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深度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对于深度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徐国源

20xx年05月10日08:5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语言学以句子为研究单位,超越句子的单位称之为“话语”。话语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整部作品。换言之,话语是一个语句系列或语句系统。

作为一种信息的传达机制,话语承担了两种类型的沟通功能:一种是描述外在的事物和种种景象,法国理论家热奈特称之为“显示”;另一种是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态度,热奈特称之为“讲述”。就新闻的叙事话语来看,尽管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和对立,但是,具体的话语活动通常有所侧重。总的来说,叙事话语可以划分为“以叙述事实为主”和“以表现情态意念为主”两种向度。

按照荷兰学者梵·迪克的分析,以深度报道为代表的具有复杂结构的新闻话语,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强调新闻事件真实性的描述性话语;

(2)建立新闻事实之间联系的建构性话语;

(3)提供情感、态度、观点等信息的暗示性话语。[1]

从新闻话语分析中不难发现,第一类的描述性话语以叙述事实为主,它的功能是“显示性”的;而第二类的建构性话语和第三类的暗示性话语则有明显的主观性,是一种以表现情感意念为主的话语形态,其特征是“讲述性”的。新闻话语的微观结构分析,为我们从事深度报道写作打开了全新的视界。

一、多样化的话语功能

我们知道,深度报道之“深度”,既来源于事实本身,也离不开记者对事实的开掘。前者要求以客观、公正的原则,陈述事件,列举数字和细节,其话语形式通常是“描述”;后者则强调记者主体倾向的渗透,在立场与视角的统摄下,以情感意念涵化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价值判断,因此其话语形式是“讲述”。一般来说,真正优秀的深度报道其话语形态往往是多元而丰富的,参差、变换的话语风格能够反映记者的笔力与才情。

我们不妨逐段分析深度报道《中国土地忧思录》文本之第五部分《也为城市居民说句话》,其话语形式就显得迅疾多变而富有韵致:

(1)观点――大多数市民从中国的“圈地热”中受益有限。

(2)引述――《参考消息》刊载《制造一颗经济定时炸弹》:在北京,平均每3000个市民就有一家房地产公司!全中国有超过3万家的房地产公司。

(3)引述,延伸认识――常驻北京的政治经济学家劳伦斯·布拉姆文章:建筑狂潮仍在继续。台商透露,为了得到批准和许可证,他们平均每月需要支出几十万人民币的娱乐费。

(4)阐释――这些黑暗的成本堆积成高耸入云的房价,需要一般人家两辈子积蓄才能购置。

(5)转述和引述:国土资源部提供的统计表明,80年代末以来,土地出让、转让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最保守的估计每年也达100亿元以上,“比走私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6)阐释――中国房地产泡沫直接威胁中国脆弱的银行系统。

(7)举例、阐释――以北京为例,多数企业由于缺乏开发实力,往往靠炒地皮、卖项目维持生计。

(8)转述――据媒体透露,只有近亿元资金却敢操作十几亿、几十亿项目的企业大有人在。

(9)引述――央行公布《20xx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违规贷款严重,违归金额总数高达366亿元,实际数字比这还要大。

(10)观点――有些城市的拆迁改造史,简直变成了居民的辛酸史、血泪史,破坏了经济发展、市场秩序、社会公平与稳定。“拆迁”已成为与“三农”(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同样突出、同样是新一届政府必须重点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

通过文本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记者在叙述中基本上采用了引述与阐释、陈述与议论、主观与客观等不同话语交替转换的笔法,也就是描述性话语与讲述性话语轮换展开的叙事方式。我们认为,恰恰是这种“转换”或“轮换”,使不同的话语功能得以生发,并构成了行文生动、奇崛多变的审美效果。

另外,稍需作点说明的是本文中“引语”的使用。深度报道中的引语是记者叙述话语中的话语,有人称之为叙述语言的“次语言”。西方新闻界历来十分重视引语的恰当使用,认为“无引语不成报道”,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专业规则。为了说明不同的引述形式会产生不同效果,或者说“形式”会赋予“内容”以新的意义,我们仍然以深度报道《中国土地忧思录》加以说明:

(1)直接引语。直接引语通常忠实再现消息来源的讲话,记者叙述的干预程度最轻,保留了消息来源独特社会站位和话语习惯。如:

20xx年7月初,一位北京的部委领导到南方考察,经过一个地级市时,当地市长向部长夸耀说:本市新技术经济开发区没有花财政一分钱,却建成了全市最漂亮、最高档、最绿色、最适合人居住的社区。

这位曾在地方工作的部长不客气地说:“这件事你蒙不得我,我了解这勾当。从农民手里贱征贵卖,你没花一分钱,也许还赚钱呢。这哪里是征地,分明是吸血嘛!”

这个直接引语形成了独立的话语形象,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在引号的作用下,使人物的话语即时地呈现出电视新闻的“同期声”的音响效果,强化了记者相关叙述的合法性。

(2)“带特色”的部分直接引语。“带特色的”部分直接引语是深度报道中的特色品种,它产生一中特殊的聚焦作用,即所引用的“特色词语”往往会比全部引述看上去更有力,并形成注意力的焦点。如:

《参考消息》转发的上述报道或许不尽准确,而国土资源部提供的统计则表明,80年代末以来,土地出让、转让所早晨的国有资产流失最保守的估计每年也达100亿元以上,“比走私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这里的部分“引述”是一个特色话语,形成“焦点”效应:不仅使读者直接地感知问题的危害和严重性,而且那种不完整的状态突然置身于记者的叙述话语中,使读者感受心理产生了骤然变化,从而形成新异刺激。

(3)间接引语。与直接引语相比,间接引语为叙述者提供了总结人物话语的机会,故具有一定的节俭性,可加快叙述速度。

据媒体透露,北京不少房地产开发商自身资金投入量,甭说是30%,甚至不足10%。像手中只有数千万资金就敢玩几亿资金的楼盘,只有近亿资金却敢操作十几亿、几十亿项目的企业大有人在。

这个引语明显是不完全引述,记者已作了削减和加工,用在新闻报道中,间接引语的这种节俭优势往往可以有效地减短句子字数,加强文章的易读性。

二、劝服性修辞:组构话语策略

何谓“劝服”?传播学著作广为引用的是两位心理学家D·卡特拉特和C·霍夫兰有关“劝服论”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才能成功地劝导说服别人的论点。普利策奖得主、《芝加哥论坛报》总编兼发行人杰克·富勒曾说:“如果他是一名记者并认为劝服的艺术与他不相干,因为他与事实打交道的话,那么他就错了。他所从事的是改变人

的心灵的工作,使人从无知的状态转入知的状态。这意味着他必须掌握向人们传递讯息的艺术,而这就是修辞学。”[2]

新闻的劝服,需要借助必要的修辞。从方法论来说,我们认为新闻修辞不仅限于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相反,它还包括为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而使用的策略手段。这意味着,劝服性修辞涉及话语分析的所有层次。

深度报道是主观渗透性报道,记者的立场、观点、阐释、情感、倾向等都融入其中,处理不好就会给人以主观、片面的印象――新新闻写作就曾经步入过这个误区。因此,深度报道如何借助必要的修辞策略,以达到言语表达效果,使语义表述不仅使受众理解,而且还能够使之作为真相或至少是可能的真相而被接受,就成为一个无法绕过的问题。

深度报道的实践也映证了这个判断。例如,我国电视新闻中有一个现象就让人深思:同样是深度报道,那些正面报道、典型人物、先进典型的报道收视率要比监督类、曝光类节目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多人认为这样的选题天然优势不足。可是能不能再问下去:为什么这样的选题天然优势不足?是观众不喜欢看美好的人与事物?还是我们对这些人物与故事的讲述没有让人信服?回答是:也许编导记者们的故事选择都是从真实出发的,但那些真实材料的组织和讲述方式却走向真实的对立面,让观众感觉到不可信。

因此,一些很好的典型为什么在报道后形成不了“典型效应”和“典型力量”?这固然与我们长期以来奉行“报喜不报忧”、将报道与宣传混为一谈,从而在公众中形成“正面报道不可信”的心理逆反有关,但从叙事角度看,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的记者缺乏“劝服”意识和有效手段。“典型”能不能产生效应和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的叙述方式,传统的方式经常把典型类型化。典型应该是有个性的,是具体而生动的,而一旦将其类型化,就会使报道陷于概念,流于套路和口号。这是一些典型报道不具感召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原因。”[3]

新闻的劝服性修辞告诉人们:为了让受众注意、理解、再现、记住、最后接受,以至与他原先的认知体系融为一体,新闻话语本身就需要作进一步的组织。这种话语组构也有一定的策略性手段,譬如,解释性报道中,为增强新闻的劝服力(通常由“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等要素体现),记者经常运用的修辞策略包括:大量使用数据、选择消息来源和实证材料(抵触性内容被贬低或完全忽略)、描述事件时采用与意识形态一致的视角、有选择地利用可靠的、官方的、广为人知的,特别是有较高可信度的个人、媒体和机构的观点、介绍相近而具体的细节、引述目击者或直接参与者的话以及描述情感反应或进行情感吁求。(参见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xx年版,第96页)而在调查性报道方面,央视《新闻调查》的经验是:主题具体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用个性化的人物讲故事,从故事中反映事件,由事件揭示内涵”。[4]

三、建构视角:呈现文本的“召唤视野”

当作者要展示一个叙事世界的时候,他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把外在的客观世界照搬到纸上或荧屏,比如写赤壁之战,就复制出千百里战场、百十万人马,写宝、黛、衩的爱情悲剧,就在笔墨之间再现周围三里半的大观圆的枝枝节节,以及几百个奴婢的一颦一笑。因此,“作者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叙事规范和谋略,使用某种语言的透视镜、某种文字的过滤网,就是视角――它是作者和文本的心灵结合点,是作者把他体验到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基本角度。”[5]

所谓“视角”也就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叙事角度是一个综合指数,一个叙事谋略的枢纽,它联结着谁在看、怎样看、看到何人何事何物、看者和被看者的态度如何,要给读者何种“召唤视野”等问题。由此看来,视角,实在是叙事理论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

深度报道中,由于记者的社会立场、情感态度、观照方式、叙事手法等差异,文本中的视角也会呈现出各各不同的差异。它不作明言,却又无所不在,期待读者能够通过各种透视角度综合发现文本的意义,使之进入某种召唤性的结构之中。因此,无论哪种深度报道的写作,记者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建构和调动视角,借助具有表现力和暗示力的叙事谋略,以展开一种独特的视镜。

与常规的客观报道相比,深度报道的视角操作更为错综复杂。它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审时度势、节目定位、栏目设置、效果评价等因素,又牵涉微观层面的主旨确立、展现方式、文体选择等到位操作。仅从叙事角度看,视角操作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角定位。哲学上讲,从来没有离开景物的眼睛。所以视角是形式的,同时也是内容的。叙述形式对于叙述作品的意义来说,决不是一个外加的、辅助性的因素,叙述从来不会让内容单独承担作品意义的任务。视角作为叙事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如此――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已完全融合成一个有机体。

央视《新闻调查》,是一个基本成熟而定型化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早在栏目开播之初,其开创者就为其制定出“三性”创作原则,即:新闻性、故事性、调查性。由这个总体视角出发,人们不难看出它在探索过程中的阶段性痕迹:主题性调查→事件性调查→揭露性调查→故事性调查??直至目前,“故事化”(有没有故事)已成为该节目在厘定选题时的一种倾向,并日渐纯熟。在操作性的新闻视角的选择上,《新闻调查》倾向于让新闻本身向观众诉说事实,节目只是提供必要的新闻背景,解说词也只起到衔接画面和内容的作用。在微观的题材选择方面,它也有自身的尺度和标准,该节目负责人曾说:“一起骇人听闻的绑架案也许不会成为我们的调查对象,而一个小人物承包了一列火车倒有可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前者可能只是一起偶然事件,而后者却预示着某种体制的变革。但同样是绑架案,如果它的起因表现了严重的社会痼疾,则可能成为《新闻调查》的选题,《新闻调查》的‘新闻’,有时并不体现通常意义上的时效性,但一定要有厚重的时代感,可以少一些轰动效应,但一定要耐人寻味,可以不是‘人咬狗’,但一定要从‘狗咬人’中看出些不寻常的东西。”[6]这些思考,可以看作是为节目设置的目标定位、形态定位和内容定位,每个具体的作品须按照这些定位进行视角设置。

(2)视角切入。也就是做哪个“点”和从哪个角度突破的问题。当记者开始叙述的时候,实际上面临着许多“点”和“角度”的选择,但其中只有一、二个点的切入才是最有效和合理的,这就需要记者作出明智而有创造性的遴选。仍以调查类节目为例,记者为“打开封闭门和封闭的嘴”,其切入的视角和方式可有多种多样的选择:通过简单的采访和背景的补充完成对事件的叙述,或可以用机智的对话完成对事件的调查印证,也可以用尖锐的提问深入事件更深的层面,还可以用平等真诚的交流进入调查对象的内心世界??一般来说,切入的视角和方式应该根据内容确定,同时也要考虑最终的传播效果。

20xx年《新闻调查》播出的《羊泉村记忆》中,几名50多年前遭受侵华日军性暴力侵害的山西妇女,勇敢地站出来揭露日本鬼子的野蛮行径。当一位老人讲到伤心处之,情绪激动地哭了起来。要不要用这些镜头?就看记者的切入视角和方式了――如果只是以讲述历史、描画记忆角度看,那种哭泣显得多余,也有碍观瞻;反之,如果以“控诉暴行”角度展开,那么这种情感流淌就是珍贵素材了。节目选择了后者,于是,当老人抑制不住悲愤,眼泪慢慢渗出来,老人掏手绢擦了一下,记者董倩没有打断老人的情绪,而是伸出手轻轻抚摸老人布满老茧的手,任老人的情绪蔓延开来。这一段长达数十秒的镜头,在此刻胜过了所有语言的控诉。当两双反差强烈的手相互紧握时,电视机前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然后是对话――记者:“大娘,如果不是采访的话,您还愿意回到这个村子来吗?”老人:“不回来,我说过这个村子我就是死了也不回来,讨着吃也不回来。”不同的切入视角,节目的叙事方式也不一样。

(3)延伸视角。主要通过层层迭进、开拓视角实现,目标是达到话语的综合大于局部话语之和,构成所谓“弦外之音”、“题外之旨”的传播效果。

深度报道讲究“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也就是通过对事实的深层开掘,揭露被各种权力、利益、道德观念和偏见等遮蔽的真相,从而延伸人们对事物是认知范围,满足受众的“期待视野”。不仅如此,深度报道还以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探究为己任,触及社会时弊,讨论诊疗方案,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从观照事物的方式看,为延伸视角,记者把思路向纵深发展,寻找深层意蕴的事项,以恰当的语言揭示事物自身的特殊构成及内在联系。然后,用生动的事实或技术手段由表层到内质,由现在追溯过去,由结果寻求原因,由表层探索深层,一层层地挖掘事物的本质。至于视角延伸的手段,许多记者也作了各自的探索,如,层层剥笋、步步追问的方式,提供参照界面、生发意义的方式,通过恰当而有力的评论,启发公众思考的方式等等。对于深度报道来说,“深度”来自于事实,也来自于透视事实的角度,这应该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认识。

注释:

[1]参见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xx年版,第87-88页

[2]杰克·富勒:《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新华出版社19xx年版,第111页

[3]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北京)20xx年版,第101页

[4]叶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传播策略》,《现代传播》19xx年4期

[5]《杨义文存·中国叙事学》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6]《新闻调查简介》,

/zhuanti/newsprobe/genduo/jianjie.html

来源:紫金网

 

第二篇:新闻话语分析案例

下面是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关于欧洲对日本因禽流感禁止从法国进口家禽的反应,请同学们以此为例分析新闻话语在词汇、句式、话语结构三方面的特征。本次任务时间为11月8日-14日,不需要对组员进行反馈,但仍然需要对老师的分析(将于12日上传)进行回应。请同学们在12日之前提交本人的分析,在14日之前完成对老师的反馈。

EU Tries to Calm Trade Partners over Bird Flu

By REUTERS

Published: February 25, 2006

PARIS—The European Union urged its trading partners on Saturday not to over-react to an outbreak of bird flu in France after Japan suspended all French poultry imports and threatened a similar ban on the Netherlands.

Japan’s move caused alarm in Europe’s two biggest poultry producers after test confirmed the deadly H5N1 strain of avian flu had hit a farm in eastern France, the first case of the virus in domestic farm birds in the EU.

“Whilst I understand their decision to tak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any action must be proportionate,”Mandelson told Reuters during a visit to an annual farm show in Paris.

“There can be a tendency to over-react and this can bring us much danger,” he Confirmation of the H5N1 strain in France, at a farm where thousands of turkeys said. have died or now been culled, threatens to deal a severe blow to France’s poultry industry, worth 6 billion euros ($7 billion) a year and the biggest in the 25-nation EU.

The Netherlands is the next biggest European producer, with exports of live birds, French President Jacque Chirac, a former agriculture minister, sought to quell meat and eggs worth about 1.5 billion euros a year. growing panic after meeting farmers and veterinarians at the Paris farm show, where no poultry are on display this year because of health concerns.

“Unfortunately you can see a completely unjustified sort of total panic developing,” said Chirac, who also briefly met Mandelson. “There is no danger in eating poultry and eggs.”

Poultry sales in France are already down by about 30 percent and panic has grown since bird flu was discovered on Thursday at the farm with 11,000 turkeys in the Ain department, a region where two cases of H5N1 have also been confirmed in

1

wild ducks.

CONSUMER FEARS IN JAPAN

The virus is highly contagious among poultry and can spread through an entire flock in hours. It remains difficult for humans to catch but has killed more than 90 people worldwide.

The virus has spread from Asia to Africa, and experts fear poultry in more regions Japan imposed a temporary ban on French poultry on Friday, hours before the The Dutch farm ministry said on Saturday, Tokyo would implement similar action Japanese consumers fear a possible health risk from vaccinated animals. “They haven’t imposed a ban yet they say they will do so when we start The Netherland plans to vaccinate its 1 to 3 million backyard poultry and about 5 around the world could soon be infected. H5N1 strain was confirmed in France. against the Netherlands when it starts a preventive vaccination program. vaccinating commercial poultry,” said ministry spokesman BennoBriggink. million free range poultry in about 10 days. Dutch farmers have said they will reject vaccination if they are not able to export.

France also has permission from the EU for a limited vaccination program in geese and ducks in three departments in the west of the country though at risk from migratory birds. Two of the departments have rejected the option to vaccinate.

20TH HUMAN VICTIM IN INDONESIA

Under EU rules, poultry meat, eggs and products from the zones set up around a bird flu infection site are blocked from the market, except for certain products that meet stringent conditions, such as heat-treated meat.

However, trade in these products may continue from other non-affected parts of In Jakarta, a health ministry official said on Saturday that bird flu had killed a the country. 27-year-old woman, according to tests by the U. S.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Atlanta.

The woman died last Monday after being admitted to the SuliantiSaroso hospital in Jakarta. A hospital spokesman had said the woman had contact with dead chickens.

2

A security zone of three km(two miles) and a surveillance zone of seven km(five miles) has been set up around the farm where the deadly strain was discovered.

Indian authorities have found H5N1 in chickens in the western Gujarat state, which neighbors the state of Maharashtra where the first outbreak in poultry was reported.

So far most victims of bird flu globally have had direct or indirect contact with chicken, but there are fears the virus will mutate into a strain easily passed among people, causing a pandemic in which millions could die.

—New York Times Feb. 25, 2006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