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辩论赛

一. 定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 产 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 产 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以人为本的三层含义。

1、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发展

2、发展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

3、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

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在封建社会中,“以民为本”即“民本”,这里的“民”是与“君”相对的,有时“民”则是与“官”相对的。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民为重,君为轻”。 人和民的区别

古汉语中,“民”与官相对应,“人”是泛指人类个体

现代,人:自然人 民:处于一定社会体制下的人

***其实从定义和解释来看,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虽然有区别,但大体相同。只是因为在古代还没有“人”的概念,便用“民”来代替。尽管应用于时代背景不同其含义有差,但绝不是对立面。并不是辩题对其的理解,人指个人,民指集体。所以,以我个人角度分析,这个辩题是有问题的。很显然,出题者是想比较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但为了增加文学色彩和提升逼格,在没有弄清事实的情况下画蛇添足。所以在辩论中并不需要过多的纠结“人”和“民”的区别,而是要强调“个人”和“集体”的重要程度***

个人:或者称个体,一般指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中的特定的主体。

集体:是一种组织形式团体,具拥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共同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政治目的和共同的社会利益。分社会性质团体和国家机构性质的团体。

二. 定主线前需要弄清的问题

1. 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个人是集体中的个人,集体由个人组成的。个人不可以脱离集体而独立存在。只有当个人以最好的状态组成集体时,集体的功能达到最大发挥

2. 关于个人与集体重要性的比较点以及对谁而言(核心问题)

这个问题弄清楚了,主线、攻击点和防守点也便浮出水面了。但这也是分歧最大的地方,不一样的比较点会呈现不一样的比赛。当然比较点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认准了,去坚持便可以。下面是我的一些意见:

(1) 作为比较性命题,单单讲出我方的重要性是不够的,而是要体现“更”字。

同理,当对方讲出集体的重要性时,不要急于否定,要看对方是否有“更”的理解。*我方不否认集体的重要性,而是相比于集体,个人的重要性更大*

(2) 作为辩论新手,我认为这种核心思想是比较简单好打的。人是团队的前提

和基础。团队协作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种。团队由个人组成的,个人能力越高团体协作效率就越大。所以不论对方辩友说多少团队协作的好处,我们都可以把他归结到个人能力上。团队协作会有突出的成绩,是因为一个团

队有一个能够正确带领团队、能力突出的领导者。所以说个人能力决定团队的发展,决定团队实现价值。个人能力比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

(3) 这个辩题应该抓住一个比较平台来打~一个比较性辩题如果对方没有提出

比较平台那他们就输了,你们甚至可以这么说:“您方提出的团队协作重要的观点我方全都同意,但是您方怎么论证出您的团队协作比我们的个人能力更重要的?”

观点可以去提领导的个人能力特殊作用,拿破仑时期的法军是世界上协作能力最强的军队了,不一样要依靠拿破仑的领导吗?至于为什么领导更重要,在滑铁卢战役中,格鲁希将军的愚昧领导,使得法军错过了攻击的最佳时机,之后虽然战斗协作力很强,突围战中表现神勇,甚至一门大炮也没有丢掉,却已经无关大局了。所以领导的个人能力可定也属于个人能力的范畴,而领导的个人能力起到了决定下属的协作能力是否能够发挥的关键作用,是一种制约关系。因此作用更大。

还有,这场辩论和容易陷入一个悖论,即比较两个东西哪个更重要的时候,人为把自己想说更重要得那个设定为没有,另一个设定为有来比较。举个例子,比较枪和子弹哪个更重要,我就设定一个有一个没有,比如有了枪没有子弹,敌人来了也得死,所以当然子弹更重要了~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这个逻辑很简单, 你一眼就能识破,但是当用很多复杂词语包装了以后就很容易绕进去了,所以仔细听,当他们把比较建立在“没有团队合作,有了个人能力也没用,所以团队合作更重要”的时候要拆穿他,说另一面给他,告诉他这根本无法比较。记住,一切建立在不合理论证结构上得出的结论其正确性根本不予讨论~

三.主线与攻击点(由于时间关系,也没有讨论和确认,就在网上找了比较好的论点和论据)

1、个人的能力的特殊作用

俗话说的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群由绵羊带领的狮子绝对战胜不了一群由狮子带领的绵羊)拿破仑时期法军是世界上协作能力最强的军队,不一样要依靠拿破仑的领导么?为什么领导更重要,在滑铁卢战役中格鲁希将军的愚昧领导,使得法军错过了攻击的最佳时机,之后虽然战斗协作能力很强,突围战中变现神勇,却已经无关大局了。领导的个人能力也属于个人能力范畴,而领导的个人能力起到了决定下属的协作能力是否能够发挥的关键作用。是一种制约关系。因此作用更大。

完璧归赵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凭借个人出色的外交能力保护好了和氏璧,识破了秦王的诡计,假设蔺相如没有出色的个人能力,那么赵国就是再怎么强大也是无法和秦朝那样的庞然大物相抗衡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个人能力的重要性,没有杰出的个人能力作为带领和引导,那么团队协作是发挥不出最大成效的!

德国是一个协作意识很强的民族,但是希特勒一个错误的决定,走上了失败之路,个人能力决定国家未来。

擒贼先擒王 射马先射人

2、质和量的问题

一双筷子易折,很多双就折不断。(数量再多,没有质,还是被折断)

抗日战争,中国人何其多,但还是和区区一亿多人口的小日本作了长达八年的抗战。为什么?没有好的战术指导和训练素质是硬伤。

有句俗话:中国人,一个人是一条龙,而一群人呢,就变成了一堆虫了,没有足够个人能力的人在一起,即使再团结,但是水平达不到,事情也做不出。

3.个人是团队的一部分

个人是团队的基石,个人能力的强弱决定团队的软件及硬件条件,就像盖楼用砖头,砖头不好,再好的工匠也没法打造出高质量的工程。领导能力和团结能力,也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当代社会,团队意识也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个人能力是进入团队的首要条件。

木桶效应: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次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要想提高木桶容量的整体效应,不是增长而是补短。

多腿凳定律

合唱团,一人走音会影响整场音乐会。

俗语:一粒老鼠屎会坏了一锅粥

在这个物价飞涨工资却不涨的年代,面对当今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面对当下的就业难、读书难、买房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个人能力凸显得至关重要。只要个人能力培养到位了,那么他不仅有一技之长,有创新能力,而且还有合作能力,懂的合作技巧,他一定会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先人一步攀登到人生的一个高峰。

所以我方辩友认为,应该以人为本,强调个人的重要性

**如果打以人为本,就用下面这个吧,但我认为不可取,因为这是论述,不是辩论**

第一,所谓“以人为本”的本来意义就是以人为根本,就是以人为中心,因为人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语)这就意味着,人本身具有最高的价值,人是最高的价值主体。所以,我们今天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就是要求人们更加充分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保护人的生命,保障人的幸福,促进人的发展,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政党来说,都是第一位的任务。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一切纲领、政策,都必须以人为中心,而且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的幸福。

第二,作为近代启蒙时期的重要理念,“以人为本”是以“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为其理论基础的。“以人为本”与任何一种特权意识、特

权制度都是针锋相对的。所以,我们现在提出并坚持“以人为本”,这对于反对特权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极为重要的。

第三,“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思想,从其在近代形成以来,它本身一直包含着这样一个实质性内容,即不能把人仅仅看作是工具,更重要的是必须把人本身看作是是目的。关于这一点,康德有一句名言是:“每一个有理性的东西都须服从这样的规律,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尊重人的人格尊严,在任何场合中,都要把人作为人来对待。人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一个事实:我国司法部颁布并于20xx年5月1日开始执行的《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取代了19xx年以来执行的《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对其中一些有辱人格的管理方式,进行了修改,并且把“罪犯”改称为“监狱服刑人员”,可以看出,这是在深层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尊重人”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做起,对于提高我国社会的文明水平具有深远是意义。

反方可能会提出以下观点:

1. 孟子是提倡以民为本的。说孟子提倡以民为本,理由很清楚,他说:民为贵,

社稷此之,君为轻。民,与官是反义词。以民为本,是在处理民权与官权之间的矛盾时天平向民权倾斜。(与个人集体无关,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2.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领导同个人负责相结合。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集体利益,甚至要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从长远看,坚持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这难道不是凸显个人的重要性吗?)

3. 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就像拳头或手掌,它的威力来自于每根手指的紧密合作。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个人与团队关系就如小溪与大海。每个人都要将自已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协同合作。没有它,团队就如同一盘散沙。一根筷子容易弯,十根筷子折不断。众人划桨开大船。(前面质与量的论点)

 

第二篇:浅谈以人为本对营造和谐企业的重要性

浅谈以人为本对营造和谐企业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就如何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企业内部环境,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企业的人文环境。

过去我们对经营企业的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简单地认为,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就是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致使许多管理者片面追求经济目标,对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重视不够,普遍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特别是在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关系上,没有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往往更多地关注国家、集体的利益,对员工个人的利益关注和维护不够;更多地关注工作目标,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实现重视不够,从而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的和谐、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以人为本,校正了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传统发展模式,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直接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实现企业发展、员工幸福和社会和谐的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手段要为目的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我们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在经营企业的目的上,由过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到建设先进文化、

培育优秀员工、创造高效组织,推动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把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员工个人的人格、劳动和一切权益,尊重员工的自由发展,关心员工的成长,关心员工的进步,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多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密切干群之间的关系,增进员工之间的友谊,加强工作中的合作,营造和谐企业氛围,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打造特色文化,提炼企业精神,丰富“人本”内涵,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思想意识,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激励人”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大力培育团队精神,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员工行为,改善工作环境,凝聚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苦干实干加巧干,完成各项任务,实现经营目标,促进改革发展,营造一个和谐企业的人文发展环境。

二、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企业和谐的双赢环境。

大庆石油管理局二次创业发展纲要中强调指出: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快‘三转一调整’。就是要求我们建立完善个人工资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责任与绩效相联系的、精细透明的、公平公正的、科学合理的动态激励机制,分发挥分配杠杆作用,让不同层次、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人员,享有

利益的公平权,得到自己合理合法的利益报酬,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下同心,千方百计把企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好做强,在发展经济、提高效益的同时使职工不断得到实惠,共享改革成果,从而产生安全感,增强归宿感,乐于在企业安身立命,共建共存,实现双赢,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好员工的切身利益问题,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尊重人的价值,实现人的愿望,满足人的要求,促进人的发展,并且不断发展人的需求、改变人的需求;必须引导员工逐渐从追求个人利益转向追求共同利益、从追求物质利益转向追求精神利益、从追求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转向追求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促进企业发展的共同事业当中,在为他人、为企业、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体现、提升和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达到员工价值、企业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从单纯就生产抓生产、就管理抓管理、就经营抓经营的狭隘的思维定势中彻底摆脱出来,站在调动和提升人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的高度,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企业的发展获取根本性的力量。要求我们把对人的目的性与手段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作为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等得以产生的价值源泉,使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更加符合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符合员工的需求和愿望,从而创造有效的机制,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企业

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企业安全稳定的环境。

在目前管理局二次创业发展进程中,我国的企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关键时期,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企业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以员工的福祉为依归,把改善员工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现阶段员工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把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实现员工根本利益和满足员工合理需求、解决员工现实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既以维护员工的总体利益为根本,又以正确对待员工个人的利益为基础;既关注整体,又照顾个别;既重视长远,又关注现实,统筹推进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协调发展,妥善处理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只有这样,才能整合企业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形成全体员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奋斗、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促进企业与社会共同进步。

安全是生命线,安全是效益源。企业的安全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把安全工作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融入到职工工作生活的每个环节,营造“亲情”环境和“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氛围。树立“安全

是命根子,畅通是钱袋子”安全理念。克服“挣钱凭时气、安全靠运气”、“大活不漏,小活凑合”等错误思想,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养成安全生产习惯,依法办事,遵章守纪,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精细管理、精心作业,做到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别人、不别人伤害自己,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人人生产安全,人人享受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行安全评估,真正把安全生产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落实到岗位、落实到现场作业全过程,使企业真正走上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良性发展轨道。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和谐发展营造安全的环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特别是对于我们企业来说,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发展、必须全面建设和践行以人为本的先进文化,切实把办企业的指导方针转到以人为本上来。一切相信和依靠职工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全面构建新型的和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