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题 结题报告

呼伦贝尔市级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相结合的探索

负 责 人:隋伟

实验学校:满市第十一中学

〇〇九年十月十一日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相结合的探索

           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隋伟

摘    要: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领会课文中的写作方法特点;

          在写作指导的课上又以阅读课为基础,通过回顾课文,进行借鉴,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双方面的能力,实现“阅作共荣”的局面。

关 键 词:阅读   作文   结合   双赢

历经四年多的市级课题《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相结合》的研究实践与探索,今天准备结题了。现将研究情况向各位教科所的各位领导以及专家们做以汇报,请你们审查,并希望能给以批评指导意见。便于我今后能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解决“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脱节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借鉴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分析课文的能力。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2.研究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①朱熹也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2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及时总结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既可提高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课文就是作文的初乳,是生活中的家常饭。看似平淡,却营养丰富,能供给你成长中所需的应有的养份。无需另外的“小吃”及“保健品”。吃我们自己课本中的饭,不用格外花钱,会补更多样。吃得更健康、更强壮。

阅读教学与写作相结合,就可以有效地利用好课文资源,从课文中学习和感受写作方法、技巧,使写作有模有样,有理有据;同时加强阅读的理解、巩固和运用,达到阅读与写作真正结合,使阅读和写作比翼双飞、齐头并进、双效双赢。

二、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步骤。

1.研究思路:

首先,研究每册语文教材中各个单元作文的写作要求,所要运用的方法、形式和手段和所要达到的效果,对此进行归类整理;

然后,在课文阅读分析中,把其中的作文需要的写作指导要素,挖掘出来,小到字、词、句恰当准确的使用,材料的选择与加工,大到为主旨而立意谋篇与布局,都要有整体把握,体会和感受;

最后,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对本单元及其他类文进行回顾,进一步体会理解和借鉴,有效地进行结合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为主)

实验法,观察法(为辅)

3.研究的过程步骤

先对作文的写作要求技法等做全面的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主要是常规基本写法)进行归类整理,再结合课本教材编排,分散在名册单元的各课之中,对应相应段落,挖掘寻找链接点,把作文方法渗透于阅读中。

在具体到某一课时,对该课的所运用的立意、谋篇、选材、布局、写作特点技巧等都要进行引导点拨;作文指导中再对本单元的各课进行回顾,吸取课文中的写作方面的精华,大到整体把握,小到一些字词句段的直接借鉴、改造、加工和运用。

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

以我几年的实践研究探索,谈谈我在这个方面认得一些作法。

 (一)初读课文——抓全篇,理清文章思路脉络,定轮廓框架。

  初读课文前,老师给予一定的引导,设计安排几个问题,在学生疏通文意的同时,对文章基本结构所了解,感知了轮廓美,建立初步的作文模式。

《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很快地把握了本文的写作思路:先说云是天上的招牌,可以“识”,这是总写;——接着介绍四种晴云、四种雨云、四种云的光彩、告诉怎么“识”这是分写;——最后说明看云的意义及局限性,用科学的角度来表明,可以看,在某种条件下的必要性,但又不能完全依赖。提醒人们辩证地“识”,又是总写,整构全文。又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化石吟》一文,虽然是一篇诗歌,但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读了两遍之后,就很快准确的把握住了文章的思路脉络:现实(发问引题)--联想(遐思幻景)--现实(回答呼应),老师借机再进一步点拨:“写作文就是这样,可以“总-分-总”的结构来写。或“由现实某景某物引发-对未来(过去)的设想(回忆)-最后回归现实”的写法来构筑文章。然后留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简单构思一下,比如“公元4006”、“那次,我真不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想想自己要写哪些,说一说文章的大体思路脉络,学生激情顿生,抢着说,而且大多数说得都比较好。

学习《荔枝蜜》,总结出转情式: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产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相反),学习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总结出议证式,阐明中心→叙写事实→总结照应。学习《陈涉世家》,总结寻访式,简介、概况→重点记叙→今日概况或卒年,卒后有关情况→简要评价。学习《白杨礼赞》总结出象征式,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学习《春》总结出情索式,情的缘起→情的积蓄→由情致人→情的归结。议论文三层式,立→释→析→联→结,三元归一式,总——分——总——解。再如利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等文章使学生领悟学会了写作议论文的程序结构,论点提出的方式,材料的精选修剪及编排布局等等。

用同样的方法训练了本单元的各课后,又因地制宜地探索“同中求异”,把每课共性的要求中明确的同时,还要把每一课之间的构思差别体会出来,学生在每一单元后的写作训练中,就掌握了多种不同的建构文章的方法,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能有选择性地进行搭筑文章框架了,还应注意的是老师要首先把握每个单元训练的总要求,然后针对每一课特点分开来讲授训练,郑重强调:阅读课上留一定时间给学生想象构思。这是训练作文的关键。

同理,在每个单元的作文课上指导作文时,又以本组课文为典范,回顾课文的结构方式,作文课上给一定时间,回想课文,选择框架,这是作文训练的基本。使学生将阅读与作文建立起联系,达到“双效”“双赢”的目的。在每次作文的反馈中,都能感受到这种教学所收到的较好效果。很多学生写得非常成功,写不成功的也只是不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但知道该怎样写。

(二)、细读课文——抓重点,理解关键字词句段,运用各种修辞和表达方式对表意重要性。

每篇课文都有重点段落,能够细读课文去寻找确定。重点段落的一词一句往往是牵动全篇课文的绝妙之笔,精华所在,又正是体现教材的思想内涵所在,因此更要从理解关键词句入手。细读后,抓住传神之笔进行分析体会。“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是最有效的,用“增、删、替换、交换”等与原文相比,从而让学生体会作文中的一些要求,知道用词的准确性和必要性。

第八册上《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中联系上下文,比较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更好,并表明理由。

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加点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的不同的表达效果。)

①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

  

学生自然就会领悟到恰当、准确运用词语,对思想主题的表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体会到“生动、形象”的意思,于是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就开始有意识地在遣词用句方面进行琢磨、推敲。

学生联系上下文比较后自然就感知,以上句子在语意感情色彩、表达效果上有较大差别,通过如此与写作训练结合,学生自然就会知道该如何运用好词句。

《故乡》的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了用闰土的外貌的前后对比描写,及对杨二嫂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淋漓尽致的刻画,来活脱出他们的思想性格,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这一手法,从而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了语言艺术的强大魅力。

例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其中文章中对春风、春雨、春花、春草等景物的细致描写,在引导分析品味课文之后,我指导学生马上对目前所处的初春季节进行描绘。由于季节相同,景物相似,学生赵文文在自己的文章中就有了这样的语句“轻飔微微的吹拂着,个小的花朵迎风飘扬,跳着轻盈的舞蹈,散发出一阵阵幽雅的清香。使人陶醉,使人沉迷,使人流连忘返”,在这里,学生将刚学过的优美生动的语句灵活运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创新,有了修辞手法的使用,读来使人耳目一新。我还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优美的语言,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认真领会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绘的,又是怎样根据景物特点来遣词造句、组织语言的。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作写景的文章,学生齐双凤的作品中又有了这样的语句“春天来了,大地焕然一新,四野里到处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有的能叫上名字,有的我连名字也叫不上。小草儿偷偷的从土里钻出了它们的小脑袋,看看春天这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场春雨过后,大自然中一切都显得生机盎然……”这两段文字既模仿了文章又都有所创新,达到了将别人的好的东西学到自己的头脑里,并巧妙地做到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类似这样的作文训练指导几乎课课都有,学会遣词造句,能生动准确地表现出想像中的意境,老师引导学生思维到他们写的作文中去,让他们学会运用,并会修改自己作文的语句,使作文写作不再捕风捉影,枯燥苍白乏味,能有的放矢地,有模式地去仿、去写,使得写作文变得自然起来。

作文的导、讲、评中,仍以课文为范例,将学生文中的某字词句段的运用与课文相对比,点明其优点与不足,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阅读理解,又提高了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

在阅读讲授中,注重对修辞和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意义作用的引导理解,让其明白为什么要这么用。在作文指导中,可以先根据作文的需要,预定要用的修辞和表达方式,在哪几处或哪种情形之下要使用什么,学生这样就做到心中有数,写作中就会顺“情”说“好”话了,作文成品率就大大增加。

(三)品读课文——把大局,再顾整体、晓选材、明布局、知详略、懂谋篇、领立意。

在阅读课尾时,再让学生从文中“跳”出,拉开距离,以旁观者鉴赏者的角度来评品课文,纵观全文,感受文章“美”的所在:好在哪?文章内容是怎么引出的,主体是怎样体现的?又是怎样收束全篇的?重点部分在什么位置,前后又是如何铺垫的?选取了哪些材料,材料的先后主次的编排运用的文题的确立,特点与意义,文体与主题与内容的联系如何等等。这些方面的指导训练,先由老师领路体会,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知道该注意哪些问题,并具有一定的模式套路,再逐渐发展以学生自感自悟为主,学生自己说心得,学到了哪些写作方面的方法技巧等,不足之处老师再视机点拨,使学生知道课文各处是那么恰到好处。

我在讲《背影》一课后,引导以上问题理解感悟,学生纵观全文,感受文章如此完美,那线索、那选材、那布局、那着眼点,着墨真是得体巧妙。突出的写作特点:“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在进行引导理解了这个概念后,说:“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写作手法。”说到这,学生并无太反应,感觉就像随口说的一句话,没什么。于是我又接着引导:“咱们能不能选某人的某一方面发展开叙述描写,来体现伟大的精神品质呢?比如“妈妈的手……”话音刚落,学生立即异常兴奋活跃,他们略加思索后,又列出了一系列的内容:“××的皱纹”“××的眼睛”“××的白发”……,然后紧跟着问:“你准备选择什么事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学生一一作答,说完就急不可待了。结果在这个单元的作文指导中很顺畅自然,又利用《背影》为范例重温了其特点,所以这个作文写的很成功,学生的作文兴趣也调动起来了,思路变得活跃文思也变得敏捷起来,会写了,也更愿写了。

再如在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文时,我着重向学生分析文章的总分结构和准确和语言,在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全文,仔细领会,并引导他们在自己的写作中也可采用这一结构,抓住说明事物的共同特点,从几个角度分别解说,写出来的文章既谨严有序,又条理分明。经过这一启发,学生刘康在作文《我的校园》中采用这一结构形式,抓住校园整洁、美观、布达拉宫式的特点,从教室、操场、花坛、走廊、厕所等几个角度来对校园进行说明,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语言准确。

三、  研究的结论及成果

1.研究的结论:

  历经多年的研究实践证明:阅读教学与作文的指导相结合的研究,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势在必行的。是有利的,更是有效的。

2、课题研究的成果
      (1)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通过研究与实验,我的文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成长。教学相长,教研并进。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搜索多方信息,不断阅读。强化自身的业务素质。参加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论文获奖层次有极大的提升,实验期间的论文有多位教师获得了国家中语会的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有高春艳,邓东玲两位教师,还有我个人的也曾被评为全国中语会的优秀实验教师。在满洲里市教研室组织举办的首届全市教师作文课大赛中,我校的高春艳老师,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可见我校的实验老师在不断地快速地成长。见附2。

  (2)促进了作文教学的优化。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得课堂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单一地讲授,某某作文将如何如何去写,用什么什么样的方法,修辞等。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去领会课文中的主题、表现主题的途径,这种设计的用意,也就知道该怎么写更恰当了。课堂教学也就有了新的活力。学生能按自己所体会和感悟,向外牵移,链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提高了作品的质量。有多次各级教育机构举办的作文大赛,我们有多名学生分获了不同奖项,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见附3。

 (3)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素质。
    通过积累课文中的写作素材,并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大大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课兴趣。学生活跃了思维,在教学中发生问题,学生都能勤思、敢言、乐辩。《故》乡抓“变”,《回忆我的母亲》抓“还”,《向沙漠进军》抓“中心句”,《醉翁亭记》抓“乐”。学生告别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觉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工具性和综合性。

阅读教学课中,已经不再是目光只集中在阅读分析几个重点问题上,解答出几个困惑疑难了,而是自觉地寻找这里可以利用和借鉴的写作资源。日积月累,结合单元写作训练,大大地提高了写作素质。这样进行一个轮回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斐然,取得较大的进步。尤其我的这两个教学班,在本组平行班里有着明显的提高。见附1。

(4)学生对实验课的评价

从后面的对比表中可看出,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主要的因素,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内部动力,通过课改,使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兴趣,优生兴趣更浓,如一个中下生写道:“开始上实验课时,我是很讨厌的,但越上到后面,我就觉得越有趣。”有的还写道:“我希望这种实验多开展一些,来促使同学们对语文的素质的提高”。

四、  课题研究的启发与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学生的写作能力来体现的,因此必须把写作教学放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来。“书读多了,读熟了,也就能慢慢体会出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巴金语)。课文如果真正读懂了,吃透了,在作文指导的教学中与就“顺理成章”了。“本是同根生,何必要分离”呢,应是相依相印,相辅相成的。叶老说:“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一册语文书就有30多课,六册书就有180多课,一课仅学到一点写作方面的借鉴,那就是近200个写作上方法和技巧,如果是一篇课文学到两点、三点呢?一个初中阶段的写作知识那应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无论是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还是一些表达的方法技巧;什么文章结构、什么锤句炼字;什么这样的开头,那样的结尾,真都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哪个不是精挑细选的典范,哪个不是真情实感倾吐,哪个不是他们生活的再现呢?什么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课文学到位,引导到位。一切都解决了。但教学中存在两层皮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依我本人看来,是个问题,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作文教学改革,首先还要改革就作文谈作文的狭隘观念。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与多种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写的文章就会有价值,有深度的,也就能写出有血有肉内容丰富生动的文章。

这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所要担负的使命,是解决初中语文作文问题的前提。当然我们也不能局限于课内的指导,还在引导的学生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去观察感受社会生活,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尽量扩大视野,关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研究丰富的现实世界,并运用联想,想象去提炼深化这些材料,使他们成为自己可以信手拈来的写作材料。其次,要鼓励学生关注人生,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崇高的理想,鲜明的是非观念,养成诚实谦让的品德,富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培养奋发向上热爱生活,赞美生活的美好的心灵和心境。有了这些基本素质,学生就有了成才的基础和动力,也就奠定了写好文章的坚实基础。第三,还要多写多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写作的训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
      总之,改革作文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有许许多多方面要重新认真研究,有许许多多事情要过细地去做,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参考文献:①《陶行知教育文选》第2章

    2.《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
附1:各学年成绩统计工作表

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作文成绩对比表(07年期末)(实验教师:高春艳)

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作文成绩对比表(08年期末)(实验教师:高春艳)

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作文成绩对比表(07年期末)(实验教师:白积梅)

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作文成绩对比表(08年期末)(实验教师:白积梅)

附2:教师发表或获奖论文一览表
论文题目                     作者   杂志或获奖

《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相结合》 隋伟  全国中语会论文一等奖07.7

《课堂课堂阅读教学与作文指

导二位一体同步进行》  隋伟   教研培训专刊07.4

《理解并写作一课 

阅读与作文齐飞》    隋伟   教研培训专刊07.9

《激情  活力  阳光》         隋伟   教研培训专刊08.3
《秋天》课件                 隋伟    全国科研成果一等奖08.10

《雨林文学报》               隋伟   全国优秀校刊一等奖08.10

《作文教学中的几种实施方式 》高春艳  全国中语回论文一等奖08.7

《谈多层次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白积梅  全国中语回论文一等奖08.7

附2:学生在各级各类作文比赛中获奖名单

作文赛事:  内蒙古自治区中学生作文大赛2006.6         

  作  者          获 奖            指导老师

  吴  辰        区一等奖            隋伟

  马明月        区一等奖            隋伟

何丽媛        区一等奖            隋伟                               

  徐  彬        区一等奖            隋伟                              

  黄大川        区二等奖            隋伟                               

  段贵娟        区三等奖            隋伟                               

滕  林        区三等奖            隋伟                                

史佳娣        区三等奖            隋伟

李玉春        区三等奖           高春艳

贾昆          区三等奖           高春艳

杨海娇       区二等奖           高春艳

                                    

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7.4 

     陈 宇        国家二等奖     指导老师

王 鑫         省三等奖        隋伟

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8.4  

李  鑫        省一等奖      指导老师

王雅亭        省一等奖         隋伟

张宇          省一等奖         隋伟

张宁          省二等奖         隋伟

齐双凤        省二等奖         隋伟

第四届 中语会全国中学生迎奥运作文大赛2008.6 

陈  宇       国家一等奖      隋伟

王  雨       国家一等奖      隋伟

常丽丽       国家一等奖      隋伟

张林娜       国家一等奖      隋伟

张  宇       国家二等奖      隋伟

刘  静       国家二等奖      隋伟

王雅亭       国家三等奖      隋伟

齐双凤       国家三等奖      隋伟

贾金玉      国家二等奖      高春艳

陈静        国家二等奖      高春艳

刘路        国家二等奖      高春艳

刘鑫        国家二等奖      高春艳

季亚东      国家二等奖      高春艳

满市第十一学

  隋   伟

20##年10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