第二届“名师工作室”名师,尹相如、博斌先后被评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省教育厅为其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存文学原创并编剧的电影《碧洛雪山》获得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音乐、评委会大奖以及评委会特别奖四项金爵奖,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21名会员还担任了昆明各类学校的校长或副校长,6名会员还被授予特级教师。

七是抓统战理论学习研究。组织部分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会员,紧密结合我会实际,进行参政议政、思想建设理论探讨,并撰写了一批有质量的理论文章,分别在各报刊杂志和我会会刊上发表。

八是抓机关建设。逐步修订完善机关各处室工作职责,并制定各处室的服务承诺制,修订《民进市委机关考勤规定》和《民进市委机关干部联系基层组织制度》,制定学习制度、会议制度、机关干部联系服务基层组织制度、机关干部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促进了机关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三化”建设的有序推进。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市委会机关办公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机关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参政议政又上新台阶

一是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着力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更新服务发展的观念,创新服务发展的举措,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如:我会进一步加强参政议政机制建设,研究制定出台了《民进昆明市委提案信息征选及奖励办法》,从制度上进一 4

步确立了提案信息工作在我会工作中的重点地位,通过相应的激励奖惩措施,一方面充分调动起广大会员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了提案的质量。我会还加强信息工作,在各基层组织都设立了一名信息员,每年都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为保证充分的收集信息,我们还特别要求有可能产生信息的情况通报会、电视广播直播的市委、政府重大会议,都要通知信息员参加或者收听收看。通过加强信息工作,信息已成为我会“快速、便捷、准确、高效”的参政议政和提案工作的“快速通道”。另外,我们还建立了“调研课题征集遴选机制”、“提案考核激励机制”、“成果转化机制”等,使我会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

二是坚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参政议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和提出提案,不断提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水平。近年来,我们围绕群众较为关心的教育和文化发展提出50余件提案和上百条意见、建议和信息。《关于提高我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建议》、《加快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统筹考虑,确保我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资金需求,加快建设进度的建议》等四个系列提案,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和采纳;特别是《推进民办学校教师企业养老保险向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转变的建议》,市政府常务会已于近期采纳了由我会牵头联合七家党派提出的提案,并作出决定,尽快出台《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民办教育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实施办法》。文化是我会的 5

主界别之一,围绕昆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加快昆明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关于对呈贡新区文化设施资源规划的建议》、《加强我市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关于加强我市民族文化开发利用和文化市场培育的建议》、《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推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议》等提案,一些建议被吸收采纳进了市委市政府的文件当中,取得较好成效。

三是按照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总体布局,着力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增强考察调研、建言献策的综合性、战略性和前瞻性,为建设美好幸福新昆明发挥出应有作用。如:我会的《昆明市知识产权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昆明市特色经济林产业调研报告》、《昆明发展生态旅游调研报告》等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并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采纳。《农村电子政务入村促进昆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关于把昆明建设成为节水型城市的建议》、《关于在昆洛路修建轻轨的建议》、《昆明首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应尽快投入使用的建议》等数十件提案受到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发挥优势,尽力而为,社会服务呈现新面貌

民进昆明市委始终立足自身教育文化人才优势,以“支教行动”、“春暖·助学活动”、“智力扶贫”、“抗灾帮扶”等形式来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打造“同心”品牌,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组织会员中的教学名师到农村中小学送课支教30余次,培训教师1500多人次,两位昆明市“名师工作室”的名师会员还带领27 6

位教师参与“同心·支教行动”,扩大了民进同心品牌的影响力。民进市委积极开展“春暖·助学活动”,每年国际“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对农村、山区中小学的贫困学生和农民工子女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具,近年来共捐赠了4000余册图书和价值两万元的学习用具,协调联系捐款30万元,帮助农村小学建起了一座图书室和综合楼。

同时,积极参与昆明市统战系统的扶贫工作,捐助了23万元资金用于边远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促进当地民生的改善。

特别是在近年所发生的重大灾害面前,民进昆明市委始终与党同心同行,全力参与抗灾救灾工作。如,近年来发生的云南普洱地震、四川汶川地震等,民进市委积极组织会员进行献爱心活动,先后筹得捐款20余万元捐赠给受灾地区救助灾区孩子,帮助他们重建校园。特别是20xx年底至今,云南全省发生百年未遇的连续三年特大旱灾,昆明民进始终与灾区群众心连心,精心筹备举办了“抗旱救灾,我们在行动——民进昆明市委书画义卖活动”,主动参加义卖活动的会内外书画家80位,书画作品100余幅,当场就筹集了20.024万元,捐赠给旱灾教严重的地区。同时,民进市委会还主动协调联系一些会员企业筹资15万元,帮助受灾农户建设30多个水窖。经统计,从20xx年初至今,民进市委直接向旱灾地区捐款物达到4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来打造民进昆明市委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同心”品牌。 7

 

第二篇:创新为动力 应用促发展

以科技为动力 以应用促发展

全面推进南京交通系统信息化建设

乔海滨

20xx年8月6日

同志们:

为了贯彻市局年初提出的建设“数字交通”、“信息交通”的发展战略,提高全系统信息化应用水平,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会议安排,我对全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最后请市领导和局二位主要领导对信息化工作提要求。

一、客观分析现状,增强加快交通信息化发展的紧迫感

南京交通作为全国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加快行业信息化步伐,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市政府、省厅的发展要求。年初,我局提出加快实施数字交通战略,就是要以信息化带动交通管理现代化,加快传统交通管理方式向现代交通管理方式的迈进步伐。客观分析南京交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有助于我们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我市交通系统应用信息技术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从早

-1-

期的报表处理、文字处理等单机应用,到开发基于计算机网络和各类数据库平台的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做了大量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全系统已建成了内部办公系统、执法公示系统、物流网络系统、联网售票系统、数字监控系统、养路费征收系统等一批计算机应用子系统,随着交通工作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各级各业务部门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各级领导对此也日益重视,交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1、在强化电子政务建设上,初步构筑了办公现代化的基础。局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在公文流转、日常事务处理等方面取得实效;数字联网监控指挥系统的应用,方便领导实时了解客运站、汽渡等地的情况,提升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2、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步构筑全市交通信息的联网。目前,交通局机关与所有下属事业单位实现了专线联网,与区县交通局的专线联网也正在建设中,为今后OA系统、交通热线系统、规费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执法数据等计算机应用系统和资源共享使用打下基础。

3、执法公示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交通行政执法公示网,开发建设了执法信息网上统计系统、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开辟专题网页,及时宣传报道南京交通所取得的成绩,并可以广泛地了解、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4、公路客、货运应用系统的建设。从单站计算机售票、

-2-

网络售票、无线移动售票到全市联网售票系统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目前全市共有140个网点200多个窗口预售8大客运站车票,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该系统在联网规模和功能水平上均填补国内空白。

5、加强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养路费联网征收系统的建设,方便了老百姓交纳养路费,提高了规费征收的管理水平;运政、路政执法车辆安装GPS,实施对执法车辆的调度、指挥和监督,而“数字运政管理平台”的投入使用,实现了运政稽查管理自动化,并在及时性、准确性、公正性、透明性、效率性、廉洁性等方面得以提高。

6、工程建设方面。使用了基于互联网的“公路工程计量支付管理系统”,实现了计量与支付业务的规范化、科学化、网络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计算机化管理也有效地避免了腐败的产生。该系统已在今年开工建设的宁淮高速、宁蚌高速、宁常高速以及宁沪高速(南京段)全面推广使用。

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上信息技术本身发展迅速,虽然南京交通信息化建设某些领域在国内同类城市中走在前列,但根据我们的了解和多次调研中可以看到,就南京交通信息化整体水平而言,我们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是:认识不到位,工作不顺,使用率不高,基础不牢。

--认识不到位。不少单位领导主观上很想把这项工作做好,但对信息化的内涵体会不深,对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吃

-3-

得不透,对本系统、本单位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因而在发展方向上把握欠准,形不成明确的信息化发展思路,总感觉有劲使不上,不知功夫该下到何处。即便开发了一些系统,也存在重新建轻整合,重硬件轻软件,重个体轻全局,各系统缺乏有效的整合;

--工作不顺。由于信息化工作牵涉面非常广,再加上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的原因,信息化工作中协调的难度超过了纯技术的难度,工作中经常出现很多不顺的环节。多头管理、管而不理的现象比较普遍。

--使用率不高。由于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人员的素质等原因,信息系统开发完成后实际应用率较低。有些系统投入使用后,维护跟不上,致使使用率偏低。

--基础不牢。这点主要表现在信息化覆盖的广度不够,与交通建设粘结力不够强;信息资源缺乏统筹开发,共享率低,更新速度慢;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健全;统筹力度不够,重复建设比较严重;

--人才匮乏。信息类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交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信息化的要求相比有待提高。

这些也都是大家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共性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南京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

-4-

南京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满足南京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工作管理的需要为宗旨,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与交通工作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覆盖全市的交通信息系统,建立较为完整的交通信息化体系,初步实现交通行政执法、交通政务管理、交通规费征收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信息化,使交通信息化建设基本适应交通工作管理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主要做法有四点:一、总体规划,加强领导;二、需求推动,应用优先;三、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四是优化机制,强化管理。坚持统筹规划、以规划指导建设,切实解决由于管理体制上条块不协调而造成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割据”;成立由市局两个一把手挂帅的强有力地建设领导体制,主要领导既是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决策者,更是热情的参与者和积极的实践者。牢固树立效率和效益意识,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按需求的急迫与否,以科学发展观拟定建设序列;坚持以应用促发展,不坐而论道,以应用所带来的实效,去协调步伐、推动发展。注意避免将信息化工程变成“门面工程”和“形象工程”,而影响了交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坚持以先进促后进,以局部促整体,采取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强力推行等方式,全面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保证信息化工程整体效应最大化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年内,我们要在网络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应用水平上取得较大的突破。为实现以上目标,近期我们将和

-5-

各单位一道,共同完成“一楼两平台14个子系统”的建设:

1、南京交通系统信息化总体规划平台

主要从宏观上,根据国民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发展水平,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面做出规划,确定系统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提出系统建设的近、远期目标和任务,以及系统建设的实施框架等。信息化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依据。

2、南京交通政务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应用平台 在这个方面我们希望逐步建成“三网一库”,即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网(内网);市局和政府及省厅间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以因特网为依托的交通公众信息网(外网);交通系统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一库)。

(一)内网

在局机关和各基层单位内部设立内部办公网,提高办公自动化的水平,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交通系统内各单位在建设内网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各自网络的带宽、网络的安全以及网络存储备份等方面的建设。

(二)专网

根据省交通厅和市政府的统一要求,接入交通厅、市政府政务内网,采取必须的物理隔离,同时做好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各项保障措施(如政务内网的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等)。交通系统内各部门在抓紧本单位的内网基础建设的同时,要根据本部门的实际开发在专网运行的各种应用系统。

-6-

(三)外网

主要包括交通服务建设,将现有行政执法公示网改造成为“南京交通综合网”,面向全社会发布交通行业信息和建设市场信息并且收集社会公众对交通系统的意见反馈和社会监督信息。

(四)统一的数据库

所有业务工作中产生的数据将集中存储在统一的数据库中,业务工作中所需要的数据也都来源于这个统一的数据库。从而保证工作依据的一致性。同时,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和统一的数据存储设计方式,不仅有效提供历史数据及经验给以后的业务决策使用,也为今后建立数据仓库进行业务数据挖掘提供基础。再者,通过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可以有效地完成基本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3、南京市交通信息大楼的建设

南京市交通信息大楼涵盖南京市交通信息的各个方面,是未来信息交换和指挥调度的枢纽。我局将以通信信息枢纽为建设目标,科学设计,整合南京交通各类信息资源,构建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南京市交通信息网络中心机房等现代化的设施及设备,构架整个南京交通信息化的核心。

4、14个应用子系统

以上工作任务的重点是交通各项行业管理系统建设,这项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到各个行业管理部门和区县交通局,请大家根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按照进度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7-

三、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快南京交通信息化工作 加快南京交通信息化建设,必须领导重视、责任落实。落实在对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经费、措施的保障上;落实在对交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组织、协调上;落实在研究和解决交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上。特别是要解决好重规划、轻落实,重投入、轻产出,重开发、轻应用的问题,身体力行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有良好的五大保障作基础:

--组织保障。交通各部门应大力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相应的实施机构,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单位要把信息化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情况,指导协调解决问题,抓好工作落实,在全市交通系统内尽快建立起支撑交通信息化发展的行政体系。请各单位会后尽快研究成立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名单报局办公室备案。

--政策和法规保障。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措施保证,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促进交通行业各部门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使交通信息与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制定必要的制度或条例,对需要公开的信息、法规、办事程序和时限作出明确的规定,逐步实现网上办公。要制定有助于交通信息化发展的各项具体措施,保证交通信息产业的规范运作,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共享。

-8-

--资金保障。交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入高、周期长的基础性、公益性工作,稳定、可靠的经费投入是保证交通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交通信息化建设需要发挥行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地筹措资金。同时必须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按照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制。在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科技开发项目中,必须安排适当经费用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与维护,系统升级换代、后续开发、运行维护、数据更新和人员培训等。局将参照“农村灰色化”道路的建设办法,出台相应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人才保障。人的因素对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起着基础性作用,但现在掌握交通信息化的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飞速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大力抓好交通系统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交通信息化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特别注意培养既懂交通运输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专门人才。

--技术保障。实施交通信息化归根结底是要开发适合交通信息化发展的先进技术。为此,必须加强交通信息化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为促进我局交通信息化工作,必须结合交通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研制高水平的应用软件系统。要积极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交通运输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要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对

-9-

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及开发利用进行研究与实践。

同志们,当前南京交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信息技术正逐步成为交通建设和运输技术体系的主导技术,成为交通产业优化升级的强大推动力。信息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市交通各级部门一定要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对于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是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对于一个决策层来说,仅仅对政策、对市场需求一目了然是远远不够的,重点在于拿出解决难题的措施和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将时髦的交通信息化建设行之有效地落到实处,填补工作上的不足和空白,否则不啻于“叶公好龙、空中造阁”。让我们齐心协力,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全面推进我市的交通信息化工作,为提高交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0-

附表:

创新为动力应用促发展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