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五华县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xx年3月10日在五华县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五华县人民政府县长 余其豹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增强后劲的五年,是我县发展环境日臻完善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五年。五年来,全县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县委“三年打基础,五年大提速,强势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总目标,全面贯彻“工业立县、教育优先、民生为重、和谐五华”发展理念,有效应对了金融危机、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的严峻挑战,确保了全县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和经济较快增长,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

“十一五”期间,我们在加大投入中拉动增长,在攻坚克难中推动发展,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显著壮大。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70.5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68.8%,年递增11.0%;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十五”期末的 33.2 :21.6 :45.2调整为29.6 :22.8 :47.6;县财政总收入16.27亿元、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98亿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146.9%、169.2%,年均增长23.9%、21.9%,连续七年获得省财政新增转移支付奖励。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xx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4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97.9 %,年递增14.6%;全县产值上亿元的企业8家,比“十五”期末增加6家;以制酒、制药、五金电器、汽车配件和工艺品为特色的产业初步形成,“工业立县”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xx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4.2亿元,比“十五” 期末增长27.8%,年递增5.0%。优质稻、烤烟、油茶、南药等四大绿色农业基地初具规模,我县荣获“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称号。

五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多、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90亿元,年均增长18.2%。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20xx年以来,累计投入8.2亿元,升级改造61.3公里“大南北”通道,建成33.2公里“小南北”通道,改造8条县道共133.4公里,完成933.5公里村道

延伸线硬底化建设,镇通行政村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底化;新开通3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90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71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84.2公里,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596公里、18.5公里。县城面貌明显改观。投入80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改造县城出口通道和县城主要街道,投资1.2亿元的县城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琴江公园、蒲丽顶森林公园相继建成使用。水利设施明显改善。投入7.3亿元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县城河堤、重点堤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有效推进,县城供水输水管道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县城内涝整治等民生水利全面推进。供电、通信等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五年来,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实效 “十一五”期间,我们统筹兼顾解难题,化解矛盾惠民生,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县新建扩建校舍27.83万平方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8%,比“十五”期末提高47.3个百分点,“普高”目标顺利实现;20xx年高考3A线以上人数4613 人,比“十五”期末增长112%。人口计生工作迈上新台阶。20xx年,我县人口计生工作升为省二类县管理;20xx年,被省政府授予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5390元、73.89亿元、49.45亿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47.5%、60.8%、122.5%。精神文明、安全生产、综治维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五年来,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全面提高 我们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为动力,全面建设创新型、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行政,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激励机制,凝聚了推动发展的合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五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450件。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深入开展,机关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

20xx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紧紧围绕县委全会、县人代会既定的目标任务,开拓创新,负重奋进,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态势。

一、坚持科学发展,经济实现良性运行

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0.5亿元,比增15.1 %,增速居全市第三,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8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58亿元,分别比增7.1%、22.8%、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2亿元,万元GDP能耗下降1.5%,完成市下达的万元GDP年度能耗下降指标。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共筛选储备项目48个、总投资35.57亿元;已立项24个、总投资10.75亿元,新开工建设项目55个、总投资13.1亿元。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电站选点规划通过专家组评审,“梅蓄”项目部正式挂牌,电站建设预可研报告通过了国家水电总院的审查,进

站公路征地拆迁、招投标已完成。投入10.2亿元的恒兴矿业顺利试产,国家矿山公园已立项建设。五华河华城转水堤(二期)16.9公里,益塘、桂田、东方红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工。华福中心、中医院门急诊大楼、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大楼基本建成。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继续扩大规划面积,打造万亩工业区,高标准绿化建设进园大道,设立人力资源招聘中心,产品展示大厅和工业区规划沙盘模型建成使用,县城工业区整理闲臵土地565亩,园区建设管理日臻完善。引进3家企业落户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合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3亿元;引进7家企业落户县城工业区,总投资5.71亿元。县城工业区实现工业产值13.67亿元、创税2456万元,分别比增57.0%、5.0%;县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产值2.98亿元、创税639万元,分别比增12.1%、14.1%。

工业经济实力增强。全县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42.4亿元,比增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实现产值22.6亿元,实现增加值6.86亿元,分别比增48.5%、38.4%,增速均居全市第二;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92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工业用电量1.41亿度,比增7.9%;新增2家年产值上亿元企业,总数达到8家,实现工业产值16.8亿元,比增51.2%,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4.4%,其中辉胜达电器公司产值4.5亿元;长乐烧酒业、辉胜达电器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长乐烧酒业的3000吨地下酒窖、1万吨果露酒生产线和康奇力药业的药用变性淀粉葡萄糖生产线、食品饮料生产车间已基本建成。外贸出口5151万美元,比增73.6%。荣华建材公司和机电厂进入破产终结

程序,县造纸厂、地矿企业的改革转制扫尾工作已完成。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民营经济不断壮大。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34.2亿元,比增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90元,比增16.0%,增幅创历史新高。全县粮食种植面积82.9万亩,优质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播种总面积的88%,粮食总产30.24万吨。现代绿色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建立了2000多亩中草药(岗梅)GAP种植全国示范基地;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36家,其中市级19家,县级17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2家、总数达157家;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市第二届农产品展销暨梅台农业合作交流会、“山洽会”和省第三届现代农业博览会;全年合同种植烤烟面积

1.86万亩,收购干烟叶5.2万担。新种油茶3万亩,在鸿图嶂林场建立了600亩国家级油茶高产栽培示范基地;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基本完成;造林1.47万亩,义务植树180 万株,改造林分1.37万亩,新种珍贵林木1万亩;引资造林2500亩,累计达到42.25 万亩,营造生物防火林带53.4 公里。畜牧业持续发展,肉类总产 5.53万吨,畜牧业产值12.76亿元,分别比增2.45%、6.58%。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发放良种补贴、粮食综合直补、种粮直补、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生态公益林补助等6930万元。

旅游商贸快速发展。全力加快“山、水、泥”休闲旅游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举办第三届热矿泥浴节,新建1家四星级酒店;国家级卫星电视台旅游卫视《粤来越开心》摄影组首次在我县拍摄大型旅游节目。全年接待旅游人数60万人次,总收入3.54

亿元,分别比增30.4%和33.9%。建筑、房地产、运输、饮服和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5亿元,比增15.0%。新登记各类经济主体2994户,比增11.4%;新增私营企业156户。华阳养猪专业合作社被全国供销总社评为“千社千品”富农工程专业合作社。

财税金融稳健运行。完成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8亿元,比增31.67%,增速居全市第三,增幅创历史新高;财政总收入16.27亿元,比增12.77%。国税组织收入1.54亿元。地税组织税费收入4.97亿元,比增39.76%。县农村信用社升级改造扎实推进。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3.39亿元、贷款余额27.05亿元,分别比增16.6%、25.0%。

二、加强基础建设,发展后劲日益增强

交通公路建设扎实推进。投入2.6亿元加快交通公路建设,省道S228线水寨至华城段28.1公里高标准改造全面完成,投资

1.71亿元、29.1公里的省道S238线安流龙中至棉洋塘唇段实现单边通车,国道G205五华段28.3公里、省道S228线新桥至董源段9.1公里改造基本完成,县道X029线斋公井至双华、X952线黎洞至七畲径和钼矿生态旅游专线公路基本完成;县道X960线华阳至龙村段、X958线坜陂至流洞段、X151线紫市至大田段公路已开工建设;完成村道延伸线硬底化330.6公里,新开通300人自然村公路30公里。

水利电网建设快速推进。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01亿元,完成维修、加固、新建、续建工程630宗。县城河堤加固和15宗

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工;启动新一轮12宗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14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解决了54个村共34217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县城供水应急备用水源建成使用;完成县水保站国家级科技示范园首期工程建设任务的85%,城乡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投入电网建设资金1.21亿元,完成110kV琴江至安流输电线路工程、110kV双头主变增容扩建工程和35kV双头至长布输电线路工程,35kV钼矿用电工程、35kV合江电站输变电工程投入使用,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宜居城乡建设亮点纷呈。“一园一场五馆”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大存纪念大桥建成通车,县城华三路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县城“三旧”改造工程示范点扎实推进;转水三塘堤景观“绿道”示范点基本形成;蒲丽顶森林公园晋升为省级森林公园;以公路主干道沿线村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为示范点的农村垃圾整治扎实开展;县城垃圾填埋处理场无害化扩容改造已立项,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并通过环保竣工验收。水寨、华城、安流3个镇,岐岭镇双头居委、长布镇长布居委等9个社区,水寨镇大沙村、河东镇增塘村等45个村的宜居城乡建设工作顺利通过了市考核验收。

国土资源管理规范有序。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完成土地开发建设项目5个,新增补充耕地面积9804亩,保障了民生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从严从重打击非法采矿行为,有效遏制

了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蔓延。完善监测网络,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

三、全力改善民生,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扶贫“双到”成效显著。确立“油茶种植、养猪、养鸡”三大主导产业,实施“三项帮扶机制”,省确认的115个贫困村13340户贫困户63424人全部落实了帮扶单位和责任人;各级帮扶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1.8亿元,落实发展集体经济项目138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8个,贫困村、户脱贫能力明显增强。5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占省定贫困村的50.4%,60%的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全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组织首个“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筹集善款955万元。

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全县用于民生领域财政支出12.5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7.18%,创历史新高。全县农村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财政供养人员全部纳入职工医疗保险,提高了年终一次性福利补助;兴建廉租房30套,发放租赁补贴26户;完成1491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归集住房公积金4849万元,发放贷款4513万元;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33期,培训贫困人口2.65万人次;新增就业岗位4806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02人,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6%,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45万人;启动实施了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农村养老保险参保78856人,居民医保参保5956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940125人,实现常住

人口全覆盖;征缴社保费2.84亿元,全面完成市下达的任务;失业保险待遇增加至589元、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增加至904元、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8万元,分别增加了38元、138元、3万元,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安全形势持续好转。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完善县镇村三级安全监管网络,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各类应急预案,积极开展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年”、“百日整治”专项行动,有效预防和处臵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各项指标控制在市下达的考核指标范围内,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综治维稳平安稳定。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粤安10”、“创平安、迎亚运”、“校园治安防范”、“社会治安重点整治”等活动,加快了县城和各镇主要街道路口的治安视频监控建设,加强了县、镇两级综治中心建设,积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未出现大型群体性事件,信访总量对比下降17.8%。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717宗,调解成功3672宗,成功率98.8%,提前一年实现了“平安名县”创建目标,华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五华县“民声通道”专栏获省农村信息化优秀成果奖,是梅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四、注重统筹兼顾,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人口计生再上新台阶。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建机制,打基础,促平衡,层级责任、优质服务、库存扫清等重点工作得到有效落

实,示范镇、村创建活动得到扎实推进。全县落实四术11431例,征收社会抚养费808万元,人口出生率11.8‰,政策生育率94.68%,无政策外多孩出生的镇6个、无政策外出生的村(居)223个,同比增加2个、23个,对202个村进行了人口计生考核,全面提升了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服务水平,如期实现了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目标。

教育事业实现新突破。高考再创新高,省线入围数达到4613人,连续居全市首位;筹资1.04亿元,妥善解决了1945名代课教师问题,新招录2278名教师,解决教师缺额问题;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普高”建设,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5.8%,同比提高了20.8个百分点,实现了“普高”目标;积极争取了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竞争性分配专项资金1000万元,扎实做好华城、郭田、双华等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布局调整、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

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双华、棉洋、华阳等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改造基本完成。全县无偿献血人数2342人,采血量46.97万毫升,基本满足了临床急救用血需求。全面实施免费婚检、产检和定额补偿新生儿疾病筛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251个行政村已安装篮球场器材,县综合训练馆正在建设中,“市七运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开展“文化名城”创建活动,建成5个文化先进镇和 140家“农家书屋”;五华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顺利通过省验收,李威光故居等被批准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华提线木偶赴上海世博会展演。大

力开展国防教育,积极创建省双拥模范县。全面启动申报中央苏区县的工作。《五华县志(1979-2000)》即将出版。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依法治县扎实推进。积极发展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发挥工会、共青团的桥梁纽带作用,民族宗教、对台事务、外事侨务、广播电视、物价、粮食、档案、气象、经协、打私、人防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五、强化服务意识,行政能力得到提高

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强化自身建设,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机关作风评议等活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行县政府班子成员每周工作计划和每月汇报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政府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坚持依法行政,扎实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及清理;坚持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县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县政协委员提案49件,办复率均为100%。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2宗;政务公开、重大决策听证等制度得到有效实施;积极防范在加大投入、重点项目建设中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健全完善审计和效能监察机制,坚持不懈地抓好纠风治乱和反腐败斗争,勤政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共审计(调查)项目35个,查出违规金额591万元,提出纠正金额448万元,提出审计建议59条,处理上缴财政143 万元。全县共立案查处经济违法案件23宗,挽回经济损失253.5万元。

各位代表,随着20xx年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顺利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完美收局。全县各级各部门干部群众发扬“负重奋进”精神,化压力为动力,克难攻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我们的城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的发展理念逐渐形成,新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呈现出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团结向上的良好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于上级党委、政府对五华的亲切关怀、坚强领导;取决于五华县委的统揽全局、正确指挥;得益于县人大的有效监督和县政协的大力支持;归功于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发展死路一条,慢发展穷路一条”的理念、团结奋进;来自于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多方配合,特别是广州市、番禺区的大力帮扶。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五华单位干部职工、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五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老同志、老干部,向为五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外来投资者、建设者、民营企业家、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出乡贤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历程,总结 2010 年的工作,实践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必须始终坚持把赶超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更实的举措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再创辉煌;必须始终坚持把争先进位作为第一追求,用更高的目标鼓舞士气、引领发展、勇攀高峰;必须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用更好的方法扫除障碍、破解难题、激活内力;必须始终坚持把改善民

生作为第一责任,用更多的精力倾听民意、体察民情、勤解民忧;必须始终坚持把依法治县作为第一方略,用更牢的准绳保驾护航、维护稳定、构建和谐。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更新较慢,少数干部工作状态不佳;二是工业主导地位不够明显,质量与效益有待提高;三是历史难题较多,社会建设历史欠账较大,城乡贫困面较广,民生保障任务较重,维稳形势仍然严峻;四是县镇经济薄弱,加快发展压力大,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采取措施,认真予以解决。

“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奋起直追、建设幸福新五华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发展大势,五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具备提速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从全国来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给我县提速进位带来重要的战略机遇。从区域发展看,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的全面实施,为我们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左右逢源、同享两大经济圈带来好处。从广东发展看,“十二五”期间,省将积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共享等战略,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财政体制、干部体制等方面作出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全力推动粤东西北跨越

发展,实现粤东西北发展全面提速,区域发展差距将呈现拐点式的转变,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强有力的支持。从五华发展看,随着省“双转移”战略、扶贫开发“双到”的深入实施,我县将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产业发展空间将进一步得到拓展。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县提出 “三年打基础,五年大提速,强势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确立“工业立县、教育优先、民生为重,和谐五华”的发展理念,思路明确清晰,措施切实开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基本形成。全县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步调更加一致,广大县内外乡亲支持家乡建设的热情更加高涨、行动更加积极,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区位劣势仍未根本改变。我县地处粤东北山区和广东偏远地区,交通欠发达成为制约我县发展的瓶颈,仍未得到根本性突破。二是产业层次不高。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小,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欠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艰巨。三是资源、资金、人才十分缺乏。我县资源贫乏,财政底子薄,各方面建设需要的资金缺口很大,加上长期以来人才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影响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根据省、市和县委的有关精神,我县组织编制了《五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到20xx年,力争有1家以上税收超亿元的工业企业,2家以上企业上市,3家以上产值超10亿元企

业;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40亿元,比20xx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以上;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亿元,比20xx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以上。整体发展水平达到全市中等水平,县级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在全省67个县中前移3位,在全省48个山区县中前移4位,使我县成为梅州推动绿色的经济崛起的重要力量。全县初步形成以中部为重点发展区、南北两翼为生态发展区的三大主体功能区发展模式,建成以绿色工业、旅游先锋产业、绿色现代农业、商贸物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为重点,具有五华特色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县域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各项事业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处理好绿色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的关系,努力探索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相融并进的山区科学发展之路。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大提速;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三是统筹城乡建设,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四是着力提高保障能力,大力改善民生福祉;五是提升政府效能,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五年大提速”的奋进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和省、市“两会”精神,围绕市委“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战略部署和县委“三年打基础,五年大提速,强势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总目标,坚持“工业立县、教育优先、民生为重、和谐五华”的发展理念,按照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的工作要求,全力打好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交通建设、扶贫开发“双到”三场硬仗,务求宜居城乡建设、民生改善、文化教育等三项重点工作有新突破,推进发展大提速、建设幸福新五华。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我们重点抓好如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始终坚持工业立县理念,在壮大经济总量上取得新突破 工业是我县加快脱贫奔康的重要途径。紧扣“打好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硬仗”这一核心,以优化提升“五大特色工业”聚集发展为突破口,积极实施“乡贤回乡创业工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工业区,不断壮大经济总量。

狠抓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全力拓宽招商渠道,把招商范围拓展至旅游、精致农业、特色文化、房地产、信息物流等产业,实行大招商。制订出台《关于全县实行招商引资责任制的决定》,落实各镇和县直单位的招商责任,组建“工业、农业、旅游”三个专业队驻外招商,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高潮,全面完成市下达意向投资33亿元的招商引资任务。继续加快县城工业区工业一路至三坑路板块、生活安臵区的征地拆迁和二期4000亩的详细控制性规划工作,抓好县经济开发区400亩的土地集约,规划建设首期1000亩的安流工业区,完善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园区承载力。大力实施“乡贤回乡创业工程”,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招商会,组织四场招商推介会,举办一场企业家联谊大会,加强意向项目的跟踪落实,力争引进5家以上投资上亿元、产业链长、发展后劲足的骨干企业落户工业区。力促创盛工贸、万绿达、华阳包装等企业建成投产,辉胜达电器公司总部回迁县城工业区,东莞华达电缆总厂、香港飞达帽业总部回迁县经济开发区,并于上半年动工建设,力促“总部经济”发展有新突破。继续实行规模以上企业县领导挂钩制度,全力解决企业在建设、生产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的人和事,坚决实行问责,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提高产业比重,促进投资合理增长。计划新动工县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117.8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7.29亿元,其中市重点项目

10个,投资总额91.7亿元,计划完成投资9.76亿元。全力做好今年计划投资2亿元的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征地拆迁、移民安臵等工作,确保进站公路今年上半年动工建设;扶持广东恒兴矿业尽快正式投产,力促其今年在香港上市;配合汕湛高速公路五华段动工兴建;启动“一场一园五馆”、长乐台(南越王赵佗行宫遗址)文化产业园、李惠堂文化产业园工程建设。

狠抓工业企业发展。围绕新增2家产值上5亿元的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均增长20%以上的目标,制订出台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的优惠办法,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等新兴产业聚集发展,扶持现有企业特别是制酒、制药、机电、五金电器等重点行业扩产增量。加快推进长乐烧酒业、康奇力药业和辉胜达电器公司上市步伐,协助长乐烧酒业3000吨地下酒窖和1万吨全自动果露酒生产线尽快投产,建成“广东省米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和“中国果酒产业研发基地”;支持规模以上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力促2至3个传统产业得到升级改造,新增2家税收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现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增长15%以上。

二、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新进展 夯实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以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精致高效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致力推动绿色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巩固优质稻粮食生产基地。全县优质稻播种面积85%以上,良种覆盖率96%以上。重点

抓好水寨现代标准农田7500亩示范区建设,完成基本农田整治8500亩,改造中低产田2300亩;办好河东、横陂两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巩固“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成果。建设好油茶基地。推进油茶产业带项目建设,扶持新大地、炬顺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进行规模开发,新种油茶2万亩,力争建设1家以上油茶精深系列加工厂。建设好烤烟基地。抓好专业化服务组织和烟田配套设施建设,种植烤烟1.8万亩,收购干烟叶5万担。建设好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建立水寨镇坝尾村、华阳镇太坪村、华城镇城东村蔬菜基地,梅林镇萝卜种植基地,发展城郊蔬菜生产基地和特色水产养殖,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着力提升农产品综合效益。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力争新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县级5家以上,争取在农业名牌产品创建上有新突破。积极组织涉农企业参加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销售网络,大力推广广州番禺帮扶五华的“农超对接”模式,推动农产品进入大都市大市场,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产品附加值。

努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落实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臵补贴等政策,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健全和完善依法征地、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和农房统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充分利用我县劳动力较多优势,以实施“双转移”为契机,发展壮大以一建、二建公司为龙头的劳务输出。加快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建立优秀农民工激励机制,大力实施应届大中专、高中毕业生和退伍复员军人当年清一色培训转移就业“两清”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以工定培”的订单式培训体系,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建3至5个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全年免费培训劳动力7000人、转移农业劳动力2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

三、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完善,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取得新动力 以打好交通建设硬仗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我县区位优势,加快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发展大提速的基础。

加快推进交通公路建设。投入8.26亿元,新改(建)省、县道公路9条167公里,完成镇通行政村延伸线水泥硬底化建设280公里,新建通3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40公里。重点配合做好全长40.5公里的汕湛高速五华段征地、拆迁,保证顺利施工;进一步完善省道S228线新桥至董源段9.1公里、县道X958线坜陂至维龙段18公里、县城西外环公路7.3公里配套设施建设;对省道S120线华阳至安流、水寨至兴宁水口段共48.6公里、热矿泥旅游专线公路15.2公里进行改造;加快县城环城大道9.8公里公路建设步伐;做好畲华高速(畲江—华阳)、34.5公里沿琴江河水寨至安流万塘公路等前期工作。

加快推进宜居城乡建设。抓住“三旧”改造良好机遇,高起点规划、大投入建设、精细化管理,提高城镇化水平。突出超前

规划,以县城为中心,高标准做好县城和中心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对已完成总体规划的县城(水寨)和2个中心镇(华城、安流),加快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完成棉洋、横陂、龙村等7个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和60个村的村庄整治规划,打造2个名镇、3个名村,高起点开发建设2个“三旧”改造项目,力争建成2个镇、11个村垃圾收集示范点。突出“拉框建架”,以二河(五华河、琴江河)四堤为依托,力争高标准建好县城环城公路,基本建成转水三塘堤3.7公里、河东下坝堤1.55公里两条绿色健身休闲长廊,加强县城规划区土地管理,扩大县城发展空间。突出经营城市理念,全力争取用地指标,严格执行规划,加强农村宅基地报批管理,加大土地储备力度,节约集约用地,充分利用金融平台,争取土地增量,盘活土地存量,发展房地产业,着力推进县城2个以上大型宜居小区建设,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深入开展宜居生态镇村和宜居城乡示范镇创建,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比重,标准化改造县城街道一条以上,加强市容市貌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县城整洁舒畅。

加快推进水利电网建设。全力推进县城河堤、五华河华城转水段等重点堤围和益塘、桂田水库除险加固扫尾工程,确保顺利通过省检查验收;完成12宗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县水保站国家级科技示范园首期工程;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项目的年度建设任务;实施益塘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建设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做好110kV安流至龙村Ⅱ回送电线路、35kV硝芳输变电等

重点工程和10kV以下基建配网工程的相关工作,提高供电可靠性。

加快推进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按照把南北两翼打造为生态旅游发展区的总体思路,修编《五华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和科学管理,建成“山、水、泥”旅游专线公路,把主要旅游景点串珠成链,加快推进益塘水库风景区、热矿泥温泉山庄创建国家4A级景区,力促建成一家五星级旅游酒店,立项建设五华天湖山生态旅游温泉休闲农庄,规划建设五华特产美食风情城,举办好热矿泥温泉山庄第四届泥浴节。全年旅游接待量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亿元以上,分别增长25%、30%以上。着力培育大型商贸连锁经营商,加快推进白酒和果合柿、腐竹、茶叶等特色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带动全县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和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城乡“清洁美”工程,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县城、中心镇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加强沿路、沿河、沿街的环境卫生整治。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臵审核制度,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和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力度,加强对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发挥污水处理厂减排效应,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继续开展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团体认建认领、捐建捐养生态绿化工程,积极开展“屋前屋后树成荫,庭内庭外花飘香”、“回赠母校一颗树”等植树绿化活动,宜树则树,宜草

则草,造林4万亩,共同营造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的宜居环境;加强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推进省级自然保护区七目嶂、省级蒲丽顶森林公园及绿色通道建设;建设梅河高速五华段31.8公里的绿色廊道和梅河高速岐岭出口至潭下公路、旅游干线景观林,建成转水至华城河堤沿线、水华线26.2公里山地绿色通道示范点和2个以上“三边”整治项目示范点;采取严格的措施,控制林木砍伐,强化森林防火,全面提高森林管护水平,提高生态功能等级。

四、切实加强民生福利保障,在构建和谐五华上取得新成效 始终坚持“民生为重”,加大财政在民生领域支出比重,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扎实抓好扶贫开发。全力打好扶贫开发“双到”硬仗,力争实现“争当全市标兵,走在全省山区县前列”的目标。继续整合各级资源、优势和力量,发挥镇村和贫困户的主体作用,创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示范点18个,新培育2家扶贫龙头企业,省定贫困村60周岁以上老人全部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完成150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1500元的贫困户实现应保尽保,树立30个脱贫致富先进村和300户脱贫致富之星,辐射带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扎实开展,确保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30%以上,贫困村落后面貌有根本改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快医院规划建设和改革试点工作,完成8间卫生院业务用房改造建设任务,提高医疗卫生工作水平。加快镇敬老院建设,

提高五保户供养水平;继续落实殡葬改革目标责任制,改造县殡仪馆火化车间,抓好生态公墓山建设;完善华福中心配套设施,落实老人高龄津贴。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把中职技校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城镇居民参保5.87万人以上;建成华城、水寨、安流3个中心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办事大厅,尽快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确保参保人数和基金征收总额增长10%以上。提高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津贴、住房公积金财政补贴标准。

大力发展镇级经济。围绕壮大经济规模、提高镇级财政自给能力目标,以城镇化为载体,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发展民营经济、培育特色经济为重要途径,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大县镇共建园区力度,提高镇级经济收入。引导各镇根据实际,突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特色农业、农村服务业,每年发展1至2个专业镇,形成一镇一业、一镇一特色的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镇级经济快速发展。 不断壮大财税实力。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 有针对性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强化各项配套服务,培植主体财源;全面清理县城及镇级规划区范围的各类用地,增加土地出让、转让收入。坚持依法治税,进一步健全征管机制,强化征管措施,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收支分类、村账镇管、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改革,合理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民生保障领域。加强对财政性投资和政策性融资项目的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财

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快粗放型财政向效益型财政转变。积极开拓农村保险市场,继续加大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压降力度,加快农村商业银行建设步伐。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继续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深入抓好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和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加大违法违规用地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每年递减10%地质灾害隐患点。完善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自然灾害、重大环境污染等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臵救援体系建设。强化市场监管,努力稳定物价水平。加强储粮管理,确保粮食安全。落实县政府及工作部门领导定期接访制度,完善调解机制和县镇村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全面推进村(居)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建设,开展专项整治,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强化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实现“平安五华”。

五、全面统筹各项事业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上取得新成果 各项事业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标志,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与源泉,必须统筹协调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全面铺开创建教育强镇工作,今年重点推进华城、水寨、双华、郭田、梅林等5个镇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建成规范化学校,并申报省教育强镇验收。筹办伟梅华侨中学,建设5所规范化镇中心幼儿园;全力提升高中办学水平,力争高考省线和重点本科入围数有新突破。积极开

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法制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素质。

全力推进人口计生水平提升。围绕“两个二年”目标,以落实层级责任为切入点,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扎实开展示范镇、村创建活动,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制考核办法,推进人口计生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

全力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严厉打击“黑网吧”。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深入开展计划免疫和无偿献血工作。加大文物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完成华侨戏院改造,新建综合文化站5个,建成3个以上镇文化广场、70个村文化室、130家农家书屋,创建2个以上文化先进镇,协助做好电视剧《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拍摄工作。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做好 “市七运会”在我县举办的筹备工作,完成周江、长布两个镇的体育健身场所建设。此外,切实加强广播电视、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民兵营建设、双拥共建、征兵、气象、档案、宗教、经协、人防、打私等工作,进一步发展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加快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全力办好“10件实事”。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今年办好“10件实事”:

1、省定贫困村80%以上的贫困户实现脱贫;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万人;

3、完成31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4、农村5%的行政村实现垃圾收集处理;

5、兴建廉租房30套、经济适用房20套;

6、创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7、完成县城供水输水管道改造工程;

8、完成S238线安流龙中至棉洋塘唇段高标准改造工程;

9、完善县医院急救中心配套设施;

10、建设县城视频监控系统第二期工程。

六、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在提升政府效能上取得新进步 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廉洁政府和高效服务政府。

自觉接受监督,推进民主决策。主动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高度重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切实提高办理质量。积极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科协、工商联工作。完成县镇村换届工作。大力推进依法治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六五”普法,强化行政复议,认真贯彻落实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完善重大决策依法审查、听证咨询、社会公示制度,着力构建法治服务型政府。

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素质。以建设一支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队伍为着力点,大力做好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公务员整体素质。继续开展机关作风评议活动,克服形式主义、文山会海、工作漂浮等不良作风。树立“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

不移公仆心”的勤政廉政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大工程的审计监督,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进一步完善领导负责制、考核排位制、跟踪督办制、县领导挂钩联系机制,对多次督办仍无法解决或多次拖延办结时限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实施问责,确保政府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各位代表,新形势催人奋进,新使命光荣神圣,新征程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负重奋进的无畏勇气,始终保持争先进位的高昂斗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加快发展的前进步伐!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县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为“推进发展大提速、建设幸福新五华”而努力奋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