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铜川市耀州区财政局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促进区县财政信息化建设上台阶,7月15日市财政局数据处齐炜副处长带领各区县负责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人员赴铜川市耀州区进行学习调研,主要学习和借鉴耀州区财政局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学习调研中亲眼目睹了耀州区财政局信息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他们的发展速度之快,发展理念之新,信息应用之广,使我们受到极大地震动,也让我们找到了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激发了我们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强劲动力。

一、阎良区财政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局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把信息化建设作为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截至20xx年6月,我局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打造了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金财工程”软、硬件基础。现在,信息技术已成功融入财政业务,在推进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和促进了财政改革与发展。

1、信息管理机构设置。省厅、市局要求各区县财政局成立信息管理专门机构,有同级编制主管部门批复。我区财政局虽然成立了信息中心,但是信息中心没有正式编办批文和人员编制,属于局内设科室,在信息管理方面,人员严重缺乏,工作量大,工作开展起来难度比较大,技术方面欠缺更加专业的工作人员。

2、机房硬件建设。机房面积40平方米,有服务器柜和网络 1

柜共5架,数据、应用、备份服务器共12台,绝大多数都使用IBM3650高端服务器;交换机10余台,其中一台为三层核心交换机;防火墙共四台,一台为天融信,三台为迈普,全部用于外部网络接入的防护;我局还配备了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5匹大功率空调一台;10kvups不间断电源一台,以及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复印机等相关设备。

3、网络建设。局机关局域网采用双网络,对内、外网络实现物理隔离。内网主要运行财政业务软件和业务数据传输,与多家网络运营商签署共建财政网络协议。通过电信网络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各预算单位vpn网络、乡镇财政所内网和代理、清算银行等相关单位的财政内网;与移动公司合作连接部分预算单位2M光纤;与广电网络联手建立与省、市之间上联的财政内网,我局先后已和50余家一级和二级预算单位通过vpn、光纤等方式连通了国库集中支付网络。互联网络部分和区政府信息中心整合共建,通过百兆光纤线路与我局外网设备相连接,保证了我区家电下乡、农民补贴、政府采购等业务的正常工作。我局网络现已覆盖乡镇财政所、预算单位、银行等多家相关业务单位和部门,网络运行安全、稳定。

4、业务软件应用。经过多年的摸索建设,我局的财政业务均已建立了相应的软件应用系统,像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预算指标等主要业务软件都购买上级部门统一推行的产品,这些业务软件都经过了长期的运行测试,运行起来更加安全、稳定。 2

为了保证财政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我局专门购买了一台专用备份服务器,上线了数据备份系统,专门将所有的财政业务数据都统一备份存储在备份服务器上,实现数据完整和数据安全,提高了财政数据的可靠性。对于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这项重要的业务系统,我局还专门建立起双机热备系统,更加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运行的正常性。同时我们先后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工资统发系统、乡财乡用县监管财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契税征收系统、专项资金动动态监控系统和财务系统等。

5、工作制度建设。为了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确保财政信息化建设工作协调有序开展,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我局信息中心制定了《信息中心工作职责》、《信息中心人员岗位职责》、《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数据保密及数据备份制度》、《设备定期维护制度》、《中心机房值班制度》、《中心机房安全消防管理制度》、《中心机房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保障我局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

6、业务知识和信息技术培训。我局通过继续教育、业务知识培训、金财工程专业培训等方式,对全局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业务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培训,既普及了财政信息化操作水平,又培养出既懂财政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从而,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效能化。

二、铜川市耀州区财政局信息化建设学习调研心得、启示 3

近年来,耀州区财政局以构建公共财政为目标,以各项财政改革为契机,以信息化为手段,紧紧围绕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深入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耀州区财政局作为省财政厅信息化建设示范点,信息化建设始终走在全省的最前列,他们不断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业务系统应用能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省厅的多次表扬和肯定。总结耀州区财政信息化建设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局领导对财政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对于信息化建设,局领导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财政改革的一个重要支撑。全面推进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耀州区不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为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是财政网络覆盖面广,耀州区财政局建成了上联省厅市局,中联预算单位、相关业务部门、各商业银行,下联乡镇财政所的三级局域网络,为财政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耀州区财政局同广电网络签订了财政专网建设合同,针对所有的财政专网的客户端全部连接2兆广电网络,每条线路每年的服务费为2000元,并且在广电网络机房建立财政网络汇聚,网络中出现任何问题由广电网络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处理,保障了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对于全局使用的计算机、打 4

印机等相关硬件设备他们还专门与西安一家电脑公司签订合同,所有计算机等的硬件问题都有电脑公司打包处理。这样下来一方面减轻了局信息中心人员对网络、硬件等设备的维护工作量,另一方面节省一大笔网络运行费用、维护费用的开支。

三是业务应用比较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国库支付、乡财县管等大批信息系统投入应用,促进了科学决策,改进了财政管理,为财政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是规范信息化管理。首先制定各种制度和条例,不断建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机制、管理模式,做到制度上墙,工作登记检查。其次加大对办公区和网络设备的监督工作,通过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摄像头等设备对所辖的14个财政所的办事大厅进行全面监控。对所有使用的网络设备和网络用户访问运行进行全程监控,通过网络监控软件可以全程录像和抓拍。

五是重视信息中心人员队伍建设,首先耀州区财政局通过铜川市财政局给信息中心申请6名人员正式编制,这大大提高了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并且从社会上招募回两名软件方面的高技术人才,将财政软件的日常维护和内、外网站的更新全部交给两名技术人员,使得工作更容易并不断推进。

通过对耀州区财政局的调研和学习,让我们对信息化建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今,财政也已经全面步入了信息化,所以财政信息化建设就是我们现在的首要问题。但是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三大瓶颈问题:认识、资金、人才。对于阻碍信息化发展的三大 5

瓶颈问题,我们应该正确的去认识,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财政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要认识到没有资金就无法开展信息化建设,再次没有人才保障,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都无法保证。因此通过这次对耀州区财政局信息化建设的调研学习也使我联想到了我局信息化建设发展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差距。

一是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有待提高。部分干部职工认为信息化建设仅仅是摆脱手工劳动,服务财政业务的工具,是技术部门的事情,简单地把信息化建设等同为办公自动化。还有些干部职工由于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影响了信息化应用的进程。

二是信息中心暂时还没有正式机构编制和高技术人才。对于信息化建设来说首先具备的应该是完整的机构编制,只有有了完整的机构编制才能吸引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信息化建设更好的进行技术支持和服务。信息化建设是涵盖整个财政业务应用系统的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财政业务的有机结合体,需要既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又精通财政业务工作的人才队伍作为保障,而目前全市财政系统信息专业人才严重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培训机制,信息技术培训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上,我局在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方面极为缺乏。

三是需要逐步完善网络设施建设和网络平台建设,因为网络建设是支撑财政改革工作的骨架,是一切财政业务和数据传递的桥梁,只有网络建设完善,才能更好的促进财政业务的发展。完 6

善财政网络,首先要将所有相关的业务单位和业务科室连接在一个大的局域网络中,把网络覆盖到每一个业务点,让相关连的客户端都能相互访问。其次就是网络安全方面,要在网络关键点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病毒网关等设备,全天候对网络网络进行安全监测,设置安全策略,对网络安全预警联动。运用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对网络的非法外联、非法接入、移动存储介质使用、文件复制、修改、打印进行审核跟踪管理。

四是缺乏上级的指导,金财工程在我局开展以来,我们一直是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行,有很多地方在建设中还不能满足上级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建设与使用脱节,存在重建设不重应用现象,如办公自动化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没有进行充分的应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有时会严重阻碍工作开展。

三、今后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

1、网络建设方面,建设网络运维监控管理系统。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网络设备、应用系统需要在网络中畅通运行,网络信息承载量不断增大。为了保证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必须对网络系统资源进行优化监测配置;必须增强对网络系统运行危机进行预警机制的建设;必须保证网络系统故障能得到更快诊断和及时排除;必须提高网络系统监控管理能力;使网络系统应用更加合理;运营维护更加规范。

2、加强财政业务软件的实施应用,挖掘财政业务软件的功 7

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财政业务软件的作用,更好地为财政各项改革服务。

3、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软件的功能,完成与之相配套的项目库和基础资料信息库的实施与应用。

4、完成非税收入管理系统的实施应用工作。

5、完成国库集中支付软件的升级工作。目前使用的国库集中支付软件功能比较简单,如预算科目,和部门预算编制的预算科目不一致,二者不能很好的衔接,应用起来很不方便。

6、完成我局门户网站建设。

7、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完善机房后台各项操作规范和流程,详细记录工作日志,制订机房各项应急预案,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8、从明年起,用二年时间完成财政业务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在财政信息化建设中,常常会出现财政管理体制的隐性问题,为了不走更多的弯路,希望上级部门对我们各区县在信息化建设中给予更多的指导意见。

阎良区财政局

20xx年7月27日

8

 

第二篇:20xx年法院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20xx年法院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为进一步提高审判管理水平、加快我州法院信息化建设步伐,应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等单位的邀请,经院党组研究决定,并报州委领导同意,月日-月日,我率州中院名中层以上负责人前往北京参观考察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北京市高级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和审判管理工作情况。考察时间虽短,但增进了友谊,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启发了思路,增强了信心,确实受益非浅,收获颇丰。考察团通过看、听、记、思,深深感到海淀区法院等单位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法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海淀区法院党组一班人带领广大法官恪尽职守,服务大局,严格按照“三个领先”(指标领先、影响力领先、核心竞争力领先)、“四个一流”(抓一流党建,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建一流法院)的要求,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培养出宋鱼水、尚秀云等一批杰出的优秀法官。透过这些成绩,方方面面无不包含着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审判管理网络化、智能化,确保了公正高效 、办案管理实现网络化。海淀区法院、北京高院运用清华紫光开发的《法院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所有审判、执行

案件从立案到归档全部实行网络化管理,实现网上立案、办案、归档、查询,增强了审判活动的公开性、有序性和规范性。案件诉讼来法院后,立案庭按要求录入立案信息,快速完成立案工作。基层人民法庭立案也是通过网上进行,方便了群众诉讼。立案后,微机自动分案,避免当事人“选法官”,杜绝关系案等现象的发生。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各类案件通过计算机进行审判流程管理,立案、分案、文书制作、统计分析等工作都在网上完成。审委会讨论案件的“审理报告”在会前以电子文本形式在网上传递,实现案件网上流转。案件审结后,将办结的诉讼案件基本信息和法律文书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形成电子档案,增强了档案的检索利用。

、质量、效率管理实现智能化。海淀区法院、北京高院院领导运用“领导决策辅助分析系统”对各类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网络信息加强对审判工作的监督管理,设置立案、分案、排期开庭、结案以及归档五个节点对案件进行全程动态跟踪,全面准确掌握审判工作基本情况。审判监督庭根据分工每月在网上随机抽查一部分案件,进行严格的评查,评议内容从程序、事实、法律适用、诉讼收费、裁判结果和社会效果预测六大方面细化为多个小项,评议时依照评议细则逐项进行,评查结果每月在网上通报排位。在司法效率方面,实行《审(执)结案期限提醒、警示制度》,规定刑事、行政、执行案件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办结,将民事案件普通程序

审理期限由法定的个月缩短为日、简易程序审理期限由法定的个月缩短为日。《法院信息管理系统》根据权限对各类案件审限逐件自动提醒,并由立案庭专人负责在网上对审、执案件跟踪检查,每天对民事、行政案件审理期限届满前日、执行案件执行期限届满前日的未结案件进行提醒;对民事、行政案件审理期限届满前日、执行案件执行期限届满前日、刑事案件普通程序审理期限届满前日、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审理期限届满前日的未结案件进行警示,书面通知承办人,在局域网上公布,每月通报,杜绝了超审限和超期羁押案件。去年,该院没有出现一件超审限和超期羁押案件的现象。

、信息查询实现公开化。海淀区法院在一楼大厅安装了电子显示屏,用于发布公告和进行法律宣传。利用电子触摸屏建立审判、执行案件公开查询系统,审判法庭位置查询系统,方便当事人查询信息,实现信息查询电子化,当事人可以随时了解审判情况。设立电子公告系统,每天公告案件开庭审理信息,方便当事人诉讼,提升法院形象。

、法庭审理实现数字化。北京市所有法院均建立了数字法庭,所有庭审均实行了数字监控,实行电脑自动刻录光盘,并运用法律文书自动生成模块,庭审完毕,法律文书即可发送到当事人手中。数字法庭还实现了上下级法院和最高法院联网,北京高院的领导随时可以观看到辖区法院每个审判庭的庭审情况。

、司法服务实现便民化。海淀区法院以追求效率和便民作为审判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年月,在全国法院率先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着力推进审判管理改革。审判管理办公室对外设立“一站式”的诉讼服务大厅,将收受证据材料、上诉文书、公示催告、诉讼保全等与审判相关的内容集中办理,解决群众找不到法官、跑不起法院的问题;对内将司法鉴定、评估拍卖、文书送达等环节集中管理,解决法官事务性工作过多,不能专心审判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审判管理办公室共办结保全、鉴定、拍卖案件件,收取上诉案卷件,其中移转上诉案件件,收取证据材料和执行线索份,公示催告和支付令件,引导、接待查询余人次等等。通过实际运行,审判管理办公室在提高审判效率和规范司法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当事人对这项机制创新表示了由衷地赞扬,认为:“审判管理机构和当事

人服务大厅,设置科学,方便了当事人,提高了效率,也促进了司法透明”。

(二)队伍管理公开化、透明化,确保了勤政廉洁。 、法官队伍实现精英化。海淀区法院在上个世纪年代初,就打破了传统的进人渠道,由原来从部队转业干部和地方招干中进人转变为招收德才兼备的优秀政法大学生。目前,该院共有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人,其中在编干警人,聘任制人员人。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人,博士

人,博士后人。年该院新招名审判人员,其中法学硕士名,法学博士后人。

、法官管理实现民主化。北京法院在实现法官精英化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法官的积极性,强化了法官自我管理的理念,设立了法官大会和法官委员会,赋予其在法官评价、教育培训、晋职晋级、选拔任用等方面的知情权、建议权和参与权,通过充分尊重法官自主性的自律手段,逐步探索建立起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新型法官管理机制。同时,建立资深法官制,现有资深法官名,其享受的待遇与庭长同等,每名资深法官有专用的审判法庭,配有名助理法官,专司审判之职。

、岗位考核信息实现公开公平化。在海淀法院制定的《工作人员岗位目标任务考核办法》中,他们从工作质量、效率、效果等方面将岗位目标量化,利用计算机信息每月进行考核评分,公开考评结果,奖优罚劣,接受监督,并将全年考核结果装入干警廉政档案,作为干部培养、提拔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用数字说话,调动了干警工作积极性。由于北京实行了“阳光工资”制,干警收入较以往有较大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海淀法院变原来的物质奖励为多元化奖励方式,对表现突出的奖励出国、休假、学习、晋级等。

、规范行为实现监控化。海淀法院院领导和监督部门运用电视监控系统对院机关所有庭审活动进行实时监控,使干

警的庭审作风和工作作风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案、管事,修订完善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后勤管理多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在局域网上公开,供干警学习查阅,政治处、办公室、监察室、审监庭等职能部门负责落实,纳入《纪律作风量化考核》严格奖惩。与此同时,该院进一步加大了监督检查的力度,开通监督电话,每逢院长接待日所有院领导均到信访室接待群众,随时听取当事人对法院工作和案件办理情况的意见、建议,实现院长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畅通监督渠道,加强廉洁自律。

、人事管理实现数字化。据考察了解,海淀区法院还建立了人事、工资信息管理子系统,及时输入相关信息,方便查找利用。

(三)司法政务管理自动化、电子化,提高了保障效能。 、办公办案实现自动化。海淀区法院、北京高院运用《网络智能办公系统》,使各种公文的拟制、审核、签发、印制和公文收发、传阅等环节均通过网络进行,发文仅仅局限于对外单位,实现无纸化办公,改变了传统公文处理中效率低下的“文件旅行”,提高公文运转速度。裁判文书输入打印终端统一印制,当事人上诉再根据需要印制,避免过去每件案件印制大量法律文书造成的浪费。严格执行保密工作规定,内、外网计算机严格分开,确保网络运行安全,杜绝发生失、泄密事件。

、安全保卫实现了规范化。海淀区法院在进法院的大门处安装了安检门,在办公区安装了非接触式ic卡门禁控制系统,隔离了审判区和办公区,干警一律走法官通道,当事人办事必须经门卫登记后在一楼接待室办理。在审判庭、接待室、楼内大厅安装了数字监控系统每个监控点均可在网络上传输记录、查询,用于安全防范。

、财务管理实现电算化。据海淀区法院的领导介绍,他们建立了财务信息子系统,实现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科学化。进一步加强了对诉讼费的管理,财务人员通过微机对每件案件收费情况逐一检查,严禁多收或少收,严格财经纪律。同时,还建立了物资装备管理电子系统,固定资产、物资装备和办案文书、办公用品分门别类建立微机台帐,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家底,既保证工作需要,又确保厉行节约。

、档案管理实现电子化。通过建立档案管理子系统,运用科学的《文档管理系统》软件,录入建院以来的所有文书档案文件目录,方便检索查阅。对年以来近万件诉讼档案进行电子归档,做到诉讼实物档案与电子档案同步归档,方便利用,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

海淀区法院、北京高院广泛运用网络技术,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实现了信息共享。法院审判(执行)案件信息、人事劳资信息、财务物资管理信息、档案工作信息和法律法规信息、行政公文都被录入微机转换为数字形式,形成电子档

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方便多人同时上网查阅。二是严格了管理制度。审判流程、审限跟踪、诉讼收费等工作根据管理权限并按照预先设立的程序进行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干扰。院领导和监督部门通过网络随时掌握各类案件审理、执行情况,特别是解决了人民法庭不便管理的问题。三是节约了工作成本。审限跟踪、统计分析、财务管理、人事工资管理、档案管理、公文传递等工作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各类文字材料、裁判文书以数字形式在网上传递,文印纸张费用大幅度减少。四是提高了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后,信息材料的处理和传递速度明显加快,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考察体会和加快我州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北京法院先进的管理模式、全新的司法理念、公正高效的办案效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硬件设施的投资方式等等,通过此次考察学习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思考。而这些变化无一不是现代科技带来的产物,诠释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真理。毋须讳言,我们尚处在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财政不可能亦无能力完全负担我们发展、建设的巨大投入,因此根本不具有发达地区所能给予的财力支持,对此不存在可比性。然而,他们先进的理念、管理方式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特别是信息革命所产生的巨大效果,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决心。他山

之石可以攻玉。有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及省高院、清华紫光等单位的关心帮助,有全州法院干警的积极参与,我州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结合北京的考察经验,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从考察看,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是做好法院工作的前提。结合我州法院实际,要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依法治院,从严治院,科技强院”的理念。管理模式要从行政化管理为主向司法化管理为主转变管理内容要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管理方式要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管理方法要从他律为主向自律为主转变管理手段要从传统型向现代智能化转变。据悉,最高院即将出台加快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决定。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人民法院建设的发展方向;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信息化建设是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促进队伍廉洁的有效手段;要充分认识到过来我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抢占了发展先机,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要充分认识到上级法院和领导的关怀与期盼。过来,最高法院、省高院、海淀区法院、清华紫光华宇公司等单位对我州法院信息化建设给予了诸多关心和支持,为我州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只

有通过加倍努力,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转,才能不辜负上级法院和领导的期盼和要求。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必须全员参与

信息化建设不是某个部门、某些人的事,而是涵盖了我们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好的一件大事。为此,一要领导带头。只有院领导和庭室负责人付诸于具体行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才能带动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自觉参与。二要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要挤出经费,给广大法官购买和配备电脑等必要的办公设备。三要不断加强教育培训。要通过开展培训,使干警全面掌握电脑等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四要切实把局域网办好办活,增强可读性和适用性,提高法官参与的热情和自觉性,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必须健全制度

一是要完善监督机制。要以立案庭为主体,建立以案件流程管理为中心的监督机制;以审管办为主体,建立以案件质量评查为中心的监督机制;以纪检监察为主体建立以查处违法审判为中心的监督机制,以政治部为主体建立岗位目标考核为中心的监督机制。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监督,运转流畅,使审判工作步入办案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和办公现代化的轨道。二是要重点建立局域网管理、案件信息录入等相关配套制度,突出抓好立案和审判管理这两个环

节,充分发挥立案庭、审判管理办公室和业务部门的职能作用,确保法官公正高效的审理案件。三是要认真抓好制度的检查落实。要在健全完善有关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制度的贯彻落实,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必须狠抓考核

首先要对人员进行适当的调整,将书记员分到各个审判业务庭。因书记员比较熟练电脑知识,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书记员可以起到电脑老师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信息化建设,同时可以协助法官做一些案卷装订等事务性工作,一定程度减轻法官负担。其次要对现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审视和评判,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量化细化指标,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最后要将信息化建设与岗位责任制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与岗位责任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奖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