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用字调查报告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一)

20xx年xx月24日,我们为了调查街头的错别安,推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开展了一次社会用字调查活动。

我们走进了大街小巷,真的发现了不少错别字。我们在集合地点新华书店里发现了“隆重”的“隆”字被精心的管理人员写漏了一笔。记完了这个字后,我们继续往前走,发现了一个粉摊的招牌上写着“有罗丝粉卖”。这又是两个错别字,因为正确的字是“螺蛳”,而不是上面写的“罗丝”两个字。我们又记了下来。接着,我们拐进了步行街里。走呀走,一个错别字闪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电饮锅”的“饮”本来应该是“饭”,可能是那里的推销员写得太潦草了吧。后来,我们又听温港说发现了一个错别字,那是在“丰宝商城”的周围,有一个店,叫做“小嘴煲煲店”,可是,那里的店主却把自己的招牌写成了“浊嘴煲煲掂”,这又是一个错别字,我们赶紧记了下来。为了验证,我过后独自去了那里看,果然是这样。

经过我们的分析,我们发现了这些错别字错误的原因:

1、像“隆、饮”这些字错是因为写的时候不细心,把他们不是写多一横就是少写了一竖。

2、像“掂、罗丝”等到错别字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识字量太少,误用了同音字或者形近字才写成这样的。

经过调查,我知道了我们的社会用错别字的现象是那么多呀。如果社会再不控制住这些错别字,不但会使人错误地理解它的意思,而且还能把刚刚学认字的小朋友引入歧途,还跟着传播这些错别字。这既有损我国汉字的形象,又会给我们的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呀!想想,如果我们在一个关键时刻写错了一个字,那损失是多么大呀,这样的例子少见呀!

要想避免错别带来的损失,我们大家应该这样做:

1、我们写字的时候,应该认真地写好每一个笔画,并且写完后要认真检查,这是最基本的。

2、切记:写字是不要贪快,否则,会造成写字不规范,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划。

3、写字时,如果不懂就要查字典,不要盲目地瞎猜。

4、如果写错了,就要反思它为什么会错,要是遇到复杂的字就要认真记。

只要我们把这些做好了,就这容易写错别字了,记住,错别字的危害很大的。

虽然我们的调查结果不是很多,但是,我们也为纯洁祖国的语言做了一点小小的贡献!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二)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用字也越来越广。但是在用字中,出现了很多繁体字,简化字和一些错别字,为了让人们不再用那些不规范的字,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结果

通过我的调查发现:

1、在一些商店的橱窗上,有人为了美观,引起大家的注意,把一些字写成了繁体字。如:把“针”字,写成了“针”;把“铁”写成了“铁”;把“见”写成了“见”。

2、有一些人,写字时为了简便,把字写成了错别字。如:把“鸡蛋”写成了“鸡旦”;把“豆腐”写成了“豆付”。

3、有的人为了写字省事,把一些字写成了简化字。如:把“演员”写成了“员”。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随处可见,是社会的一大弊病。

三、改进建议

为了让我们青少年更为规范的用字,并倡导大家都来写规范字,我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我们青少年要好好学习规范字,认真书写规范字。

2、对周围使用不规范字的人进行规范字的宣传教育。

3、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用规范字。

请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让我们社会中的用字情况更加规范,让文字保留它耀人的光彩。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三)

调查时间:20**年5月23日8:30分

调查地点:濮阳市国槐街

调查目的:在街上搜索错别字,问经理是故意写错字还是因为文化低写错字。

调查分析:别看国槐街热闹,错字也不少。

调查人:于思源何海天

刚进国槐街,谈笑声吆喝声便直冲我的耳朵闯来,大大小小的商店排列得整整齐齐。调查开始了,不一会儿,眼尖的我便在一个商店招牌上发现了一个错字——“唯衣”(唯

一)“不用说,这家店一定是服装店。可是他们也不能为了生意红火而私自改我们的汉字文化呀!”我气愤地想。国槐街的错字果然很多,还没走几分钟,便又找到了错别字,在一座家属院门前,我们竟然找到了5个错别字,分别是:真复随时院。不是多一横,就是少一横,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汉字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古代,就有其他国的使者来学习我们的汉字,可是现在,有些人却乱用汉字,破坏我国的文化,希望政府能够重视这个问题,更希望故意写错字的人和白字先生越来越少。

 

第二篇:调查研究社会用字及媒体用字的不规范现象

调查研究社会用字及媒体用字的不规范现象 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

10编辑班 2010040408陈沐

作为一名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专业要求我们必须对出版物极其媒体上的用字情况十分的敏感。首先不但要有专业的精神和严谨地态度来看待各种文字的表述,如构词造句的方法和生僻错别字,同时也要带着时代精神来看待一些词语句子的“新型”的运用。对于社会以及媒体的不规范用词现象,主要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街头牌匾、广告,甚至指示牌错别字现象严重

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错别字。我和我们的学生在我市的一些大街小巷作过调查,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例如,修车店门口将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零售店铺门口将零售写成“另”售,装潢店门口将装潢写成装“璜”,失物广告将失物启事写成失物“启示”,安装公司门口将安装写成“按”装,洗车店门口将洗车打蜡写成洗车打“腊”,饭店门口将盒饭写成“合”饭,水果店门口将菠萝写成“波”萝,体育用品店标牌将篮球写成“兰”球,严打宣传标语将严厉打击写成严“历”打击等等。

2:许多尤其是新建商品房楼盘取名夸大成分居多

记得某杂志曾经评论过中国的商品房取名的规则是看一圈城里楼盘的名称,相当于去欧美游历一场。开发商似乎都觉得把楼盘的名字这样命名会沾了一点“洋气”,但是实质上楼盘的质量实在是与名字的气质天差地别。曾经看过一个楼盘叫做“南欧水畔“但是却是10栋矗立在闹市区的高楼,只是在中心挖了一个很小的人工湖。而且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城镇建筑物的命名不能崇洋复古,不得使用外国的人名、地名和带封建帝王贵族色彩的名称;禁止使用有损民族尊严的名称。这本身就不只是不规范的问题了。

3:网络用语的侵入性使得人们的口语甚至媒体措辞也越来越随意。

去年网络风靡的“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词也在人们的生活中风靡了一把,甚至于在诸多的大型媒体上也被广泛的使用。而还有一些词,因为是同音或者是谐音也在成为一种风潮。如“感觉”的谐音“赶脚”,还有一些平常的脏话,如“老子”的“老纸”,“你妈”的“尼玛”。这写词可能会因为攻击性较弱反倒会被更加经常的使用。根据本人的观察似乎这种带有一点娱乐调侃性质的语言很容易流行开来。

当然还有媒体以及广告等万年被吐槽的乱用成语俗语的做法,为了宣传达到一种特定的效果,如面包店取名为“顶级面包店”;一些商品在广告宣传时打出了“世界第一”等绝对字眼;有的甚至泛滥到中小学中,例如有的复习资料叫“某某考霸”、“某某考王”;有的或利用谐音、多音字的特点,改变原有的词语结构,故意把字写错。例如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补品广告:“鳖”来无恙,眼镜广告:一“明”惊人,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胃药广告:一不到“胃”,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饭店海鲜广告:领“鲜”一步,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等等。

关于形成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的几点原因:

1:首先是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还不够高,以及对于文字的使用的态度还不够端正。我国的文化水平整体已经提升了很多的水平,文盲几乎很少了。但是对于文字的综合运用人和人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像商标,广告牌中的错别字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错误。这是策划人的低级失误,所以只能证明是态度不够认真,作风不够严谨。尤其是给我们编辑工作的人敲响警钟,对于出版物的出版发行,没有错别字算是最小的要求了,我们要努力做到工作细致认真。不出这样的低级错误。

2:对于第二点的地名乱用,我觉得是国民的一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不平衡发展导致的一种畸形心态。崇洋媚外的心态在许多人心里还是存在的,毕竟每个人都有想追求更好更高档生活的意愿。这是一个全国普遍存在的状况所以并不能批评是一些人有这样的心态,而且必须承认我们的生活质量和那些楼盘所使用地方的质量还是有很多差距的。

3:网络语言的流行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网络媒体的随意性和自由性大大超越了传统的印刷媒体和电视媒体。而为了和网络媒体达到同步的效果,传统媒体也必须“跟上潮流”。而转型期必然是艰难的,会让习惯了一板一眼,措辞规整的传统媒体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不过究竟这个转型是否是必须的还是有待商榷,毕竟网络语言的浮夸性还是很明显的。网络用字的随意甚至恶搞的态度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我们现在所说所做的是需要留给后人来 读来学习的。这些并不好。

对于解决用词不规范的现象,我认为重点并不是制定出一条条规范来规整人们和媒体应该如何说话。重点还是一个态度的问题。

首先必须要有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态度。用字用词的规范性,了解自己要用词语的意义,不要闹笑话,只根据词的字面意义想当然的使用。

其次就是要对于别字的检查,尤其是媒体们对于自己发布的一些信息更加要仔细检查,因为媒体面对的大众更广,影响力也更大。这关乎到一个媒体自身的形象。

然后就是网络语言的运用,究竟是否应该将其带入日常生活或者是传统媒体,利弊都需要权衡。我个人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比较轻松活泼的语言,比较大众化的,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孤僻的文字语言,比如火星文,还是尽量少的使用。这已经超过了娱乐的范畴,是对传统造字的一种颠覆,无法接受。而对于传统媒体的话我觉得也应该是尽量少用,毕竟传统媒体代表的更是国家形象的一种符号,若太随意还是不好。

对于媒体乱用成语俗语的问题,我并不反对,我觉得是一种语言的创新,是很好令产品有记忆点的关键。但是不得不承认误导作用也很强,这又说道第一点个人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了解用字词语的基本意义了。

我只想说作为一名编辑系的学生,对于用字规范方面必须要有比平常人更敏锐的察觉度,和更加严谨的态度。我一直觉得社会和媒体都是越来越开放和自由的,除了绝对错误的语言和文字,其余的都应该是可以使用的。为了活跃但又规范的媒体,努力。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林文珠

摘要: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施行,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问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社会用字的重要方面之一,报刊杂志用字状况在多方努力下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用字的不规范现象仍时有发生。而一些商业场所牌匾用字不规范,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现象较为普遍,广告、商品包装用语用字混乱或滥用外文,电视屏幕上、手机短信更经常出现错别字。这不仅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交际活动带来不便,而且也损害了报刊杂志的形象,损害了汉字的正常使用和健康发展,弄清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具体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促进社会用字规范化、维护文明的语言文字交际秩序,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报刊杂志;媒体;对策。

一、引言

语言文字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它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社会规约性,因而必须形成一种规范。语言文字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交流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自秦汉时起,就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秦国不仅在文字上实行了“书同文”的规范,而且还对“言语异声”进行了有力的遏制。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央就把推广普通话和改革文字作为国策,由国务院明令推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壮大,规范的语言文字功不可没。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重要环节,是信息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尽管语言文字工作

在各级政府、语言文字管理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社用字的使用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混乱现象,一些商业场所牌匾用字不规范,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现象较为普遍,广告、商品包装用语用字混乱或滥用外文,电视屏幕上、手机短信更经常出现错别字。作为社会用字的重要方面之一,报刊杂志用字状况在多方努力下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用字的不规范现象仍时有发生。

二、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当前语言文字使用的现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滞后现象:有些地区在公共场合还没有形成说普通话的风气;社会上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企业热衷于取洋名、洋字号,在营销活动中乱造音译词;信息技术产品中语言文字使用的混乱现象也很突出;不少出版物、广告、商店招牌、商品包装和说明中滥用外文等等。大量事实说明,在语言文字工作中,只靠政策性文件,规范性差,权威性小,只有通过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科学有序的管理,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语言文字环境的净化。根据我们的调查,社会不规范用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滥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

全国语言文字委员会曾发出了《关于规范社会用字的通知》,对所有公共场所涉及的用字进行了系统规范,呼吁大家要重视滥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的现象并加以纠正。

现在的青少年都喜欢网上聊天、留言时用谐音字,自己造字,或是错别字。有很多人用繁体字,他们认为繁体字笔画多,字形美。另外还有一些人使用日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的拼音),根本就不知道读音,而是用来做装饰用的,他们认为笔画少也是一种美。还有一种就自己造字了,有些也是读一边的谐音,有些只能在他们同龄人当中使用,只有他们知道是什么意思,或者是暗号、代号。

二简字是《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 (草案 )》中的简化汉字。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例如将“鸡蛋”简化为“鸡旦”、“停车”简化为“仃车”、“经营部”简化为“经营卩”等等。而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完全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这些不规范的汉字使人难以辨认,甚至不明其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这些情况都属于不规范汉字。

2.街头牌匾、广告错别字现象严重

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错别字。我和我们的学生在我市的一些大街小巷作过调查,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例如,修车店门口将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零售店铺门口将零售写成“另”售,装潢店门口将装潢写成装“璜”,失物广告将失物启事写成失物“启示”,安装公司门口将安装写成“按”装,洗车店门口将洗车打蜡写成洗车打“腊”,饭店门口将盒饭写成“合”饭,水果店门口将菠萝写成“波”萝,体育用品店标牌将篮球写成“兰”球,严打宣传标语将严厉打击写成严“历”打击等等。

3.城镇建筑物名称、店名、广告用语随意性大

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城镇建筑物的命名不能崇洋复古,不得使用外国的人名、地名和带封建帝王贵族色彩的名称;禁止使用有损民族尊严的名称。就以我们锦州市的建筑物名称为例,就有少数开发商以“巴黎豪苑”、“王子花园”、“帝王小区”、“王府家园”等为小区命名,这些都是不规范的名称。

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也出现在广告用语和个体工商户使用的店名中。由于取店名做招牌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而定,随意性大,因此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用字。我们在市内也作过调查,曾有一家面包店取名为“顶级面包店”;还有一些保健用品店直接使用“性用品”作为店名;一些商品在广告宣传时打出了“世界第一”等绝对字眼;有的甚至泛滥到中小学中,例如有的复习资料叫“某某考霸”、“某某考王”;有的或利用谐音、多音字的特点,改变原有的词语结构,故意把字写错。例如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补品广告:“鳖”来无恙,眼镜广告:一“明”惊人,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网吧广告:一“网”情深,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空调广告:终生无“汗”,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某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胃药广告:一不到“胃”,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饭店海鲜广告:领“鲜”一步,口腔门诊广告:“快治”人口,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等等,这些也都是不规范用字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广告作品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中国广告协会章程》中也有规定,广告语不得出现具体描写、形容与性行为有关的用词。

4.报纸、杂志、影视屏幕中的错别字

报纸、杂志、影视屏幕中的错别字相对于街头中的错别字少多了,但也时有发生,它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报纸常见不规范用字现象分类主要存在三种不规范现象:一是使用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和已被淘汰了

的异体字,二是使用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和乱造的简体字,三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的错别字。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音同音近字。谐音替代曾经是古代汉语中被普遍认同的一种用字手段,现在则要求专字专用,一些意义不同的音同音近字不能再相互代替,否则就是别字。音同音近致误在报纸中最为常见,由于不少作者编者操作电脑采用拼音输入法,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同音字致误现象。例如:某报纸“高考后分两次填自愿”。“自愿”当作“志愿”,“自”“志”音近,但字义毫不相干。有些字不仅字音相同相近,字义也有相近之处,极易混淆。例如:某报纸刊登“位于广州东郊的广深高速、环城高速路交汇处”。“交汇”“交会”均指“会合”“相交”,但二者用法有别,据《现代汉语词典》,“交会”指一般的会合,如“铁路交会”;而“交汇”则专指“(水流,气流等)聚集到一起”。

二是形近字。汉字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不仅字数繁多,形体尤为复杂,所谓“鲁鱼亥豕”,差之毫厘则可能失之千里。在报纸常见别字中,形近字亦较常见,例如:“灸热的情感,温馨的陪护”。这里把“灸”当作“炙”,“炙”的本义是烤熟肉食,“炙热”乃炽热之义,修饰情感,语甚贴切;而“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汉语中亦无“灸热”一词。

三是字形字音皆近,字义不同。这类字的读音相同相近,但形体也相近。例如:假日孩子不能“脱僵”。“僵”当作“缰”,以缰绳作比,说明假期中孩子不能失去控制。

四是字形字音皆近,字义相近易混。这一类字形音义皆近,一不留神就会出错,是最需要仔细辨析的。例如:某报刊登“今年33岁的她已当了10年市政协委员,有一串令人眩目的头衔”。句中把“眩”皆当作“炫”。《现代汉语词典》:“炫,(强烈的光线)晃人的眼睛:炫目。”而“眩”是指“(眼睛)昏花:头昏目眩。”“炫目”与“目眩”,语义不同,用字各别,不可相混。

三、如何解决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要解决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问题,首先,要找出根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其次,我们作为学校教师要加强汉字教学,使学生对所使用的汉字有较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来消除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1.端正态度,对症下药

用字不规范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客观原因:汉字数量多,常用的也有三

四千;加上汉字结构复杂,不少字的字形区别甚微,这些都给记忆、书写汉字造成了很多困难。另一方面是主观原因:一是无奈而写错。要写某个字,却不知道怎么写,于是信手拿一个形近字充数,甚至乱写一气了事。二是无心写错。由于受上下文或上下字偏旁的影响,出现误笔,写了错别字。三是有意而写错。主要是为了图快、图省事,明知这个字怎样写,却用一个笔画少的字来代替,乱写简化字。

主观原因主要靠端正态度来解决,要反复教育,写字一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遇到不会写的字,要多查字典;写好文章后要仔细看一两遍,改正错别字。客观原因是造成社会用字不规范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症下药,学校教师加强识字教学,使学生对所使用的汉字有较深的认识,是解决社会用字不规范的关键。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态度是据义造形,以形表义。每个字的形体,甚至是一笔一画,都有它的内在意义根据,字形和字义有密切的关系。汉字数量虽多,但汉字是一个系统,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掌握了汉字的规律,那么繁难也就变得容易,分散、孤立的识字教学便可进入相对集中、触类旁通的境界,从而大大提高认字的效率,减少书写中的错率。

2.熟悉法规,掌握标准

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包括《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等等,对这些明文规定的标准,应认真学习,仔细研究,切实掌握,不再出错。例如:某报纸刊登“公元前后形成1,5000人的楼兰国”。这涉及数字及相关符号的规范用法问题。这里的分节号位置有误,当置于“5”之后。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整数的分节有两种类型:专业性出版物“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汉字(二分之一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非专业性出版物"如排版留四分空有困难,可仍采用传统的以千分撇','分节的办法”。

3.齐心协力,科学管理

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首先,规范使用语言文字首先应从党政机关做起。党政机关的人履行职能实际上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他们如果不能自觉和正确地运用民族共同语,又怎么能要求其他部门和普通群众规范用语用字呢?更何况,政府机关用语用字不规范本身也会给社会各方面带来种种不良后果!

其次,以学校为基础,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有资料表明,50年来,教育系统向全社会输送了六千多万名高、中等专业人才和近4亿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的劳动者,从而对提高全民族的语言文化规范化水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要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角度来认识学校在规范语言文字方面的主阵地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消除在当前教学中仍存在着的使用方言和不规范汉字的落后现象。 再次,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为样板,充分发挥媒体的示范效应。时下歌坛流行让人“听不懂的歌词”已相当普遍,与此同时,粗俗、猎奇、怪诞的精神垃圾也充斥图书出版市场,让人看不懂的书名随处可见,至于夹杂在各类出版物中的错别字更是不胜枚举,甚至连中小学教材中也频频出错,真是误人不浅。至于影视上的打错字幕、播音员读别字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还有一些地区,方言居然成为媒体的主流用语,硬是让外来人员听不明白。

总之,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每天与群众见面,用字量大,社会影响广泛,带有示范性,是国家法定文字的主要标志,也是社会用字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各类报纸都必须切实把好语言文字关,不让那些毛病百出的不规范用字现象进入读者的眼帘。同时要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宣传报道的力度,在整个社会造成人人重视用字规范、人人抵制用字混乱现象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办报质量、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