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作文指导及范文

命题作文《家乡的味道》讲评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写作指津

俗话说:“亲不亲,家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从小到大,家乡始终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放眼家乡的秀美景色、人文历史、风俗民情、饮食习惯、精神风貌等,无不浸润着浓浓的乡情乡味。总之,可供选择的素材很多,每个同学都有话可说,但如果你想让别人的眼睛为之一亮。写作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以点带面有选择

文章贵在有新意。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你的家乡,一定也有一些不被外人了解的习俗,仔细想想,好好看看,一定可以发现不少代表家乡地域文化特征的亮点。但在一篇短小的习作中,如果面面俱到,势必如“蜻蜓点水”,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要选择印象最深,且最具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角度和内容来写,这样,才能达到“以点带面”颂家乡、“以小见大”表真情的效果。

如,有同学就写到佛山“行通济”、潮汕牛肉丸、湖南剁椒鱼头、过年炸煎堆、梅州红柚子、梅州算盘子和糍粑、佛山九层糕、合水粉葛、河南烩面??

2. 抒写真情巧扣题

既然在选材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风俗或饮食,那写作时就要突出其“特色”,展现其“美点”。但是,很多同学纯粹地介绍了风俗或美食,忽略了自我的真情实感,简直变成了一篇介绍性的文章,而非记叙文。为了突显个人的真实感受,最好能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具体事例。如琦君的《春酒》记叙的就是自己对童年一段美好的回忆。文中写到“八宝酒”时,“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倒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一句,把“我”对春酒的吝惜之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另外,为了避免偏题,文中最好有一些直接的扣题句。而扣题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出现“家乡”、“味道”或“味”这些字眼。如:“家乡,就像那香浓的茶味,越品越馥郁;家乡,就像那陈年的酒味,越饮越甘醇??”

3. 表达多样增魅力

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但往往也离不开议论和抒情。作文时,若能在文章的恰当位置穿插一两处议论和抒情,不但使文章起承转合自然,结构灵活,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另外,同学们不妨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再加上合理的想象,激活场面,活化景物,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二、范文欣赏

家乡的味道

初二(6)班 吴怡

你,有着家乡的味道。——题记。

你身上仍旧柔滑,这是唤醒我舞动灵魂的钥匙。我无言感动,只因你的魅力青春。 月光下的你,依旧质地柔软,色彩绮丽。你是我嗅到的一缕清香,残留在指尖的轻柔,弥漫于空气中的芬芳,似围着裙边的姑娘翩翩起舞。你有着家乡的味道,一样的清香与芬芳,就像花一样。

你说,你的一生只能触摸,只有轻抚,才能领悟到你坚强的心灵。你无怨无悔地腾出柔和的身体,只是为了让我倾听那外弱内强的心灵。但我比谁都知道——你很孤单。

悄悄托起丝盘中的你,揭开盘盖,传来一阵阵醇香,你沉睡于睡梦当中,你的色彩碧绿地耀眼。我油然而生地敬佩你——你的清脆昭示了你蓬勃的生命力,是青春的灵魂,也是家 1

乡人气质。

轻轻地披在肩上,柔滑使我大快人心。顿时,如置身于青山绿水中,清新、愉悦、自然。我想,这样美妙的境界只有哺育着我的家乡和家乡淳朴的人才能给予的。而你,就是家乡赠与我的最美好的礼物。

还记得吗?春秋时代,越王勾践以“奖励农桑”为富国之策;五代吴国时期“闭关而修蚕织”;唐代大诗人赞誉“天上取样人间织布”;明代,你使我的家乡有了“丝绸之府”的美誉;清代杭州的“机杼之声,比户相闻”。

“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看到你备受称赞,不禁再一次抚摸你的顺滑,再一次深嗅你的淡香,才发现你的味道竟和家乡的味道完全相同。我才明白,原来我喜欢的不仅仅是你,在爱你的同时也情系滋润我的家乡。

其实,爱你,就是爱家乡的味道啊!你是家乡的血肉,你拥有家乡的热烈、青春,你是家乡留下的古朴凝重的岁月,我愿有你一生的陪伴!

家乡的味道

初二(6)班 陈芷晴

家乡是个能勾起无数回忆的词语。依稀记得道路旁散发着的栀子花香,田间洋溢着的阿姨的微笑,村口水井旁飘荡着的人们工作后的歌声。

家乡的味道——清香的栀子花。

清晨,每当经过临近家乡的路上,远远的便能够闻到阵阵清香的栀子花味。经过碧波荡漾的小河,欣赏河水两旁盛开灿烂的栀子树,微风摇曳,片片栀子花瓣从树上飘落下来,顽皮地跳落在水上、马路上、人们的头上??拾起一朵,细细嗅着,飘来家乡的味道,原来家乡的味道是那么美,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田间阿姨的微笑

午后,吃过饭,漫步于田间小路。家乡在变,变得仿佛让人陌生,到处充满了新时代的影子。原本大片大片的茅屋,被更新成高楼,只遗留下家门前那几块田地,但这似乎没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一村子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去理那几块田。每当有车辆或人群经过,干活匆匆的阿姨们也不忘拾起疲倦的身体对你笑一笑,这一切我历历在目,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人们的歌声

傍晚,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放下手中工作,往村口水井旁的几张古朴的圆桌聚拢,这是干什么呢?当然是“人们大居聚”了!记得小时候,幼嫩的我牵着奶奶的手快步向村口走去,大居聚是多么有意思啊,一村人奇乐融融。在村口的屏幕放着新上映的电影,人们谈笑风生,微风夹杂着淡淡栀子花香,飘过,带走了劳累、坏心情,直到晚上人们才依依不舍散去。我闭上眼睛,听着人们归家时唱的小民谣,一遍遍冲击者我的回忆。歌声悠扬,轻快。原来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就这样一丝丝,一缕缕地留在了记忆中,勾起人无数思绪。

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初二(3)班 李咏欣

家乡,是我童年的全部回忆。提起家乡,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家乡的味道,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一个传统的节日,我的家乡总会有不同的气氛。端午当天,男女老少早早就了床,把粽子煮熟,再拿去煎或配上别的菜一起再煮。端午节,总会有亲人回家团聚,我们会几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各式各样的粽子,仅管菜肴很少,但和睦幸福的气氛四处弥漫。家乡的味道,就是那幸福和谐的氛围。

广东人常说:“民以食为天”。在我的家乡也是一样,我们都是爱吃濑粉。濑粉是用一种 2

类似米粉的浆粉煮成的。把已煮好的濑粉捞起放置在碗中,再灌浇上熬制已久的骨汤,加上刚炒的花生米,葱菜,蛋丝和肉丝。色香味俱全,骨香扑鼻,正是广东人爱的朴素浓香。每当我一吃到濑粉,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家乡的味道,就是那香浓的骨汤濑粉。

如今,走到各处都能看见高楼大厦,可是我的家乡仍保持着青砖红瓦的古屋。从山上到山下,一行行整齐的房屋排过去,一条条宽窄不一的小路清晰可见。这青砖红瓦间都埋藏着家乡的悠久历史,若你想回味那些年的建建风情,你就应当来到我家乡好好观赏。家乡的味道,就是那青砖红瓦间的古朴。

家乡的味道亲近自然,让我恍若隔绝,神游在世外挑林当中。

家乡的味道

初二5班 詹思哲

“广州的蚝不鲜,蚝肉烤了之后不嫩,口感也不好。”烧烤时,妈妈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绪,让我不禁回忆起家乡的味道。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珠海。珠海靠海,海鲜多,但数蚝最出名。仍记得小时候和妈妈去海边烧烤时,坐在石头上,随意支起一个架子,放上刚捞上来的蚝就可以了。坐在海边,看着夕阳西下,品尝着蚝的鲜美,仿佛远离了尘世,宁静惬意。家乡的味道,是蚝的鲜美,也是烧烤的惬意美。

仍记得那时候妈妈极爱吃粽子,她常说珠海的粽子是最好吃的。我也这么认为。因为在街上,一个路边摊的粽子,都会觉得香气溢人且美味可口。因为那里的粽子皮软馅香,都是手工制作的,让人欲罢不能。家乡的味道,是普通可口的粽子,是家乡人们一颗颗认真淳朴的心。

在家乡的时候,我每天放学后必定要买一些零食解馋。牛肉包成了那个时候我的挚爱。每天放学后奔去面包店,然后捧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牛肉包排长长的队付钱,最后心满意足的吃下。那时的我认为那是全天下最美味的食品了,还想着长大以后要天天吃牛肉包。家乡的味道是好吃的牛肉包,是小时候在家乡时那一份小小的满足与满足。

人的一生要去很多地方,可“家”永远是那个最让人感觉到温暖的地方,而家乡的味道像一根线,牢牢地缠住了人们的味蕾和心。

家乡的味道

初二8班 王琪

在我口中,家乡的味道是辣的。在我心里,家乡的味道是甜的。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四川人,我对川菜的爱好始终没有改变。四川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有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厚的地方风味。集聚这些优点的食物代表,那就是家乡人皆爱的火锅!火锅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导热刷煮食物,其特点是边煮边吃,汤物合一,典型的火锅食材包括各种肉片、海鲜、蔬菜、豆制品、菌菇类、蛋制品等。家乡最著名的火锅味,毋庸置疑,麻辣味!麻辣醇香,食而不腻,不愧名扬天下!

麻辣火锅的醇香让我回味无穷。

晚风温情地掀起小镇纯朴的一页页典故,万家灯火陆陆续续地亮了起来,炊烟消散了,村庄宁静得可爱。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正欢天喜地围绕在桌前,我家也不例外,家人围坐在火锅旁,锅中的主食是弟妹们白天抛汗抓来的鸡,从锅中夹起的食物,依次地从一个人的筷子中,落进另一个人的碗中。待到附近的碗中都热气腾腾时,再回过头来,准备往自己碗中夹一块肉时,会发现其实自己碗中早已满当当地全是爱了!在进餐过程中,家人们总喜欢把开心事摆开来说,于是桌上始终保持着欢声笑语。当大家都安静下来享受美味时,某个人嘴中所发出的被辣得咝咝声,就会显得特别大声,可这也能成为逗笑全家的事儿。笑声划破了夜得宁静,晚饭也在笑声中结束了。吃进嘴中的辣,此时早已转化成每个人心中的甜。 3

家乡的味道深入骨髓,那是吃火锅时美味的辣,更是与亲人在一起时幸福的甜。

家乡的味道

燕文迪

家乡的味道藏在那一望无际的田野,家乡的味道藏在那田边的小径,家乡的味道藏在那人山人海的集市。啊!家乡的味道是那小店中的味道——辣!

就像北京的烤鸭,四川的火锅,广东的早茶,湖南的特产也很多,如香干、小鱼干等,总之离不开一个字——辣。

小时候在家乡呆过一段时间。印象最深还是集市上那小店。因为那小店,整个集市都弥漫着一种辣的香味,每逢赶集,我们几个小孩便拉着奶奶,吵嚷着要去买鞋辣毛豆,辣鱼干,辣香干,还有一些凉菜,说到底只为图那股辣味。

与四川的麻辣不同,湖南的辣全然没有那股麻味,但更香更纯,就是一股劲儿的辣,有事四川的人们都受不了这股猛冲的辣劲儿。

家中的厨房也弥漫着一股辣味,湖南人,没买回一只新锅,第一时间,先用辣油洗上一回,不然炒出来的菜没味。每到过年前夕,每家每户会把事先做好的腊肉端出来准备年夜饭,这每道菜都离不开辣,这一顿饭吃得热火朝天,似乎寒冬早已过去。

湖南的人,也是辣的,大大咧咧的个性。在湖南,即使是寒冬,人们的感觉也是温暖的。那股辣味,从舌尖流到心里,暖着每一块被冰封的土地。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哪些辣味很少再会四处飘散,都被装进一个个包装袋中。湖南的辣慢慢消失,我想做些什么去挽回家乡的味道,可最终只能用手中的笔把它记录下来。至少,在悠闲时还可以细细回味。

家乡的味道是那么的飘渺,身在他乡,无法再去品尝,只能依靠笔细细品味,家乡那纯正的味道——浓浓的辣味,深深暖意。

家乡的味道

吴国梁

在我的家乡,不管是谁,走在田间小路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芳香,在这股芳香中有点淡雅和洒脱,而种香味来源便是我家乡的茶叶,在家乡,茶叶是随处可见的,乡里的人们都喜欢用它来招待客人,向对方斟满一小杯清茶表示对远方的客人的客气和尊敬。

而在家乡,品质最好,名声最为响亮的要数“铁观音”和“古龙井”了,这两种茶叶在泡成茶后沉淀物少,色泽清,味道清幽,闻一闻犹如身处大自然的怀抱中。尝一口,味道苦而不时夹杂着一丝丝甘甜,令人回味无穷。

当然,茶的学问很多。例如“品茶”,茶若一张口全喝下去,便什么味道都感受不出来还会觉得苦涩。喝茶时,一杯茶最好分为三口喝完,而每一口又都慢慢吸取,这样能把茶的苦味降到最低,反而还有一股清香。

喝茶不仅仅是品尝它的味道还要了解茶的功用。而在家乡,茶的作用很多,除了可以解酒外,还有一种茶非常神奇,不管是中暑还是感冒发烧,喝一杯这种茶,躺下睡一觉,醒来病就好了。

家乡茶种类繁多,味道也让人心旷神怡,作用也很广泛,这便是我家乡的味道,茶的味道!猜到我家乡是哪里了吗?没错!是福建!

4

 

第二篇:“的味道”作文指导

作文题: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俱全。请你以“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文题导写:

一、深挖滋味的内涵。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刻内涵,掘而深之,那文章的立意就会高人一筹。如:《棉花糖的滋味》,作者不仅写出了棉花糖本身的甜甜的滋味,更难得的是棉花糖的滋味还寄托了对阿姨的怀恋和时刻提醒我我也要像阿姨那样,尽我的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二、力求新颖,发挥补题创意

在半命题作文的写作中,要使自己的补题富有新意,一是要善于拓展思维,让思考的触角伸向不同层面;二是要善于把握题目的引申义,学会从“深”处或“高”处补题。《__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含,掘而深之,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 求新的愿望当然值得鼓励,但不能为求新而求新,那样反而会弄巧成拙。

佳作赏析:

近视的滋味

以前,见到周围的某些同学戴着眼镜,总羡慕得很。好像戴上眼镜是有风度和有学问的标志;男同学回答问题时,推推眼镜,潇洒;女同学闲暇时,用镜布擦镜片,文雅。当那眼镜如愿地架在自己的鼻梁时,才知道这滋味一点也不好受。

记得有一次,我摘下眼镜到街上闲逛的时候,表妹见了我,就远远地向我挥手打招呼,我哪看得清她的样子,见我没反应,就跑过来气鼓囔囔的骂我什么“六亲不认”,“冷血啊”之类的话,弄得我哭笑不得。这也使我开始苦恼于自己的两只眼睛来,便下定决心恢复视力。 为了能够正常地恢复好视力,什么“东方神镜”,“明目镜”我都试过。而“真视明滴眼液”简直可以当饮料喝了。可是所起的功效甚微。

唉!近视眼可真把我害惨了,更糟糕的还有那么一次。一天正在上语文课,老师正耐心授课,把黑板写得满满的。而我没有带上眼镜,无法做笔记,更惨的是老师竟要我把黑板上写的内容串连起来复述一遍。那时,我可真犯愁了,战战兢兢地站着,眼睛眯成一条线,看到黑板那里,就像一只只蚂蚁密密麻麻的堆着,怎么看也看不清一个字。平时对答如流的我就这样站着,满脸通红,同学们也在窃窃私语了,当时真希望有个地缝能钻进去,再也不要出来面对了。

视力度数不断地增加着,眼镜也一时一刻都不能摘下来。这时我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近视的滋味,那可谓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还我明亮的眼睛”已是我们近视人士的共同心声了,希望医学能更进一步研制出攻克近视的良药,让我们近视青少年重回明亮的世界中。

棉花糖的滋味

棉花糖,像棉花一样软绵绵的,它入口即溶,但它甜甜的滋味刺激着味觉,让人难以忘怀。

放学后,那个卖棉花糖的阿姨如往日一样守在学校门口,一看到同学们都围着她要买棉花糖就知道她是一个和蔼友善的人。我每次都很想走过去买一个棉花糖,但是我家那时候比较穷,所以我都舍不得掏零用钱买,只能站在保安亭门口看着同学们尝了棉花糖后幸福的样子。

十月的秋风迎面扑来,我伫立在秋风中,沐浴在夕阳光下,看着卖棉花糖的阿姨。 啊,那个阿姨向我这边走来了,她要干嘛。咦,她手上拿着一个很大的棉花糖。 “妹妹,阿姨请你吃棉花糖好不好?”她弯下腰,抚摩着我的头说。

“可……可是我没钱。”

“是阿姨请你吃,不用钱的,拿去吧!”她微笑着说。

于是,我把插在口袋里的双手缓缓地伸出来接过阿姨手上的棉花糖。在我出碰到阿姨的手的瞬间,我感觉到她双手的冰冷,只不过她对我的温暖的微笑使我认为这只是一种错觉。 阿姨回去了,还不时转过头对我挥手,而她的灿烂中带有一丝勉强的笑容仍然挂在稍微苍白的脸上。

我低头看着手中的棉花糖,禁不住地尝了一口,舌头与棉花糖刹那的接触后融化了,但那甜甜的滋味,如同蜂蜜一般的味道还留在我的味觉当中。

我抬起头望向那个送我棉花糖的阿姨,心里流淌着一股温热的暖气,我感觉到她的善意,她的慈祥,她的真诚,我似乎甚至感觉到她对一个陌生人的关怀。

第二天,我本来狠下心来掏钱去买棉花糖,可是我失望而回。不知怎的,阿姨她今天没来。我觉得等待。

一天,两天,三天……阿姨好一段时间没来了。

后来,有传言说她在不久前逝世了。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我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去相信,老天爷不可能就这样把一个如此善良有同情心的人抹杀。

现在,每当我看到有人卖棉花糖,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一个,品着那甜甜的滋味,总会想起阿姨带给我甜美的回忆,那滋味时刻提醒着我也要像阿姨那样,尽我的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 的味道”作文指导

【文题展示】

请以“ 的味道”为题,在横线上可以填上“四季(春、夏、秋、冬)”“父、母爱”“成长”“幸福”“青春”“白开水”“中华传统文化”等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本题重点在于“味道”,那就要通过叙事写出生活的一些感受,这种感受用比喻的手法说即是“味道”。要通过叙事来说明:生活究竟有何种味道,要明确是甜?是苦?还是其他味道?要从生活中选材,要写事件,写自己参与的事件。看来的、听来的、间接知道的事虽然也可以写,但缺少真切感受,不能感染人。对“味道”的揭示,最好在文章的结尾,总结点出这种味道给人的启示,在以后生活中还有怎样的影响。

【文题延伸】感受 、品味 、 的初体验

【例文】

诚信的味道

缕缕墨香,飘散在四季的风中,映着明媚的阳光,是诚信,在蔓延…… ——题记

我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方形的报刊亭,自从我记事起,便在我家小区外的不远处屹立着。这个不大的有些破旧的报刊亭,有一位香飘着诚信的老奶奶。

最近,我迷上了看《读者》的杂志,喜欢里面的语言,喜欢里面的感人事迹,不少人也来买这种杂志。所以,每月有了新一期的《读者》,我都会在放学后去老奶奶那里买杂志。

冬日里的斜阳,是在刚刚的飘雪过后翻了个身又探出头来的。我来到老奶奶的报刊亭买新一期的《读者》,老奶奶一如既往对我微笑,给我拿出了一本,我乐呵呵地伸进口袋,发现忘记带钱了,便让老奶奶给我留一本,我明天放学再来买,老奶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次日黄昏,久别的夕阳苦苦挽着树梢,久久不肯离去,是在等待着什么吗?我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这周的最后一节课。放学的铃声终于打响了,真想马上冲出去买杂志。谁想今天班主任安排了小组评价,又对上一次的月考进行了总结,这时已经很晚了,恰逢放学后轮到我做值日,我再迈出教室的时间可想而知。 当最后一抹夕阳斜挂在树梢,将那缕光辉照在我身上时,夜渐渐深了。我骑着单车掠过一路的冷风,飞奔到报刊亭。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已在一片白色灯光中。

我刚走近,老奶奶便拿出了那本《读者》,一如往日的温暖,脸上浮出了慈祥的笑容,对我说:“小姑娘啊,今天放学这么晚啊!《读者》我给你留着呢,最后一本了,刚才有来买的人,我在等你,没有卖给他。拿去吧,我也该关门回家了。”此时我竟然闻到,诚信的馨香萦绕在奶奶身旁,好似茉莉的花儿在奶奶脸上绽放。

回家的路上,星星已经粒粒珍珠般荡漾在深蓝的海底。回想着老奶奶诚信的面容,我不禁露出了微笑。发梢掺着数不清的银丝,带着一副亲切的老花镜,每次有顾客光临,双眼就变成了弯月,嘴角都会挂着慈祥的微笑。原来她今天等我到了这么晚,她依然信守诺言,为我保存着。低头凝望着那本《读者》,它正犹如冬日里的一米阳光,温暖的红色。嗅着书香,我仿佛闻到了诚信的味道。

一年四季,我每月都泛舟在《读者》的碧波中,老奶奶依旧每次都给我留一本新刊,书写着我的故事,让那一缕缕诚信的佳酿,在四季里飘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