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务员的退休年龄

古代公务员的退休年龄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到来,中国却未进入发达社会,所以老龄化对经济生活,甚至对人们的心理感受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在全球都极为罕见的“未富先老”现象,最近有人提出要延迟职工退休年龄,把六十岁变成六十五岁,用提高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来缓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不管此建议能否真正施行,倒是可以在历史的纵向比较中,看一看中国古代公职人员的退休年龄标准。

一、七十岁退休是传统规定

官员“退休”,在古代有一个非常文雅的叫法——“致仕”。所谓致仕,就是离开官场和官位。西周以来,中国官员的退休年龄一般都是七十岁。古人认为,七十岁是一个人完全衰老的界限。七十岁之后,人就“耳目不聪”,各项生理机能都迅速衰退了。不过,七十岁绝对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历朝历代政府官员的退休年龄都因时代不同而有所调整。汉代之前,官员“退休”都还只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真正将其制度化和明确化,应该始于西汉。

汉代,官员法定退休年龄依承古制,为七十岁,但也有很多官员或因帝王的宠信、或因自己舍不得官职权位,年过七十而不致仕。从退休程序看,官员在正式退休之前,要本人主动申请,而有些官员过于“恋栈”,即便年老体衰,也不主动申请退休,一直赖在官位上不走。有鉴于此,后来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还专门写诗,予以讽刺:“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尔不闻。”

当然,年龄只是汉代官员退休的标准之一。如果身体条件不允许,那么七十岁之前也可以退休回家养老。不过,更多时候,汉代官员的退休是因为年岁已高,乃至病痛在身,已然完全不能满足做官的精力需要。故而七十岁的年龄标准,更多只是一种指导性的政策,而非强制性的。换言之,年龄只是退休形式上的条件,而实质条件则是身体状况。

所以,汉代以降,中国古代政府官员退休的年龄标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有的官员因生病而没有主动辞职,朝廷也以“解职”的方式来命令其退休,如晋代的张凯,他官居“廷尉”(中央掌管刑事与司法的高官)之时,因疾病被解职。还有的官员,想抓紧时间著书立说,也退休归隐,如南北朝时期的官员何尚,已经位居“太子詹事”(主管太子起居的高官),就毅然为了写作的夙愿而主动离开官场,并最终以著作永载史册。

唐代官员退休的年龄更是灵活,七十岁的“红线”虽在,但可视其年龄、身体和政绩等状况,或提前、或推后致仕。如唐朝初年的功臣中,唐太宗最宠爱的杜如晦,退休时才四十五岁;魏征是五十七岁;李靖是六十四岁,都不超过七十岁。当然,也有的功臣,如虞世南就八十一岁才退休。唐玄宗时期的诗人贺知章更甚,任职到八十六岁。还有的官员,一直干到死。武则天时期的宰相苏良嗣,年高八十五,仍不退休,直到有一天他去朝见武则天时,跪在地上就站不起来了,被人抬到家中,当天便去世了。

二、从七十岁向六十岁过渡

唐代官员在退休之前,都必须写书面申请,按照级别不同,退休的批准机构也不同。一般五品以上的,必须皇帝亲自批准;六品以下的官员,上报尚书省(唐代的国家行政机关)就可以了。宋代依然把七十岁作为退休的年龄标准,因七十岁被称为“引年”,“引年”就成为官员退休的代名词。

宋朝自太宗科举取士的名额大幅度“扩招”和官员子弟继承官位普遍化之后,冗官冗员的问题非常突出,官员队伍严重老龄化,很多官员年逾七十仍不主动退休。有鉴于此,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监察御史曹修古向仁宗皇帝建议,除个别对国家贡献极大的老臣之外,

那些超过七十岁的官员,应想法引导他们写退休申请;对那些拒不写申请的顽固分子,应强令他们退休。仁宗批准了曹修古的建议,并在全国实施。

其实,宋代之前,官员赖在官位上不肯退休的恶习就长期存在,而宋代官僚体系的官职数额在中国历史上尤其超标,这就造成宋代官员老龄化、行政效率低下、官场人员缺乏必要流动性的现象非常突出。但因七十岁的退休标准古已有之,宋代也只能在局部和具体问题上修修补补,对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无太多有效的制度化建设。

金朝是宋、辽之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它史无前例地改变了中国古代“七十致仕”的老传统,为官员退休制度的改革打开了一个意义巨大的口子。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皇帝对一位丞相的退休申请,作出批示,认为他未过六十岁,不允许其致仕。这表明当时中央高官退休的年龄已经变为六十岁了。不独中央,地方官员也从大定十八年开始,到金朝灭亡(1234),退休标准已经普遍定到六十岁了。不过,“七十致仕”的传统惯性委实太大,依然对金朝官员的实际退休年龄起着极大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国家重臣,有很多是七十岁以上退休的。

三、退休年龄的灵活性和合理化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在洪武十三年(1380),也把文武官员的退休年龄由传统的七十岁改为六十岁,但仅仅持续了13年就宣告结束。这其中的原因并非朱元璋认识到官员七十岁退休的不合理性,而是他打压,甚至诛杀开国功臣的借口和手段。为了肃清功臣对政权的影响力,朱元璋从洪武十三年开始,以六十岁的退休年限,迫使很多开国老臣“被退休”,起到了大权独揽的专制效果。13年之后,洪武二十六年,当所有对朱元璋有威胁的老臣都被清除之后,朱元璋就恢复了七十岁退休的祖制。

清朝官员的退休年限仍以七十岁为普遍,但绝对不是铁板一块,尤其是文官和武官的差别很大。清朝文官的实际退休年龄,跨度很大。康熙年间的工部侍郎田六善,五十九岁时申请退休,被康熙皇帝驳回。两年之后,六十一岁的田六善才被批准退休。他的退休年龄倒是非常符合现代人的标准,也符合人的基本身体机能特征。而咸丰年间的礼部侍郎陶梁,八十五岁才得以致仕,真可谓老当益壮了。有的高龄之年,还能继续升官,如乾隆年间的举人陈朝珍,年过八十,还被推荐升任国子监“典籍”(古代中央大学的重要官员)。

中央“部委”的中下层官员则在乾隆年间定为五十五岁退休,当然前提是官员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身体还好的,可以继续留任。但留任的时间也不是无限制的,这就取决于官员考核的成绩了,考查成绩非一等的,年满六十五必须退休。

武官中,提督(一省的最高武官)和总兵(仅次于提督的高级武官)等高级武官大体没有退休的概念,基本上活到老,干到死。而副将及其以下的武官,包括参将、将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一律在五十四岁到四十五岁之间退休。级别越低,退休的年龄就越早。武官相对于文官提前退休,其用意无疑是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并使得低级年轻军官可以更快地升职,提高他们为国防和军队献身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