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调研报告

华鲁工业园发展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市人大历城区代表团

根据市人大的统一安排部署,10月?日,组织部分代表考察调研,围绕我市“十二五”规划安排,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好都市郊区型新农村”的课题,深入对历城区柳埠镇华鲁工业园基地详细了解情况,在进行深入分析、认真讨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历城区柳埠镇华鲁工业园基地发展现状 历城区柳埠镇华鲁工业园基地,始创于19xx年,是一家以林产品深加工为核心的企业集团,系民营股份制有限公司。下辖华鲁食品厂、华鲁食品添加剂厂、柳埠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以及绿色农产品销售连锁公司,拥有华鲁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农产品研发部、农产品工业园、林果科技示范园、无公害生产基地及绿色农产品一条街;总资产901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860万元,流动资产1941万元,资产负债率21.5%。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员工12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2人,高级工程师18人。银行信用等级为AAA级。公司拥有的“华鲁”和“柳埠绿”,两大品牌,现已成为集团重要的无形资产。

从国家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司建立农业标准化基地,研发科技产品、开拓市场,发挥了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实现了双赢。为此,企业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林产品经营 1

加工十佳标兵”“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济南市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先进龙头企业”,核桃油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二、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传输给了农民,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实践和丰富的理论经验。从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发展产业化农业的经营主体看,广大农民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产业化经营和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也正在确立,发展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在建设现代市场农业的大潮中形成了一种敢闯、敢干、敢拼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正在逐步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方向转变。

三、产业发展的规模不断壮大

结合本地资源,研究开发了核桃油、板栗仁、山楂核烟熏香味料、有机杂粮等7大系列130多个产品,认证了无公害果品基地达30000亩,绿色食品10个8000亩、有机食品8个6000亩,现在济南南部山区大力发展种植基地,已建成了5个基地,加盟农户已达30000户,形成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收购点28个,去年公司收购板栗2800吨,核桃3100吨,使南部山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实现农业产值1.3亿元,工业产值2.9亿元。企业、协会的壮大真正解决了农民 2

的后顾之忧,成为农民的贴心人。

四、市场销售能力不断增强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提高了产业化经营主体的组织化、市场化能力,推动了农业生产与市场销售的有效对接。同时,新发展的优势农产品“一品三证”建设力度加大,提高了品牌效应,增加了市场的占有份额,产品的市场销售半径也在逐渐向省内外延升,部分农产品在省内外市场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销售网络,销量也在逐年增长。

五、当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思路的指导下,农业生产取得了质的飞跃,但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产业发展受地域条件的制约,规模小、产品少,品牌效应不突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层次低。农业生产尚未摆脱靠天吃饭和小农生产方式,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商品化、品牌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和产品研发的技术含量低,产业规模不大,大部分农产品的加工以传统工艺为主,特别是产业链条短,大部分农产品仍是初级产品,没有打造出知名品牌,品牌效益差,市场占有量小。

2、规模小。四大主导产业虽然基本培育形成,但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难以形成成千上万亩的特色产业园区,直接影响到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 3

少、规模不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3、产量低。粮食产量在正常年份可稳定保持发展,蔬菜、水果、畜禽肉蛋、小杂粮特色产业产量偏低,特别是像笨鸡蛋、河峪小米、蜂蜜等取得绿色、有机认证、地理标志认证或登记的省优产品、名牌产品产量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4、增收慢。对于农民增收来讲,虽然每年都保持增长趋势,但由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主要靠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且大部分农业生产只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产品的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低,导致人均增收幅度小,增收缓慢,这仍将是“十二五”期间重点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六、主要成因

1、自然资源条件的劣势所致。南部山区条件、资源条件相对差、产业发展难以突破自然资源制约,只能以小规模、特色化的发展方向前进。

2、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资金制约。财政极度紧张,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农民缺乏原始积累,投入农业发展的资金有限;金融部门扶持农业发展,受金融风险、产业规模、政策导向等门槛的制约,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上级政策优惠难以打破县级资金配套体制的束缚,特别优惠的政策和项目又难以落户。

3、服务体制不健全。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不能很好地 4

适应推进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转型发展,服务农业的质量和水平低,尤其是现行的体制下,条块分割、部门掣肘,导致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浪费。

4、市场体制不完善。市场主体、农民主体培育不充分,企业和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强,不能很好地根据市场需求寻找发展空间,市场销售还未真正形成固定的网络。

七、加快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思路及重点 为此,今后农产品建设的重点是:要引导农业主体、市场主体,以市场对无污染、无公害、绿色时尚、营养健康、质量安全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发挥无污染、无公害、独特自然资源禀赋的优势,将产业规模小、产量低、产品技术传统等劣势转变为打造兼具地方特色、地域保护、文化美学价值内涵丰富的精致产业、产品优势,迎合当前城市人需求心理。以此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利润空间和农民的增收幅度。

八、建设完善保障体系

1、建立现代都市型农业的规划保障体系。有关单位要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纳入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布局的框架内,结合本地资源、市场、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制定种植业、养殖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等具体规划,尽可能提高规划的合理性、实用性。

5

2、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组织保障体系。为促进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各部门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支持、参与、服务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

3、建设好产业体系。特别要聚合旅游业发展的“吃住行、游玩购”六大要素,打造功能完善而且独具特色的集农业产业开发、文化产业开发和休闲观光为主的旅游产业相统一的农业观光体验园区。

4、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各部门要结合各自的科技、示范、服务、引导等职能,联动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信息网络等农业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农业科技队伍,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等办法强化科技、信息的服务功能。同时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畜禽防疫、综合执法等方面建设,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

5、完善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要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牵动农户型(如核桃产业)等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利用外援、招商开发、包装农产品模式;创新定制、包销、直供等市场营销模式,以各种创新模式保障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

6、建设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资金投入体系。重点通过资金集聚的办法,壮大农业投入。政府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主要用于扶优、扶强、教育培训、包装策划、宣传推介 6

等方面;以招商引资的办法,集聚资金,发展农业项目,建设新农村。

7、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划制定完善考核办法,把推进现代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建设作为考核各乡镇、各部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同时加强督查,打分排队,确保全县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九、建设好都市郊区型新农村

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整合“三农”发展的土地、水、森林等自然资源和人力、文化、科技等人文资源,全面推进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让每个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都率先成为推动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先锋和表率。

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报告人:郝纪勇

20xx年10月13日

7

 

第二篇:关于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履行职权的调研报告

关于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履行职权

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各级人大代表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权,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原则得到较好实现。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种种原因,少数代表素质不高,主体意识淡薄,职务意识缺乏,参政议政能力不强,影响了代表履行职权的质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为使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权,7月底,我们组织区人大第四代表组代表、镇人大部分代表10余人,对本镇人大代表履行职权发挥作用开展调查研究,调研采取“望、闻、问、切”的工作方法,听取有关代表小组汇报,并到XX桥、XX村等有关村组走访,广泛听取代表和选民意见,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下面,简单汇报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履行职权的几点建议。

一、提升代表素质。要强化强化代表学习培训。从实际出发,采取集中培训、座谈讨论、小组学习和先进代表介绍经验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建立人大代表学校,创造让代表进修、深造的必要条件,使代表每年脱产学习、业余学习的学时得到保证,要有计划分期分批对代表进行政治、法律和人大业务知 1

识培训,着力培训代表善于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培训他们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使人大代表有能力提出问题和叙述解决问题的意见,不断提高代表的综合素质和议政能力。

二、强化工作指导。一要科学组织代表活动,要

在搞好代表队活动准备工作、活动中的分析研究和活动后的跟踪落实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改进方式,提高质量,避免形式主义,注重实际效果;二要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加强人大主席团成员与代表、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制定各级人大定期向代表通报党委政府工作情况、代表走访选民等制度。同时,要探讨利用互联网缩短人大、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传播快、公开透明、影响面广等优势。对代表工作的指导要做到,提出明确要求、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建议活动内容、经常联系反馈、督办代表建议和搞好考核表彰。要抓住各级人大和代表小组这两个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各自的的职能作用。

三、搞好代表服务。要大力宣传《代表法》,使

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关心、尊重、支持人大代表执行职务。要通过制定和贯彻执行《代表法》的具体规定,落实好人大代表的人身保护权、发言和表决的免责权及物质保障权,保障人大代表执行职务。 2

重点要从三个方面为代表执行职务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落实保障。一要拓宽代表知政的渠道。通过定期走访代表、组织代表旁听有关会议、向代表通报政情和发送材料、组织代表活动、接受代表查询等,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重大工作情况等传达给代表,为代表行使职权提供依据。二要认真办理代表建议,要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承办单位对办理代表建议要实行工作责任制,限期办结,要尽力提高办结率和代表满意率,把代表建议落到实处。对代表建议的办理条件尚不成熟的,要向代表作出解释。对人代会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也要与人代会上提的建议一样办理。三要切实解决代表经费问题。要认真贯彻代表法,切实把代表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做到专款专用。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