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小论文的撰写技巧

高考指导

高考历史小论文的撰写技巧

湖北宜城三中周海军

纵观近两年的新课标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第41题均为多角度评述题,单题总分均为12分,因其要求考生以撰写小论文的形式作答,故俗称历史小论文题。初遇此类题型,许多考生常常发怵,有的考生甚至在考试中放弃作答,从而痛失12分,留下了诸多遗憾。其实,此类题型并非难不可破,只要掌握了方法和技巧,凭借扎实的历史学科素养和作文基本功,照样可以获得高分甚至满分。下面我就结合高考备考实践,谈谈高考历史小论文的撰写技巧。

一、立场要鲜明,论点要准确。

这一条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小论文得分的高低。

立场鲜明,就是指考生提出自己的论点要言简意赅、开门见山、旗帜鲜明。论文没有论点就是没有灵魂。提出论点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能写成短语,必须形成判断句式;二是不能含糊不清、摩棱两可;三是不能长篇大论却不知所云。

论点准确,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准确、全面地概括出材料中的基本观点,然后围绕这些(个)观点提出自己的论点。提出论点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完全抛开材料中的观点,这样就跑题了;二是不能选取材料中某一观点的部分观点作为论点,这样会导致论文的论点残缺,进而导致论证角度狭窄,论证过程无法展开。由于材料常以图表、外语翻译语言等方式呈现,对于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和组织语言能力的要求较高,因而考生普遍感到棘手,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务必下大气力予以突破。

二、结构要完整,格式要规范。

这一条也很重要,它决定了考生的答案在形式上是否符合题目的答题要求,也就是说,它决定了考生的答案是不是一篇小论文。

结构完整,就是要求论文必须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缺一不可,在段落上,不得少于三个自然段,绝不能一段写到头。开头为第一段,要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论点,如果题目有要求,还应该首先列出材料中的几种观点。正文至少一段,运用论据论证论点。结尾为最后一段,要呼应开头,但在语言上不能与开头重复,最好能对观点进行总结和升华。

格式规范,就是要求答案要符合论文的行文要求,不能以问答题的答题格式来作答,语言不能条文化、序号化,不要写类似于“观点”、“论证”、“结尾”这

样的提示语,每段开头不要顶格,要空两格。

三、逻辑要一致,语言要专业。

逻辑一致,就是要求论文的论据与论点在逻辑上既不能自相矛盾,又不能互不关联,应该以史实论证论点,论据要具有说服力,要能够支撑和证明论点。

语言专业,就是要求论文的语言要符合历史专业性要求,要使用专业术语,尽量回避生活化、文学化语言。

四、角度要多样,层次要分明。

论证角度的多少与得分多少成正比。

角度多样,就是要求从多个角度论证论点,一般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角度进行论证,也可从内因、外因或者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等角度进行论证,当然论证角度并非仅仅如此,要结合具体情况寻找论证角度,要尤其注意充分挖掘材料中的信息作为论据。

层次分明,这里主要是强调论证角度要鲜明,最好每一个论证角度都能单独成段,并且把论证角度置于每段的开头,可以把答问答题常用的提示语变通使用,如“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等,这样便于阅卷老师看清论证角度。

五、卷面要工整,字数不能少。

卷面工整,就是要求考生书写要认真、规范、美观、整洁,不可潦草,不可写得太小,更不可乱涂乱画。

字数不能少,一般以300字以上为宜,字太少,容易导致论证不充分。

2013-5-5

(周海军邮箱:zhouhaijunxm@126.com)

 

第二篇:怎样撰写历史小论文兼谈上海高考卷中的材料分...

《怎样撰写历史小论文———兼谈上海高考卷中的材料分析论证题》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上海 曹家骜

(200092)

近年来,上海市高考改革的力度加大了,表现在历史试卷中则是出现了历史小论文题(也称“材料分析论证题”)。从20xx年的“公开信”题(18分)到20xx年的“上海巨变”题(23分),再到20xx年的“中国近代化”题(30分),小论文题的分值在不断增加,试题的开放度也在不断加强,逐步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历史小论文题。这一命题趋势,适应了上海市二期课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势头不会逆转,只会增强。在这一背景下,怎样撰写历史小论文的问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日益为广大师生所重视。

古人云:“文无定法”。写小论文也一样,设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如果说有什么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本文结合高考卷中的历史小论文题,讲一些共性的写作方法,谨供参考。

写历史小论文,既要符合写“论文”的一般要求,又要体现“历史”的特征。所谓“一般要求”,就是要具备小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所谓“历史特征”,就是要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论点要源于史实,它是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的判断;论据要务实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料;论证就是运用论据来说明论点的过程,其方法有举例论证、分析论证、引证论证、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等等,这里不一一展开了。

高考试卷中的历史小论文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史论题,要求考生证明某一历史观点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举一例子:“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这就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史论题。二是史料题,要求考生从给出的史料中提炼出文章的主题,然后自拟标题,谋篇布局,撰写论文。20xx年,上海历史高考卷中的“中国近代化”题,就是典型的史料题。

应对高考要求,撰写历史小论文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是认真审题。

首先,审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确立论点的主题。主题只有一个,如今年上海历史高考小论文题的主题就是“中国近代化”。主题错了,方向就偏了。其次,审题是“磨刀”的过程,俗话说:“磨刀不误确柴工。”可是,在现实中不重视审题的大有人在。今年上海高考卷的小论文题中明确提示:“以世界眼光观察与理解下列材料。”高考命题者仍5心考生会忽视这一提示,于是再强调:“注意,必须联系世界史内容论述。”但是,在阅卷中反映出的问题令人吃惊,约有80%的考生仍未联系世界背景来论述。其结果是被扣去8分。会不会审题,并非是简单而粗心或者仔细的问题,它反映出来的是一种学习品质和思维能力,不可等闲视之。上海版的高中历史教材,其特点是中外合编,编著者目的很明确,把中国历史融入世界的背景中去考察。考查审题中出现的偏差,折射出的是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是确立标题。

历史小论文题,一般都要求自拟标题。标题是一篇文章的名称,也就是通3所说的题目。

好的标题鲜明生动,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标题与主题有区别又有联系,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标题是文章的命名。标题可以改变,主题却是固定的。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改编成戏剧后叫《祥林嫂》,标题改了,主题却没变。今年上海高考中的小论文题,给出了六幅图片和注文,反映的主题只有一个:“中国由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开放的近代化历程。”围绕这一主题,考生们写出了各具特色的标题,摘录如下:“历史沉浮中的求索之路”、“应对挑战,融入世界”、“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从被动挨打到主动迎战”、“百年耻辱话中国”、“开放则兴、闭锁则亡”、“上下求索为复兴———中国近代化之路”、“从屈辱走向辉煌”、“千年求变为富强”,等等。林林总总的标题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这一主题。总之,标题一要贴切,二要简洁、三要新颖。

第三是推敲论点。

论点又叫观点。要推敲论文的大小论点,看看这些论点有没有错误,有没有片面性,有没有绝对性以及不妥之处。观点不正确就离开了主题,也会影响内容的表达。怎样推敲论点呢?先举一道立论题为例:“范文澜先生认为:‘腐烂了的封建主义决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请结合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外历史分析这一观点,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如果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列出分论点:经济上,一个是小农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个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政治上,一个以天朝大国自居还闭关自守,一个却竭力用商品和炮舰在开拓世界市场;军事上,一个还处在冷兵器为主的军事装备时代,一个却在使用来复枪和以蒸汽为动力的铁甲舰。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把这些分论点逐一展开,就不难证明“腐烂的封建主义决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这一论点。再举一道驳论题为例:“史学界有人认为,项羽搞分封,走的是一条违反历史发展的封建割据的道路;而刘邦得人心,走的却是一条顺应历史发展的封建统一的道路。刘胜项败是统一战胜分裂,这是历史的必然。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写一篇800~1000字的历史小论文。”如果不同意,要驳倒对方,同样要确立自己的分论点:第一,刘邦和项羽都搞过分封,他们之间不存在在统一与分裂的斗争;第二,分封并不完全等于分裂,项羽搞分封也不是企图恢复秦以前诸侯割据的局面;第三,人心向背,知人善任,是刘胜项败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可分三段展开议论,驳斥对方“刘胜项败,是统一战胜分裂”的观点。

第四是组织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充分占有史料是写不出历史小论文的。历史高考是闭卷笔试,因此,首要把握和理解历史教科书中的基本史实,没有史实支撑的论点,就成了无本之本、无源之水。其次,要选择材料,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鉴别、剪裁。怎样对众多史料做出取舍呢?选材贵在一个“严”字,一是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二是要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史料,三是要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电影、电视中戏说的成分当然不能用。以今年上海高考卷中的“近代化”题为例,如果自拟的标题是“应对挑战,融入世界”,那么结合试题给出的材料,围绕这一标题可分两个阶段选择材料。第一阶段,面对西方挑战,中国的应对是被动的。典型的史实有: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学习西方“器物”的史实,边疆N机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学习西方“制度”的史实,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学习西方“文化”的史实。第二阶段,中国主动开放,融入世界。典型的史实就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的道路,其中包括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的内容,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申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等史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观点,表现主题。

当然,一篇好的论文,还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谋篇和布局,过渡和照应,等等。这些写文章的一般方法就不赘述了。

【作者简介】曹家骜,男,19xx年生,上海人,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副校长、特

级教师,兼任上海历史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