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有关环境责任部分的特点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有关环境责任部分的特点

搜集的企业报告包括:

1-2.中国石油、中国石化,20xx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3.BP(中国)公司,20xx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4.Shell公司,20xx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5.可口可乐(中国公司),2010至20xx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在这些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对于企业环境责任部分,共同的特点是:

一、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节能减排、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保护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采取的措施;

二、如何对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在环境、大气保护等方面,按公众要求所做的改进工作,或是经营发展的重心与社会环保要求的融合等方面的有效融合。如:清洁能源的开发、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能源使效率的研究和在生产及对产品的改进等措施。

三、中国企业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会着重列举本企业近年来对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所做的“典型”案例以增强阅读者本企业的所做工作和措施的成就感。

四、企业均把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企业树立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形象。

 

第二篇:企业环境社会责任

摘要

企业在现代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和破坏。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人们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之道。为了让企业更好的履行环保义务、解决环境问题,人们对企业的环境责任展开研究,阐述了各种理论和现实依据,提出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各种措施。企业的环境责任也因此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也对企业环境责任进行研究,主要从企业社会责任基本理论入手,指出企业环境责任的起源和发展,阐述了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内涵外延,介绍了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并对我国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实现方式提出建议。通过这些调整机制的综合运用,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全方位、多角度,从内因到外因,都做出了有益的制度尝试,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以期对实现企业环境责任做出有所助益的探讨。

关键词: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综合调整机制

I

Abstract

Enterprise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ife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bringing about serious pollutions and destruction to the environment in the pursuit of profit maxim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prompted people to reflect the causes and solutions,to enable the enterprise to better its environmental obligations,studies on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have been carried out and the factors of theory and reality and solutions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en proposed. So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becomes the hot spots 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also study th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The paper begins with the concept of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ointes out that the origin of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and development,and elaborates the nature and scope of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then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ories. Finally the article gives some advice on the achievement methods of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These adjustment mechanisms integrated use of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and jointly promote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made useful to the system,so pragmatic attitude,with a view on how to achiev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to be helpful to explore.

Key Words: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Social Responsibility;Comprehensive adjustment mechanism

II

目录

引言 ......................................................... 1

一、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缘起及其对我国的意义 .......... 1

(一)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缘起 ............................ 1

(二)我国研究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意义 ................... 2

二、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产生的理论及现实基础 ............. 3

(一)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产生的理论基础 ................... 3

(二)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产生的现实基础 ................... 4

三、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外延 ....................... 5

(一)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 5

(二)界定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概念的必要性 ................. 6

(三)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外延 ............................ 7

四、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 ......................... 9

(一)企业方面 ............................................ 9

(二)社会方面 ........................................... 10

(三)政府方面 ........................................... 11 结语 ........................................................ 14 参考文献 ................................................... 15 致 谢 ...................................................... 16 外文原文 ................................................... 17 中文译文 ................................................... 23

论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

引言

现代企业除了生产财富和追求市场效率外对员工、社会和环境也负有责任。本文重点针对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展开探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然而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如何在我国的立法层面得到完善以及如何确保法律条款转化为企业的实际行动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使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自觉意识和企业的普遍行动,仅靠良知和道德唤醒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社会与企业的互动,通过法律和制度的约束,通过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对于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实现方式,尚无形成定论。本文通过结合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在我国的现状,从立法层面建议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体系在相关制度上得到完善,以期更好地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一、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缘起及其对我国的意义

(一)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缘起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产生并非偶然,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空前增强,对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急剧增长,由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的环境问题。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企业的力量不断壮大,以及工业发展对社会负面影响的日益暴露,社会对企业的关注程度提高。人们开始探讨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以外,还要承担带有一定公共性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引起关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公害频繁发生,[1]社会开始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国际领域内环保浪潮的兴起、国内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干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促使环境保护成为社会个体维护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自觉行动。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己经开始引起广泛重视。企业[1]王妍:《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法理学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9月第3期第107页。

1

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也开始将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寻求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上尽管争论较多,但是就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问题上观点较为一致,把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切实纳入社会经济实践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政府也加强了相关的国内立法,把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和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体化和法律化。

(二)我国研究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意义

虽然我国于19xx年已颁布施行了《环境保护法》(试行),19xx年底国务院宣布“环境保护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19xx年制定了现行的《环境保护法》,19xx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正式发表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

但是,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资源短缺和浪费的现象并存。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的资源、能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资源。但同时,我国的资源浪费现象非常惊人,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有2/3是对生态上实现的。20xx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但GDP仅占世界的4%。我国石油消耗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绝大部分被我国采购。此外,我国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1/5的水资源和不到1/3的土地资源己出现全面紧缺势头。我国“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根本原因。

为了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经济发展的目的不明确、发展的方式不当引起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不平衡的物质交换关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具有环境成本意识和与自然和谐统一原则,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EB/OL]: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20xx年l月4日。

2

“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作为经济最根本因素的企业,只有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和目标,才能推出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实际举措,才能被社会所接纳,才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问题,加强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尤其显得重要和必要。

二、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产生的理论及现实基础

(一)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产生的理论基础

1.社会利益观念的确立

所谓社会利益理论就是法律目的是为了社会利益而非个人利益,所有的法律都是为了社会利益目的而产生的。

社会责任的提出和社会利益观念的确立应该说是一脉相承的,其旨在追求经济的整体利益并将个别主体(企业)行为置于整个社会利益中加以评价,“在传统的私有权神圣的法律理念的支配下,法律对个别主体的财产权及其派生的行为保护过于宽泛,以至于较少的考虑个别主体的外部性,亦不理会个别主体损害资源的财产权滥用行为。然而,在社会整体利益至上的情况下,这些个别主体的行为则被法律给予否定评价,受到限制或被纠正。在前一种情况下,就个别主体而言,也往往是有效益的,但整个社会则可能出现效益下降的趋势。在后一种情况下,个体效益虽受到了遏制,但社会整体效益却在上升”[3]。因此,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以维护社会利益应当是当代立法活动的核心内容。当然,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并非否定个人利益的存在,对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保护才是对个体利益的最好保护。可见,社会利益观念的确立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尤其是环境社会责任奠定了理论基础。

2.正义与秩序

“正义与秩序”无疑越来越成为时代与我们社会追寻的基本价值。[4]这些基本价值检验着任何一项事业和行为的正当性(合理性),并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毫无疑问,它们也成为企业行为与事业的精神价值支柱,更是法律存在的根基。

正义是人类文明发展追求的根本目标之一。“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美国社会学家莱斯特·沃[3]

[4]欧阳名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法商研究,19xx年1月第45页。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律哲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版第263页。

3

德认为,正义存在于“社会对那些原来就不平等的社会条件所强行施予的一种人为的平等之中”。康德将正义定义为“一些条件之总和,在那些条件下,一个人的意志能够按照普遍的自由法则同另一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5]约翰·罗尔斯认为“一个社会体系的正义,本质上依赖于如何分配基本的权利义务,依赖于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中存在着的经济机会和社会条件”。这些关于“正义”的思想理论无疑为企业行为取舍(社会责任承担)提供了思想理论支持。

秩序在人类生活及行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秩序“意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存在着某种程度不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6]“法律关心不仅是获得正确的结果,它还关心稳定性,为了稳定性,法律会频频牺牲实质正义”。[7]人们追求秩序,既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之一,也是前提条件之一。“规范性制度的存在以及对该规范性制度的严格遵守,乃是在社会中推行法治所必须依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企业既然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组织体,其一切行为一方面要服从于法治的规则与秩序,另一方面,自身也要为法治秩序的形成与发展贡献力量,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承担正是基于此理论主张。

(二)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产生的现实基础

1.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产生的外部压力

企业从20世纪以来便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核心,企业可说是资金、技术及人力等要素的结合体,而其目标及运作方式更是朝着追求利润前进。企业有如此大的资源,以及追求利润的运作机制,忽略了对环境的关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危害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当前,企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张加大了环境资源的消耗,工业活动废弃物的排放及随意堆弃更加重了环境的负担。

随着环保意识的抬头,社会对环境的关注提高,政府及相关利益团体都希望借由各种规范、手段防止企业伤害环境。一直以来,企业对于环境常常以消极的心态响应,但随着环保意识的高涨,企业很难再继续忽视环境议题。其外部压力来源有:[8] [5]

[6][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6版第154、155页。 [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277、278页。

[7]余坤东著:《企业伦理认知之研究》,台湾商学研究所,1995版第161页。

[8]杜受枯:《经济学的新领域:环境经济学》,载《经济体制改革》20xx年第3期第32页。

4

第一,社会大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提高。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大众对于企业的期望已逐渐从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成长等消极面转变为善尽社会责任,改善生活质量等积极面。在一般大众的观念中,企业己无法为了追求最大利润,或以追求经济发展为由而任意逃避对环境的保护责任。

第二,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积极规范。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计划及规范对于企业的营运活动更造成了相当的影响。

第三,国际社会对环境议题的自律与规范。基于同一地球村的理念,环境议题并非单一国家或地区的问题,而是属于全球性的议题,都是人类社会要共同承担的。有鉴于此,自19xx年之后,国际社会开始订立许多公约来规范各国及企业的活动,近年来环境议题与国际贸易联系日益密切,因此迫使企业重视环境的保护。

2.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产生的内部动因

除了来自于外部的压力外,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也是企业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从追求利益的本质出发,充分认识到企业利益与环境,特别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社会的关系不再是分离、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好处,不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就会付出很大代价。同时也认识到不仅要使企业生产的产品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且,企业还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才能够更多地赢得顾客的青睐和消费者的满意。

由此可见,企业己经充分意识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实现,要以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为前提,企业不仅在企业内部的管理、经营理念中体现了对环境社会责任的承担,而且还主动参与到环境社会责任的推广运动中。消极方面,包括对污染防治设备的投资;积极方面,包括形成环保体系,以自身为核心,推动合作厂商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这些企业自发性的活动对于产业环保气候的形成、同业的伦理规范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三、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外延

(一)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本文中所讨论的企业环境社会责任限于法律责任的范围。法律责任为法律明文所规定,法律责任的内容及适用条件等能为公众所知悉,这就为讨论环境社会责任划定了确定的语境,从而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提供可能。环境社会责任的提出是

5

基于现实中突出的企业环境问题并力图解决这个问题,而就各种形式的环境社会责任作用而言,法律责任是最为直接和效果最为明显的责任形式。

本文给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为:企业根据法律明确规定应当承担的环境保护的义务,且这种义务不因企业的终止而立即消失。根据这一概念界定,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法定性。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是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责任内容,既包括作为独立部门法的环境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法律责任,也包括其他部门法中所规定的有关于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内容的法律责任。

第二、可实施性。这里的可实施性分为两层含义:其一,承担相应责任的行为的可能性。即如果企业违反了法律所规定的强制性义务,则能够使其承担环境法律责任的行为必然在现实中是可行的。例如,企业违反法律规定超标排污则对其处以罚款,这种罚款的行为在现实中是可能的。其二,承担相应责任的行为的可行性。即如果企业违反法定强制性义务应当承担的责任形式在效果上是可行的。这里的可行性不是指行为能不能够完成,而是指行为的事实可以达到预定的立法效果。

(二)界定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概念的必要性

1.控制企业向社会外化环境成本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对环境成本的研究和运用滞后,环境成本往往只作为企业制造费用的一部分被核算和分配,无视环境成本的常规核计方法--环境费用,它一般应包括利用自然资源的全部开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开支和外部成本、以及社会方面的开支(如环境税、环境损害赔偿费、环境责任保险费等)。在生产经营中往往只计算对自身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的成本和收益,忽略其活动造成社会性的环境成本代价,甚至将其外部化转嫁给社会大众和未来,造成单个市场主体的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极不一致,出现所谓的“外部不经济性”。[9]未将外部环境开支全面纳入成本核算体系,这是造成企业环境问题未能根本改观的根源之一。

让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就是为了让企业内化其经营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成本。环境社会责任以环境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强制性环境义务为前提,这些义务的设定是为了把企业的行为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即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企业如果违反法律义务,则会[9]常凯:《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性质》,NGO论丛 跨国公司与公益事业,20xx年第37期第52页。

6

得到否定性的法律评价,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其中义务和责任的内容和方式应当围绕企业外化其环境成本的不同行为方式加以设定。

2.适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循环经济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10]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有利于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具有环境成本意识,在一定意义上说,企业间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是提高资源与能源效率的竞争。

(三)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外延

1.企业决策中的环境社会责任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承担主要是通过企业行为表现出来的,企业的行为又是受制于企业决策层的。《公司法》赋予了企业管理层(股东会、董事会)以决策权,因此,要承担环境社会责任,企业在决策中就必须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决策的要素之中。对环境与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加以考虑,把握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影响环境的各种制约关系。企业应在决策中进行成本动因分析,寻求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案。绿色成本管理不仅要对生产经营成本动因进行分析,还要对因生产经营造成环境污染、资源耗费以及产品对人的影响而负担的损失和为了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所发生支出动因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成本动因和相关成本之间的分析,可以正确地分配各项间接费用,正确地计算产[10]叶晓丹:《论循环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环境责任》,载《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xx年4月第78卷第5期第27页。

7

品成本。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下,着重考虑传统成本管理未予考虑的绿色成本动因,寻求获得成本优势的有效办法。

2.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社会责任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切实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对改善环境质量非常必要。清洁生产(Clean Production)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的问题,即在污染前采取对策防止,而不是在污染后采取措施治理,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

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要求,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第一、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及节能、降耗、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耗竭;第二、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生产、消耗过程与环境相融,降低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风险。

清洁生产从发端就是基于企业自愿原则,政府只能要求企业守法达标,至于企业用什么方法实现守法达标,以及达标之后是否愿意做得更好,那是企业自己的事,政府无权干涉。因此,清洁生产今后的发展首先还是基于鼓励企业自愿参加,不采用政府强制性措施,而是建立市场机制下的清洁生产运作模式,政府加以规范、培育和管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承担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环境责任,且这种责任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

3.企业的生产者延伸责任

生产者延伸责任是以现代环境管理原则实现产品系统环境性能改善的一种主要理论。生产者延伸责任可以概括为:产品生产者以回收再生处置产品使用后的废物而承担的各种形式的法律义务。

传统的环境管理中,企业仅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承担责任。而在生产者延伸责任理论指导下,企业要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包括生产过程和生命结束阶段)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置等一系列工作。通常,企业承担的生产者延伸责任有以下几种类型:经济责任,指企业承担产品生命周期内全部或部分环境成本,如产品的回收,循环利用或最终处置;具体责任,指的是企业直接参与废弃产品的管理,负责产品回收以及限期淘汰有毒有害危险材料的使用等;信息责任,指企业应当提供关于产品环境性能的信息,以及该产品如何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再利用或再生等信息。

8

四、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

(一)企业方面

1.加强企业环境管理的理念

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加强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环境因素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目前,我们衡量一个企业的产品竞争力,除了它的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即产品的质量、包装、品牌及服务等)以外,还应加上一个环境因素,即环境竞争力。

因此,企业必须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承担社会责任。也就是说,企业应改变现行的经济主义价值理念指导下的企业管理方式,通过实施环境管理,[11]使自己的经济行为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

环境管理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相协调,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为现代企业,追求利润不应再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它只是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企业赖以活动和生存的生态系统以及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掌握并创造知识、技术、信息的人才应是企业发展和追求的最根本目标。人作为企业和社会发展中的能动因素,就要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术、信息,在创造利润、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保护和促进与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以维持永续的发展。

2.加强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

环境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标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系统、完整、规范的表达形式,有利于高效、合理地系统调控企业的环境行为,有利于企业实现对社会的环境承诺,保证环境承诺和环境行为活动所需的资源投放和有效措施;通过循环反馈,保持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动态优化。

我国国内企业界目前存在的不可否认的现象是,大多数企业其环境管理是由零星的、旨在控制和防止污染的项目构成,企业的环境政策多是为满足达标排放的需要,偏重于“末端治理”而传统的以末端治理方式来控制污染源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实践表明,企业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可以给企业带来的益处表现为:第一、控制运作成本和环境风险。通过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周期性使用,逐步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等,使企业的制造成本得以减少,效益得

9

以提高。通过避免发生与行业事故、消费者抵制和环保投诉等相关的成本,从而控制环境风险。第二、改善企业形象。通过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来增强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将环境污染治理甚至罚款变成环境保护的投资,降低了影响环境的资源消耗,树立了良好的环境形象。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使企业效益、销售额、顾客满意度、全员参与都得到了加强或提高。

(二)社会方面

1.强化推行第三方认证的ISO14000系列标准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其目的是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这套标准,从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的结合上去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和节约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维持和持续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ISO14000的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是基于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ek)-改进(Action)的运行模式(PDCA模式)。即,策划:企业对与环境行为相关的环境法规进行分析评价,明确应负的环境责任,由企业最高层制定环境方针,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所期望的结果;实施:根据方针制定环境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管理方案,对过程予以实施;检查:根据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并报告其结果;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11]。

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为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提供了合适的规范,使企业环境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成为企业环境行为的有效约束机制,有利于企业实现环境优先、达到全面管理、预防与全过程控制污染并持续改进的目的。

2.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可以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12]一是企业通过环境信息披露可以满足消费者、投资者、管理者等利益关系人对环境信息的需求,从而使得自己获得竞争优势;二是给予企业环境保护的压力,将环境保护与其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从而降低企业经济活动中对环境所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三是通过信息披露向公众表明其无污染的特性或为环境负责的态度,从而消除公众对企业存在的误解并减轻公众对其的环境保护[11]

[12]席建国:《论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载《上海企业》,20xx年第6期第19页。 .刘连煜著:《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231页。

10

所施加的压力;四是信息透明可以使得其他机构借鉴到在环境保护上一些好的做法并获取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信息,并使得政策制定者能够做出更为有效的决策。

通过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我们可以要求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地公开一切与环境有关的信息,从而打开企业的“后窗”认清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真面目,使得企业在社会与法律的监督下承担其应尽的环境责任与由于对环境的破坏而应负有的经济上的损失,并实现企业在竞争中真正的公平与正义。

3.公众参与监督层面

通过对国外法律制度的考察,我们知道,发达国家的企业之所以能有效地承担环境社会责任,除了政府部门的监督和激励外,还有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使企业能有效承担其环境社会责任。各国通过法律加强了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规定,如通过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使公众可通过司法途径有效地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促使企业面对环境问题能更积极地承担环境社会责任。而与发达国家较为完备的公众参与制度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使得公众难以对企业的污染破坏环境行为加以有效监督。

(三)政府方面

1.加强政府的监督

企业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在宏观层面实施必要的监督,其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3]

(l)对企业发展建设过程的环境管理。如立项阶段的环境规划与环保审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生产工艺的综合防治设计、环保措施的检查与落实,环保设施、单项工程及环保对策的验收。

(2)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不仅强化对过去污染源排放的环境管理,而且要强化对生产过程的环境审计。

(3)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加强对产品的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的目的,即通过采用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在生产过程的最前端,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环保法规措施纳入到产品设计准则之中,力求从产品生命全过程的角度来减轻环境的污染负荷,足以体现环境与经济一体化的思想。 [13]杜中臣:《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其实现方式》,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xx年4月第16卷第7期第26页。

11

(4)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环境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与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两个环节,须由政府认可的认证机构实施,旨在明确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符合情况、体系是否得到正确的实施与保持、内部管理评审过程是否足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用与有效。

2.绿色市场准入制度

政府工商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对市场准入制度进行“绿化”来促使及引导企业承担起环境责任。可将企业提供其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哪些环保措施的资料作为其注册登记的必备条件,并与当地环保部门配合,由环保部门对企业的排污设施以及与生产相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评估,对达到一定标准的才能予以核准登记,对没有达到一定标准的暂缓登记。此外还可在登记注册方面增加环节如政府告知与企业承诺。尤其在政府告知这一块,工商管理部门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对某一生产经营活动所应当符合或达到的环境保护条件、标准和要求,以及企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在申请人书面承诺已达到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标准和要求,并承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后,即可对申请人申请的事项表示同意或认可。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还可通过注册登记备案,从中整理出可供相关企业考虑的资源循环利用的信息并及时进行反馈做好牵线搭桥的工作。

实行绿色市场准入制度我们可以将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从一开始就拒之门外,可以从源头起把好环保关,可以促使企业自觉履行环境责任,从而实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质公平与“双赢”,最终实现个体效率与社会整体效率的统一。

3.企业绿色采购制度

面对国际上愈来愈严格的产品环保要求以及对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日趋重视,我国企业从原材料选购开始就应认真贯彻循环经济的3R 原则,才能真正做到从长远出发保护环境,合理、节约使用资源并可预防企业遭遇国际绿色壁垒的冲击。故借鉴国外先进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将企业绿色采购制度化,通过确定相关原材料成份限制标准、鼓励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给予企业政策性补贴与奖励及对恶意耗费资源的企业要求其承担法律责任等措施,来促使企业真正做到从“源头”出发保护环境与节约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4.绿色税收制度

从我国实际出发,从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意识程度来看,对税收法律制度进行创新改革将其“绿化”,将有助于促使企业承担起环境责任。从税收的强制性角度出发,按照

12

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负担原则,国家通过对开发、利用、破坏、污染环境的生产经营者征税,迫使相关社会组织承担环境污染或破坏生态所造成的外部成本,促使他们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选择更加有利于保护环境资源的生产、经营方式,真正达到促进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调整。若通过对污染环境的企业征收环境税,就会导致这些企业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增加,利润水平降低;同时对于那些合乎环保要求的企业实行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支持他们的环保措施,从而促进企业科技进步与平等竞争,并纠正市场机制带来的短期行为,使得环境资源配置最优化,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的目标得以充分实现。

5.环境审计制度

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法制化的产物,环境审计的实施有利于保证环保法规的贯彻执行,制止或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环境控制,采取正确有效的政策措施,防范和控制来自环境的风险。

近二十年来,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但缺乏具体规范环境审计工作的法规。已颁布的《审计法》、《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等法规中,都没有环境审计的内容和具体实施办法,使环境审计实施缺少法律依据。故审计机关所进行的环境审计仍局限于传统的针对环保资金使用情况方面的财务审计,审计对象也还局限于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等。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立法,完善法律体系,使审计组织在环境监督、管理方面有特定的审计权限,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审计工作细则,使环境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等走向制度化,使环境审计的实务操作规范化,提高环境审计工作质量。建议对我国现行审计法进行适当修改,通过国家强制力,自上而下、有步骤地推行环境审计制度,从而实现政府履行环境监督管理职能与企业切实承担起并实现环境责任。

6.公司环境监事制度

结合监事制度建立的目的与作用,笔者认为在原有的监事人数的基础上增加其企业环境保护监督职权或专门设立一名环境监事,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制度尝试。为了避免环境监事形同虚设,无法切实履行其职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保障:首先,在人选方面,由公司聘用专业的环保人士,该人选应从政府环保部门拟定并定期公布的符合环境监事资格的人员名单中产生。其次,应当赋予环境监事相应的职权。最后,对环境监事履行职责情况可实行一定的奖惩措施。由环保机构对各个企业的环境监

13

事进行年度考核,对于一些排污治理比较到位或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的环境监事可以视其发挥的作用而给予一定奖励;对于一些没有尽到自身职责的环境监事,政府可以要求公司更换人选。

7.建立和完善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体系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已有不少关于公司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已明确表明企业应承担环境保护之责任,并为此后制定企业如何承担环境责任的具体措施奠定基础并提供了指导思想。但是这些法律规定尚存在:过于原则性、坚持末端治理的理念、可操作性不强及违反时应承担法律责任之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使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来,使公司的经营真正能够体现社会整体的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社会伦理的变迁,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内涵将不断更新;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内容将不断调整;公司社会责任的行为规范和裁判规范功能也将不断提升和强化。因此,最高审判机关应及时编辑发布有关公司社会条文司法化的典型案例,指导地方审判机关审判类似案件,保证审判的公正性,提高审判效率。

结语

企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与作用远远甚于个人。企业环境责任不仅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不仅只是为股东利润最大化服务,还应是努力增进社会利益,使得个体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协调。在生态危机爆发的今天,企业甚至还应将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融入到生态整体利益中去,并将生态整体利益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不仅应从道德角度要求企业在承担环境责任上进行自省与自律,还应从实际出发,恰当地运用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对其提出要求与制约,使其切实地履行起该责任,从而真正实现国家转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建立集约型循环经济这一目标。对目前我国来说,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理念的探讨仍然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更加全面更有深度的研究。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需要走出学者的书斋和立法者的大厦,真正在实践中得到兑现。而作为立法者,则应设计一套强化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具体思路,并把这种理念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

14

参考文献

1.王妍:《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法理学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9月第3卷第2期

2.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EB/OL]: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20xx年l月4日

3.欧阳名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法商研究,19xx年第1期

4.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律哲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版

5.[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6版

6.[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版

7.[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

8.余坤东著:《企业伦理认知之研究》,台湾商学研究所,1995版

9.杜受枯:《经济学的新领域:环境经济学》,经济体制改革,20xx年第3期

10.常凯:《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性质》,NGO论丛 跨国公司与公益事业,20xx年第37期

11.叶晓丹:《论循环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环境责任》,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xx年4月第78卷第5期

12.席建国:《论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上海企业,20xx年第6期第19页

13.刘连煜著:《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版

14.杜中臣:《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其实现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xx年4月第16卷第7期

15

致 谢

本人在设计(论文)期间都是在张继昕老师全面、具体指导下完成进行的。张老师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维、民主而严谨的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使我受益非浅,给了我无尽的启迪,他教给我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教会我如何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将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衷心感谢我的父亲、母亲,你们对我的学业给予了极大的鼓励与支持,是你们对我的关爱和理解陪伴我度过生命中这些弥足珍贵的日子,感谢这一路上你们的陪伴与扶持,更加感谢你们那些不为我所知道的付出。

感谢我的学友和朋友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最后,我要感谢这所美丽而又伟大的校园,是你给了我如此多美妙而难舍的相聚。

16

外文原文

1.ENVIRONMENTAL COST ACCOUNTING IN SMES

Since its inception some 30 years ago, Environmental Cost Accounting (ECA) has reached a stage of development where individual ECA systems are separated from the core accounting system based an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costs with (see Fichter et al., 1997, Letmathe and Wagner , 2002).

As environmental costs are commonly assessed as overhead costs, neither the older concepts of full costs accounting nor the relatively recent one of direct costing appear to represent an appropriate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A. Similar to developments in conventional accounting, the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sphere of ECA has focused on process-based accounting since the 1990s (see Hallay and Pfriem, 1992, Fischer and Blasius, 1995, BMU/UBA, 1996, Heller et al., 1995, Letmathe, 1998, Spengler and H.hre, 1998).

Taking available concepts of ECA into consideration, process-based concepts seem the best option regar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ECA (see Heupel and Wendisch , 2002). These concepts, however, have to be continuously revised to ensure that they work well when applied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panie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esented in Burritt et al. (2002), our concept of ECA focuses on two main groups of environmentally related impacts. These are environmentally induced financial effects and company-related effects on environmental systems (see Burritt and Schaltegger, 2000, p.58). Each of these impacts relate to specific categories of financial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he environmentally induced financial effects are represented by monetary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nd the effects on environmental systems are represented by physical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onventional accounting deals with both – monetary as well as physical units – but does not focus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 such. To arrive at a practical solutio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A in a company’s existing accounting system, and to comply with the problem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monetary and physical aspects, an integrated concept is required. As physical information is often the basis for the monetary

17

information (e.g. kilograms of a raw material are the basis for the monetary valuation of raw material consump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his information into the accounting system database is essential. From there, the generation of physical environmental and monetary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would in many cases be feasible. For many companies, the priority would be monetary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for use in for instance decisions regarding resource consumptions and investments. The use of ECA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 is still relatively rare, so practical examples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are few and far between. One problem is that the definitions of SMEs vary between countries (see Kosmider, 1993 and Reinemann, 1999). In our work the criteria shown in Table 1 are used to describ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able 1. Criteria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Number of employees Turnover

Up to 500 employees Turnover up to EUR 50m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 Owner-cum-entrepreneur -Divisional organization is rare

- Varies from a patriarchal management -Short flow of information style in traditional companies and teamwork -Strong personal commitment

in start-up companies -Instruction and controlling with

- Top-down planning in old companies direct personal contact

- Delegation is rare

- Low level of formality

- High flexibility

Finance Personnel

- family company -easy to survey number of employees - limited possibilities of financing -wide expertise

-high satisfaction of employees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18

-closely involved in local -high potential of innovation

economic cycles in special fields

- intense relationship with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Keepi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 mind, the chosen ECA approach should be easy to apply, should facilitate the handling of complex structures and at the same time be suited to the special needs of SMEs.

Despite their size SMEs are increasingly implementing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systems like SAP R/3, Oracle and Peoplesoft. ERP systems support business processes across organizational, temporal and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using one integrated database. The primary use of ERP systems is for planning and controlling produ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processes of an enterprise. In SMEs however, they are often individually designed and thus not standardized making the integration of for instance software that supports ECA implementation problematic. Examples could be tools like the “eco-efficiency” approach of IMU (2003) or Umberto (2003) because these solutions work with the database of more comprehensive software solutions like SAP, Oracle, Navision or others. Umberto software for example (see Umberto, 2003) would require large investments and great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ECA – which is not available in most SMEs.

The ECA approach suggested in this chapter is based on an integrative solution – meaning that an individually developed database is used, and the ECA solution adopted draws on the existing cost accounting procedures in the company. In contrast to other ECA approaches, the aim was to create an accounting system that enables the companies to individually obtain the relevant cost information.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was thus to find out what cost information is relevant for the company’s decision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how to obtain it.

2.METHOD FOR IMPLEMENTING ECA

Setting up an ECA system requires a systematic procedure. The project thus developed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ECA in the companies that participated in the project; this is shown in Figure 1.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it proved convenient to form a core

19

team assigned with corresponding tasks drawing on employees in various departments. Such a team should consist of one or two persons from the production department as well as two from accounting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ssues, if available. Depending on the stage of the project and kind of inquiry being considered, additional corporate members may be added to the project team to respond to issues such as IT, logistics, warehousing etc.

Phase 1: Production Process Visualization

At the beginning, the project team must be briefed thoroughly on the current corporate situation and on the accounting situation. To this end, the existing corporate accounting structure and the related corporate information transfer should be analyzed thoroughly. Following the concept of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how materials find their ways into and out of the company is assessed. The next step is to present the flow of material and goods discovered and assessed in a flow model. To ensure the completeness and integrity of such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y input and output i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Onl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material and energy flows from the point they enter the company until they leave it as products, waste, waste water or emissions enables the company to detect cost-saving potentials that at later stages of the project may involve more efficient material use, advanced process reliability and overview, improved capacity loads, reduced waste disposal costs, better transparency of costs and more reliable assessment of legal issues. As a first approach, simplified corporate flow models, standardized stand-alone models for supplier(s), warehouse and isolated production segments were established and only combined after completion. With such standard elements and prototypes defined, a company can readily develop an integrated flow model with production process(es), production lines or a production process as a whole. From the view of later adoption of the existing corporate accounting to ECA, such visualization helps detect, determine, assess and then separate primary from secondary processes.

Phase 2: Modification of Accounting

In addition to the visualization of material and energy flows, modeling principal and peripheral corporate processes helps prevent problems involving too high shares of overhead costs on the net product result. The flow model allows processes to be determined directly or

20

at least partially identified as cost drivers. This allows identifying and separating repetitive processing activity with comparably few options from those with more likely ones for potential improvement.

By focusing on principal issues of corporate cost priorities and on those costs that have been assessed and assigned to their causes least appropriately so far, corporate procedures such as preparing bids, setting up production machinery, ordering (raw) material and related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order positions, setting up cycles of machinery, and order items can be defined accurately. Putting several partial processes with their isolated costs into context allows principal processes to emerge; these form the basis of process-oriented accounting. Ultimately, the cost drivers of the processes assessed are the actual reference points for assigning and accounting overhead costs. The percentage surcharges on costs such as labor costs are replaced by process parameters measuring efficiency (see Foster and Gupta, 1990).

Some corporate processes such as management, controlling and personnel remain inadequately assessed with cost drivers assigned to product-related cost accounting. Therefore, costs of the processes mentioned, irrelevant to the measure of production activity, have to be assessed and surcharged with a conventional percentage.

A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ject,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allow a more flexible and scope-oriented production (eco-monies of scope), whereas before only homogenous quantities (of products) could be produced under reasonable economic conditions (economies of scale). ECA inevitably prevents effects of allocation, complexity and digression and becomes a valuable controlling instrument where classical/conventional accounting arrangements systematically fail to facilitate proper decisions.

Thus, individually adopted process-based accounting produces potentially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any kind of decision about internal processing or external sourcing (e.g. make-or-buy decisions).

Phase 3: Harmonization of Corporate Data – Compiling and Acquisition

On the way to a transparent and systematic information system, it is convenient to check

21

core corporate information systems of procurement and logistics,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waste disposal with reference to their capability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precise figures for the determined material/energy flow model and for previously identified principal and peripheral processes.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project, a few modifications within exis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were, in most cases, sufficient to comply with these requirements; otherwise, a completely new software module would have had to be installed without prior analysis to satisfy the data requirements.

Phase 4: Database concepts

Within the concept of a transparent accounting system, process-based accounting can provid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information both on corporate material/ energy flows and so-called overhead costs. To deliver reliable figures over time, it is essential to integrate a permanent integration of the algorithms discussed above into the corporate information system(s). Such permanent integration and its practical use may be achieved by applying one of three software solutions (see Figure 2).

For small companies with specific production processes, an integrated concept is best suited, i.e. conventional and environmental/process-oriented accounting merge together in one common system solution.

For medium-sized companies, with already existing integrated production/ accounting platforms, an interface solution to such a system might be suitable. ECA, then, is set up as an independent software module outside the existing corporate ERP system and needs to be fed data continuously. By using identical conventions for inventory-data definitions within the ECA software, misinterpretation of data can be avoided.

Phase 5: Training and Coaching

For the permanent use of ECA, continuous training of employees on all matters discussed remains essential. To achieve a long-term potential of improved efficiency, the users of ECA applications and systems must be able to continuously detect and integrate corporate process modifications and changes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m into ECA and, later, to process them properly.

22

中文译文

一、中小企业的环境成本会计

自从成立三十年以来,环境成本会计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环境会计成本体系已经从以环境成本评估为基础的会计制度核心中分离出来(参考Fichter et al., 1997, Letmathe 和 Wagner , 2002)。

由于环境成本经常被评估为一般管理费用,传统观念的完全成本会计或者直接成本都没有为环境成本会计的实施描述一个适当的基础。与传统会计发展类似,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会计在概念和理论领域的重点放在了基于流程的会计中(参考Hallay和Pfriem,19xx年,Fischer 和Blasius,19xx年,德国环境部,19xx年,Heller等人。1995 ,Letmathe,19xx年,Spengler和H.hre,19xx年)。

考虑到环境成本会计可行的概念,基于流程的观念似乎是制定环境成本会计的最好选择(参考Heupel 和 Wendisch,20xx年)。但是这些概念必须确保能够在中小企业中正常运行。

基于Burritt等人提出的环境管理会计框架,我们对环境成本会计的概念着重于两个有关环境影响的主要群体。这是由环境引起的对环境系统的财务影响和与公司向关联的影响(参考Burritt和Schaltegger,20xx年,第58页)。所有这些影响都和特定种类的金融和换环境信息相关。由环境引起的息对财务的影响有基于货币环境信息的影响和基于事物的环境信息影响。传统的会计体系可以处理双方面,包括以货币为单位的何以实物为单位的,但是却不注重环境对产生的影响。要得出一个在公司现行会计制度中实施环境成本会计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并能够处理货币和事务方面的混淆问题,需要一个能互相协调的综合的概念。由于实物信息往往是货币信息的基础(例如,1千克原料的消耗是对实物消耗多少货币的计量基础),这个信息到会计系统数据库的集成是至关重要的。在那里,物理环境信息和货币环境信息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是可行的。对于许多公司来说,在确定资源消耗和投资决策信息时,他们会优先使用货币环境信息。环境成本会计在小型和中型的企业中使用还比较少见,因此实际的例子在现有的文献中并不多见。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小企业的定义因国家而异(参考Kosmider,19xx年和Reinemann,19xx年)。我们列于表一中的工作标准是用来描述中小型企业的。

23

表一 中小型企业的标准

员工人数 营业额

大于500个员工 营业额大于5千万欧元

管理 组织

--业主兼企业家 --分权组织很少见

--区分于传统的家族制企业 --短式的信息流通

和刚起步的公司的团队合作 --很强的个人责任

--自上而下的直线型管理 --直接的个人接触

--授权很少

--正式程度较小

--高灵活度

财务 全体职员

--家族企业 --容易统计员工的数目

--限制的财务占有权 --全面的专业技能

--员工满足感较高

供应链 创新

--与当地经济圈联系紧密 --在特定领域有很强创新潜能 --与消费者及供应商关系稳定

牢记这些特征,选择适当的环境成本会计方法应当很容易,掌控公司的复杂结构变得容易,同时也适合中小型企业的特殊需求。

除去企业的规模,中小型企业也在不断增加实施他们的信息管理系统,例如SAP R/3,人事软件。信息管理系统支持跨组织的,并且时间和地域限制使用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的业务流程。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用途是进行规划和控制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过程。然而在中小企业中,它们常常单独设计,从而与环境成本会计的事实问题的一体化达不到一个标准。类似的案例有,如生态效益的惯性测量法IMU(2003)者Umberto(2003)这类工具,因为这些解决方案与更多的如SAP,甲骨文,Navision的全面的软件解决方案或其他数据库的工作。例如Umberto软件,需要大量的投资方面的知识以及大背景下的环境成本会计的知识,而这在大多数中小企业中是不可行的。

24

在这里所建议的环境成本会计的方法基于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要开发一个独立的数据库使用,环境成本会计采用的解决办法借鉴了现有的成本在公司的会计程序。相对于其他环境成本会计的办法,在此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会计系统,使公司能够找出哪些成本信息是与公司的环境决策的议题相关的并且怎样取得这些信息。

二、实施环境成本会计的方法

建立的环境成本会计环境成本会计需要一个系统的程序。

第一阶段:生产过程可视化

在开始的时候,项目团队必须清楚企业当前局势和会计情况。为此,现行的企业会计结构和相关企业的信息传输应进行深入分析。随着观念的输入/输出分析,评估如何找到物料进出该公司的方式。接下来的步骤是目前发现的材料和货物流动,在流动模型中进行评估。为了保证这种完整性和系统的分析完整,任何输入和输出是要加以考虑。只有队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从它们以物质的形式进入公司到它们以产品,废物,废水或废气的形式离开做详细的分析,才能使公司能够检测成本节约的潜力,在该项目可能涉及的物质更有效的后期阶段利用先进的工艺可靠性,高负载能力,降低废物处理成本,更好的成本和更可靠的法律问题评估。作为第一个办法,简化企业流程模型,对供应商的标准化独立模式、仓库以及独立的生产环节,只有完成后才能建立合并。有了这样的标准内容和原型定义,一个公司可以随时开发与生产,把生产线或生产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公司从现有的会计转向环境成本会计,这种可视化可以帮助检测,确定,评估,然后区分首要的和次要的工作程序。

第二阶段:修订会计体系

除去可视化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建模本金和周边企业流程有助于防止出现问题, 包括过分摊销产成品的间接费用。该流程模型允许进程将直接决定或至少部分的成本驱动因素。这使得识别和分离为潜在的改善更可能的重复处理这些方案与活动。

通过重点集中在成本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公司企业的成本进行评估且进行适当的分配,到目前为止,如准备投标程序,建立生产机械,订货(原)材料和相关工艺参数,如订单的立场,设立机器周期,并可以为项目准确地加以界定。把他们的情况与成若干部分分离成本的主要工序流程综合呈现,这些构成了面向过程的会计基础。最终,在评估过程的成本驱动因素是分配和管理费用占实际参考点。诸如劳动力成本的附加费百分

25

比也由工艺参数测量效率取代(参考Foster 和 Gupta,19xx年)。

第三阶段:统一企业数据-编译和采集系统论方法

即将运用的透明和系统的信息系统,方便检查公司生产性信息系统的核心,生产计划、企业信息系统的采购和物流,并参照它们的能力,废物处理,以提供必要的材料的准确数字/能量流动模型与先前确定的本金和周边进程。在项目的过程中,现有的制度是一些修改资料的个案,在大多数情况,足以符合这些要求,否则,一个完全新的软件模块将不得不将安装,以满足数据的要求。

第四阶段:数据库概念

在透明的会计制度的概念范围中,基于过程的会计能够提供全面、系统的重要资料,包括公司/能量流动和所谓的间接费用。为了提供可靠的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须纳入到企业的信息系统。

对于综合概念的小公司与特定的生产过程,有一个方案是最适合的,即传统的和环境/过程为导向的会计合并在一起普通的系统解决方案。

对于中型企业,与现有的综合生产/会计平台,一个对口的解决方案这样的系统可能是合适的。环境成本会计作为独立的软件系统,必须独立于管理信息系统之外并且需要持续的数据支持。明显的数据是一致的,评估一个企业的库存数据,所有存储在数据库和应用程序透明地处理功能和数值范围内。结合所有这些数据,控制与环境有关的数字可能成功地付诸实践。

第五阶段:训练和教练

对于长久的实施环境成本会计,对员工的持续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长期的提高效率,环境成本会计系统的使用人员必须能够不断发现和整合企业流程的修改和变化,以便他们融入到环境成本会计,直至最终能够与之契合。

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