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八章 县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第1条 指导思想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对于城乡社会服务设施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完善的社会服务设施网络,促进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在满足服务半径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服务设施的集聚程度,促使整个社会服务网络向规模化、效益化迈进。

加强合作,重点解决城乡社会服务设施的协调与共建共享问题,促进城乡社会服务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2条 规划原则

完善结构、建构体系:改善现有的社会服务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现代化的城市社会设施网络,完善服务体系。

缩小差距、城乡一体:通过具体设施的布局来缩小城乡享受社会服务设施的差距,实现城乡共享高水平的社会服务设施。

整体推进、协调统一:在县城、镇区、各村不同层面同时兴建不同等级的社会服务设施,在紧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第二节 规划措施与布局

第3条 教育设施规划

(1)规划目标

①成人教育

广泛开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发挥全县成人技校的示范作用,规划期内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30%以上;充分利用现有学校和职工培训机构作用,规划期内职工全员培训率达30%以上。

②高中教育

积极发展高中及职业类学校教育,普职之比保持在1:1;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比例到20xx年达到90%以上,20xx年达到95%以上,校园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学要求。

③义务教育

加大对初中、小学布局调整,所有项目达到高标准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规划近期80%以上项目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有先进、足够配套的校舍和教学设备,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近期全面实施高标准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8%,巩固率达到99.5%。义务教育到规划期末基本达到全省先进行列。

④幼儿教育

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幼儿教育。各乡镇都建立中心幼儿园,规划近期中心镇的幼儿园达到一级标准,其余乡镇的中心幼儿园达到二级标准,远期均应达到一级标准。规划幼儿园班级数与教师数之比达到1:2,教师与幼儿数之比达到1:20。

(2)规划布局

高中、职业教育等主要依托县城布局;中学主要依托中心镇布局;而小学依托乡集镇,重点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

高中段教育:原景中校址改建成为县城职教中心,用于教师培训、成人教育、农民技术培训和电大教育。在中心城区张春区片设置一所技术学校,结合景宁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职业教育的种养殖、旅游及餐饮服务、机械加工等三大特色专业。

初中段教育:在县城外舍增加一所36个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将英川初中撤并到沙湾中学,停止沙湾中学的高中部招生。在全县初中段教育点主要有城北中学、民族中学、外舍中学、沙湾中学和东坑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段教育:办好县城3所小学和农村寄宿制小学或教学点21所,新增1所民族小学、城北小学和外舍学校的小学部。农村寄宿制学校15所:九龙小学、渤海镇小学、大均小学、澄照小学、梧桐小学、标溪小学、沙湾镇小学、毛垟小学、大地小学、鸬鹚小学、英川镇小、雁溪小学、景南小学、东坑小学、大际小学。教学点6个:梅歧

教学点、葛山教学点、秋炉教学点、家地教学点、郑坑教学点、叶桥教学点。

学前教育:主要形成县城7个骨干幼儿园,农村8个骨干幼儿园,和其他20个乡镇幼儿园为辅助的学前教育布局。

第4条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1)规划目标

①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构筑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85%;

②全县床位总量达到每千人3.0床,执业医师达到每千人口2.5~3人,医护比达1:2至1:3;

③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设施的投资力度,不断提高县域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卫生管理水平;

④做好城乡妇幼预防保健工作,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2)规划布局

医疗机构的布局要根据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利、布局合理,易于为群众服务的原则。规划建立县城、乡镇、乡村三个等级的医疗机构体系。县城医疗机构辐射全县域;中心镇服务辐射片区,乡集镇和农村医疗主要服务基层医疗。

①中心城区

完成县疾控中心建设,新建九龙、渤海镇中心卫生院,鼓励民间资本举办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民族医院;

②乡镇

新建及改建东坑、英川、沙湾、渤海、九龙中心卫生院,改建其他乡镇设施相对简陋的乡集镇卫生院,每个乡镇设置一所公立卫生院,卫生院的床位数为5~15张。

③农村

原则每个中心村各设立一个60m以上的卫生所(室),基层村各设一个医务室。有执业资格的医生负责社区卫生服务,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医疗过程要符合卫生操作规范,药品来源必须符合药品管理规范。

此外鼓励发展私立医院诊所,引入社会资本布局一些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对社会开放的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作为补充,按照就近就医的原则开展常见病、多2

发病的诊治。

第5条 文化设施规划

(1)规划目标

①充分发掘民俗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并且融入现代文化,形成具有典型山区城市、乡村特点的地域文化体系。

②保护、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发掘历史文脉,结合当地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建设新的城乡风貌特色。

(2)规划布局

①中心城区。为县域文化中心,且配置有特色的文化设施。扩建图书馆,增加藏书量,近、远期藏书量分别达到8、15万册;建设县畲族文化中心和科普中心。完善影剧院等文化设施,完善新华书店网点布局。

②中心镇。配置与其中心镇地位相适应的中心文化站,逐步形成一处综合性的文化中心,内设文化馆、图书馆、展览厅等。并结合科技展览、自然科普知识等设置科普中心。

③一般镇与乡所在集镇。配置一处文化站,近、远期建筑面积分别达于市级和省级标准,即不小于500、1000m,内设图书、展览、文艺活动等场所;一般镇应配置一处电影院,乡集镇可视具体情况进行完善或由市场提供。

④中心村。配置最基层的文化设施,主要内容为图书室与活动室,重点是图书室,为普及文化科技知识与提高文化传播服务。 2

第6条 体育设施规划

(1)规划目标

①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推进体育社会化,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

②建成群众体育普及,场地设施比较完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体育产业体系。

(2)规划布局

①中心城市。完善400m跑道的标准体育场,增设游泳池及各类球场,形成体育

中心。另外可结合学校、公园等设置体育设施。

②中心镇。独立或和中学共同设置300~400m跑道的标准体育场,并逐渐形成以体育馆、游泳池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中心,为周围其它乡镇服务。

③一般乡镇。其体育设施可独立设置,也可结合学校共同设置,其主要内容包括一个200m以上跑道的体育场,一个有座位的灯光球场,一个200m以上的室内活动室。

④中心村和基层村。设有小学的中心村应结合小学共同设置体育设施,无小学的中心村和规模较大的基层村应设置2~3个篮球场等设施。

⑤民族体育项目。积极发掘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如射箭、蹴球、操石搡等,其中操石搡为畲族独有。对民族体育设施建设实施适当倾斜政策,在县城体育中心应辟民族体育馆,在民族村搞蹴球、操石搡等体育项目。 2

第7条 社会保障

(1)稳步推进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集中供养范围以敬老院所在乡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覆盖全县城乡。供养形式以入院集中供养为主,“户院挂钩”寄养为辅。

(2)继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巩固、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二次医疗补助为补充的合作医疗模式。对特殊对象如低保户、残疾人、独生子女户等,分别由民政、残联、计生局承担个人出资部分,进行重点扶持。

(4)完善其他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做好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完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开展医疗救助,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贫困学生免费教育等。

第8条 社区建设规划

(1)城市社区建设规划

① 规划目标

加强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功能,使每个社区工作服务用房面积达到350m以上,每个社区设有办公室、警务室、老年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2

社区医疗站、社区服务站,有电脑、电话等必备的办公及活动设施,室外有居民活动场所等。

② 规划措施

◆对新开发改造的小区,社区工作服务用房纳入开发改造规划,建设开发单位要支持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建设。

◆由国资公司调剂闲置的国有房产,解决社区工作服务用房不足问题。

◆在旧城拆迁改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区工作服务用房问题,及时落实社区工作服务用房。

(2)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县城,以县城为依托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积极引导经济片区发展,合理组织经济空间布局,努力形成城乡协调的县域发展格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各项优惠政策,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人口“内聚外迁”战略,把推进人口“内聚外迁”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优化调整村镇布局。把调整优化村庄布局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分类推进、统筹安排、积极实施并乡建镇计划,扩大中心镇,培育建制镇,建设中心村。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景宁县的规划发展要坚持统筹持城乡发展;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振兴特色产业,创业富民,构建和谐社会。立足于生态县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扩大生态优势,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早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第三节 历史文化保护

第9条 保护原则

(1)坚持原真性原则

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真实的历史原物,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整治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以求达到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2)坚持整体性原则

保护不仅是保护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特别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完整的历史风貌。整体性还包含其文化内涵、形成的要素,如街区就应包括居民的生活活动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环境对象。

(3)坚持可读性原则

历史遗物就会留下历史的印痕,可读性就是在历史遗存上应该读得出它的历史,就是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大片拆迁和大片重建就不符合可读性的原则。

(4)坚持可持续性原则

保护规划应解决好城市特色、传统风貌、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人文环境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要保护和延续畲乡的风貌特点,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体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特别是历史街区的保护要坚持生活的延续性,反对原住民大量搬迁,失去原有的生活氛围。

第10条 保护目标

通过对景宁的历史文化遗产实施保护,使其得到完整全面的保护、充分的展示和合理的利用,并代代相传,结合风景绿地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把景宁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第11条 大众街历史风貌区

保护修整潘宅、孔庙、文昌阁、六品宅等古建筑遗存,普查和甄别大众街历史风貌区的建筑状况,进一步确定保护、整治和利用的总体策略。结合历史建筑现状,在大众街历史风貌区建立“区域”(石印山东南)、“路径”(沿现大众街)和“节点”(沿人民路入口节点空间、围绕潘宅入口节点空间)结合的人文风情旅游休闲活动空

间,在各个公共空间节点内布置牌坊、古戏台、景观塔等要素。

第12条 环敕木山畲族核心聚居区

环敕木山畲族聚居区体现了畲族文化的特色,修缮蓝氏、雷氏、钟氏祠堂;开发整治惠明寺、白玉仙茶、惠明佛光、茶园梯田、草鱼潭森林公园、高山水田、敕木云海、康乾遗迹等这些由生产景观、生活景观、宗教景观和自然景观组成的原生态畲族景观。

第13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

(1)保护范围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加强对现有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根据文物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以及《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对文保单位进行管理。

(2)保护要求

保护范围: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直接用地,范围为文物保护单位本身用地部分及周边一定距离。在此范围内,严格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除绿化和消防车通道外,禁止新建任何与文物无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改变历史上形成的格局和面貌,对不合理利用文物古迹或不利于文物安全的邻近单位和建筑,都应采取有效模式尽快迁出。

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的外围地带。为文物古迹创造良好的保护和展示环境,除在展示文物古迹的最佳方位,留出适当的空间和场地外,可以兴建体量、色彩、风格与古迹及历史环境协调的新建筑。该区内禁止一切可能危害文物安全的活动。

第14条 文保点的申报

对于现有的文保点应作好历史文化遗存的登记、调查与评估、整理工作,对于确有历史价值、值得保护的文保点,向上级申报为文保单位。

第15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指引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整理、挖掘、继承和发扬, 致力打造“畲乡三月三”品牌。加强特色民俗活动的宣传和引导工作;组织实施和指导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申报、保护和整治工作;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将优秀民俗文化纳入到旅游发展中,注重艺术价值的挖掘;注重保护逐渐失去的特色手工艺、传统工业项目;强调在现有宗教文化基础上,进一步弘扬爱国爱民的教育思想,促进城乡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二篇:新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探讨

新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探讨

摘要:公共服务设施是一个地区开展经济、文化等公共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地区公共活动最频繁、最集中的场所,它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新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

前言:

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体现土地经济价值,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纷纷开展了新城建设活动。但在新城建设过程中,目前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缺乏公共配套设施,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气不足、摆动人口较多给城市造成的交通压力等问题。从国外新城规划和发展的经验来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往往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关注,一方面,新城以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现其时代发展特征和综合生活质量,并以此作为吸引人口和产业入驻的重要前提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各类收入、年龄、种族、宗教都能支付和享用的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新城群体的社会融合和凝聚力,从而可以推动新城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新城建设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的意义

首先,市场经济下政府迫切需要加强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尤其发挥规划职能,重点保障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其次,国内外新城建设的实践显示,公共服务设施导向的开发模式(sod,service oriented development)是政府常用开发引导模式。需要在新城开发中充分发挥其导向性作用,引导新区功能和用地开发的有序拓展,并积极推动城区功能和空间资源的重组与整合,促进新城城市职能和形象品质的全面提升;

最后,从规划学科的发展来说,当前城市社会发展和结构分异的趋势对公共设施的供给模式和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无视社会个体特征的规划方法已难以满足社会需求,需要对相关规划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有效改进。

二、许昌新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

为“人”服务是对规划的基本要求。规划要创造人性化的服务环境,满足人们需求。

(2)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规划强化公共设施的生产服务、生活服务职能,突出公益性服务设施供给的开放共享和便利性,激发城市活力、打造城市凝聚力、强化城市辐射力。

(3) 发挥综合效益

规划突出科学性、适用性、先进性,发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保障城市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

三、许昌新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体系

新加坡新镇公共服务设施分级示意图

通过对新加坡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和具体配置的分析,借鉴其“新镇”、“邻里”等理念,结合我国实际,规划许昌新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形成分类层级网络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a、服务功能方面:分为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性服务设施

许昌新区公共服务突出对地区产业经济提供高端高效的生产性服务,加速企业产业化发展能力。同时,许昌新区是不同人群的汇聚之地,特别是吸引知识型人才的生活家园,公共服务需要提供高品质多元化的生活性服务。

许昌新区规划生产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产业服务中心,包括创新科技服务、商务物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支持服务、资本技术服务等内容。

生产性公共服务设施内容一览表

类别   主要服务内容

创新科技服务 围绕技术研发、原创性企业孵化、多媒体技术人才培训等板块,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商务物业服务 给企业提供完善的物业管理、商务配套、企业宣传等基础服务

人力资源服务 以人才培训引进为主线,围绕企业人才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教育培训、人才交流、人事代理等服务

企业支持服务 整合政府、学校、社会资源,提供政策扶持,发展基金、管理咨询等支持服务

资本技术服务 整合资本和技术,为企业提供包括项目评价、融资咨询、风险投、科技成果转化等增值服务

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借鉴新加坡的“新镇”、“邻里”等理念,结合实际,根据服务人口规模和构成进行合理地分类分级,提供多类型、多层次的便利公共服务。

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内容一览表

类别   主要服务内容

区域级 购物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综合医院等

新镇级 购物中心、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医疗卫生、中学等

邻里级 商业服务设施、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文化设施、运动场/馆、医疗卫生、居委会、公共厕所等

组团级 商业服务设施、居民健身设施等

b、经营性质方面:分为经营性设施和非经营性设施

非经营性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新镇中心,经营性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形成区域级、新镇级、邻里级综合商业中心。其中,邻里中心经营性设施是日常综合商业中心,满足居民基本的日常生活消费需要。

许昌新区邻里中心经营性建设项目一览表

项目

分类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属性 一般建设规模   服务规模(万人/处)

必须

设置   1  银行  商业服务配套   根据实际设置   2~3

2   超市  商业服务配套   根据实际设置   2~3

3   餐饮店   商业服务配套   根据实际设置   0.5

4   洗衣房   商业服务配套   根据实际设置   2~3

5   美容美发店  商业服务配套   根据实际设置   1~1.5

6   书店  商业服务配套   根据实际设置   1~1.5

7   电器维修店  商业服务配套   根据实际设置   2~3

8   肉菜市场 商业服务配套   2000平方米 2~3

适宜

设置   1  百货商场 经营性项目  根据市场需求设置  2~3

2   酒店服务 经营性项目  根据市场需求设置  2~3

3   家居用品 经营性项目  根据市场需求设置  2~3

4   品牌服装 经营性项目  根据市场需求设置  2~3

5   体育健身 经营性项目  根据市场需求设置  2~3

6   休闲娱乐 经营性项目  根据市场需求设置  2~3

注:建设规模每个邻里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2万平方米,用地面积不少于1.2公顷。

c、服务分级方面:分为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

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区域级行政办公中心、商业金融中心、产业服务中心、会展中心、文体中心等设施,综合形成区域中心。

片区是为居住片区和产业片区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商业、服务、娱乐等功能为主。

社区级主要服务于居住小区,以购物、餐饮、休闲健身、医疗功能为主,设置普通日用商店、餐厅和居民健身设施,提供生活必需品和日常生活服务。

各级主要设施力求与地铁站、公交转换站和相应级别干道等紧密结合,保证服务的便捷、高效。

四、设施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规划采取大集中,小分散的布局模式。在新区中心集中布置,以利于形成规模优势,激发城市活力。组团中心根据人口规模和功能特色,按照均衡化、网络化要求,采取小分散方式,利于形成均好性服务。

新区中心分为主中心和副中心,连同主城区行政中心形成贯穿新、老城区的一条服务设施集中轴;小规模服务设施散布于其他各组团,同时沿规划区中部的创业大道分布有新区服务设施集中带,从中部向两边延伸,服务设施形成“一主、一副、一带,多点”的结构布局。

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总面积1149.1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约9.75%,包括行政办公设施、商业金融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教育科研设计设施及文物古迹设施。

五、其它公共服务设施

本次规划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的经验,对许昌新区的养老设施进行分级设置规划,具体分为市、区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其中,市区级养老设施以大中型为主,配套设施完善,主要为国家投资兴办。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养老设施,适应我国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模式,在城市养老设施总量中比重较大,是城市养老设施补充与完善的重点内容,此类养老设施需与居住区紧密结合,以中小型规模为主,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

许昌新区养老设施分三级设置,分为社会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三个等级。具体设置情况如下表所示,新区规划养老设施可以提供9700个床位。基本可以满足许昌新区的养老设施需求。

各级养老设施设置标准建议一览表

级别   项目名称 服务内容 配套指标 配置要求 配建个数(个) 床位数(个)

市、区级  社会福利院  供老年人集体居住,配有医疗、保健、康复、护理以及文娱活动等服务设施   用地规模:1—1.5hm2,床均用地不低于95m2 按照各区设置一处原则安排 2  300

居住区级  养老院   提供老年人全托、日托服务配有医疗、保健、康复、护理以及文娱活动等服务设施 用地面积1—1.5hm2/处,50—80m2/人 按照每个街道至少设置一个的原则和每3-5万人设置一个的标准进行安排,超过5万人可酌情考虑增设 22 4400

居住小区级   托老所   为老年人提供日托式的服务,配有文体活动、老年饭桌、午休以及医疗保健等功能 建筑面积600—1000 m2处,一般规模为30—50床位,每床位建筑面积20 m2   每个相对较大的社区(常住人口0.3—1万人)共同设置一个托老所,每两个较小的社区(常住人口不到0.3万人)共同设置1个托老所 100   5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