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2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调查报

目录

1、前言

2 、瑞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基本概况

3 、瑞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调查所面临的问题

3.1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认识不充分

3.2公司资金流动链条不灵活

3.3公司管理制度缺乏

4、中小企业的特点

5、中小企业的地位

6、分析20##年中小企业生存现状现状

7、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7.1融资困难,资金周转不足

7.2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7.3公司不注重企业文化的艰涩

7.4中小企业“小、散、乱”抗风险能力弱

7.5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8、建议

9、总结

10、参考文献

一、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民营企业的不断兴起和壮大,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小企业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社会经济的产业组织形式没有像经典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样,从自然竞争走向集中再走向垄断。相反,中小企业成了各个国家中最活跃的经济因素。中小企业基本上是民营企业。在转轨初期,它们比国有企业机制灵活、效率高、发展快,优势比较明显。但是,经过一段发展,当国有企业经过改革激发活力之后,申小企业的固有弱点就逐渐显露出来。这部调查报告的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地揭示了目前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而不被人重视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在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地区如:江苏、浙江、广东、上海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地区之所以经济能够腾飞,都是因为它们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然而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也出现种种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象,如侵犯消费者权益、侵犯员工权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为了确保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小企业的绩效评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瑞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基本概况

长沙瑞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年,是一家专业的影视传媒公司。公司承接电视广告片、企业专题片、产品宣传片、三维动画 片、FLASH动画片、大型文体活动、大型晚会录制、婚礼电影、婚前爱情小电影、婚纱MV、平面广告创意、设计产品目录、宣传画册、海报等视频和设计的制作。

三、瑞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调查所面临的问题

(1)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认识不充分

    瑞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员工人数较少,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角色未受老板的重视,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其职能大都由总经理办公室或行政部兼任。公司员工都是一人身兼数职,公司员工压力比较大,工作种类比较繁杂,以至于工作丢三落四,本职工作的工作效率不到提高

(2)公司资金流动链条不灵活

      公司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公司管理财政支出集中在公司总经理手中,没有一定的财务支出权利,而且员工费用不能及时得到报销。在公司拍摄较大项目时,公司领导没有预留部分资金,将资金全部投入到拍摄新项目中,以至于公司资金一时周转不灵,资金链条中断,员工工资拖欠。

(3)公司管理制度缺乏

公司管理制度“以人为中心”,对员工考勤、奖励制度、工资分配,工作规则等方面对员工加以限制,而不是从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出发来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以求得员工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尽管员工心存不满,但由于劳动力买方市场的现实,大部分员工只得接受各种条件限制。打压了公司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中小企业的特点

(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

(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

(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

五、中小企业的地位

(1)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 力的 生力军。

(2)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3)中小型企业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

六、分析20##年中小企业生存现状现状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小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取得长足进步的公式,也面临着重重的困难与挑战。

“经营健康度”主要是看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在好转,还是在变坏;企业的赢利能力,是在提升还是下降;如果没有收入来源,现金流是否能够维持企业存活更长时间。

中小企业的经营健康度指数为49,具体来看,“税前利润额增减”指标为 63,“营业额增减”指标为 54,“经营状况”指标为 51,这说明 20## 年中小企业的营业额和利润并不算差,总体经营状况也在合理范围内。事实上,2014 年,中小企业呈现出整体回暖的态势,营业额和利润相较上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给中小企业带来的生存发展压力越来越大,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企业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反应会有所不同

加工定制业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最大,有 89% 的受访企业这样认为;其次是服务业(81%)和工业品(81%)。这与加工定制业用工需求大、用工人数较多有关,且员工工资相对偏低,企业直接感受到中国各地最低工资每年上调的压力。相对应的,高新技术人才集中的专业服务业,由于人员工资相对较高,对每年最低工资上调的感受不明显。

原材料行业(63%)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最小,其次是专业服务业(74%)。原材料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加依赖资源。

劳动力成本上升,给各地区中小企业带来的压力都很大,均在 60% 以上。特别是黄河中游(83%)和南部沿海地区(82%),最深刻地感受到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而大西北地区,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相对较小,63% 的企业比例比黄河中游地区 83% 的企业比例低出 20 个百分点,差异明显。

这一结果与南部沿海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用工荒一致,而大西北地区的人工供给量相对充足。

劳动力成本上升(77%)仍然是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外因,而且这一影响因素,远远大于其他。

排在第二位的是“市场秩序混乱”(46%),这与市场监督不规范,中小企业竞争压力大,甚至恶性竞争有关,不少企业不得不卷入“价格战”。一方面企业都应该遵守游戏规则,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督,进行规范。而“税费负担过重”(31%),并未被视为最影响企业发展的首要外因,仅与“社会诚信不足”并列第三。

此外,“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28%)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有所降低,在2013 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仅次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排在第二,但在今年,这一影响因素下降到了第六位。

总的来说,前两年出现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还将继续,中小企业能做也必须做的是,不断提高单位人工产出,提高工作效率,尽最大可能缓解企业的生存压力。

七、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1)融资困难,资金周转不足

    近几年,世界经济和国内整体经济情况复杂,中小企业更是感受明显,对于未来的经济走势,也显得非常谨慎。有63.94%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并不乐观,50.72%的企业对自身未来一年的总体运行状况表示并不乐观。同时,有69.47%的企业表示,不会在未来一年里继续投入资金,进行设备购买,企业扩张。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有76.68%中小企业认为贷款供应偏紧张,46.39%中小企业认为资金周转困难。目前中小的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还是以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为主,占比分别为34.29%和33.97%。企业认为最大的问题分别是利率水平太高占比28.57%、缺乏融资渠道25.81%、政府扶持政策缺失占比22.93%、缺乏担保占比18.17%。

(2)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中小企业因其自身的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强等隐私限制,很难及时提高自己员工队伍的能力水平、聘请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多数员工的素质较低,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才稀少。许多生产型企业还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尽量用地价格、大数量的劳动力代替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有一定限度,很多人不能很好的适应其所在岗位的需要。即使少量员工素质较高,但由于发挥空间有限,能力限制和浪费现象也很严重。企业大多是“自我中心式、非理性化家族管理”,因此便忽略了员工本身的作用和需要。这种管理方式把员工看成是企业附属,从而导致员工在工作上表现为不积极主动、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越位讨好上级领导、结成小集团、随意破坏团结的现象严重。同时,由于员工的不到应有的尊重,就谈不上热爱自己的企业和工作,很多人只是将眼前的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士气得不到提高。

(3)公司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需要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以及由此形成企业环境来影响和感召企业的员工,并最终使企业的文化转化为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想要具有良好的、持续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增加对本企业忠诚的客户群体,提高他们对本企业的信赖度,因此就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就是说,良好的经济效益来源于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则是依赖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这方面,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却仍然处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阶段,多以宣讲灌输为主,这样就难以形成合力,营造与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相融合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也就容易与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背离,所谓的主人翁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4)中小企业“小、散、乱”抗风险能力弱

小企业占有绝大多数,经营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由于规模小,业绩不稳定,亏损、倒闭、关停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够,分散化经营现象严重。三是家族式企业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由于我省中小企业的主体是私营企业,家族式企业多,经营者素质和员工素质低的现象较为严重,管理方式大多脱胎于家族式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组织管理混乱落后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运行不畅。

(5)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目前,虽然许多中小企业成立了人力资源部,但在行使部门职能的时候,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员很少,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够;第二、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第三、许多人力资源工作者土生土长,没有受过良好的培训,没有经过正规大公司的熏陶,眼界不高。人力资源工作是一项非常独特的工作,对个人素质、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都很高。而在这些综合因素中,有很多不是通过正规教育过程所能获得的。一位优秀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不是靠认证也不是靠理论培养的,需要的是其对工作深刻体验和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否则,单纯依靠原理、技术或数据处理的培训造就的人力资源工作者无异于纸上谈兵。鉴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正在向中小企业渗透的现实,随着各家企业对人力资源工作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加深,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一定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强大的推动作用。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其重要性对于寻求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尤为突出。而能否制定并有效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并不取决于公司规模的大小,最关键的是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特点制定出适合的政策。

八、建议

(1)人力资源方面: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坚持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依据公司经营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人力资源部门则专门负责公司人力资源计划编制,从职务分析,工作设计到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管理,协助各部门经理作好人员管理工作为主。

(2)提倡创新思:创新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最能体现企业家精神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的年轻经营者选择“勇于创新”的比重最高,为47.7%;约有1/3左右选择了“敬业”、“追求最大利润”和“实现自我价值”,比重分别为35.2%、33.6%和31.5%;另外还分别有20.8%和19.6%的经营者选择了“敢于承担风险”和“乐于奉献”;与之相比,选择“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的较少,比重分别为2.7%和1.7%,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我们的创新意识逐步灌输给企业中的职员和高层管理者。要让他们明白,创新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系统,切实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是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二是要健全担保风险的分散、补偿和激励机制,完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需要,提高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三是要积极构建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使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四是要明确各类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贷制度中的作用和功能,制定中小企业贷款的具体管理方法和鼓励措施,争取更多的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

九、总结

   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形式下,对中小企业来说,哪个行业更有优势,可能都差不多,关键一点是需要中小企业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有更清醒的认识。过去单纯性依靠劳动密集性、低成本生存模式逐步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甚至成为障碍。这就需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其实,我我中小企业的很大的弱势就是缺少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过去依靠低劳动力所占的优势逐步丧失,必须在产品和技术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发展集群化发展,是中小企业规避风险、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集中培育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规模大、链条长、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到产业园区集中,发展专业化、有特色的工业园区,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二是要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中小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培育创新人才,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强技术合作,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信息化水平,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鼓励和支持在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模具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努力满足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和公共服务需要,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三是要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名牌产品企业扩大品牌经营规模,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名牌培育和推介力度,促进名牌产品升级晋档,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依托,着力打造区域品牌,提升产业国内外知名度。

十、参考

(1)杨颖:“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财经研20##年第10期,第56页。《人民论坛》 (20##-11-11 第04版))

(2)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3)摘自:《2014 第三届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及30项关键指标调查报告》

(4)摘自:搜狐理财频道与华夏银行联合推出“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调查问卷

(5)摘自:中经欧博管理书系 曾伟:《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第二篇:南昌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南昌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实现和谐创业富民强市战略目标

  内容简介:为了进一步了解南昌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和谐创业,富民强市”战略目标,南昌市企业调查队就南昌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政策落实情况,调查走访了市直有关部门,并在全市抽取了200户中小企业展开了问卷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有关扶持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综合性政策建议,旨在为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服务。

  近几年,在南昌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昌市中小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2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后,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不但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且中小企业的产业布局、内部结构以及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促进南昌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分析南昌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研究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快其发展,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和谐创业,富民强市”战略目标,这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南昌市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南昌市企业调查队于九月上旬对南昌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走访了市直有关部门,向200户中小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结合现有的统计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并借鉴经济发达地区和兄弟地市发展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南昌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中小企业的若干建议,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的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是相对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的。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最新标准,中小企业的划分是结合各自行业特点,依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来确定。以我国工业企业为例,凡是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和资产总额在4亿元以下的企业均属中小企业。

  二、中小企业在南昌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近几年南昌市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发展步伐在加快,不但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且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门类齐全、分布广泛的发展体系,成为推动南昌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截止20##年底,南昌市中小企业户数占南昌市全部企业总户数的98.26%;在资产方面:中小企业拥有的总资产占全部企业总资产的70.34%;在营业收入方面: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的68.49%;在利润方面:中小企业利润总额占全部企业利润总额的77.5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南昌市中小企业无论在资产方面、还是在营业收入、利润方面,都已占有绝对优势,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主要力量。中小企业不仅在经济总量上的贡献大,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收了大量的下岗职工,成为南昌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统计资料显示:全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数占全部企业从业人员数的84.11%。从新增就业情况来看,中小企业也是增加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吸收了大量下岗职工,被誉为“稳定社会的减震器”,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并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扩大就业、增加市场活力和产品供给,改善城乡广大居民生活,启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生产力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建立政治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三、南昌市中小企业发展特点

  (一)从行业分布看,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业所占比重较大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行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在所有的中小企业中,工业企业户数占中小企业总户数的44.02%,其总资产占中小企业总资产的31.42%,营业收入占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41.19%,利润总额占中小企业利润总额的68.32%,从业人员数占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41.94%;批发和零售业户数占中小企业总数的25.32%,其总资产占中小企业总资产的12.57%,营业收入占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33.24%,利润总额占中小企业利润总额的13.1%,从业人员数占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6.79%。其他各行业所占比重均较小,详见下表:

 南昌市中小企业主要指标各行业比重表

                                                                                                                                          单位:%

  (二)从所有制类型看,非公有制经济占居主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南昌市中小企业所有制结构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比重逐年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近几年,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不断成长壮大,数量和规模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已占居主导地位。据统计,截止20##年底,在全市中小企业中,属于国有经济的企业占全市中小企业总数的10.86%,其总资产占全市中小企业总资产的37.19%,营业收入占全部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24.30%,利润总额占中小企业利润总额的22.19%;属于集体经济的企业占全市中小企业总户数的11.74%,其总资产占全市中小企业总资产的3.97%,营业收入占全部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6.39%,利润总额占中小企业利润总额的3.77%;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的中小企业占全市中小企业总户数的77.4%,其总资产占全市中小企业总资产的58.84%,营业收入占全市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69.31%,利润总额占中小企业利润总额的74.04%。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在全市中小企业中的主导地位已显现。

  四、南昌市200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南昌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指导中小企业工作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南昌市企调队在全市抽取了200户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走访了市有关部门,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单位基本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单位为200户中小企业,从其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占22%,集体企业占15.5%,股份合作企业占8.5%,联营企业占0.5%,有限责任公司占33.5%,股份有限公司占5%,私营企业占10.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2.5%,外商投资企业占1.5%,其他类型企业占0.5%。

  (二)资产规模继续扩大

  为了“富民强市”,近几年,南昌市市委、市政府一方面重视大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南昌市中小企业户数迅速增加,资产规模继续扩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调查资料显示,截止20##年底,200户中小企业总资产较20##年增长10.4%,平均每户企业拥有资产9517万元,较20##年增加896万元,特别是《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后,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企业为了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加大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使企业的总资产迅速增加。

  (三)盈利能力显著提高

  各类经济效益指标显示,中小企业为了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在不断调整营销策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使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主营业务收入稳步上升。20##年,200户中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58亿元,较20##年增长39.6%,平均每户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79万元,较20##年增加1526万元。多数企业在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内部的强化管理,挖掘内部潜力、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实现了中小企业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20##年实现利润总额2.69亿元,较20##年增长4.93倍,上缴税金14.43亿元,较20##年增长47.6%。

  (四)从业人员劳动报酬逐年增加

  调查资料显示,随着中小企业经济总量的增加,其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也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从200户中小企业调查资料来看,20##年南昌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为9123元,20##年人均10702元,20##年人均12908元。

  (五)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较大改善

  通过近几年来的整治,南昌市企业的发展环境有较大改善,被调查的200户企业中,对本市“市场环境、投资环境”认为“满意”的占41.5%,其中“很满意”的占9%,认为“还可以”的占56.5%,“不满意”的只占2%。由于近几年政府及其企业工作部门为企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企业对地方政府的具体政策、举措认为“满意”的占61.5%,其中“很满意”的占19.5%,认为“还可以”的占37.5%,“不满意”的只占1%。认为基层政府机构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态度“好”的占58%,其中“很好”的占18.5%,认为“还可以”的占38%,认为“差”的占4%。

  五、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尽管中小企业以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所赢得的地位,随着规模的扩大而明显提高。但由于具体措施落实还不够到位,外部环境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中小企业资金紧缺,融资渠道狭窄

  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是中小企业成长前进中的桎梏。在被调查的200户企业中,有166户中小企业认为因资金短缺制约了该企业的发展,占企业总数的83%,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相对公有制企业融资“难”的有142户,占企业总数的71%,其中认为“很难”的有26户,占企业总数的13%。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所有制歧视、信息不对称、信用和担保服务体系建设落后、融资制度安排不合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管理意识薄弱、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中小企业贷款手续繁琐,效率低下,融资成本高等均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的融资制度安排仍主要是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企业资金来源看,内源融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性资金来源,这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银行信贷是中小企业赖以融资的主要渠道,但获得的信贷支持却很少;再其次是企业以民间集资方式获取资金。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虽然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从目前看效果并不理想。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大大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引导和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延缓了南昌市经济发展的进程。

  (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费用投入少,员工的整体素质较差

  调查资料显示: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重在20%以下的有90户,比重在20%——30%之间的有49户,比重在30%——50%之间的有27户,比重在50%以上的有34户;员工教育培训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1%以下的有78户,比例在1%——2%之间的有68户,比例在2%——5%之间的有31户,在5%以上的仅7户,甚至有16户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过任何教育培训;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重在10%以下的有64户,比重在10%——20%之间的有55户,比重在20%——30%之间的有37户,比重在30%以上的有44户;34.5%的企业认为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缺乏适应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管理与生产管理手段,往往凭经验管理企业,对企业管理不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这在近几年大量增加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生存周期短,

  所谓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能够完成创新任务或实施技术创新过程的内在条件。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是衡量中小企业成长性的重要尺度和核心内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开发(R&D)能力、新产品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技术创新管理能力五个方面。从国内外的中小企业发展过程看,中小企业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不断推出创新产品的内部环境。许多中小企业快速消亡的原因是其以单一产品起家,而后便不再有其它产品推出。在被调查的200户企业中,科研技术开发费用占全年销售收入的比例在1%以下的企业有99户,比例在1%——5%之间的有46户,比例在5%——15%之间的有14户,比例在15%以上的仅2户,甚至有39户企业没有投入科研技术开发费,占企业总数的19.5%。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在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够1%的则难以生存。按此标准衡量的话,可以看出,目前南昌市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方面和研究开发能力不强,而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更是十分薄弱,这使得中小企业实现发展的核心内容缺位或长期处于低水平,势必会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宣传、落实还不够到位

  在200户被调查企业中,认为政府在宣传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方面做得“好”的占36%,其中,认为做得“很好”的只占7.5%,认为做得“一般”的占54%,认为做得“较差”的占10%;认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在具体执行时“有效果”的占69%,其中,认为“效果明显”只占7.5%,认为“流于形式”的却达到31%,将近三分之一;对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认为“满意”的占34%,其中,认为“很满意”的只占7.5%,认为“还可以”的占54%,认为“不满意”的占12%。另外,43.5%的企业认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虽然好,但由于其企业所在的行业不同,仍然享受不到政策的优惠。

  (五)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

  目前中小企业体制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企业最高决策权力比较集中于企业的最初创办人手中,而像总经理或经理这样的企业最高经营管理者虽然主要不是由上级任命的,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经理是来自经营者家族成员,尤其是私营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总经理就是企业的创办人,有相当一部分中层管理人员来自家族成员。因此,一些中小企业摆脱不了传统体制的束缚,家族式经营管理特征明显,对生产和产品缺乏必要的科学决策,增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造成企业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对企业创始人依赖性强,法人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尚未真正建立,造成许多中小企业职业经理人尚未正式登场。

  (六)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功能不完善,运作不规范

  中介组织是指介于政府与企业、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单位之间,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经纪、法律等各种服务,并在各类市场主体之间,从事协调、评价、评估、检验、仲裁等活动的机构或组织。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作用的不断加大,企业主体地位不断加强,由过去政府的附属转变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大量的经济、社会事务需要由中介组织来承担,它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解除中小企业服务资源瓶颈的重要手段,是中小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良性运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但目前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各方面服务的市场中介机构数量少,功能不完善,且存在机构规模偏小,业务范围狭窄,专业程度偏低,没有实行专业分工,管理经验不足,收费混乱,从业人员执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素质良莠不齐,执业质量水平较低,短期行为较为突出,违规操作等现象。一些从行政、事业单位分离出来的服务机构尚未完全进入市场化运作,难以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经纪、法律等各种服务,使中小企业在人才、信息、营销、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普遍比大企业多,在人才、信息、政策、资金的获取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七)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

  有的中小企业反映,一些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企业在投资经营中遇到问题时,缺少专业性法律法规可以遵循。另外,依法行政水平不高,贯彻落实政策法规的措施缺乏透明度和清晰度,有的地方和部门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解释不一,贯彻执行中往往使企业无所适从。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市场混乱仍是影响南昌市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恶意杀价等行为已成为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制定竞争规则

  是当前各级政府急需要做的工作之一,也是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发展

  加强和改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宏观指导,发挥政府服务作用,减少行政干预,这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不是一句空话,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真抓实干,讲求实效,解决中小企业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困难和问题,为南昌市中小企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一是要大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中小企业改革的新途径、新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切实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举措,部分还未改制的国有或集体企业要着眼企业的前途和发展,痛下决心,尽早、尽快改制,使之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作为政府部门,应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并在具体的改革中做到:放开企业的生产经营、放开企业改制形式、放开人事管理、放开职工身份,同时,要加强对中小企业改革的服务,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到位;二是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小企业促进法》,并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法规和政策措施,以便更好地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并对他们实施法律援助;三是要充分利用当前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有利时机,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实施“扶小战略”,特别是要在税收、产权保护、贷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并针对目前多数企业家对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只是部分了解甚至不了解的情况,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四是要建立和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创业指导、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各界合作的服务型机构,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培育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精神,“在培育重点服务项目过程中,要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富有成效和特色的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五是要下力气重新清理涉及企业收费的项目,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严格预防“三乱”现象死灰复燃,真正做到减轻企业负担;六是领导干部要作到廉洁自律,政府工作人员要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对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七是政府在改善政务环境的同时,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硬环境”。

  (二)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兴则事业兴,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一是企业家的培养。中小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企业“一把手”要加强自身修养,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新形势,加强各种法律、法规、经济政策以及市场竞争规则的学习,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要把眼光放远,增强竞争意识。二是技术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中小企业必须完善人才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吸引社会人才,充实壮大技术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专业人才的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为高科技人才提供发展空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保证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三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安全知识培训和政策法律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积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核心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中小

  企业融资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这一矛盾在我国表现尤为突出。有鉴于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必须多管齐下。第一,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拿出专项资金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要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要求,逐步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规模;第二,适当调整金融组织和金融政策,保护和发展那些适合于中小企业信贷的小型金融机构,并尽快增强其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能力,同时,适当调整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以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第三,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作用,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在拓展间接融资渠道的同时,充分重视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展,这是当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根本出路。因此,要适当降低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鼓励有发展前景、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公开上市,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以有效地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第四,金融部门要端正经营思想,不断完善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千方百计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从国际上看,正是因为中小企业处于弱势,所以各国政府都将扶持中小企业放在重要地位。例如,日本在总结经济起飞成功经验时,认为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重要因素。其扶持中小企业的措施主要有:制定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临时措施法,采取补助金、融资、税制等资助措施;各地区都设立中小企业技术人员研修机构,为中小企业培养人才;由政府出资进行技术指导,建立中小企业可以自由利用的开放实验室;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从中、长期的发展要求看,中小企业要获得市场竞争能力,关键在于能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鉴于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主要科技资源集中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实际情况,中小企业抓好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方式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生存空间更大,生存的条件更好,生存的时间更长。

  (五)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促进中小企业协会的建立

  据调查,有60.5%的企业认为“有必要”发展企业中介服务机构,32.5%的企业采取中立态度,认为“可要可不要”,只有7%的企业认为“不必要”。由此看来,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是大势所趋。市场中介组织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施更有效的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在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政府职能正在由部门管理、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向行业管理、宏观管理和间接管理过渡,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让其承担一些原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保持平衡和不断建立新的平衡,从而有效地发挥政府作用,规范与优化市场秩序,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可以采取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其模式可以是“经济成分多元化、组织类型多样化、服务功能全面化、活动方式法制化、系统运行网络化”。当前,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的重点是发展中小企业协会,中小企业协会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市场中介组织,既是管理型的又是服务性的,它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的最重要的形式,是“龙头老大”,所以优先发展中小企业协会便成为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的关键。由于中小企业之间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存在着低水平过度竞争问题。行业性中小企业协会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中小企业通过联合壮大力量,避免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竞相压价,甚至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使企业在低价位时仍能获得一定的利润,不得不偷工减料、降低产品质量。由于这种竞争不是在公平的基础上展开的,而且是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进行的,其竞争的结果不是优胜劣汰,而是以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代价的优劣并存,甚至是优败劣胜;另一方面则有助于优势互补,集中力量开发新产品,调剂资金余缺,提高资信程度和提升竞争力。因此,应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协会,并采取“一元化的协会体制”,坚持“一业一会”或“一地一会”。

  (六)加大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的整治力度

  在从重、从快查处大案、要案的同时,也应把着力点放在长期净化商品市场环境上。政府应对各类市场,各种商品都要逐一整顿,从根源上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和产生,务必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应该看到,“打假”不仅仅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行为,更是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供给的重要举措。加大对全市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的整治力度,真正形成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使企业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展开公平竞争。同时要保障投资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真正做到“安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