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调研报告

姓 名:侯贝贝 报

班 级:旅游121 告

学 号:120009040123

联系方式:151xxxxxxxx

经济管理系认识实习

调研报告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

专业:旅游管理

姓名: 候贝贝

班级:旅游121

学号: 151xxxxxxxx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

目 录CONTENTS

一、行业调研意义

二、调研的内容

1、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

2、中国旅游发展优势发展优势

3、如何推进中国旅游行业快速发展

4、中国旅游行业存在的问题

三、总结、、

一、 行业调研意义

如今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更加的充实富裕了,在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很多。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极大的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现今,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快速,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外出旅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同时又直接、间接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我作为一名旅游专业的学生,应该积极关注中国旅游行业的行情和旅游市场的现状,为我以后在旅游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旅游行业的调研,我对旅游行业的基本行情和中国旅游市场的现状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也理解到许多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旅游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旅游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等等。

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我不仅更加清楚的认识了我们中国旅游行业的基本行情和市场状况,而且我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的与人沟通的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我在本次调研活动中的做大收获。

二、调研的内容

1、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20xx年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发展,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增长均高于预期, 20xx年国内出游人数达26.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9306亿元,入境旅游人数13542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85亿美元。到20xx年,我国全年出境旅游人数8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6.7%,出境旅游花费980亿美元,同比增长35.2%。近年来,中国出境游规模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xx年超过8000万人次,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长期滞后于旅游出境消费发展的中国旅游企业跨国发展,在20xx年迅速改变格局。到20xx年上半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呈现稳步发展和结构调整并存的特征。市场基本面呈现“两高一降”,产业和区域运行受宏观经济等发展环境影响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市场主体博弈加剧。

在内需启动、消费升级以及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正

步入黄金发展期。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中国政府将多策并举,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国内旅游行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行业也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旅游行业主要有生态旅游、黄金周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健康旅游、旅游小城镇、主题公园、奖励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自驾车旅游等等。随着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我们会继续加大对旅游行业的投资。更好更快的促进我们旅游业的发展。

如果中国的旅游市场,正处在不断前进的阶段,人民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没到节日假期,我们的旅游市场就极其火爆,旅游资源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如果我们向更好的促进中国旅游行业的发展,那么只有不断加大投资,加快我国的基层设施建设,加快旅游资源的建设,同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那么才能利于不败之地。

2、中国旅游发展优势发展优势

我国的旅游行业与旅游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旅游规模和效益还不是很好,但我国在旅游资源和区位上占有有很大优势,发展的巨大潜力。

A、资源优势。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自然风光景色众多。并且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意大利,所以我国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我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如:九寨沟,梦幻的神话世界 ;青海湖 ,雪城高原上的明珠;纳木措 ,朝圣者心中的天湖 ;漓江,天然墨水画;黄山 ,集天下名于一身。

B、区位优势。

我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并且多种多样,类型齐全。我国位于亚洲之东,面向太平洋,与中多国家或陆上相邻或隔海相望,还路交通便利,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客源优势。

我国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许多异客他乡之人相望的圣地,每年来华旅游的人数不断,并且日益增多,客源丰富。如:我国的国际旅游岛—海南岛,因为其热带海域风光美丽怡人,每年都会吸引大批俄罗斯游客前来旅游,极大的促进了海南岛的旅游业发展及经济发展。

3、如何推进中国旅游行业快速发展

A、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旅游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发展农家乐旅游业的意见》、《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等规范性、政策性文件,从不同方

面引导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特别是区假日指挥中心充分发挥"属地管理"职能,在每年黄金周期间,坚持开展旅游行业安全秩序大检查,规范从业人员经营行为,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有力保证了辖区旅游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B、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各级要充分认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C、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加快建设"旅游名区"。

按照"红色旅游带动生态休闲支撑、市区共同开发、提升服务创收"的发展思路,唱响红色主题,打造绿色品牌,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委托国内知名专业咨询机构,认真搞好旅游项目策划,科学编制全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实施好枣园红色旅游服务区、南泥湾旅游区、柳林生态观光旅游区、万花山旅游区、天河生态风景区五大旅游区项目的规划开发工作,进一步规范提升延安保卫战、井家湾黄土风情美食村以及农家乐专业村经营服务水平,通过项目带动做大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名区"。

D、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旅游项目发展资金,抓住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机遇,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特别是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搞好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筛选、论证、储备和包装,强化招商意识,健全招商机制,落实招商责任,培植招商主体,千方百计拓宽投资渠道。区财政每年要列支旅游发展资金,专项用于旅游项目规划、宣传推广、人才培训、旅游产品包装及特殊贡献奖励等,从而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E、积极做好旅游形象宣传和促销工作。

积极参加中、省、市组织的旅游市场交易会和旅游商品博览会,组织旅游企业走出去对外推介宣传我区旅游产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广泛借助各种媒体、广告牌开展宣传,编印《旅游指南》、《旅游画册》等,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F、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

认真组织研制开发具有我区特色的旅游产品、工艺品、纪念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培育和扶持一批有市场潜力的旅游产品生产企业。规范和新建一批旅游购物商场,优化、绿化、美化、净化旅游市场,丰富旅游产品,给游客足够的选择余地。强化各类酒店管理,增强优质服务意识,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营造"让每一位游客到延安来都满意"的旅游环境。

G、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健全旅游监管体系,充实区旅游质量监督所工作人员,落实设备及办公经费,进一步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组织旅游、工商、公安、商务、卫生、质检、价格等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制定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服务准则,实行农家乐、旅游购物、宾馆饭店等级管理制度。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旅游行业自律水平。

4、中国旅游行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在看到旅游发展的巨大优势和空间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区在发展旅游业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下几点。

A、 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快速,极大的刺激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拉动了我国的内需,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旅游行业依然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某些地区的旅游部门,旅游机构监管不力,没有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没有气到带动经济良好发展的作用。

B、 管理机构不健全,监管作用发挥不够。

旅游质量监督所是管理旅游市场的执法机构,目前该机构无编制、人员,市场监管职能缺失。加之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素质不够高,旅游业务管理和培训跟不上,致使行业行为不规范,旅游市场运行比较混乱。

C、旅游商品市场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

旅游商品市场大多分布在景区周围,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基础设施不配套,没有上档次的专业市场或旅游购物一条街。销售的旅游产品、纪念品种类单一,档次不高,没有精、细、优产品。而且一些市场产品质量不高,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欺诈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旅游声誉。

D、旅游产业发展投入较少。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不足的问题已经从先出来。但是,旅游规划、项目开发、宣传促销、产品研制开发等工作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E、旅游资源不足。

在我国自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我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意大利。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旅游资源不足,旅游资源依旧缺乏,旅游项目开发建设难,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

三、总结、、

旅游,在中国古代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有了。大禹为了疏通九江十八河饱览山河壮丽;之后是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周游列国之余的旅行;汉时张骞出使西域,玄奘取经印度,郑和七下西洋,还有著名的旅游家徐霞客。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国旅游业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旅游已经极大的方便普篇,出行也极其的轻松,不再向以前如此的辛苦劳累。

中国旅游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短短的几十年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婴儿慢慢长大。旅游业的商业模式、架构形态、组织形式一步步趋向成熟。随着信息网络和交通的高速发展,旅游网站多如牛毛,旅行社遍布大街小巷。出入境旅游市场日渐常态化,国与国之间的互动交流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中国旅游服务机构的观念和方法。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中国旅游市场将从以入境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基础,发展到国内、入境、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共同发展。到20xx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将达到1亿人次,国内旅游将达到28亿人次,人均出游2次,出境旅游将达到1亿人次,三大市场游客总量达30亿人次,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将稳定增长,到20xx年人均GDP将达3500美元左右甚至更多,这将进入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略和加快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将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和世界舞台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中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尽管当前面临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没有发生逆转,我国旅游业发展仍属于上升期。基于以上分析,中国旅游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系列鲜明的特征。旅游是提高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旅游集中体现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各个方面的要求,旅游消费成为持续性的需求,这就使旅游业具有比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旅游发展不是简单地适应需求,而是满足现实需求、引发潜在需求和创造新的需求的综合体现。这是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综合效益不断显现的过程。

为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良性发展,我国旅游业在今后一段时期要完成促进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三大任务,达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培育新型重要产业的战略目标。只有这样,我国的旅游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才能在与外国竞争中保持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篇:《山东省旅游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山东省旅游条例》贯彻落实情况

调 研 报 告

10月13日,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麻然华带领调研组,对全市贯彻实施《山东省旅游条例》情况进行视察和调研。调研期间,先后听取了市旅游局关于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以及国民休闲汇活动方面的情况汇报,了解了基层对旅游机构建设、旅游专项经费、旅游教育人才培训等问题的意见建议,实地考察了经济开发区、运河开发区、武城县、夏津县、齐河县的部分旅游景区、景点,并组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山东省旅游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xx年10月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加大贯彻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条例》的指导、管理和规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广泛学习宣传条例,旅游大发展氛围逐渐形成 各级旅游部门成立学习宣传贯彻《条例》工作小组,组织、指导学习宣传工作。召开宣讲会,开展宣传月活动,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培训、辅导讲座等形式,组织旅游系统干部和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学习教育,参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组织了《条例》知识竞赛,有效答题卡千余份,其 1

中优秀答卷占90%以上,加深了对《山东省旅游条例》的理解,达到了以赛促学,以学促管的目的。营造浓厚的《条例》宣传氛围,在德州晚报设臵专版,连续三期进行宣传及有关条款解读。在全市主要街道、广场、景点、旅行社、星级酒店悬挂了各类的标语口号。全社会更加关注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认同程度越来越高,依法配合支持、发展旅游,依法治旅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

(二)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明确旅游业发展目标

按照《条例》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抢抓旅游产业被列入全市十大产业体系之中的重大机遇,制定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发展规划和推进计划,对三年任务目标分解细化。确定了以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为主线,以实施“旅游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以持续加大投入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完善旅游产品,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加快构建旅游业现代产业体系。明确了从20xx年到20xx年全市累计完成旅游总投入500亿元,年度旅游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62.5%,国内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390万人,年均增长35.2%的发展目标。

(三)修订完善规划,“旅游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取得成效

按照“高起点、高定位”的发展思路,邀请中国旅游研究院完成《德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时编制《德州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旅 2

游发展的优势、特色、定位、思路、措施等重要问题,为实现旅游大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强力推动“旅游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旅游项目先后建成或开工。全市在建或即将开工重点项目49个,计划总投资659.4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84.23亿,目前已到位资金86.6亿元。黄河国际生态城、东盟国际生态城、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四女寺风景区、庆云宫、祥云欢乐世界项目、运河开发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较快。世界最大的室内海洋馆,泉城海洋极地世界项目已于7月28日盛大开业,开业至10月7日共接待游客9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61亿元,预计年可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温泉度假村项目于9月17号正式签约,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四)完善旅游产业要素,基础设施不断健全

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功能配套联动、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德州东站旅游交通零换乘,及时将游客分流到市区、景区;协调在德州东站、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市道路和通往主要旅游景区(点)的道路上完善中英文对照的交通指示牌、旅游景区(点)指示牌;在高铁客运站、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相对集中区域,积极筹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集散中心,加快旅游厕所、停车场、旅游紧急救援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旅游服务标准化。目前,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27处,其中4A级景区4家。国家级、省级工农业旅游 3

示范点21处。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成为全市首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市旅行社64家,星级饭店19家,星级餐馆17家。全市3家按照五星级旅游饭店标准建设的饭店营业,五星级饭店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正规旅游车队2家,有专用旅游车辆60余辆。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学校2家。持有导游IC卡人员411人。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5000多人。庆云县成为全省首批旅游强县。夏津县今年将接受省旅游局审核,有望成为我市第二家省级旅游强县。省级旅游强乡镇2个,旅游特色村达到4个。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6家。山东省旅游休闲购物街区1家,山东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2家。

强化行业管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培大扶强,扶持三家旅行社积极申报出境旅游业务资质。因势利导,吸引德州公路、德百集团介入旅行社行业。借势提升,全力提高富豪康博、外海瑞廷、凯元温泉度假村、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运营规格。强力助推,加快经济开发区旅游综合功能配套步伐。狠抓旅游安全、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联合工商、地税、安监、交通运输、消防等部门开展旅游市场整顿检查,强调安全旅游,查处违规运营行为。强化培训全市旅行社、星级酒店餐馆、旅游景区(点)从业人员,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创新旅游统计工作,全市13个县(市、区)及各旅游企业纳入统计范围,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全面建立县级旅游统计制度的城市。

(五)加强城市营销,旅游活动精彩纷呈,开展“国民休闲汇”活动助推幸福德州建设

4

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京沪高铁媒体投放“中国太阳城”城市形象片,印制精致宣传折页,推介德州低碳旅游,助推德州城市品牌由“德州扒鸡”向“中国太阳城”的历史性转变。积极开展第二届“好客山东(德州)贺年会”、“中国旅游日”、“世界旅游日”、“国民休闲汇”等丰富多彩旅游活动,活跃了我市旅游市场,提升旅游地接人气。

正在进行的首届“国民休闲汇”活动,整合了资源、营造了氛围、促进了消费,引领了休闲理念,有效助推了幸福德州建设。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保海任组长的“国民休闲汇”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宣传部等26个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旅游局,为活动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两次召开“国民休闲汇”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国民休闲汇”活动各项具体工作。制定下发《德州市“国民休闲汇”宣传工作方案》,召开德州“国民休闲汇”新闻媒体见面会,大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德州市电视台在《德州新闻》开设“全民休闲汇”栏目,其他各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休闲汇活动。各部门、各县市区精心组织,推出系列主题活动。

市农业局将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各县市区积极培植休闲农业资源,努力拓展农业生态观光、果实采摘、科普教育、文化传承、特产销售等一系列功能,促进农民增收、愉悦城乡居民;市商务局组织各县市区及市属各大流通企业,积极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市文广新局开展送文艺演出下乡活动,组织40场文艺演出;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德城 5

区直医疗卫生单位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8家医疗单位的百余名工作人员走进市中心广场,举行免费义诊和医疗知识宣传活动;市体育局举办第四届运动会、全市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气功、乒乓球、象棋、羽毛球等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广泛的系列健身体育赛事;市文明办下发通知,要求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以“我们的节日〃中秋” 为主题,深入推进首届“国民休闲汇”活动;团市委在中国太阳谷举办2011德州青年集体婚礼;市旅游局联合澳德乐组织了“好客山东(德州)休闲汇”百种旅游商品展;宏泰旅行有限公司举办“城乡互动游百分百”活动。

各县市区做好各自结合文章,利用休闲汇期间适逢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的机会,普遍举办了“国民休闲汇”启动仪式,以及乡间休闲系列、主题周、消夏文化晚会、模特大赛、庙会、颁奖晚会、诗朗诵、歌咏比赛、健身节、商品展销等丰富多彩休闲活动,有效拉动了经济发展。

全市主要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均推出系列优惠活动,促进全民休闲消费。

通过广泛开展主题突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高潮,全民大休闲”,营造了全民共享休闲汇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全市在贯彻落实《条例》,加强旅游行

业管理,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6

(一)对《条例》和旅游业发展的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干部群众依据《条例》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识不够强,还没有真正把旅游业当作一项支柱产业去对待、去发展。

(二)对旅游资源缺乏统一管理。各主要景点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致使行业监督难以到位,对新建、改建、扩建景区的控制与管理缺乏必要的手段和措施。

(三)旅游产业化水平不够高。与一些旅游大市相比,我市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档次较低,缺少文化内涵和配套旅游项目,难以满足较高层次的游客要求。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离规模化、产业化还有很大差距。

(四)旅游市场秩序还需进一步规范。部分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经营、文明经营意识淡薄,旅行社之间恶性竞争、无证导游、欺客宰客等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时有发生,环境卫生和旅游安全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五)城市公共旅游服务设施亟待建立健全。德州市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标是打造国内外游客向往的优秀旅游目的地。而现有配套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已不能满足形势的发展要求。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旅游地接游客首次接近千万人,相当去年全年总和。到20xx年,德州旅游业要完成旅游总投入500亿元,旅游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62.5%,国内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390万人,年均增长 7

35.2%。形势飞速发展,急需配套建设一系列基础服务设施。这些均为一座城市最为基础的公益性、社会性旅游功能。

(六)旅游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亟需加强。当前,我市旅游业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构建、“旅游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幸福德州建设给旅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一些体制上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特别是旅游局职能弱,机构少,人员严重不足,已成为影响工作深入开展的制约因素。全省17市旅游局中,14个已列入政府序列,只有德州和滨州、菏泽三市没列入。县市区旅游机构,除个别县市区外,大部分县市区都存在机构不健全、编制少、职能弱、人员素质低、办公条件差、经费缺乏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全市旅游业平衡协调发展。

(七)旅游教育培训工作滞后。目前,全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旅游人才严重匮乏、素质亟待提高,旅游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大中专院校少而且专业设臵不尽合理,旅游职业教育刚刚起步。全市只有德州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旅游相关专业。而且,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好,导致生源越来越少。受经费、师资、场地的制约,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

(八)旅游业发展专项经费缺口较大。这几年,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重视与支持力度,在市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旅游 8

规划、形象宣传、国内外旅游促销以及重点项目启动建设和相关奖励,对促进德州旅游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500万元,对于全市旅游发展远远不够。近两年,每年仅在央视、凤凰卫视栏目的旅游宣传促销广告费用就达近400万元,加上每年的大项支出,如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组织贺年会、休闲汇、旅游日等活动费用,用于重点项目启动、相关奖励等费用所剩无几,制约了旅游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大多数县市区没有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县市区旅游管理部门维持日常办公都很困难,更难以大力度推进旅游工作。

三、几点建议

(一)以新《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新《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定位,对旅游促进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经营与服务、旅游者权益保护和行为规范等作出一些新的规定,体现了积极开展大旅游的指导思想。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认识,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做好新《条例》的宣传工作,在全市上下树立起“以法治旅”、“旅游兴市”的新观念,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加快市场培育,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化水平。突出低碳旅游这个品牌,认真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完善和拓展旅游产品和线路,抓好对现有景点的更新改造和旅游商品、纪念品的开发,新上一批起点高、创意新、特色强、国内外 9

市场叫得响的高端旅游项目,努力培植新的发展亮点。加大市场促销力度和深度,把旅游促销与城市推销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大型活动加强宣传推介,增强德州旅游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企业、个人、外资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增强我市旅游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

(三)强化监督管理,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结合新《条例》实施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修订、完善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人员管理、旅游服务和投诉管理等相关制度和行业标准,切实把我市旅游业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大旅游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检查力度。抓好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业务、法律培训,以队伍素质的增强来提高旅游管理、服务和执法水平。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快行业体制改革,理顺旅游管理机制,保障和促进全市旅游行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四)完善城市公共旅游服务设施。按照主城区重点提升已有产业,县市区消灭产业空白的发展思路,高标准配臵旅游要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提升城市旅游形象,推进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集散中心建设,积极打造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环境优美、旅游者向往的幸福家园,树立“中国太阳城-德州”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建议设臵以下社会公益服 10

务机构:

旅游指挥协调中心:主要建设联结全省旅游行政执法投诉部门、全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及与公安、工商、交通、质监等部门协调沟通指挥系统。建立主要旅游景区、饭店、车队、旅游商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指挥联络系统。组织协调指挥黄金周假日旅游和重大旅游活动,处臵旅游突发事件。

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旅游者免费提供有关德州主要旅游资源、景区、旅游产品、交通线路信息、德州的旅馆、饭店及餐饮场所的介绍、旅游行业政策法规查询等。

游客集散中心:提供游客集中、疏导、转运等服务活动,接、发旅游专列和大型汽车旅游团队。为游客提供旅游及相关配套产品,将有关散客组织为旅游团队或为自助、自驾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服务。

旅游票务中心:旅游票务中心以自助旅游为主要服务对象,优惠提供航空、船运、火车、汽车以及旅游套票服务,其中旅游套票包含旅游车费,景点门票,住宿及餐费等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多种套票。

旅游宣传推介中心:集中展示我市政治经济概况,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风土人情,以及旅游景区、旅游要素、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定期开展各县市区旅游主题日活动及旅游联谊推介促销活动。

游客紧急救援中心:建立精干高效的旅游应急救援组织,与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与110、120等建立制度化联系机制,处臵重大地质、交通、气象、治安、卫生等造成的旅游事故 11

及群体性、突发性旅游应急事件。

旅游电子商务中心:完善电子商务系统和旅游咨询服务系统,为游客提供现场和电子咨询服务,提供旅游信息。建立B2B、B2C、C2C等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旅游信息呼叫中心:提供旅游热线座席服务。

导游服务中心:为全市政务及旅游企业和游客提供导游服务,为全市导游提供中介服务。

旅游投诉处理中心:受理转办旅游投诉。

旅游培训中心:建立大中专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实践基地,对旅游人才进行现场和理论培训。

当前,建议应首先考虑在高铁客运站、德州火车站、德州汽车总站分别设立三处旅游咨询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解决城市旅游的最基本功能,为日益增多的游客提供服务。

(五)加强旅游部门机构建设。统筹加强市旅游局机构建设,进一步明确职能,增设机构,充实人员,为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对县市区旅游机构建设提出原则要求,解决形同虚设,旅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问题,确保市委、市政府有关旅游工作的安排部署能够在基层得到落实。

(六)加强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加强全市旅游行业软件建设,引进、培养、培训各级各类、各层次旅游人才。加强旅游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 12

编制,对口培养,定点培训。加大经费、资金、师资支持力度,采取可行措施对旅游管理及从业人员进行全员轮训,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