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课改反思

个人课改反思

任娟娟

我们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各个学科都已经较好地完成了从旧课程向新课程的平稳过渡,全校教师在学校的领导下都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理念,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没有任何理由不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只有不断反思自我,瓶颈一破才会别有洞天。如何在课改新形势下建立高效的语文课堂,我觉得必须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应引起我们冷静的思考和探索。

语文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语文之所以充满魅力,就在于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解读语文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 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给别人的印象就是老师在不断地对每一篇文章的字词句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而学生就是大量地背诵,花的时间多,但成效似乎不大.学生普遍对学习语文兴趣不大,觉得学的东西与考的东西不一样,没有能意识到学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过程.所以,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内修外治

学无止境。见贤思齐。一位语文教师要想很好的进行新课改,就必须注重修养和才学的提高,于内要提高文化修养,于外要勤奋治学,要做专家型老师,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控课堂。高瞻才能远瞩,深入才能浅出。

对当今的教改教研动态,要入乎其内,也能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是指作为一个课改参与者的身份积极融入其中去亲身践行;“出乎其外”是指作为一个评判者的身份对我们付出的劳动和成果进行冷静的审视和探讨。有了深厚的学识和才干,研究深入了,思想深刻了,对“课标”以及一些新思潮新流派就不会出现全盘照搬的情形,而是会采取“拿来主义”。点滴的积累成不了海洋,也能成为小溪甚至是江河。

二、“基于问题,学案导学”应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课程标准》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学生自主学习,学案是关键

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学案,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教学的主要途径,因此编写学案的关键核心是问题,问题的设置是需要我们教师集体备课完成的,要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问题,问题要有梯度化。 万丈高楼平地起。同学们基础还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在编写学案时要重基础知识,学案上的内容让大家通过预习课解决百分之五十,通过小组讨论课解决百分之七八十,剩余的百分之二十属于课外拓展,开阔大家的眼界,训练大家的能力,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

2、讨论·交流是课堂的重点

课堂上的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和合作研究的习惯。正所谓“取他人之长,补一己之短”“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每个学习小组中都有语文程度较好的同学,他们在小组学习讨论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可以促进本小组成绩的提高。

三、注重课堂教师“导”的作用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自主”不是“放任自流”,“合作”不等同于“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不能由过去的“填鸭子”变为“放羊”,不能把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这里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法,二是学生的学法,丝毫没有贬低或削弱教师“导”的意思。学生如何能学会学习?主要是依靠教师的导:诱导、引导、指导。离开教师的科学指导,则势必如一盘散沙,学习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因此,在用课改新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做到民主而不迁就,自由而不放任,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1、口头的赞扬和鼓励

很多同学在课堂上不敢站立起来独自发言,害怕回答错了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因此我们要给大家以口头的赞扬和鼓励,让他们多些自信敢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爱默生曾说:“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大家敢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才能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2、 适当的分数奖励更能让学生有自我肯定的价值。

我在课堂给学生制定了一个标准,比如课堂展示讨论成果可得1分,若答案百分之八十正确就可得2分,课堂上提出质疑即可的1分,回答质疑可得1分,有了分数的奖励同学们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只是慢慢我发现学案上的难题被遗留了下来,一了解才知道,大家为了让自己小组分数增加更快都不愿意做难题,这样一些语文程度好的同学优势体现不出来,长此以往大家的答题水平和能力可能会降低的,于是我改变了一下策略,既然在意分数我就在分数上做文章。我就把分值直接标在导学案上且对分数进行了区分,根据提的难易程度,分值设在2分至5分之间。分值有区别了,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来自主选择展示的题目,同学们开始积极挑战有难度的题目,这样不仅学案上的问题都解决了,而且学生的探究能力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只有在质疑释疑过程中,只是才得以巩固。

五、学案落实要到位。

在经历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后,同学们应该把自己的答案整理到学案上,学案上的重点内容一定要画出来,并写好课堂反思。这个步骤需要我们教师好好检查,督促同学们把学案完成,教师需要对学案进行批改。

课改之路注定是充满荆棘的,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世界上所有的桂冠不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吗?所以我们要做好应对各种问题的准备,披荆斩棘赢得属于自己的桂冠

 

第二篇:个人磨课反思

U4L2 It’s warm in spring.磨课反思

注重点滴细节 在磨课中成长

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西由小学 魏红玉

秋高气爽的九月接到‘关于有效开展小学“效率课堂”研课活动的通知’的通知,心里忐忑不安。一是这是我第一次当教研组长,对于如何开展研课活动还是一头雾水;二是自己刚刚查出怀孕,担心到时候自己会有早孕反应不能胜任讲课的重担。但是我还是提起精神,在本校另外两名组长的帮助下,一点点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金秋十月,我们开始了第一步选定研课课题,布置研课内容,由我提供课例。在经过三次备课,两次备课研讨之后,我们于11月x日,在三山岛街道西由小学进行了观课评课。老师们分工明确,分别从关系、素养和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观课。课后老师们都很有激情,对我这个课提出了很多意见与建议,借助这次我们街道的磨课活动并结合教研室的效率课堂研究,现将这节课做如下反思:

关系效率。主要是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在师生对话方面,我由Free talk导入课文,Free Talk是一个建立平等融钱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途径。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度,我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信息。比如我展示了自己和从学生们QQ空间里找出的照片,让他们用“It’s...in.... We often wear...”来描述照片所拍的季节特点和自己的衣着。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影像,让学生感觉生动有趣。

素养效率。包括老师的文化素养,技能素养,人格素养,和教学行为在课堂中的表现。我是英语专业毕业,英语专业八级水平,任教两年,在文化素养上其他老师的评价较好。在人格素养上,我一直很尊重学生,能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也能与他们保持良好的默契,这一点也没有问题。但是在板书上,观课老师们给我提出,板书稍有随意,没有打格,也没有完整板书。为了省时间,我将“We often wear”省了三次。因此,作为新教师,我还要在规范板书上下功夫。

内涵效率。在文本重组上,本课有两个句型,一个是“It’s warm in spring.”另一个是”We often wear sweaters.”我先由四季引出第一个句型,在学生掌握好了第一个句型后,我再学习了第二个句型。由易到难学生容易掌握。本外资源上,我展示了自己的和学生们的照片,让学生用所学句型进行描述,操练句型。因此,课堂生成了资源“It’s.... We often wear...”

在上课时,程向梅老师指出,我无意识的小毛病太多,比如,创设情景让学生学习单词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感知单词的意思,而我在课上时总会不自觉地把单词反过来,让学生看一下单词的意思,甚至还有几次把单词的汉语意思说了出来。若是程老师不给我指出这一问题,我自己根本意识不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授课过程中应及时地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的情况;再比如在时间配置上,由于时间有限,在一些操练环节上有些急促,尤其是单词处理过急导致后面学生不能流利地表达句子。还有,大班额教学背景下,如何最大程度地照顾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亟待解决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

总之,在这次磨课过程中,我成长了很多。我知道了,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的产生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是要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打磨,是要经过计划——实践——修改——再实践——再修改的反复过程,是要注重细节之处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