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调研报告

2012 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

活动调研报告

共青团xxxx委员会

20xx年12月27日

根据自治区团委《关于开展2012 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工作的通知》部署,哈密地区团委在全地区开展了“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主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工作的基本情况

9月7日,地区团委结合工作实际,联合人大、政协研究制订了《关于开展好2012 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工作方案》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查问卷》,选定调研主题“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并成立了由地区团委副书记于建民任组长、各县市团委负责人任成员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开展了集中调研工作;9月16月-10月25日,调研组以召开座谈会、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哈密重工业园区、地区医院家属院施工现场、哈密市七小等15个重点单位开展了集中调研,共走访了1000余名新生代农民工及农民工子女,发放调查问卷910份,

组织开展了“真爱携行快乐,天使伴你成长”志愿者服务队牵手农民工子女等活动;12月16日,利用“哈密共青团”新浪微群,开展话题建言献策,全面征求社会意见建议;12月20日,地区及两县一市集中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地区文明办、地区文化广播体育影视局等部门领导、街道社区干部代表集中开展与新生代农民工代表面对面活动,广泛征求专家人士的意见建议,对哈密地区农民工在文化权利意识、文化自觉程度、基本文化需求、文化消费能力、文化生活情况等方面的基本现状以及新特点、新诉求、新倾向,以及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载体和途径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二、调查问卷分析情况

在集中调研活动中,共发放调查问卷910份,收回有效问卷910份。通过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本次调研的910名农民工中男性440人,女性470人;非独生子女占到70%;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的占75%;未婚的占63.3%;月收入小于2400元占80%;拥有自己住房的仅占17%;平均每周工作大于40小时占88%;为赚钱养家出来打工的占调查人数的41.7%,为寻找发展机会的占28.3%。在对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方面调查中,平时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听音乐、上网、看电影或电视占86%;每月用于文化消费的金额小于等于50元占到60%;对目前居住地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表示不满意的占49.6%;对当前文化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意的占46.7%;认为单位提供文化活动内容单一,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占70%;未参加过所在社区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占72.7%;在新生代农民工去过的文化场所中广场占到61.7%;了解新疆各民族的文化娱乐方式的占50%;参加过具有民族风情的文化活动的占68.3%。问卷还反映出参加文化活动最大的

困难是时间不充裕的占25%,收入低占17%,活动场所距离居住场所过远占30%,文化活动信息获取途径不畅通占20%;当前认为自己是城里人的占38.3%;当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寻求政府帮助的占53.3%;在城市里生活,主要困扰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收入无保障占到46.7%,缺少文化娱乐生活占30%,工作不稳定占50%,生活成本太高占61.7%;希望政府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做加强基层政府单位与农民工的联系占70%;是否愿意参加继续再教育愿意的占58.3%。

问卷回收后,我委组织专人对问卷进行了分析,我委认为:当前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内容比较单一,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会过程中还出现边缘化问题,直接影响到新生代农民工平等的分享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服务资源;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水平较上一代农民工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在生活追求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仅只限于对物质需求,对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强烈需求,但当前他们所面临的各种生活压力已不能满足他们强烈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在主观感受上对当前精神文化生活表示不满意。

三、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原因

(一)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从整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是在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生产技能,同时也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在网络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虽然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但是并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表现在:

一是精神文化生活单一,社会边缘化严重。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逐渐形成了边缘带,社会服务资源共享不充分不公平问题凸显,据调查显示,近50%的人表示知道工作或生活所在社区组织活动

但没有邀请他们参加、不知道社区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在调查问卷所提供的业余生活的15种选项中,看报纸、看电视、听音乐、上网四种业余生活被选择的比例较大;从调查中可以发现,现代生活对他们影响较大,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已经带上了一些城市色彩,生活较之前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比如上网、听音乐、旅游等,但就其整体而言,新生代农民工业余生活相对单一,虽然城市中的文化设施和休闲场所已经比较丰富,但由于业余时间和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而无法享用。

二是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强烈,现实与需求存在严重不平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的诞生重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但是他们在为生活劳作的同时,已经有更加高的生活追求,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但是现实和需求是存在矛盾的。调查表明,约有25%的人表示参加文化活动最大的困难时间不充裕,17%的人表示收入低,约30%的人表示活动场所距离居住场所过远,20%的人表示文化活动信息获取途径不畅通,还有约63.3%人为未婚的青年,正打算买房子结婚,不敢过多的参与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项目。

三是主观感受普遍认为对现状不满意。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业余生活内容“不太丰富”或“很单调”,其中56.7%的人对自己的业余生活“很不满意”,35%的觉得“一般”,而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比较满意。调查显示,73%的人明确表示愿意参加单位或社区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作为新生代的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水平、理想信念等较之上一代农民工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充满了渴望。

(二)原因分析

一是劳动时间长,业余生活时间被侵占。调查显示,平均每周工作大于40小时占88%,参加娱乐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障。现在,新生代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大都是劳动量比较大,工作一天后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参与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在当今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考虑到今后的生活而选择不断加班挣钱,而放弃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

二是经济收入低,文化消费能力不强。调查显示,月收入小于2400元占调研对象的80%,每月用于文化消费的金额大于50元仅占40%,农民工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与他们的职业、收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职业、收入稳定的群体,在时间与金钱方面有着更多的支配权,他们的业余生活相对丰富,可以从事看电影、旅游、健身等消费性的娱乐项目;在经济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除去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费用,他们每月可用于文化娱乐等消费的费用几乎所剩无几,对于城市里动辄数十元上百元的娱乐休闲场所,他们一般都会敬而远之。虽然调查显示农民工在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很少,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需要精神文化生活。相反,他们对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充满了渴望。

三是用工单位未对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提供足够的有力保障。用工单位未充分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的不同,没有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的特殊性,未提供足够的精神生活空间,只是片面的追求企业经济效益,而缺失了对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设,未给员工足够的休息娱乐时间。

四是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对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子女上学等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足够重视,但对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精神文

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却还缺少足够的关注。政府、各群众性社会团体、非政府民间组织、企业雇主以及各种社会主流媒体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与精神生活问题的关注都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农民工的精神生活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

四、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对策及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并必将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该群体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新特征、新诉求和新问题,这些诉求和问题的积累已经开始显露出对我国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工家庭幸福及其个人发展的负面影响。现在不但要注重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及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更要多层次的注重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才可以真正的让他们在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贡献力量。

一是政府予以政策帮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存环境中的突出问题。政策帮扶是新生代农民工得到平等待遇快速融入城市生活的基础保障,为新生代农民工打造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大环境。进一步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限制,加快推进配套改革,保障农民工在城市安居乐行业,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实现劳动者安居而乐业,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打破孩子考学地域限制,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发展能力,让他们找到归属感,使他们工作趋向稳定化,为新生代农民工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加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发展需求与精神生活需求。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特点,将农民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服务对象之一,尽量把城市中的文

化设施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向农民工开放,在一些建筑工地,设立流动图书室、阅览室等,方便农民工借阅,使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同等对待,享受无差别的公共文化服务;深入研究农民工的需求特点,为农民工“量身定制”文化服务,就近的演出场所低票价为农民工演出,以正当的娱乐引导和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为农民工服务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机制,满足农民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农民工的特点,推进电影放映、流动图书馆等重点文化普及工程,广泛开展农民工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工会、计生、妇联、团委等相关部门联系,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为农民工提供权益维护、文化教育、党团活动、社会关爱和公共管理服务等各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学习、业余文化生活条件。

三是创新方式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以城市社区为载

体,将农民工纳入社区管理,依托社区文化场所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激发农民工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的交往,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到社区文化生活中,积极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引导用工企业、文化企业、民间公益性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农民工文化工作的良好局面。利用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比如各级文化馆、群艺馆参与加强对有文艺才能的农民工的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消除农民工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心理隔膜,积极培育新生代农民工公共精神,使他们和谐融入社会。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公共参与形式应该不仅仅限制在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方面,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时能不能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征求农民工的意见和要求,能不能以一定的比例吸纳农民工进入城市各级人大、政协和某些群体等组织之中。

四是加强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企业应本着“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保障农民工的文化权益,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并通过组织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注意加强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服务,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开展社会关怀活动,帮助他们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耐挫能力,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还要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婚姻问题,为他们组织开展交友联谊活动,为解决婚姻问题创造条件。

五是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充分的娱乐活动时间,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各级团组织要通过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法制宣传教育等“面对面”主题宣讲活动,让农民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文化权利,了解如何保护自己正常的娱乐活动时间,同时,扩大团组织在企业的覆盖面,由各企业团组织了解所在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正常业余娱乐活动时间情况,有针对性的在企业内开展大家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

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政机关和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营造一个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良好环境,让他们在精神上找到家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指数,为他们更好的融入城市创造条件,与他们共建美好的精神家园。

 

第二篇:20xx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调研报告

20xx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调研报告

团池州市委完成20xx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

活动主题调研

为深入研究、准确把握20xx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主题内容,切实做好“面对面”活动基础工作,团池州市委联合池州学院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组积极开展20xx年“面对面”活动主题调研,目前已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

20xx年“面对面”活动的主题是“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团市委结合实际,将“社区教育与青少年发展问题研究”作为课题方向进行主题调研。此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对主城区12个社区的150位家长和46位社区工作人员发放。共发放问卷196份,回收问卷168份,其中,有效问卷159份,有效率为94.6%。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数据整理,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社区教育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研究——以池州市社区教育为例》的调研报告。报告对当前池州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和解决的建议和措施,对池州市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下一步,团市委将按照团省委要求,在“两会”召开前组织集中活动,并在“两会”上发出集中呼吁。

(团安徽省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