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111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111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对于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对于起始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起始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要培养学生“听讲、发言、动脑、动手、书写”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必然让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听讲、发言、动脑、动手 、书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课堂上要求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又由于他们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具、动画课件等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在这方面我注意做到:1、倾听意识 一年级的孩子很善于表现自己,对别人的发言往往不关心,只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当学生发言卡壳或出现错误时,性急的学生常常会迫不及待地打断其发言,毫无顾忌地说出答案或指出错误。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会伤害发言同学的自尊心。所以,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从第一节数学课开始,就抓住机会首先让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孩子,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生成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是最会学习的孩子。其次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若发言的是我,愿意别人打断我的思路吗?”通过这样他们就能从体验中明白耐心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信任。 2、方法指导:这帮孩子刚从幼儿园过来,在幼儿园时又没有过多的学习任务,缺乏倾听的方法指导。因而,我适时教给学生“听”的方法: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不要急于回答,等考虑成熟了再作出回答。老师叫别的小朋友回答问题时做到:不插嘴,不跟其他小朋友小声交流、讨论;仔细听小朋友回答问题的过程,并想想看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哪些地方他的意见比较好,自己还需要改进,哪些地方他的意见与自

己不相同;等小朋友回答完毕,自己再举手补充,可用“刚才xx同学的意见??我认为??理由是??”“我想补充的是??”等方式与大家交流。 3、能力训练 在数学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听算练习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是这样做的:口算分为视算和听算两种,我经常利用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刚开始我主要通过慢慢写算式或者出示小纸条学生进行视算练习,接着我则会慢慢穿插一些听算题目到后面的没一节课前2分钟的听算训练。因为在听算中学生必须集中注意力,积极认真地听,要注意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同时注意克服其他因素的干扰。通过听算,使学生明白,我们不但要会算,更要注意会听,只有听清楚,才能算正确。 通过这些做久而久之提高了学生的倾听力。

二、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在儿童身上这种需要表现得尤为明显。传统的课堂,压抑了学生表达的愿望,如今的课堂,提倡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出于天性,都想争着说。即使有些胆小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不敢主动表达,但在小组内无所顾忌,能争先恐后地发言。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创造更多的让学生发言的机会。但一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就会说:“老师,你还没有叫到我呢?”那么我就会耐心的向孩子们解释:“一节课老师不可能让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来回答问题,但敢于举手的小朋友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这节课老师没有叫到你,以后上课时老师会尽量叫你回答问题。除了上课的时候你还可以找其他的时间告诉老师呀!”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正确且清晰,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解掌握,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就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这时侯千万不可严厉批评答错的学生,这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致使在今后的学习中因为害怕老师批评而不敢大胆回答问题。

三、培养学生爱动脑的好习惯

数学是一种思维活动,只有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例如在教学“6、7的分与合”时,提问:“6可以分成几和几?7又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通过分小棒思考,得出结论。这样遵循了孩子知识形成的特点,“有几种分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考。对能够得出结论的学生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好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

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摆一摆”“做一做”“涂一涂”“拼一拼”“画一画”“圈一圈”“分一分”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有时是无法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例如,在教学“4的分与合”时,我让学生借助自己伸出的4个手指,让学生谈谈可以怎样分成两部分,很快学生就得出了答案,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1和3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成4,3和1可以合成4。有了这一操作的过程,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再如: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年级的孩子刚接触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其认识水平基本处于辨认阶段。在平面图形认识的一课中可以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手头的立体图形学具,照书上的样子沿着表面的边缘画出图形,最后把学生的画进行归纳小结,他们很快得出要学平面图形。可是在后面的练习中却发现有不少人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了,如让他们找出生活当中见到的长方形,有的就说:“铅笔盒是长方形的”,而不说“铅笔盒的这一面是长方形的”。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纠正孩子的说法,并把纸制的长方体模型再次展示,让他们在长方体上找长方形,在他们边找边说的过程中逐步把长方体打开,学生发现展开的长方体上有好几个长方形,长方体是由多个长方形的面围起来的。这个直观的展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体和面的区别。所以教学中教师不光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还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多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来突破教学难点。

五、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交流,既可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又可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还可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使得许多孩子缺少与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的机会,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缺乏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探究,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让学生尝试到合作的乐趣。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和群体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同时使得大家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吸收营养,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而教师让学生分组汇报时,汇报的学生又要把全组的意见加以综合,加以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条理性都得到了训练,得到了提高。

六、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大纲明确指出:“对作业要严格要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强调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在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做到: (1)认真读题。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当遇到有文字的题目时,我通常是请会读的同学先给大家讲讲再带领大家一起认读,对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师生一起分析或我适当进行解释。读题时我要求学生用手指指着读,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边读边思考,明确题目究竟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同时,还要求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句,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2)认真书写。 低年级学生好动,写作业时总是静不下心来。下笔之前比较随意,读题马马虎虎,只看个大概。就是几个0~9的数字、“+、-”符号也写不工整,还会经常抄错。这种不够谨慎的态度直接导致学生一错再错,习惯坏了,学习成绩总是很难进步。因此我,在写作业时要求学生,书写姿势要端正;数字、符号的书写不但要工整,而且要准确。在平时的批改作业时,我就特别留意学生写的字是否工整、清楚,计算有没有正确。对符合要求的学生在作业本上画上“笑脸”,如若稍差的就是“生气脸”或者“哭脸”??并定期进行优秀作业评比、展览,还给他们发奖品。在这种奖励诱惑下,他们就能自觉地检查自己的作业。 (3)家庭作业。一年级的学生自己也很难独立完成复习任务,这里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在我班的每一学期实时开的家长会上常给家长讲方法如: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今天上课老师都讲了什么知识?你能不能当当小老师,将老师所讲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等等,以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随着孩子年龄的慢慢增长,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就要慢慢放手,让孩子养成独立复习的习惯了。

总之,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争取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达到和谐统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必须从点滴做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必然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

[2]《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3]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

作者:田燕 女 19xx年12月 小教一级

单位:湖北省十堰市车城西路中心小学

电话:130xxxxxxxx

邮箱:806023869@qq.com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中心完小一(1)班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学期初,我认真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 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

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 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

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 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

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

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

对性。

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 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二、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小医生等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了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

三、参加教育教研活动: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走出去,请进来”。到其他学校听课,自己上公开课,大家交流、讨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

四、不足之处

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数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掌握规律还不是很明了,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更重要的是没有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学校家庭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以致于成绩上不去。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

潘晓芳

20xx年x月x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