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读书报告

 

阅读龚益鸣的《现代质量管理学》的体会

《现代质量管理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年1月第二版)。《现代质量管理》共分12部分,分别是现代质量理论中的基本概念;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审核和质量认证;质量监督;企业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技术和工具;工序质量管理;质量检验;质量成本管理;服务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理论;环境管理及其他管理体系。“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我过已经加入WTO,正处于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中。要使我国尽快赶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强国,必须实行质量振兴的基本国策。因此,21世纪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质量理念,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竞争的特点和方式,并且,根据不同的需要,掌握必要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时至今日,质量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不仅是国家振兴的动力,是企业成功的根本,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者和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各位读者实现上述愿望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了现代质量理论的基本概念。列举了质量在不同时代的定义,简单介绍了IOS9000族术语体系,产品质量形成的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概念,以及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我的体会是:

在读完这章之后,我对质量概念的发展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了在不同的时代对质量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也可以说,质量的定义是在不断的完善的,那么也就是说,质量管理理论是在不断的发展完善的,要了解质量管理,学好质量管理,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了解到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诞生,是质量管理发展历史中光辉的里程碑。全面质量管理是当今世界质量管理最基本、最经典的理论。了解到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通常包括质量教育培训工作、质量责任制、标准化工作、计量管理工作和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第二部分作者主要阐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与发展,质量管理原则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体系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改进。

我的体会是:

在其中我学到的8项质量管理原则及其理解: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愿望。一个企业有了顾客才有市场,有了市场才会得到回报,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了解顾客现在的需求以及未来可能的需求,对抓住顾客至关重要,在这里,我觉得质量管理的目的就在于使产品的质量满足顾客的需要,或者说,超越顾客所企盼的需要,以达到占领市场,获取利润的目的。

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全面质量管理,需要有企业领导带头,上行下效,方能彰显其效。领导带头,为员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从而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更加有利于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加,才能使他们的才敢为组织带来收益。这样做充分的调动的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

4.过程方法。IOS9001-2000标准鼓励在制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

为使组织有效运作,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通过利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可直接形成下一过程的输入。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做用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在质量管理体系汇总应用过程方法时强调一下方面的重要性:

A)理解和满足要求;

B)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C)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D)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

5.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在质量管理中采用系统方法,就是要把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以达到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A)把持续改进明确成为企业和每一位员工的目标;

B)将理论方法进行改进;

C)高标准,严要求,总结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D)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

E)预防为主;

F)向每一位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G)制定措施和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要求首先通过内部沟通,手机组织内部员工对改进管理的合理化建议信息,因为有时正是组织的员工对组织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弊端了解得最为透彻,提出的改进意见最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求通过顾客联络、数据分析等手段,了解外部顾客对组织的反映。组织的管理层应综合内外两方面的客观事实和正确的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组织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防创造价值的能力。

A)供方是组织的“受益者”之一;

B)供方是组织的资源;

C)供方的业绩影响组织的业绩,供方的产品质量影响组织产品质量;

D)双方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字质量竞争和国际毛衣日益频繁的今天,质量认证作为对产品质量、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实施的第三方评价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规范市场行为、促进贸易发展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质量认证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我的体会:

实行产品质量认证的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信誉,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国际贸易和发展国际质量认证合作。其意义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A)提高商品质量信誉和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商品在获得质量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并通过注册加以公布后,就可以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提高自己产品质量的可信度,有利于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B)提高商品质量水平,全面推动经济的发展,商品质量认证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及时解决在认证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可以加强国家对商品质量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醋精商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已取得质量认证的产品,还可以减少重复检验和评定的费用;

C)提供商品信息,知道消费,保护消费者利益,提高社会效益,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可以从认证注册公告或从商品及其包装上的认证标志中获得可靠的质量信息,经过比较和挑选,购买到满意的商品。也就是说企业的产品通过质量认证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从而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

    ……

结语:

通过对质量和质量管理定义及其发展过程的学习,我熟悉了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认识到质量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质量管理是兴国之道,治国之策。通过这本书,我理解了质量基本概念演变情况,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解质量管理发展三个阶段及其特点,了解质量管理最近的动向与发展趋势。

质量问题设计人们的衣食住行,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息息相关。对一个企业兴衰来说,兴亦质量,败亦质量。对一个国家来说,质量有事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质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素质和实力,因此,质量关系国家安全,民族存亡。

 

第二篇:《看见》——读书报告

《看见》——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柴静,19xx年1月1日出生于山西临汾,记者、主持人。她曾主持过多个节目,在非典期间,曾成功报道“非典”,她本人也因《北京“非典”狙击战》等专题节目,成为著名的“非典前线”女记者。20xx年起担任《看见》主持人。20xx年出版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 20xx年初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内容简介:

《看见》是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读后感

读完了柴静的《看见》,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感触良多。

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她在工作中的采访新闻和事件,但她并不是在简单的去描述这些片段,用这些片段去展示她的辉煌与荣耀,正如她自己所说,她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不断犯错、不断推断、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柴静在十年中探索着逻辑,有一天她懂了,于是有了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正如她在序言中写道:“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这使我想到的便是思考,独立的思考,摆脱“自我”影响的思考。思考着并且坚定自己的信仰、信念。理想信念是每

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支撑。学而信,就是在不断的学习和经历中更加理解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正确的精神支柱才能不断地赋予我力量。

同样柴静的敬业令我折服,为了记者的职业道德,不断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打磨着自己的冷静和理智,但她热爱这份工作,她心甘情愿。让我感触到的是责任感。在非典面前,她不甘于只做一个旁观者,没有设备记录,没有同事陪伴,独自一人进入病区,承受着被传染的风险,和病人面对面交流。她可以在不断的余震中走入地震灾区,冒着生命危险走入非典病区,顶着各种压力采访敏感话题,凭的就是一份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必不可少的。

《看见》中还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包容。包容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之上,尊重不等于礼貌,理解也不是可怜。很多时候在一些事件中我们往往只看见受害方,一味的去谴责侵害方,却缺少对于他们的谅解。我们缺少的就是这颗包容的心。包容不同于容忍和宽容。容忍还有个“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悦但没有改变侵害。宽容有个“宽”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理解,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行为,可以对他们的行为提出合理的建议,但表示对他们错误行为的理解,这是我要去学习的。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而用, 毫无疑问,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我们通过阅读学习到的知识就要学以致用、善学善用、真学真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像柴静一样,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对问题多一点

分析,多一点理解,那我们的社会不就减少了很多矛盾吗?

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网络信息,我们又是否能像柴静一样去关注真相,关注事件本身,面对社会又是否能多一份理智。像书中讲到的许多新闻事件,像华南虎事件、虐猫事件,当时的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后是热议纷纷,网友的批判声也能压过新闻的本身,然而看过这本书后,有人会后悔曾经的妄下论断,也有人会因为刺痛的伤口而开始谩骂。而我学到的是在许多事情发生的面前,不必急于下结论,发表意见,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换一个角度或许你会发现缺口。对真相的拷问与挖掘,理智对待我们所见的不公,也许是我们该学会的一种能力。最后我们还必须把这种能力落实到行动上,也就是学而行,以学习来推动工作生活,用工作生活来深化学习。学而行,就要心中有他人,就要心中有责,就要心中有戒。做任何事情都要深思熟虑,理智思考,想想行动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千万不能人云

亦云,而是透过事情看本质,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问题。理智地对待问题,是我们都必须做到的。

胡适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表达看法,但不偏激。能了解事件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公正的评价。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属于我自己的认识事物的坐标系。从书出发去思考,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将对我们的一生有重要影响。

第一次开了微博,因为发现没有微博帐号是不能评论和写信给你的。我从不追星,因为觉得追星对我的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但会单纯的喜欢你。从未见过的人,我只喜欢两个,一个是普京,另外一个就是你。忘了从几年前开始看快本,也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喜欢你,但一直知道在我的青春里喜欢过一个叫 何炅 的明星。虽不认识你,也从未见过你,但总觉得你就是我一个虽不见但不忘的老友。影响总是在无形之中的,想说句:谢谢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