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硬度检测实验报告

一   材料的洛氏硬度测定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洛氏硬度计的测试原理。

2、掌握用洛氏硬度计测定材料硬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用圆锥形金刚石压头或钢球压头,在规定的试验力下,垂直压入试件表面。加载方式为,先加初试验力98.07N,这时压痕的深度为h1,再加总试验力(即初试验力加主试验力),这时压痕的深度为h2。经保持规定时间后,以卸除主试验力而保留初试验力时的压痕深度h3与在初试验力作用下压痕深度h1之差来表示硬度。即e=h3-h1。压痕深度越大则硬度越软,但为了符合数值大硬度高的读数习惯,需用下式作以变换:

            K        常数:采用金刚石压锥时K=100

                                        采用钢球作压头时K=130

                          C =0.002mm   指示器刻度盘上一个分度格

三、实验仪器及原材料

1、HR-150型洛氏硬度计

2、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四、实验步骤:

1、置试件于工作台上,顺时针旋转手轮使工件上升至加满初试验力(即小指针至于红点)为止,此时大指针应垂直向上指向标记B(C)处,其偏移不得超过±5分度格,否则另选一点。

2、转动指示器的调整盘,使大指针指向刻度B(C)。

3、向后缓慢推倒加载试验力操纵手柄,保证主试验力在4—6秒内施加完毕。总试验力保持5秒时间后,向前慢拉加载试验力手柄,卸去主试验力,保留初试验力。

4、此时硬度计表头长指针指向的数据,即为被测试件的硬度值。

5、逆时针转动手轮使工作台下降,更换测试点,重复上述操作。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注意:1、加载缓冲器空载下降时间应调整在4-6秒内。

      2、试件的最小厚度应大于压痕深度的10倍。

      3、两个测试点之间间隔应大与5mm。

六、思考题

1、经过了洛式硬度计的检测后测得已知试样A的洛氏硬度为60HRC,请问被测材料的压痕深度为多少?

 显微硬度的测定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显微硬度的测试原理和显微硬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显微硬度计上特制的金刚石压头,在一定负荷的作用下压入待测试样表面,用硬度计上的测微器,测量正方形压痕对角线的长度。显微硬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HV—显微硬度值(N/mm2);

HV=1.8544P/d2

      P—负荷(N);(实验数据填写时为1)

d—四方形压痕对角线平均长度(μm)。(读数/40)

三、实验仪器及原材料

1、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四、实验步骤:

1、打开电源开关,主屏幕点亮,转动试验力变换手轮,选择试验力。负荷的力值应和

主屏幕上显示的力值一致,如力值显示不一致会导致计算公式错误而影响示值,旋动变荷手

轮时,应小心缓慢地进行,防止速度过快发生冲击。

2、转动压头与物镜切换手柄,使40X物镜处于主体正前方位位置(光学系统放大倍率

400X,测量状态),10X的物镜作为观察之用(光学系统此时的放大倍率为100X)。

3、将试样要放在试台上(置于物镜的中心位置),摇动升降丝杆手轮,

使试台上升,当物镜下端与试块或试样相距1~3mm时,眼睛通过测微目镜观察,在目镜中随着试台缓慢上升,可观察到亮度渐渐增强,说明聚焦面即将来到,此时应缓慢摇动手轮,直至目镜中观察到试块或试样表面的清晰成像为止,焦距已调好。

4、如果在目镜观察到的成像模糊,可转动目镜前部镜头(因每人的视觉都存在着差异),

直至清晰为止,如果在目镜中观察到的试块平面成像有局部亮、暗状况,则可调节光源装置上的三个调整螺钉,使光源处于中心位置,如果视场太亮或太暗,则可直接按面板上的L+L-键,将光亮度调到舒适清晰状态。

5、如果想观察到试块表面上较大的视场范围(寻找预置的位置等),将10X物镜转换到

主体的正前方,40X物镜的焦平面与10X物镜的略有差异,可摇动升降手轮使其成像清晰,旋动微分筒使x—y平台移动,即可找到预置位置。

注:如果要进行硬度试验,请将40X物镜转动到主体前方,旋动升降手轮,使成像清

晰,再切换压头,因为该仪器以40X物镜成像为基准调整好各部件间的配合。

6、转动切换手柄,使压头轴处于主体前方,按面板START键,仪器开始加荷,这时主

屏幕右上方显示↓表示正在加荷,加荷结束进入保荷状态时,主屏幕右上方的方框图内显示正在进入倒计数的时间数值。保荷结束仪器开始卸荷,主屏幕右上方显示↑,表示正在卸荷,卸荷结束,主屏幕右上方显示凸,表示本次试验结束。

注:①如试样表面凸凹不平或有多个面组成时,在将压头轴进行切换时,要小心防止

压头碰及试样。

②仪器在工作时,或按下START键而忘记切换物镜,千万不能再转动切换手柄,必须

等待这次试验结束后方可移动切换手柄,否则将会造成仪器严重损害。

7、转动切换手柄,使40X物镜处于主体正前方,观察目镜中的压痕成像,如压痕成像

不清晰可旋动升降手轮,使其清晰,因为压痕有深度,在放大400X物镜时,微小的深度像对焦平面有影响,这是正常的。

8、进行压痕长度的测量,具体如下:

(1)从测微计目镜中观察

(2)同时旋转微动手轮和百分筒手轮是,从目镜中观察,两条长刻线相切时是,百分筒手轮的零刻线与百分筒主体零刻线应重合是

(3)转动微动手柄,使一条刻线与实验压痕一角相切

(4)旋转百分筒手轮,使另一条刻线与另一角相切

(5)读读数,求压痕对角线长度(即读数/40)

(6)对角线长度dl的测量完成,移动目镜90°,以上述的方法测量对角线长度d2,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第二篇:不同材料的放射性检测-实验报告

                        不同材料的放射性检测

                                 实验报告

班级:高二(1)班

组员:闻乐天,叶豪,徐亦楠,花磊

实验器材:DIS G-M传感器,电子计算机,手机,人体,鹅卵石,瓷砖,手摇发电机,手摇磁铁等。

实验原理:使用G-M传感器连接电子计算机,并测量不同材料,电子设备的辐射,并进行比较。

实验过程:1.寻找实验材料

          2.打开电脑,并连接DIS G-M传感器

          3.打开DIS实验室软件,并把感应头与被测物体相靠拢,进行测量,记录下每分钟G-M传感器的示数

          4.将数据进行比较

实验数据:(实验室环境经测量为9次每分钟)


实验结论:

1.       瓷砖测量值比实验室环境测量值较大,而瓷砖的放射性又比鹅卵石更大一些,这说明人工建筑材料有一定的辐射,且辐射大于天然材料。

2.       我们认为G-M传感器在变化的强电场附近测量会有巨大的偏差,在手摇发电机附近测量1分钟竟然高达将近3000次,这可能与G-M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测出数值较大。

3.       手摇磁铁的测量值比实验室环境测量值相比较大,这说明辐射的大小应该与变化的电场有关。

4.       在着重进行的手机测试中,开启2G数据服务的手机不管是在通话,还是上网方面,辐射都要高于开启3G数据服务的手机,这可以证明3G手机的手机辐射应该是低于2G手机的。

5.       另外我们在2G手机上增加了一个可以吸收电磁波的手机卡贴,使用了卡贴的手机辐射要低于原有手机辐射,说明卡贴应该的确有吸收电磁波的作用,也建议经常使用手机的人在手机上增加这样一块卡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