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20##年10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第一部分 背景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设计科学,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的优势,不仅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避免了调查内容和指标的重复,并为深入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本次调查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通过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全国各县(市、区)划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四类农村,共6类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2个县(区、市)(见图1)共抽取71971户(城市24034户、农村47937户), 243479人(城市68656人、农村174 823人)。为保证孕妇、乳母、婴幼儿和12岁及以下儿童的调查人数,以满足各组样本量的要求,在样本地区适当补充调查人数,本次调查总计272023人。


  本次调查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四个部分,其中膳食调查23463户(城市7 683户、农村15780户)、69205人,体检221044人,血压测量153259人,血脂测定94996人,血红蛋白测定211726人,血糖测定98509人,血浆维生素A测定13870人。



  20##年8-10月在北方地区, 20##年9-12月在南方地区进行现场调查;20##年1-8月完成各类实验室检验和数据录入;20##年5-12月完成数据清理和数据库建立;20##年1-7月完成数据分析报告。


  为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对整个调查进行了严格的全程质量控制。所有质控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各个环节均达到方案设计的质控要求。


  三、数据质量评价与结果表述


  将样本人口资料与2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20##年人口学指标(性别比例、负担系数、家庭规模、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比较,表明样本人群对总体有较好的代表性。


  由于抽样人口中有10.1%的人外出未能参加体检,致使调查样本中15-25岁各年龄组人口比例偏低。因此,采用2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首先对6类地区样本患病率进行年龄别校正,各类地区校正后的患病率再用该地区的人口比例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推算全国的患病率。

  第二部分 主要结果


  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


  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一) 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 61%。(详见表1,2)。


  (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到3309克,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厘米。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4.9厘米,女性平均低4.2厘米。

  (三)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4.3%,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4%,农村下降51%;儿童低体重率为7.8%,比1992年下降57%,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四)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一)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20##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3%和9.3%,贫困农村分别高达29.3%和14.4%。生长迟缓率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20.9%,贫困农村则高达34.6%,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


  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2%、21.5%和20.6%。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其中城市为3.0%,农村为11.2%;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5.1%,其中城市为29.0%,农村为49.6%。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1、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20.2%和12.6%。


  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与1991年的26.6%、12.2%和2.9%相比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差水平。


2、糖尿病患病增加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2 000多万,另有近2 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一类农村明显高于四类农村。与1996年糖尿病抽样调查资料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城市由3.4%上升到3.9%。



3、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 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应引起高度重视。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4、血脂异常值得关注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 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现患率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2.9%,高甘油三酯血症11.9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7.4%。另有3.9%的人血胆固醇边缘升高。值得注意的是,血脂异常患病率中、老年人相近,城乡差别不大。


  5、膳食营养和体力活动与相关慢性病关系密切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脂肪摄入最多体力活动最少的人,患上述各种慢性病的机会最多.


  第三部分 拟采取的措施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根据本次调查结果,从国情出发,从急需入手,以不失时机和分类指导为原则,将从政策支持、市场指导和群众教育三方面加强居民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预防工作:第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将国民营养与健康改善工作纳入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第二,加强对农业、食品加工、销售流通等领域的科学指导,发挥其在改善营养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加强公众教育,倡导平衡膳食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为充分利用本次调查信息,将组织有关部委和机构完成中国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白皮书、论文集和系列科普丛书,并尽快向社会公开调查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


  本次调查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部门的支持。

 

第二篇:现阶段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浅析

现阶段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浅析

单位 王文星

摘要:国民营养与健康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从现阶段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入手,从中国传统膳食营养结构及特点的角度,着力分析传统中国膳食营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营养学角度对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提出清晰可行的营养方略,以期为现阶段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改善做出理论性的分析。

关键词:居民,营养与健康,社会经济发展,传统膳食营养结构

一, 引言

营养,谋求谓之“营”, 养生谓之“养,”综而述之,即为谋求养生,生物从外界摄取养料以维持生其命。营养学家对营养所作的解释是: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对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以及机体摄食,消化,吸收,转运,利用和排泄物质的过程。健康,一般指的是体格上的健康,很少生病,且对外部环境日常范围内的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合理营养对人体健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营养摄入不平衡将引起诸多疾病。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 1

施。

二, 中国传统膳食营养结构与特点

(一)中国传统膳食日常食物的分类及其主要营养成分

中国传统膳食日常食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谷物粮食,作为主食,其是热能的主要来源。第二类是富含动物蛋白的食物,包括瘦肉,禽肉,蛋,鱼类等。此类食物约占膳食总量的13%。第三类是豆类及其制品。豆类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等,其蛋白质富含赖氨酸,与谷物同食可优势互补。有“植物肉”和“绿色牛乳”之称。第四类是蔬菜水果,这是人体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科学家分析了各类蔬菜的营养成分后发现,蔬菜的营养成分与颜色有密切关系。颜色深的蔬菜比颜色浅的蔬菜营养价值高,他们的排列顺序是绿色,红紫色,黄色,白色。第五类是油脂。油脂可供给热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并供给不饱和脂肪酸,他又是增进食物色,香,味不可缺少的物质。植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比动物油高,动物有汉堡和脂肪酸多,其内所含的胆固醇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二)中国膳食的营养结构及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居首位,为15%,膳食营养因素对人类健康的作用见次于遗传因素,为13%,远大于医疗卫生条件因素作用(仅为8%)。由此不难看出,膳食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中国营养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卫生部微量 2

元素营养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晓光称,随着膳食结构的变化,中国内地也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因素,面临着双重挑战,内地贫困地区一些儿童和老人存在营养不良现象,而大部分人群普遍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他指出,膳食结构不合理因素主要包括,烹调油摄入量比较多,脂肪摄入量在大城市已达38%,体力劳动减少,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加等也都与膳食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在亚洲,非洲和中东的中低收入水平国家,食用油是膳食的主要成分之一,食用油摄入量的上升的速度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加快,特别是中低等收入水平的家庭。

(三)中国传统膳食营养特点及习惯

中国传统膳食以谷物为主,服饰是新鲜的天然食品,不做精细加工,糖的摄入量比较少,茶为大众化的饮料,烹调大多使用素油。西方营养学家认为我国传统膳食营养结构是防止肥胖等富裕病发生的最佳膳食。中国传统饮食提倡食品种类多样化,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之间的互补。众所周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结构,具有广杂性,主从性和匹配性。

中国大多数居民总能量摄入已达到要求,只是蛋白质的供给量虽然在数量上已接近要求,但质量相差甚远。我国居民摄入蛋白质大多来自于主食:大米,小米,高粱米,白面,玉米面等半完全或不完全的劣等蛋白质,而由豆类和动物性食物提供的优质蛋白质还不到三分之一,尤其是经济落后的边远山区和农村,优质蛋白质的供给量更是不足。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基本达到要求,但是钙,维生素B1, 3

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摄入量仍属不足,主要是由于人们的膳食营养

意识得不到提高,以及部分地区经济落后而造成的瘦肉,蛋,奶和豆类摄入不足所致。

三,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传统膳食营养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20xx年,在国家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开展了全国范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范围内最大规模性的综合性营养与健康类普查,是我们深入分析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重要资源依据。

(一)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1,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

2,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

3,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

(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1,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类消费过多,谷 4

类食物消费偏低。

2,一些营养素缺乏病依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偏远地区仍然比较严重,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素有:

(1)钙。钙是中国居民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到RDA要求的800毫克的49.2%,因缺乏钙,会有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

(2)维生素B2。维生素B2是中国居民缺乏严重程度排名第二的

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0.8毫克,仅达到RDA要求的1.3毫克的58.4%,缺乏状况各地区差异不是很大。因缺乏维生素B2一些人

已出现嘴唇脱皮,皮肤发痒的症状。

(3)维生素A。维生素A是中国居民缺乏严重程度排名第三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76微克,仅达到RDA要求的800微克的61.7%。不少人都有皮肤干燥,粗糙,眼睛干涩,怕光的现象。

3,慢性非传染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糖尿病患病增加,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血脂异常值得关注,膳食营养和体力活动与相关慢性病关系密切。

(三)影响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几个主要因素

1,经济收入。经济收入通过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和膳食质量,进而对营养与健康状况产生影响。经济收入对居民营养健康状况产生两种不同的影响,低收入人群营养缺乏性疾病发病率高,而高收入人 5

群与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有关的疾病上升。

2,文化教育。人群的营养健康状况与教育水平有关,按父母受教育程度分组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发现不管城市还是农村,生长迟缓儿童的比例均随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减少。对我国城乡居民慢性病调查也发现,在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群中,冠心病,脑卒中及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中学,大学程度的人群。

3,自然资源。我国不同膳食类型地区中老年营养调查结果表明,各地区膳食结构存在很大差异,主要与当地资源有关。以渔业为主业的地区,居民进食的鱼虾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但奶类制品摄入量几乎为零,以畜牧业为主业的地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奶类资源丰富,但蔬菜和豆类十分缺乏。可见这些由于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而造成的食物摄入不平衡,对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4,婴幼儿喂养方式。农村4到6个月以后儿童生长发育速度的减慢与辅食添加不足或质量不高有关,提高母乳喂养和指导家长合理添加辅食,是改善农村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的可行措施。

四, 改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建议

(一)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十分形象的指出了人类的合理膳食结构:底层为植物性食物,包括面包,麦片,米,面等,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第二层为蔬菜和水果,每天应吃400-500克。倒数第三层为鱼,肉,禽,蛋类食品,每天应吃125-20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 6

应吃奶类及奶制品100克,豆类和豆制品50克。最顶层为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营养学家认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油量,按热量计算应占总热量的20%-25%。

合理的营养就要求平衡膳食,平衡饮食就是指一日饮食中适当量的粮谷类,豆类,肉蛋奶类,蔬菜水果类和油脂类,且几大类食物相配得当的一种膳食。归纳起来,应做到以下九种相配:

1,粗细粮相配。日常饮食中增加粗粮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老年斑,便秘等,而且有助于减肥。

2,主副食相配。日常饮食中应将主食和副食统一起来。

3,干稀相配。

4,颜色相配。食物一般分五种颜色:白红绿黑黄,一日饮食中应兼顾上述5种颜色食物。

5,营养素相配。容易过量的为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容易缺乏者为蛋白质,维生素,部分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素;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有鱼虾类,兔肉,蚕蛹,莲子等;富含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素的食物有蔬菜水果类和粗粮等;水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每日应饮用四杯以上的水。

6,酸碱相配。食物分为呈酸性和呈碱性食物。主要是根据食物被人体摄入后,最终使人体血液呈酸性还是呈碱性区分的。近些年来,因肉类食物摄入过多,致使血液酸化,引发富贵病,应引起重视。

7,生热相配。吃生吃活现已成为一种时尚。吃生蔬瓜果,鲜虾,银鱼等可以摄入更多营养素,但必须注意食品卫生。

7

8,皮肉相配。连皮带肉一起吃渐成时尚。如鹌鹑蛋,小蜜橘,大枣,花生米等带皮一起吃营养价值更高。

9,性味相配。食物分四性五味。四性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根据“辨证施膳”原则,不同疾病应选不同性味食物,一般原则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根据“因时制宜”的原则,不同季节应选用不同性味的食物。此外,五味也应该相配起来。

(二)改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建议

1,通过营养指导,改善贫困地区的营养状况。鉴于我国营养不足问题主要在农村和贫困地区,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必须从农村入手,以贫困地区为主线。

2,积极防治重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将儿童营养不良及妇女儿童及老年人的缺铁性贫血作为防治重点,同时重视核黄素,视黄醇及钙摄入不足的问题。为提高膳食质量特别是农村居民膳食质量,提高这些营养素的摄入水平,应大力发展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奶类),豆类,坚果类和深色蔬菜的生产。同时,针对碘缺乏病,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等营养缺乏病,应对适宜的主副食品进行合理强化,以提高营养素供给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应大力发展价廉而营养丰富的代乳品和辅食品。

3,有效控制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性疾病。通过营养宣传教育,强调事物的多样化和平衡膳食对健康的意义。调整动物性食物的品种,减少饱和性脂肪和胆固醇在辅食中的比重,降低肉类特别是猪肉的比 8

重。通过营养指导,控制膳食中的危险因素,是预防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4,加强营养人才的培养培训。为了有效开展食物与营养指导,必须有相应的专业队伍。这支队伍除专业工作者和从事社区营养的基层工作者外,还应包括农业,轻工业等部门的营养人才和在社会发展,经济研究部门的营养人才,使之有效的将人民的营养需要纳入社会发展,经济计划指定和调整食物生产,加工,流通之中。目前这只队伍在我国还相对薄弱,必须加强营养人才的培养,加速基层营养人才的培训。

参考文献:

[1]郑云庭..理想膳食模式评分法评价新乡市居民1991和20xx年的膳食营养状况[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5

[2]马冠生.郝利楠.李艳平等.中国成年居民食用油消费现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29-32)

[3]包艳红.许秀举.王强.高脂血症与膳食营养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9

[4]崔朝辉.周琴.胡小琪.中国居民谷类及薯类消费现状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

[5]魏振承.徐志宏.张名位.池建伟.张雁.唐小俊.张瑞芬.李健雄.糖尿病与饮食关系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 2008

[6]邓泽元.周潇奇.黄玉华.刘东敏.中国居民20年间食物脂肪酸摄入量调查分析[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8

[7]崔凤英.杨晓光.20xx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二:膳食与营养素摄入状况[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