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掌握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有机物分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有机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不同,当展开剂流经吸附剂时,有机物各组分会发生无数次吸附和解吸过程,吸附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而吸附力弱的组分则滞后,由于各组分不同的移动速度而使得她们得以分离。物质被分离后在图谱上的位置,常用比移值Rf表示。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5.0cm×15.0cm硅胶层析板两块,卧式层析槽一个,点样用毛细管。

四、物理常数

五、仪器装置图

“浸有层析板的层析槽”图

1-层析缸,2-薄层板,3-展开剂饱和蒸汽,4-层析液

六、实验步骤

(1)薄层板的制备:

称取2~5g层析用硅胶,加适量水调成糊状,等石膏开始固化时,再加少许水,调成匀浆,平均摊在两块5.0×15cm的层析玻璃板上,再轻敲使其涂布均匀。(老师代做!)

    固化后,经105℃烘烤活化0.5h,贮于干燥器内备用。

(2)点样。

在层析板下端2.0cm处,(用铅笔轻化一起始线,并在点样出用铅笔作一记号为原点。)取毛细管,分别蘸取偶氮苯、偶氮苯与苏丹红混合液,点于原点上(注意点样用的毛细管不能混用,毛细管不能将薄层板表面弄破,样品斑点直径在1~2mm为宜!斑点间距为1cm

(3)定位及定性分析

    用铅笔将各斑点框出,并找出斑点中心,用小尺量出各斑点到原点的距离和溶剂前沿到起始线的距离,然后计算各样品的比移值并定性确定混合物中各物质名称。

实验注意事项

1、铺板时一定要铺匀,特别是边、角部分,晾干时要放在平整的地方。

2、点样时点要细,直径不要大于2mm,间隔0.5cm以上,浓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拖尾、混杂现象。

3、展开用的烧杯要洗净烘干,放入板之前,要先加展开剂,盖上表面皿,让烧杯内形成一定的蒸气压。点样的一端要浸入展开剂0.5cm以上,但展开剂不可没过样品原点。当展开剂上升到距上端0.5-1cm时要及时将板取出,用铅笔标示出展开剂前沿的位置。

讨论:

七、思考题

 

第二篇:第二篇薄层色谱法

第二篇 薄层色谱法(第二法)
  6 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食品中的糖精钠用乙醚提取、浓缩、薄层色谱分离、显色后与标准比较,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测定。
  7 试剂
  7.1 乙醚:不含过氧化物。
  7.2 无水硫酸钠。
  7.3 无水乙醇及乙醇(95%)。
  7.4 聚酰胺粉:200目。
  7.5 盐酸(1+1):取100mL盐酸,加水稀释至200mL。
  7.6 展开剂
  7.6.1 正丁醇+氨水+无水乙醇(7+1+2)。
  7.6.2 异丙醇+氨水+无水乙醇(7+1+2)。
  7.7 显色剂
  溴甲酚紫溶液(0.4g/L):称取0.04g溴甲酚紫,用乙醇(50%)溶解,加氢氧化钠溶液(4g/L)1.1mL调节pH为8,定容至100mL。
  7.8 硫酸铜溶液(100g/L):称取10g硫酸铜(CuSO4·5H2O),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7.9 氢氧化钠溶液(40g/L)。
  7.10 糖精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0851g经120℃干燥4h后的糖精钠,加乙醇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95%)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糖精钠(C6H4CONNaSO2·2H2O)。
  8 仪器
  8.1 玻璃纸:生物制品透析袋纸或不含增白剂的市售玻璃纸。
  8.2 玻璃喷雾器。
  8.3 微量注射器。
  8.4 紫外光灯:波长253.7nm。
  8.5 薄层板:10cm×20cm或20cm×20cm。
  8.6 展开槽。
  9 分析步骤
  9.1 样品提取
  9.1.1 饮料、冰棍、汽水:取10.0mL均匀试样(如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碳,先加热除去。如样品中含有酒精,加4%氢氧化钠溶液使其呈碱性,在沸水浴中加热除去)置于100mL分液漏斗中,加2mL盐酸(1+1),用30,20,20mL乙醚提取三次,合并乙醚提取液,用5mL盐酸酸化的水洗涤一次,弃去水层。乙醚层通过无水硫酸钠脱水后,挥发乙醚,加2.0mL乙醇溶解残留物,密塞保存,备用。
  9.1.2 酱油、果汁、果酱等:称取20.0g或吸取20.0mL均匀试样,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60mL,加20mL硫酸铜溶液(100g/L),混匀,再加4.4mL氢氧化钠溶液(40g/L),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0min,过滤,取50mL滤液置于150mL分液漏斗中,以下按9.1.1自“加2mL盐酸(1+1)”起依法操作。
  9.1.3 固体果汁粉等:称取20.0g磨碎的均匀试样,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100mL水,加温使溶解、放冷。以下按9.1.2自“加20mL硫酸铜溶液(100g/L)”起依法操作。
  9.1.4 糕点、饼干等蛋白、脂肪、淀粉多的食品:称取25.0g均匀试样,置于透析用玻璃纸中,放入大小适当的烧杯内,加50mL氢氧化钠溶液(0.8g/L),调成糊状,将玻璃纸口扎紧,放入盛有200mL氢氧化钠溶液(0.8g/L)的烧杯中,盖上表面皿,透析过夜。量取125mL透析液(相当12.5g样品),加约0.4mL盐酸(1+1)使成中性,加20mL硫酸铜溶液(100g/L),混匀,再加4.4mL氢氧化钠溶液(40g/L),混匀,静置30min,过滤。取120mL(相当10g样品),置于250mL分液漏斗中,以下按9.1.1自“加2mL盐酸(1+1)”起依法操作。
  9.2 薄层板的制备
  称取1.6g聚酰胺粉,加0.4g可溶性淀粉,加约7.0mL水,研磨3~5min,立即涂成0.25~0.30mm厚的10cm×20cm的薄层板,室温干燥后,在80℃下干燥1h。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9.3 点样
  在薄层板下端2cm处,用微量注射器点10μL和20μL的样液二个点,同时点3.0,5.0,7.0,10.0μL糖精钠标准溶液,各点间距1.5cm。
  9.4 展开与显色
  将点好的薄层板放入盛有展开剂(7.6.1或7.6.2)的展开槽中,展开剂液层约0.5cm,并预先已达到饱和状态。展开至10cm,取出薄层板,挥干,喷显色剂,斑点显黄色,根椐样品点和标准点的比移值进行定性,根据斑点颜色深浅进行半定量测定。
  9.5 计算
  
  式中:X2——样品中糖精钠的含量,g/kg或g/L;
  m3——测定用样液中糖精钠的质量,mg;
  m4——样品质量(体积),g(mL);
  V3——样品提取液残留物加入乙醇的体积,mL;
  V4——点板液体积,mL。
  第三篇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方法(第三法)
  10 原理
  糖精选择电极是以季铵盐所制PVC薄膜为感应膜的电极,它和作为参比电极的饱和甘汞电极配合使用以测定食品中糖精钠的含量。当测定温度、溶液总离子强度和溶液接界电位条件一致时,测得的电位遵守能斯特方程式,电位差随溶液中糖精离子的活度(或浓度)改变而变化。
  被测溶液中糖精钠含量在0.02~1mg/mL范围内。电极值与糖精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成直线关系。
  11 试剂
  11.1 乙醚:使用前用盐酸(6mol/L)饱和。
  11.2 无水硫酸钠。
  11.3 盐酸(6mol/L):取100mL盐酸,加水稀释至200mL,使用前以乙醚饱和。
  11.4 氢氧化钠溶液(0.06mol/L):取2.4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11.5 硫酸铜溶液(100g/L):称取硫酸铜(CuSO4·5H2O)10g溶于100mL水中。
  11.6 氢氧化钠溶液(40g/L)。
  11.7 氢氧化钠溶液(0.02mol/L):将11.4稀释而成。
  11.8 磷酸二氢钠[c(NaH2PO4·2H2O)=1mol/L]溶液:取78g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溶解后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11.9 磷酸氢二钠[c(Na2HPO4·12H2O)=1mol/L]:取89.5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于250mL容量瓶中溶解后,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11.10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87.7mL磷酸二氢钠溶液(1mol/L)与12.3mL磷酸氢二钠溶液(1mol/L)混合即得。
  11.11 糖精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0851g经120℃干燥4h后的糖精钠结晶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mg糖精钠(C6H4CONNaSO2·2H2O)。
  12 仪器
  12.1 精密级酸度计或离子活度计或其他精密级电位计,准确到±1mV。
  12.2 糖精选择电极。
  12.3 217型甘汞电极:具双盐桥式甘汞电极,下面的盐桥内装入含1%琼脂的氯化钾溶液(3mol/L)。
  12.4 磁力搅拌器。
  12.5 透析用玻璃纸。
  12.6 半对数纸。
  13 分析步骤
  13.1 样品提取
  13.1.1 液体样品:浓缩果汁、饮料、汽水、汽酒、配制酒等。准确吸取25mL均匀试样(汽水、汽酒等需先除去二氧化碳后取样),置于250mL分液漏斗中,加2mL盐酸(6mol/L),用20,20,10mL乙醚提取三次,合并乙醚提取液,用5mL经盐酸酸化的水洗涤一次,弃去水层,乙醚层转移至50mL容量瓶,用少量乙醚洗涤原分液漏斗合并入容量瓶,并用乙醚定容至刻度,必要时加入少许无水硫酸钠,摇匀,脱水备用。
  13.1.2 含蛋白质、脂肪、淀粉量高的食品:糕点、饼干、酱菜、豆制品、油炸食品,称取20.00g切碎样品,置透析用玻璃纸中,加50mL氢氧化钠溶液(0.02mol/L),调匀后将玻璃纸口扎紧,放入盛有200mL氢氧化钠溶液(0.02mol/L)的烧杯中,盖上表面皿,透析24h,并不时搅动浸泡液。量取125mL透析液,加约0.4mL盐酸(6mol/L)使成中性,加20mL硫酸铜溶液混匀,再加4.4mL氢氧化钠溶液(40g/L),混匀。静置30min,过滤。取100mL滤液于250mL分液漏斗中,以下按13.1.1自“加2mL盐酸(6mol/L)”起依法操作。
  13.1.3 蜜饯类:称取10.00g切碎的均匀样品,置透析用玻璃纸中,加50mL氢氧化钠溶液(0.06mol/L),调匀后将玻璃纸扎紧,放入盛有200mL氢氧化钠溶液(0.06mol/L)的烧杯中,透析、沉淀、提取按13.1.2操作。
  13.1.4 糯米制食品:称取25.00g切成米粒状的小块均匀样品,按13.1.2操作。
  13.2 测定
  13.2.1 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吸取0,0.5,1.0,2.5,5.0,10.0mL糖精钠标准溶液(相当于0,0.5,1.0,2.5,5.0,10.0mg糖精钠),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5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加水至刻度,摇匀。
  将糖精选择电极和甘汞电极分别与测量仪器的负端和正端相连接,将电极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按其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调节至使用状态,在搅拌下用水洗至电极起始电位(例如某些电极起始电位达—320mV)。取出电极用滤纸吸干。将上述标准系列溶液按低浓度到高浓度逐个测定,得其在搅拌时的平衡电位值(-mV)。
  在半对数纸上以毫升(毫克)为纵坐标;电位值(-mV)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13.2.2样品的测定:准确吸取20mL 13.1条下的乙醚提取液置于50mL烧杯中,挥发至干残渣,加5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小心转动,振摇烧杯使残渣溶解,将烧杯内容物全部定量转移入50mL容量瓶中,原烧杯用少量水多次漂洗后,并入容量瓶中,最后加水至刻度摇匀。依法测定其电位值(-mV),查标准曲线求得测定液中糖精钠毫克数。
  13.3 计算
  
  式中:X3——样品中糖精钠的含量,g/kg或g/L;
  m5——测定液中糖精钠的质量,mg;
  V5——乙醚提取液的体积,mL;
  V6——分取乙醚提取液的体积,mL;
  m6——样品的质量或体积,g或mL。
  结果的表述:同5.4。
  13.4 干扰
  本法对苯甲酸钠的浓度在200~1000mg/kg时无干扰;山梨酸的浓度在50~500mg/kg,糖精钠的含量在100~150mg/kg范围内,约有3%~10%的正误差,水杨酸及对羟基苯甲酸酯等对本法的测定有严重干扰。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第一法由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辽宁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武汉市卫生防疫站、浙江省卫生防疫站、四川省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第二法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第三法由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扬州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市南市区卫生防疫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太原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