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的认识、使用与测回法测水平角

实验四 经纬仪的认识、使用与测回法测水平角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水平角测量原理。了解DJ6型光学经纬仪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方法,掌握基本操作要领。

3.要求对中误差小于1mm,整平误差小于一格。

4.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各测回差不超过±24″。

二、计划与学时

1.实验时数安排2 ~ 3学时,实验小组由3 ~ 5人组成。

2.实验设备为每组DJ6型光学经纬仪1台,记录板1块,记录表格,铅笔,测伞1把。

3.在实验场地每组打一木桩,桩顶钉一小钉或划十字作为测站点(如果是水泥地面,可用红色油漆或粉笔在地面上画十字作为测站点),各组的测站点最好布置在一条直线上,以便教师指导,周围布置A、B两个目标,供测角共用。

4.在熟悉经纬仪的使用后,每人用测回法测水平角二个测回,实验结束时,每人交一份实验报告四。

三、方法与步骤


1
.经纬仪的安置

(1)松开三脚架,安置于测站点上。其高度大约在胸口附近,架头大致水平。

(2)打开仪器箱,双手握住仪器支架,将仪器从箱中取出置于架头上。一手紧握支架,一手拧紧连接螺旋。


2.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3.经纬仪的使用

    对中: 调整对中器对光螺旋,看清测站点。一脚固定,移动三脚架的另外两个脚,使对中器中的十字丝对准测站点,踩紧三脚架,通过逐个调节三脚架高度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整平: 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同时相对旋转这对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90°,旋转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90°,检查气泡误差,直到小于刻划线的一格为止。对中整平应反复多次同时进行,一般起码是粗略对中、粗略整平(伸缩脚架)、精准对中、精准整平(调节脚螺旋)两次完成。

   瞄准: 用望远镜上瞄准器瞄准目标,从望远镜中看到目标,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单根竖丝平分,或将目标夹在双根竖丝中央,瞄准必须十分准确,否则等于目标方向没有照准。

    读数:  打开反光镜,调节反光镜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看清读数窗分划,根据使用的仪器用分微尺或测微尺读数。

4测回法水平角

(1)度盘配置:如要测n个测回,则按公式180°/n递增配置水平度盘。若测两个测回,其配置为,根据公式计算第一测回盘左起始读数为0°00′00″或稍大于0°,第二测回盘左起始读数为90°00′00″或稍大于90°。

(2)一测回观测

    盘左  瞄准左边目标A,进行读数记a1,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右边目标B,进行读数记b1,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b1-a1

    盘右  瞄准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2,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目标A,进行读数记a2,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b2-a2

    检查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40″,计算一测回角值 。

(3)测站观测完毕后,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24″,计算各测回的平均角值。


四、注意事项

1.按正确的方法寻找目标和进行瞄准,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

2.同一测回观测时,盘左起始方向度盘配置好后,切勿误动度盘变换手轮或复测扳手。

3.同一测回观测时,除盘左起始方向度盘配置好外,其余方向均不得再动度盘变换手轮或复测扳手调零。

4.用水平角计算公式计算水平角时,当不够减时则将右目标读数加上360°以后再减左侧目标读数来计算水平角。

5.在操作中,千万不要将轴座连接螺旋当成水平制动螺旋而松开。

 

实验报告四 经纬仪的认识、使用与测回法测水平角


日期                      班组                                 姓名           仪器编号
 
一、完成下列DJ6型经纬仪各部件名称的填写
 

   图 DJ6型经纬仪的构造
1(    )、2(    )、3(    )、4(    )、5(    )、6(    )、7(    )、
8(    )、9(    )、10(   )、11(   )、12(   )、13(   )、14(   )、
15(   )、16(   )、17(   )、18(   )、19(   )、20(   )、21(   )、
22(   )

二、完成下列填空
1.移动三脚架的其中(        ),使对中器中的十字丝对准(        ),踩紧三脚架,通过调节三脚架(        )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2.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同时(        )旋转这对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        ),旋转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90°,检查气泡误差,直到小于刻划线的(        )为止。

三、实验记录计算
测回法测水平角记录计算表

 

第二篇:单经纬仪测风

单经纬仪测风实验报告

姓名:刘浩

学号:111170052

2013/5/8

一、实验目的

掌握GYR1电子式光学经纬仪的操作使用方法,学会冲灌、捕捉气球方法和准确读数的技术,编程处理观测数据。

二、实验原理

按固定升速数值求取氢气的净举力值,冲罐并释放固定升速气球,用经纬仪观测气球,保证气球一直在观测中心,导出数据,用单经纬仪测风计算程序计算出高空中不同高度的风向风速。

三、     实验步骤

1.  测风经纬仪安装、调试和使用

a.       经纬仪应设置在开阔区域。

b.       拉开并牢固的架设三脚架,使其顶面尽量调整水平,使顶面与观测员的第二颗衣扣同高。

c.       从箱内取出经纬仪,用三脚架顶面中心螺钉把经纬仪固定。

d.       转动望远镜,使水准仪与三个水平调节螺钉中的任意两个平行。调节这两个螺钉,使气泡居中央,然后将水准仪转过90度再调节另一个螺钉使气泡居中,这时望远镜转动到任意位置上,水准仪气泡偏离中心不得大于1格,否则重复上述步骤以至符合要求为止。

e.       指北针定方位:打开磁针制动螺钉,松开磁针;转动镜筒,使指北针指向正北,并转动方位调整螺旋,使指北针的尖端对转磁针盒两条刻线,拨动刻度盘,使游尺“0”与方位盘上“0”对齐。使用指南针定方位,步骤同上,只是磁针的指向为正南。定好方位后,严禁转动调零手轮。

f.        瞄准远方的任意目标物,调焦距使目标物最清晰。

g.       操作变倍手轮,熟练掌握主、辅望远镜的转换方法。

2.  灌球和观测

a.       按天气条件确定气球型号、颜色。

b.       10号球采用100米/分升速。

c.       用当时的气温、气压查取标准密度升速值,用气球和附加物重量查取净举力。冲灌气球。

d.       施放气球,跟踪观测。每隔30秒读取仰角和方位角,在读数时应使气球正好聚中在十字线中间,并停止转动仰角和方位角手轮。读取10组。

四、观测资料处理

1、列出两次观测的仰角和方位角,并用观测数据计算出不同高度的风向、风速。

鉴于第一次观测为尝试,现使用第二次观测数据分析处理。

取南北方向为x轴(北为正),东西方向为y轴(东为正),气球水平面投影点的坐标分量为:

xn=Lncosαn.

yn=Lnsinαn.

其中

Ln=Hnctgβn

αn为方位角,βn为仰角。

则相应层的风速:

Vn=[(xn-xn-1)2+(yn-yn-1)2]1/2/t.

其中t为相邻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

2、利用实测风速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风速幂指数。

在近地层(250米以下),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可用幂指数表示,其表达式为:

V2=V1(Z2/Z1)p ……①

其中,V1、V2分别为Z1、Z2高度处的风速(m/s),p为风廓线指数。

最小二乘法公式:

对于平面上的直线:y=a+bx 如有一组数据(xi,yi)

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a,b时公式如下:

a=y0-bx0

b=∑(xi-x0)(yi-y0)/∑(xi-x0)2

将①式取对数并编程(见附录)计算可得到:

风廓线指数P=0.16878

近地层风速表达式V=1.76272*Z^0.16878

画出拟合曲线与观测数据差异对比图:

3、误差分析。 

      实验误差来源可能有以下几个:

      (1)实验观测存在误差,观测时气球不断运动,很难保证每次观测都在视野正中央。

      (2)假设条件的理论误差,在计算气球升速时所用气压等条件可能与实际条件有出入,导致气球的升速并不是100m/s。

五、                       实验总结

通过此次单经纬仪测风实验,了解了经纬仪测风的原理,初步掌握了电子式光学经纬仪的操作使用方法,学会了编程处理数据的方法。对近地层风速分布有了更深的认识。

附Fortran程序:

program main

implicit none

integer,parameter::n=10, f=4055, m=2

real(kind=1),parameter::pi=3.141592653

real(kind=1)::c(n,m)

real(kind=1)::a(n,m),vel(n,m)

real(kind=1):: h(n),y=0,x=0,sum1=0,sum2=0,b=0

integer::i=1,status=0

c=0

a=0

vel=0

h=0

open(unit=f,file="305-10.txt")

do while(.true.)

    read(f,"(12x,f5.2,6x,f7.2)",iostat=status) a(i,1),a(i,2)

    i=i+1

    if(i>10) exit

end do

a=a*pi/180

do i=1,10

    h(i)=i*50

end do

do i=1,10

    c(i,1)=h(i)*cos(a(i,2))/tan(a(i,1))

    c(i,2)=h(i)*sin(a(i,2))/tan(a(i,1))

end do

vel(1,1)=sqrt(c(1,1)*c(1,1)+c(1,2)*c(1,2))/30

vel(1,2)=90+atan(c(1,1)/c(1,2))*180/pi

do i=2,10

vel(i,1)=sqrt((c(i,1)-c(i-1,1))*(c(i,1)-c(i-1,1))+(c(i,2)-c(i-1,2))*(c(i,2)-c(i-1,2)))/30

vel(i,2)=90+atan((c(i,1)-c(i-1,1))/(c(i,2)-c(i-1,2)))*180/pi

end do

write(f,"(a2,8x,a1,17x,a1,12x,a1)")"n","x","y","h"

do i=1,10

write(f,"(I2,4x,f12.6,4x,f12.6,4x,f6.2)")i,coor(i,1),coor(i,2),h(i)

end do

write(f, "(2x,a1,10x,a1,14x,a5)") "h","v","angle"

do i=1,10

    write(f, "(f6.2,f12.6,8x,f9.5)") h(i)-25,vel(i,1),vel(i,2)

end do

do i=1,5

    y=log(vel(i,1))+y

    x=log(h(i)-25)+x

end do

  y=y/4

  x=x/4

do i=1,5

    sum1=(log(vel(i,1))-y)*(log(h(i)-25)-x)+sum1

    sum2=(log(h(i)-25)-x)*(log(h(i)-25)-x)+sum2

end do

b=y-sum1/sum2*x

b=exp(b)

write(f,"( 'p=',f7.5)") sum1/sum2

write(f,"('V=',f7.5,'*Z^',f7.5)") b,sum1/sum2

close(f)

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