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长师青年在线 发布单位:信息网络部 发布时间:2010/5/3 阅读:224次

近几年随着国家劳动就业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使毕业生承担了选择主体的巨大压力和竞争的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也是较复杂的,而大学生的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了解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就业,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近期,我系组建了“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小组”,在南京市人才市场对前往应聘的1000名大学生就业行为和意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外企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2)大学生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一、调查方式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回收率为94%。

二、问卷内容设计

针对毕业生就业的主动性、依据、态度、所需信息等方面,共设24个选择题。(见附: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三、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为10届毕业生。

四、调查分析:五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

通过调查的结果,经过详细的分析发现,影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五类:

因素一: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影响大学生择业取向

为了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调查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一个问题:你意向就业的地区是哪里。调查结果发现,将近八成的学生不

愿意到农村就业;部分学生愿意去西部就业;大中城市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

22.6%的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而77.4%的学生不愿意去,也就是说有将近八成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从性别来看,男生愿意去农村工作的比例比女生高出5个百分点。21.5%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这比一般人想象的比例要更高些,因为西部地区并不等于农村地区,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家西部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显得落后,因此,65%的毕业生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由于学生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而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程度,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沿海地区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相比较国有企业,大学毕业生更多倾向于外资企业。调查小组将单位划分为8类,即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企、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和其他。调查结果显示:“外企”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单位,占近30%。实际上,最近十几年来,外企一直受到学子们的青睐。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消融,“党政机关”的吸引力较以前相比减弱,但仍有近1/5的学生选择了党政机关。究其原因,调查小组分析认为,除工作相对稳定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公务员是个非常体面的职业。“高新技术企业”排在了第三位,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与我国近年来重视科技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密切相关,也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待遇有关。尽管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仅排在第四位,但仍然是吸纳大学

毕业生的主要力量之一。

调查小组分析认为,择业取向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受到个人因素如偏好、理想、能力等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因素比如父母职业、家庭收入等的影响,更受到社会因素比如劳动力市场状况、经济景气程度等的影响。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则可以说个体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大;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则可以说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大。从调查统计可知,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比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可以推断社会经济环境对他们的择业意识和择业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调查小组认为,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存在着明显的倾向性:大部分同学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愿意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工作,愿意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单位工作。从大学毕业生就业倾向的普遍性可以看出,一种大的经济环境背景在制约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

因素二:家庭经济状况,是择业时形成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

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约束下,大学生以职业价值最大化为择业目标。大学生择业时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多,选择更具风险性职业的可能性增加。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毕业生对待职业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收入相对较高,风险较大,富裕群体在择业时更倾向于“外企”、“高新技术企业”,比其他群体高出3个百分点。而其他群体对收入一般、风险较小的职业选择概率较大,如党政机关、学校和科研部门等。

因素三:联系单位个数越多,就业概率越高;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从工作搜寻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是调查小组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另一个切入点。调查小组通过“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期望工资水平和搜寻成本”和“搜寻密度和搜寻广度”这三个方面,将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细化和量化,研究结果发现,性别、专业属性的不同,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比如,男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女生高,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要比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高;学校所在不同地区的毕业生其工作搜寻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东部地区毕业生的搜寻努力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毕业生期望收益过高是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调查小组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大学毕业生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能提高2%,大学毕业生着重联系单位个数每增加一个,其接受工作的概率将提高1.4%。从“第一年期望的月工资水平”的系数符号和“搜寻成本”的系数符号反映期望工资越高,搜寻成本越大,接受工作的概率就越低。

因此,调查小组建议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工作搜寻的主动性,具备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尽可能地挖掘劳动力市场中的有效信息,在找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基本信息更多地反映给用人单位,减少用人单位的筛选成本。同时应制定与自身水平相适合的期望工资水平,工资标准定得过高,将会影响就业效率。工资攀比和“漫天要价”以及不切实际的工资要求,往往使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

望而却步。

因素四:社会资本影响就业意向和求职行为

目前,大学生毕业时主要面临三种选择:就业、继续上学(包括在国内和国外上研究生)或不就业。调查数据显示,打算就业的毕业生占大多数,决定继续深造的学生也占据相当的份额,在做出这种选择前途的决策时,毕业生的父母及其家庭的情况对其选择会有一定影响。父母的职业等级越高,毕业生往往选择继续学习而不急于就业。也就是说,积累了一定社会资本的家庭,有能力为子女继续求学提供稳定的经济资助。

调查小组同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更加偏好去企业单位。其中,父母职业等级和收入的影响作用相当显著,而母亲的学历和职业对毕业生这一选择的影响比父亲更为突出。可见,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比较偏好去机制相对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而家庭状况越差即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少的学生,选择去稳定的党政机关单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就业意向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毕业生所掌握和了解的信息量多少的影响,而社会资本是开拓信息渠道的重要工具,可以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竞争实力,增加求职的“砝码”。调查小组在研究中发现,有26.4%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途径,仅次于招聘会(51.5%)和网络媒体(45.9%);12.3%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仅次于招聘会(39.7%),排在第二位;认为社会资本是

自身竞争优势的学生占19.5%,而25.9%的学生可能由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而意识到社会资本是自己在求职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由此调查小组得出结论:社会资本的影响,使得大学毕业生对“前途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在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做出的集体决策。

因素五: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大学毕业生极化现象

在调查研究中,调查小组还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化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区域和城乡分布不均衡,短期内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减弱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能力,但从全局来看,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从微观角度来看,它提高了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回报率,也对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市场机制已经成为我国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化现象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极化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力的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的偏斜,进一步加大了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五、政策建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就业指导

我国已采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自主创业等5项政策来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一、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政府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募志愿者,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一级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两年。二、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

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三、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提供税费优惠和小额贷款,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服务。四、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五、实施“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以上一些大的方面,就本次调查看到的具体情况,调查小组提出如下具体性的建议:

建议一: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降低创业门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整个就业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调查小组建议,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减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虽然目前我国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都已取消了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的限制,但对于已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流动则远非是无限制的,特别是对那些已去农村和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若要再回到城市工作,则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因此,不仅要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而且要为往届毕业生的工作转换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另外,要降低大学生毕业生的创业门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这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增加就业。

建议二: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加速培养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对就业指导的需求正逐渐增强。对

于“大学生应该何时考虑就业”问题,有28.2%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应在四年级,45.8%认为应在三年级,11.6%和10.1%的学生分别认为应在一二年级。而对于就业指导来说,56.7%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应在四年级开始。由此看来,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是针对毕业生的,应该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高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之中。调查中,大学生基本上能够适应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转变,但仍有16%的“不知道如何适应”或“不能适应”。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直接,大学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在结构上应体现出跨专业的特色,要求指导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调查小组建议充分利用高校的知识资源,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加强就业指导的学科建设。

建议三: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尽快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的将来定位,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家用人单位的老板公然声称:坚决不用大学刚毕业的人。在他看来,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毛病”太多,几乎不可用,以下是这位老板从应届毕业生身上挑出的主要问题,看法未免偏激,仅供参考:①期望值过高;②心理不稳定;③耐挫能力差这山望着那山高;④不愿踏实做事高骛远,不切实际。

这个事例说明大学生还应该从自身入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的调整自己以尽快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

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很小比例。 大学生应该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路子。有人认为,现在的创业大环境对大学毕业生愈来愈有利。从20xx年起,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同时社会上也启动了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教育,各类创业大赛竞相举办,也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就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有创业的条件,当然会选择出来“搏一搏”,但是从普遍意义上看,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这是因为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创业资金缺乏,社会经验不足。”一招聘单位的老总这样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仍不够成熟,各种措施仍不能够配套完善,启动资金不足,注册、税收的繁杂,使一些创业者望而却步。

建议四: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工作搜寻的主动性,具备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尽可能地挖掘劳动力市场中的有效信息,在找寻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基本信息更多地反映给用人单位,减少用人单位的筛选成本。同时应制定与自身水平相适合的期望工资水平,工资攀比和“漫天要价”以及不切实际的工资要求,往往使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

毕业生时望而却步。

建议五:高校对就业不理想专业“动刀”、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 今年江苏高校增设的专业中,多数是新面孔。譬如江南大学的动画、信息安全,中国药科大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南京财经大学的资产评估等等,这些专业基本是为应对社会需求而增加的。此外,电子、计算机科学、自动化、土木工程等多年来持续热门的专业也备受高校青睐,原因是它们的高就业率。据一些高校招生负责人分析,今年各高校新增的专业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仍然追逐热门专业,另外,就是专业进一步细化。

高校新增专业要有超前意识,别跟热门专业“凑热闹”一段时间,南京部分高校相继传出将在今年“砍掉”一些就业不理想专业的消息,这其中包括一些往年招生火爆的专业。大多数的基础学科专业就业率都偏低,但不能说明它们不重要。在对市场信息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做到专业设置“提前半拍”,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合拍。 高校应该正面面对来自就业和招生的双重压力,因此让专业设置和就业状况挂钩,将有助于激励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做到围绕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任何一所高校都不愿意让一小部分就业形势不太理想的专业影响到学校在就业市场上的口碑,因此,高校针对市场需要,主动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是必然行为。

 

第二篇:建筑城规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建筑城规学院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时间:2011-12-13 15:18:31 来源:建筑城规学院 作者:李敏

我院共有12届毕业生264人,其中延长学年9人,根据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系统分析,现对我院四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汇总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多,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而社会的有效需求却在短期内增加有限,就业岗位有限。大学生择业受毕业时间相对集中、选择职业时间较短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学校上新专业时都有土建类及其相关专业,更加导致我院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缩减,且目前建筑类企业的人才需求已经侧重于专业技术人员和中高层管理岗位,企业方希望招来的人才能马上投入工作,而不是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

2、大多学生基本倾向于围绕自己所学专业选择职业,部分学生还是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但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许多毕业生受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的影响,多愿意选择资质较高、地域较好的单位就业,就业地区扎堆,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单位,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过高,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有着不现实的薪酬愿望,就业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

3、部分学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有明确人生规划的人占20%以上,11%的人没有作任何打算,大部分学生没有比较明确的就业规划,可以看得出大多数毕业生在自己毕业的当年才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发展问题。

4、部分毕业生缺乏求职的自信心和竞争力,在择业过程中,一些学生低估自己,这种自卑的心理导致他们缺乏竞争勇气和自信,还有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拿不定主意,信心不足,在竞争机会面前顾虑重重,怕竞争失败丢面子,他们与用人单位面谈时,心里就发怵,没有胆量迎接挑战,没有勇气面对落选。

5、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盲从和“全权委托”的心理。他们或是缺乏独立的见解,不是从自己的综合素质出发,做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择业选择,而是随大流,或是全权依靠自己的家庭和学校推荐,消极地坐等就业信息,自己不主动出击、积极竞争,为之拼搏。

6、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一个合格的建筑师,应该是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全方位契合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他们在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激情的同时,还要有脚踏实地的认真严谨的作风,我院学生因为专业的关系,大多个性较强,学生应聘时礼节礼貌不注意。

7、关注就业有困难的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家庭经济不理想的同学,希望选择稳定的单位就业,其心理负担很重,许多建筑类企业因为工作性质的原

因,大多招聘男生,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同学因为还有学业上的欠缺,找工作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8、许多大学生对于就业相关政策和规定不甚了解。

二、以上问题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我们应及时转变思路,不断推进就业工作新发展。

1、强化全院教职员工的就业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工作地位日益突显,就业工作已不单单是学工组的事情,必须引起全院各个部门的重视,强化全体教职工的就业服务意识,适应目前毕业生就业的实际需要。真正地把就业工作列入学院重要工作日程,形成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院、毕业生四级就业服务体系,使就业工作常规化、制度化运作,构建一个全员共同参与、上下齐抓共管的就业服务体系。

2、加强专职就业队伍建设,指导和帮助毕业生就业。培养本学院所有辅导员的业务水平,争取让每个人成为就业方面的专家,注重工作中的创新,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招聘会,帮助其完善求职材料,加强对学生双向选择、签订协议书、表格丢失、毕业派遣、改派、档案、报到等相应环节的指导,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诚信教育及解决好学生的毁约等问题,确保与用人单位的长期稳定关系。做好应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咨询和相关服务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健全毕业生档案,做好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毕业生的安全离校工作,确保服务质量和水平。

3、引导毕业生做好择业前的准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及时利用毕业生教育大会和就业指导课(包括就业讲座、学院宣传阵地、就业网站、手机短信群发等形式),通过班级骨干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应的教育指导工作,让他们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及就业流程,了解本校对毕业生就业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引导他们更新就业观念,把握就业机遇,帮助他们走出误区。帮助他们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引导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职业观念,把握“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则。引导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教育毕业生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克服从众、攀比、依赖的心理,在求职中抓住机遇,从而避免盲目和减少失败,确保其顺利就业。

4、加强毕业生招聘会的现场指导,重视培养求职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准确的推销自己。针对毕业生求职能力较弱的特点,我们应尽快提高他们的求职能力,特别在招聘会现场对学生进行最直观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他们多投简历,争取更多的机会,注意应聘时的礼节礼貌,教育毕业生正确自我推荐,既不言过其实,也不过度谦虚;教育毕业生既敢于又善于竞争,帮助一些毕业生克服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的弱点,让他们充满自信、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在职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5、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提升我院学生整体竞争力。无论哪个专业,其就业前景都是相对的,对于在大学期间学习到了真本领的

学生来说是容易就业的。而那些在大学里没有学到东西的学生,专业就业前景再好,恐怕就业也很困难。应对学生广泛开展就业规划,保证大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发展自己。

6、积极培育就业市场,丰富服务内容,开辟就业新途径。在继续发挥我院在职教职工为毕业生联系用人单位、举办专场招聘活动的基础上,将工作做的更具体,以学院各系为单位,为学生联系更多更好的岗位,发挥学院退休老教师的作用,主动联系、回访已招聘过我院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掌握他们的用人信息,适时的推荐我院毕业生,大力发挥校友会和校友的作用,争取他们的更大支持,为毕业生就业、在校学生的实习基地的建设等做好相关工作,建立完整的学院就业信息库,及时向毕业班发布就业信息,争取将工作做的更实。

7、做好就业帮扶工作。关注困难学生特别是双困生的就业,密切注意他们的思想变化,鼓励他们准确定位,采取有效措施,有目的、有重点地推荐其就业,尽可能的给他们优先推荐合适的岗位,以帮助他们顺利毕业和就业。

8、鼓励学生多渠道就业,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利用毕业生就业教育大会,加强对学生报考村官、研究生和公务员的指导,教育毕业生辩证地看待就业环境这一问题,发达地区,条件优越,但人才过剩,而欠发达地区,条件虽差,但人才缺乏,个人发展机会较多,从而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调整预期,特别是非江苏省籍生源的学生,大力鼓励他们回自己的家乡就业,鼓励他们到

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我们还应在学生就业教育中加大创业方面的指导力度,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个人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开辟新的就业天地,有效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