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职业岗位的调研报告

对教师职业岗位的调研报告

姓名:张开彤

学号:116728037

性别:女

所在院系:金山学院经管系

所在年级专业班级:2011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1班 联系地址:桃山公寓5号楼

联系电话:186xxxxxxxx

对教师职业岗位的调研报告

对教师职业岗位的调研报告

一、前言

随着19xx年以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大学教育业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同时,随着国家劳动就业体制的不断改革,大学毕业生也不再享受“统包统分”的政策。[1]大学生的数量逐年的增加,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有着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个现象和国际经济近年来连受打击,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新的一年中,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

随着社会地位、收入待遇的明显提高,教师正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但同时,教师这一职业的“门槛”也越来越高,除了学历和教师资格认证外,还须通过严格的选拔,另一方面,教师队伍中的人才流失现象也日渐普遍。

在教师地位“水涨船高”的今天,教师这一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教师节前后,我们汉中市就为此作了一个小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多半的人想做教师,但如果现在同时有做教师和企业职员的机会,你会如何选择?到学校做教师的比例有52.6%,而选择去企业打工的比例是47.4%。

随着教育受重视程度的提高,教师待遇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由统计显示,一般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大中城市中则在2000元左右,加上课时费和过节500——1000元左右的奖金,按升学率和区域排名成绩的浮动奖金,教师的收入、福利和其他行业比较并不低。同时,在职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相对稳定的职业前景和受人尊敬的职业形象令教师这一职业魅力倍增。

本研究旨在调查现在大学生对于如此严峻的社会就业现状,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岗位的看法。了解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志向现状;分析教师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更好的了解有意大学生就业提供依据。该调查中采用自编问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共有3小题。第二部分为主要调查研究内容,共有21道测试题,其中有五道道多选题,其余均为单选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对以上观点做综合分析,总的来说,教师职业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大家都认为教师是一种崇高而责任重大的职业,不管因为怎样的原因做出了选择,都应该做好这份工作。所以,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为社会做出更大 的贡献,也为自己铸就一份成功的事业。下面是我通过观察和参考他人研究的资料,对教师素质的一些看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优秀或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首先是专业知识。它包括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个方面。

其次是专业技能。包括了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良好的教学能力应包括:

1、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设施能力,即多种具体能力的综合,如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技巧的能力和教学机智等;

3、学业检查评价的能力,近年来,则更加强调教师应该具备教育研究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最后是专业情意。它包括四个方面:

(1)专业理想,这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2)专业情操,这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

(3)专业性向,是指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人格特征,或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

(4)专业自我,它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的效果。客观地说,教师有了生存的精神压力和危机感,有其积极的方面,它促使老师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好地教书育人,这是我们改革的目的;但同时它也使教师没有了职业的稳定感,生存的问题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在教师的心头,整天挥之不去,从而使得不少教师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并产生了 2

种种心理障碍和疾患。焦虑、失眠、忧郁、压抑、心浮气躁、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已成为教师常见的心理疾病。《中国教育报》前不久进行的一次关于教师心态的大型调查表明:有近70%的教师患有各种心理疾病,教师的整体生存状况在各种职业的比较中并不令人满意。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所闻,为什么在今天大力强调尊重学生的情况下,还会有这种现象发生?这当中除了极个别教师确实是师德太差以外,我以为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教师屈从于学校和校长的“应试教育”指导思想,体罚就成为他们在以学生考分决定去留的重压下的不自觉行为。而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因为它直接影响了教师对自身职责的稳定感:当学生的考试成绩太差而影响到自己的生存的时候,作为教师的他能不急吗?他的心态还能平和吗?

三、建议

(一)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加强职业规划的意识 。通过调查,在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很淡薄,对职业规划了解不多,对此我们应该加强职业规划意识,并认识到职业规划对我们学生认识自我,成功就业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应当重视职业规划的教育并建立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体制,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给予正确的指导并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职业方向。

2.了解自我,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通过调查,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明显不足。要指定正确的职业规划,第一环节就是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清楚地认识自己,特别是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认真分析。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喜欢什么职业、适合什么职业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有正确,充分的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使自己更好的就业,和发展。避免由于对自我认识不足,而出现职业规划的盲目性和大众化。

3.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提高非专业素质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高,而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大学生在学校的基本使命,也是责任所在,学好专业知识对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状况,充分利用大学时期宝贵的时间,打好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提高非专业知识的储备量,提升非专业素质,为将来更好的就业做好准备。

(二)从国家角度来看,国家应加强对促进就业政策力度

据调查显示,普遍的大学生对于国家的就业政策并不是十分了解。然而, 3

国家政策的制定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毕业大学生就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国家应该统筹兼顾,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强对促进就业的政策力道。而对于我们,不应该只片面的了解课文知识,应该关注一些时事,从而得知社会的需求,国家的政策。

四、结语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就业观念都普遍滞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千变万化的人,是成长中的人。所以,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除了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奉献精神外,还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心境:自己既能对所从事的职业充分认同,外界又能提供一个非常宽松和谐的环境。二者兼备,才能使人产生一种对所从事工作的相对稳定感和愉悦感,并心向往之。惟有如此,教师才有可能全心投入,才能做到心无二用,才能从容不迫地研究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才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开拓创新。如果这学期不知下学期的事,如果要把更多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花在如何去搞好人际关系上,如果时时刻刻地担惊受怕,忐忑不安,想着下一个“下岗”的是否是自己,又怎么能专心致志、一门心思地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探讨教法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呢?大家都抱着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去教育学生,我们的教育还有希望吗?

其实,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真正“待岗”、“下岗”的人并不多,而那些真正“下岗”的,却又是不安心教育工作的,或者是违法乱纪的。从总体上讲,大多数教师是热爱本职工作的,他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教书育人,表现了人民教师应有的师德风范,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那些师德高尚、作风正派、业务精湛、自觉教书育人的教师,就应该给他们以“定心丸”,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们:他们的职业是稳定的。当然,我们不是让教师职业回到以前的“铁饭碗”状态,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教师来说,保持教师职业的相对稳定,让他们有一种稳定感,无论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还是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其积极的意义。因为有了职业的稳定感,教师就会亲近她、热爱它、珍惜它。所以,在大力倡导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应该鼓励教师终身从教,做教育家,而不是让从教的人有朝不保夕之虑。

4

 

第二篇:关于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调研报告

关于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调研报告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民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和提升,但同时教师工作压力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今就这一问题对我镇部分学校教师进行了系列调研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一、问卷调查

采用《教师职业幸福感开放式问卷统计表》,选择30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关于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调研报告

关于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调研报告

调查显示,有40%的一线老师最喜欢的职业是公务员,因为社会地位高,待遇丰厚,压力小。其次喜欢的职业是教师,有成就感,工作性质单纯。从职业幸福感来看,地位、待遇、成就感、压力、自由

等词出现频率较高,同时对好领导、平等的竞争机制,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多。

二、组织调研

针对这调查数据,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调研。归类如下:

1、我的一天:这是一位已工作近20年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所做的。上午7:30到校值日巡视,课前准备。8:00上第1节课,

第2节课批改家庭作业及第一节课课堂作业,接着带学生到操场开展大课间活动。第3节上副课。中午在班上看学生就餐。中午不休息,辅导后进生,接待家长,值日巡视处理偶发事件。下午第1节继续批改作业。第2节上课,接着带学生到操场做课间操。第3节备课,准备各部门发下来填写的验收资料。放学前指导学生打扫卫生,布置作业,交流一天的情况。值日巡视,填写值日表。清室后准备明天上课的课件教具。5:30离校。作文本带回去批改。有时还要家访。这忙碌的一天是常态行为。应正视教师实际的工作量,不是只有上四五节课工作八个小时的问题。

2、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过高,转而对教师提出高标准、高要求。开学择校、分班找关系、托人到某校某教师班。政府、社会及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力求客观、公正。学校更多的重视学生及家长对

教师的评价,而忽略了教师对学生和家长的看法和要求,学校应找到师生的最佳结合点。

3、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使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还要背负大量的各部门验收(专项督导、综合督导、规范学校、示范学校、平安校园、绿色学校、法制学校、家长学校等)、考评材料、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等工作,教学精力严重分流。

4、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教学成绩的责任压力,工作时间超负荷的身体压力,学校、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人民教师道德形象的精神压力等。

5、学校的分配制度尤其是工资的发放奖励方案应面对校情,以肯定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目的,多劳多得,优质优价。过份的平均主义会造成“法不责众”“滥竽充数”等负面效果,工作热情及创造性受到严重挫伤。

6、副科教学的专职人员短缺,地位不受重视,加之毕业班小学科考试机制改革,使这部分教师工作难度加大,痛苦增多。

7、班主任从早到晚的超负荷日常管理,各式各样的活动、检查、评比、资料上缴,及高标准的教学工作,使他们工作焦虑度及倦怠感最强烈。普遍反映待遇低,工作量大。

8、单调、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和工作状态,使教师生活沉闷、社会性不强,职业倦怠感与日俱增。

9、社会舆论对教师造成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大。偶尔学校或教师有哪些方面考虑不周,新闻媒体就会针对此事狂轰乱炸,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干扰日常的教学秩序。多数教师对此颇感心理压力大。

三、对部分教师深度访谈

对象一:谈到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我的心里很痛苦。从教30年来,我是热爱教育事业的。但是现在极端化的应试教育及功利化的管理追求,使我不得不随波逐流。教育是要尊重规律的,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认知规律。我认为素质教育可以和应试教育结合的很好,达到最高的应试。我们曾经有过有益的尝试,有过成功的经验,但是我们现在少了课堂的自主权,少了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起点,少了学生接受知识必备的周期。关于压力,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关键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正常形成的,还是人为造成的。现在人为造成的压力太多,潜规则太多,不利于教师职业的健康发展。(这是一位即将退休的教师的心声)

对象二:现在当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了。总有一种空虚感,一种被掏空的感觉。我们自己的知识已经没有办法去满足工作的需要了,思维效率也在不断的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知识更新太快了。

现在的竞争压力及缺乏积极的有效沟通渠道也使老师们功利性极强,人情冷漠,少有爱心。常常会感到悲观、沮丧、抑郁,久之工作热情也就冷却,情感的资源干枯了。(这是一位从教20多年的教师的观点)

对象三: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早一点退休。总感觉现在的工作没有什么意思,非常地机械化,效率低下,少有了人情世故。台上教师故作多情,台下学生一意孤行。教师发展空间不大,论资排辈现象严重,社会的潜规则无孔不入,难以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没有什么成就感,自我评价也在不断下降,常想离职、转行或退休。(这是一位从教时间不长的青年教师的观点)

四、对策和建议

关于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对策,我认为内因是事物解决的关键。教师职业压力中的自我管理应是我们教师首要研究的内容。根据理论学习和专家建议,结合问题实际,对策和建议如下:

1、权责明确,分清问题所有权

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使命,铸就了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殊不知,当教师习惯性地承担了过多的责任,把本该是学生问题当作自已的问题时,往往很容易感到压力。比如,一个二年级学生犯错误了,可能会将责任归咎自身,认为是自已管理不善所致,这种自我归罪会导致压力感。当教师有这种感受时,不妨先跳出来,客观地审视,教师有

责任帮助学生进步,但是学生的不良行为可能是由许多不可控的因素造成的,并不一定是教师的错。有时,适当让学生为自已的行为结果负责任,比教师事必躬亲,大包大揽更有效。分清问题所有权,是学生的问题,教师尽力教导纠正,而无须自责,这有利于教师从过分的情绪卷入中抽离出来,减轻工作压力。

2、针对外在环境的压力,采用“问题-解决”的应对策略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有这么一句话:问题已经发生,最好的办法不是去逃避,而是要积极采取策略,把损失降低到最低。

(1)设定具体、现实的目标,坚持小步子原则。将形象的目标具体化。

19xx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矮个子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夺得了世界冠军。后来,他在《自传》里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过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目标冲去。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标定在40千米外的终点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同样道理,我们在开设一次公开课,

对于新教师可能是一项棘手任务,但若把它分解成若干步骤,就会使任务变得具有可控性,从而减少心理上对整个事件的畏惧感。

(2)做好时间管理。

众所周知,教师需要处理头绪繁多杂乱无章的事务,在时间精力有限的前提下,教师需要分辨任务的轻重缓急,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件,做到时间资源的合理分配。时间管理的一条黄金准则就是:重视那些重要还不紧要的事情,因为这时你可以控制势态,而不是势态控制你。那些紧要而不重要的事件,可以尝试使用边角料时间来处理。教师的生活若被很紧要的而不重要的事件所占据和干扰,势必会心力交瘁而成就感降低。

(3)不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海尔集团的CEO张瑞敏说过:提高自己的能力就是保护自已。社会的进步,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牢固地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与意识,将学校视为自已不断学习的场所,将教育教学改革视为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对自已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地促成专业潜能的发挥,缓解工作压力。

3、面对压力源,建立合理、积极的认知方式。

同样的压力源,对于一些教师会成为压力,而对于另一些教师不会构成压力。可见,压力产生与否还与教师个人因素有关。比如,对工作持完美主义态度,往往更容易产生压力。因此,仅解决外在压力事件还是不够的,更需要反思自身的认知方式,就是你从哪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举个例子:一个口渴难耐的人在看到半杯水后,乐观的人会说:太好了,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唉,只剩下半杯水了。对待同样的半杯水,因为认知方式的不同,产生的情绪体验也就不同。所以,我们要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学会用积极的眼光和态度看待问题。李嘉诚有一句劝诫年轻人的名言:不要和消极的人在一起。

反思我们的教育,无不是处处体现着完美主义要求,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一个“纠错”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教师自然习惯于关注学生的消极方面,而忽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之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消极方面,从行为主义视角看,其实是对消极面的强化,不仅无助于学生增强自信,而且易使教师长期处于负向的情绪状态中。

当然,错误的认知方式不仅是完美主义的一种,过分夸大问题的严重性,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等,也是我们需要改变的认知方式。比如有这么一个笑话。一位基督教徒问神父:“我可以在做祈祷时抽烟吗?”“当然不行!那简直是对上帝的亵渎。”神父严厉地批评了他。“那我在抽烟的时候能做祈祷吗?”那个人换了个说法。“哦,这样当然可以!上帝会保佑你的。”神父高兴地说。

4、善用内外资源 ,管理保护自己

(1)正确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我的兴趣、个性、潜能和价值观,这往往是教师应对压力和选择正确职业生涯的起点。对自已认识越深刻,越能帮助自已有效地调适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挠。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最好的未必是最合适的。不要太追求完美,要学会有所放弃,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

(2)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积极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社会支持系统。不仅有助于教师解决实际的工作难题,更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情感和心灵援助。生活中,要有几个能聚得拢、谈得来的朋友,有充分放松自己的机会,想喝酒时有人陪,想说话时有人听。此外,加入专业协会或者兴趣小组,同伴间的交流和分享,也可以起到相互支持减轻压力的目的。

(3)确立领域间的良好界限。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冲突也会对教师工作和身心健康构成干扰。如何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分配时间和精力?不恰当的做法是将工作或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中,本该休息娱乐与家人沟通分享的时间被用来完成工作任务,使身心无法获得恢复和补充;本该享受的家庭生活被工作有关的思绪所侵占,甚至工作中的委屈等负面情绪,以家人为发泄渠道,破坏家庭和谐,这些都是工作与家庭界限被破坏的典型表现。教师需要学会建立家庭和工作之间的良好界限,使两者互为增益。同时,也要确立个人与环境的界限;除了照顾工作和家庭,还要学会照顾自已,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之余,为

自已留下独处和思考的空间,做一些自已喜欢的事。卡耐基说过:既然必须要靠工作而活着,不如开心地工作,然后活着。

(4)不为社会舆论所累。“为人师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词给教师职业已太多太高的光环。其实教师只不过是一个行业而已,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完全可以活出自己的个性与风彩。照亮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应照亮自己。

(5)积极创造条件及时释放缓解工作压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