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弦线上驻波实验

实验3弦线上驻波实验

实验目的

   1.观察在弦上形成的驻波,并用实验确定弦线振动时驻波波长与张力的关系;

2.在弦线张力不变时,用实验确定弦线振动时驻波波长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3.学习对数作图或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处理。

实验仪器

FD-SWE-II 弦线上驻波实验仪1套

弦线 1根

砝码与砝码盘1套

实验原理

图1 仪器结构图

1、可调频率数显机械振动源;2、振动簧片;3、弦线;4、可动支架;5、可动刀口支架;6、标尺;7、固定滑轮;8、砝码与砝码盘;9、变压器;10、实验平台;11、实验桌

如图1一根线密度为的拉紧的弦线,一端与振源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一定质量的砝码,使其受张力为。这样,在振源的带动下, ④—⑤之间可观察到明显的驻波,若波源的振动频率为,横波波长为,弦线密度为,弦线受张力为则它们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1)

分析:如果固定,改变,并测出各相应波长,作log-log图,若得一直线,计算其斜率值(如为),则证明了的关系成立。如果固定μ、,改变,测出各相应波长,作log-log图,如得一斜率为-1的直线就验证了-1。本实验就是验证以上两项是否成立。

弦线上的波长可利用驻波原理测量。当两个振幅和频率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其所叠加而成的波称为驻波,一维驻波是波干涉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在弦线上出现许多静止点,称为驻波的波节。相邻两波节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实验步骤

A、验证横波的波长与弦线中的张力的关系

1、实验时,将变压器(黑色壳)输入插头与220V交流电源接通,输出端(五芯航空线)与主机上的航空座相连接。打开数显振动源面板上的电源开关①(振动源面板如图2所示)。面板上数码管⑤显示振动源振动频率×××.××Hz。根据需要按频率调节②中(增加频率)或▼(减小频率)键,改变振动源的振动频率,调节面板上幅度调节旋钮④,使振动源有振动输出;当不需要振动源振动时,可按面板上复位键③复位,数码管显示全部清零。

图2 振动源面板图

1、电源开关  2、频率调节  3、复位键  4、幅度调节  5、频率指示

2、在某些频率(60Hz附近),由于振动簧片共振使振幅过大,此时应逆时针旋转面板上的旋钮以减小振幅,便于实验进行(最好避开共振点做实验)。不在共振频率点工作时,可调节面板上幅度旋钮④到输出最大。

3、固定一个波源振动的频率(一般取为100Hz,若振动振幅太小,可将频率取小些,比如90Hz),在砝码盘上添加不同质量的砝码,以改变同一弦上的张力T。每改变一次张力(即增加一次砝码),均要左右移动可动刀口支架④(保持在第一波节点)和可动刀口⑤的位置,使弦线出现振幅较大而稳定的驻波。用实验平台⑩上的标尺⑥测量值,记录振动频率、砝码质量、产生整数倍半波长的弦线长度及半波波数,根据式(3)算出波长,作log-logT图,求其斜率。

B、验证横波的波长与波源振动频率的关系

在砝码盘上放上3块质量为45g的砝码,以固定弦线上所受的张力T,改变波源振动的频率f,用驻波法测量各相应的波长,作log-log图,求其斜率。最后总结出弦线上波传播的规律。

【实验数据】(注:以下数据不作为仪器验收标准,仅供实验时参考)

1、验证横波的波长与弦线中的张力的关系(各砝码质量不一定严格等于45g,故需分别用分析天平测量)

波源振动频率=100.00Hz;挂钩的质量42.46g,L为产生驻波的弦线长度,为在L长度内半波的波数,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给定频率的实验数据表

图3 波长对数-张力对数关系图

经最小二乘法拟合得log-log的斜率为:0.4344,相关系数为:0.99

2、验证横波的波长与波源振动频率的关系

砝码加上挂钩的总质量=177.47×10-3Kg;上海地区的重力加速度=9.794m/s2;张力=177.47×10-3×9.794=1.738N,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给定张力的实验数据表

图4 波长对数-频率对数关系图

经最小二乘法拟合得log-log的斜率为:-0.9948,相关系数为:0.99。

   实验结果得到log-log的斜率接近0.5;log-log的斜率接近-1。验证了弦线上横波的传播规律,即横波的波长与弦线张力T的平方根成正比,与波源的振动频率成反比。

【注意事项】

1、须在弦线上出现振幅较大而稳定的驻波时,再测量驻波波长。

2、张力包括砝码与砝码盘的质量,砝码盘的质量用分析天平称量。

3、当实验时,发现波源发生机械共振时,应减小振幅或改变波源频率,便于调节出振幅大且稳定的驻波。

【思考题】

1、求时为何要测几个半波长的总长?

2、为了使log-log直线图上的数据点分布比较均匀,砝码盘中的砝码质量应如何改变?

3、为何波源的簧片振动频率尽可能避开振动源的机械共振频率?

4、弦线的粗细和弹性对实验各有什么影响,应如何选择?

 

第二篇: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实验27

《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实验》实验提要

实验课题及任

《弦线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实验》实验课题任务是:研究弦线振动时波长的大小与弦线受到的张力有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改变弦线受到的张力即可改变波长,通过比较同一砝码在空气中与在待测液体中时分别产生的张力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波长,进一步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出《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研究》的整体方案,内容包括:写出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公式,研究测量方法,写出实验内容和步骤,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做好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也可按书写科学论文的格式书写实验报告。

设计要求

⑴ 通过查找资料,并到实验室了解所用仪器的实物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找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⑵ 选择实验的测量仪器,画出实验装置原理图,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⑶ 写出浸入待测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的测量可行方法;

⑷ 写出浸入待测液体的密度公式,并计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

⑸ 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实验仪器

弦振动实验仪一套、水、待测液体、烧杯等。

实验提示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弦线在振动时频率、波长、张力及弦线的线密度有如下关系:

当频率与线密度一定时,上式左右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下式后还可以进一步简化。

弦振动法测定液体密度

实验目的

1.弦振动实验仪的使用,以及巩固物理天平的使用。

2. 研究弦线振动波长的大小与弦线受到的张力的关系.

3.掌握浸入待测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的测量可行方法

4.学会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

实验仪器

弦振动实验仪一套、物理天平、米尺弦线、细线、烧杯。

实验原理

研究弦线振动时波长的大小与弦线受到的张力有关,在

它条件不变的情况,改变弦线受到的张力即可改变波长,通过

较同一砝码在空气中与在待测液体中时分别产生的张力不同,而

产生不同的波长,进一步求出待遇测液体的密度。

1. 弦线在振动时频率(调节音叉的频率=100Hz)共振时,弦线出现稳定的强烈振动,驻波的振幅最大,此时的弦振动频率应当和相同,所以频率=100Hz

2.波长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弦线的一端固定在电动音叉的一个叉子的顶端,另一端绕过滑轮系在载有砝码的砝码盘上。闭合K后,调节音叉断续器的接触点螺丝D,使音叉维持稳定的振动,并将其振动沿弦线向滑轮一端传播,形成横波。当横波到达B点后产生反射,由于前进波与反射波能够满足相干条件,在弦线上形成驻波,而任意两个相邻的波节(或波腹)间的距离都为波长的一半。若调节弦线的长度,使驻波振幅最大且稳定,则波长为

 , n为半波数                         (1)

同样有当物体在液体中时弦线振动的波长为

                                        (2)

其中为在液体中时的半波数,为此时的弦线长。

3.张力的测定

弦线在振动时频率、波长、张力及弦线的线密度有如下关系:

则                                                    (3)

此即物体在空气中时,测得的的弦线受到的张力。

同理:当物体在液体中时,测得波长为,则同一砝码在空气中弦线受到的张力

                                     (4)

4.测量物体的体积

阿几米德原理指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根据这个定律,我们可以求出物体的体积。先将质量为的物体用细线扎好,挂在天平挂钩上,将物体浸入水中,然后用天平进行秤衡. 天平秤衡时,砝码的重量就是线的张力。如图(2)所示

由物体此时处于平衡,所以有:

则                                                    (5)

5.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6)

在空气中时:物体受到张力=g,在浸没液体时,物体受到的张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平衡,可得

                                   (7)

6.综合以上各式,有

即                                               (8)

又因为=g,

即                                          (9)

将(9)式代入(8)式中,得

液体的密度                                   (10)

由(10)式可知,,m分别为测量物体在空气中和浸没液体中的质量,可通过直接物理测量求得;λ,可通过测量出半波数n及弦线长l,再根据求的;可先测得水中温度t,,再查表得到。

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调节弦线在振动时频率=100Hz

调节音叉的频率0=100Hz。共振时,弦线出现稳定的强烈振动,驻波的振幅最大,此时的弦振动频率应当和音叉的频率0相同,所以弦线在振动时频率=100Hz。

因此,每次测量波长时必须使弦线出现稳定的强烈振动,且驻波的振幅最大。

2.波长的测定

空气中:如图(1)所示,连接好电路,将物体县挂在线的一端。打开电源后,适当调节弦长(音叉端到滑轮轴间的线长),在弦上将出现稳定的强烈地振动,且驻波的振幅最大,即弦与音叉共振。记下弦上的半波数,线长。测量完一组数据后加一个砝码再测,依次类推,测量5组数据。

液体中: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适当调节弦长,使弦上出现稳定的强烈地振动。记下弦上的半波数,线长。测量完一组数据后加一个砝码再测,依次类推,测量5组数据。

3.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m

按照物理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在原有的砝码盘上加上一个砝码测其质量,测量完一组数据后加一个砝码再测,依次类推,测量5组数据。

4. 测量物体在水中的质量

先将细铜线连接好砝码盘,挂在天平挂钩上,加上一个砝码,使其浸入水中,然后用天平进行秤衡. 测量完一组数据后加一个砝码再测,依次类推,测量5组数据。

5.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t,记录数据,再根据其温度值查找出该温度下的水的密度

6.计算出该液体的密度及相对不确定度。

实验数据

频率   g=9.8    23.0    0.9976×103kg/m3

数据处理:

计算各个密度的值(填入表格):

      

同理可得:

                

           

           

           

根据(10)式可知:

   

同理可得:

由于每组数据都是独立的,且每次测量都是单次的,因此

    

,

同理:                       

             

             

             

             

 

又由于,有

        

              

 

同理:

                 

                 

  

同理:

              

              

   

同理:

                    

                    

同理:

              

              

    

实验结果表达

     

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本实验测得的液体密度是间接测量量,通过与直接测量量的相关公式求得,其不确定度是利用标准偏差传递公式进行估算求得。从实验结果来看,相对不确定度还是有点偏大。其原因是仪器误差和个人操作误差所引起的(如不能准确判断何时弦线出现稳定的强烈振动,且驻波的振幅最大及弦线共振点的确定等等)。我们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减少误差,降低相对不确定度:

1.测量波长时,调节弦线出现稳定的强烈振动,且驻波的振幅最大,同时尽量使弦上的半波数多点。

2.测量水中物体质量时,使砝码盘(包含吊钩)及砝码完全浸入水中,防止吊钩时在水中,时在空中而产生的误差。

心得体会:

通过这个实验,学会了测定液体的密度的另一种方法,同时也掌握了通过测量物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不同质量,通过一系列计算得出物体的体积。在利用标准偏差传递公式进行估算求液体密度不确定度时,更是让我明白高等数学知识对物理试验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时,锻炼了独自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