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调研报告

   文化馆调研报告

  我认为一篇学术性调研报告,应有必要记录作者实地调研时的种种思维活动,而不必限于某一点的反复阐述,这样的报告才是最有学术价值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将调研成果细细说来。

   首先,从安徽省博物馆新馆(以下简称省博)和赖少其艺术馆的总平面上可以看出,它们四周都布满绿化,与周围建筑以公路为界,遥遥相望,显得场地很开敞。这样的场地处理很明显就是要突出它们,让他们与众不同,实际感受确实如此,例如,省博的造型呈近似正方体状,青铜色纹理,显然与周围大片的住宅不同,要说一致的,或许就都是肯定的几何形体了。当然处于同一场地的建筑要保持统一的格调,省博旁边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造型就是强烈的几何体,与省博的正方体显然同宗。亚明艺术馆由于身处包公故里,其风格必然要反映安徽的古代建筑风格,这样才会融入其中。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若想要建筑形式与周围建筑构成不统一的美,就要让建筑“隔离”开来,具体操作是:四周环以道路,并场地要求很开敞。

   我们通常会被告知:机动车出入口应尽量设在次干道上,这样可避免对城市主干道造成交通压力。然而,我一直很不理解,设在主干道怎么就造成交通压力了?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对省博的车辆处入口进行了分析。省博主要人流入口设在城市主干道,这条干道旁边分布有合肥体育中心,广电中心,合肥市府大楼,交通相对繁忙,其车辆出入口设在了两条次干道上,假设主干道上车辆川流不息,而次干道上车辆较少,可以顺畅通行,设在主干道上的车辆出入口使用起来就很不方便,原因有:1、无需转向出入口的车辆希望快速顺畅通行;2、需从出入口出去的车辆又希望行驶在主干道上的车辆慢行,以令自己安全快速通过出入口。相互矛盾的心理必然会导致两者各不如意,而设在次干道上就轻松多了,因为大家都有这样的常识:次干道通常步行人员较多,车不能开得太快,车辆相对较少。而车辆相对较少的状况,又为车辆通过出入口带来方便,相互间矛盾的心理就几乎不存在。

   再来看看建筑的立意,如果说住宅可以不需要在设计前考虑立意的话,文化类建筑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立意,因为好的立意不仅可以帮助参观者加深对建筑的理解,其自身也可成为建筑文化中的一部分。省博的立意是这样的:作为安徽省的省博应反映地方特色,选用保存完好的皖南古民居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以其中蕴含的“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哲学思想来立意再好不过。天井是皖南古民居的核心所在,古徽州人对水情有独钟,视水如财,因此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天井的作用包括聚财、防卫、通风、采光和提供一定的室外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省博只抓住了聚财、防卫和采光三个方面,不免让人感到美中不足。那么常见的中庭挖去上方的顶并用透明玻璃覆盖,是不是也可以说成是“四水归堂”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还涉及场的概念。建筑有场,当人处于建筑场的影响范围内时,心理上会明确感受到场的存在,不知觉就会喊:“那就是!”当然,建筑场的感应是种心理活动,看者需要对建筑提前有所认知。比如说一个从未见过省博的人被告知身边有个建筑就是省博,他会立即调用脑中对博物馆的感性认识,再进行对照,就会很明显地感觉到是哪个建筑在吸引着他。建筑场强弱的感知也和建筑的性质是否如实表达有很大关系。赖少其艺术馆在立意表达上似乎略胜一筹。据史料记载,鲁迅先生在给赖少其的信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赖少其一直铭记着鲁迅先生的教诲,他把画室命名为“木石斋”,人们也把赖少其的精神称之为“木石魂”。所以建筑师在得知这么一个信息后,便以木、石立意:主馆的外墙面全部采用高档的青色石条贴砌而成,好似棱角分明的奇峰巨石;而副馆的外立面全部用高档的黄褐色原木包装而成,恰似一块巨型木块。

   以上两种建筑立意都是建立在空间、形体和表皮之上,这为我们的设计在立意构思上开拓了思路。

   公共建筑当规模较大时,室外空间的布局偏向于气势的塑造,有明显轴线;而当规模较小时,又侧重于亲切、自由空间的创造,无明显轴线。省博建筑规模大4万平米,主入口广场的空间呈明显的轴线对称关系:一幅巨大的卷轴画雕刻平铺在广场中轴线上,接着地面抬升五步,四角各布置一个大型灯柱,再往前是一座直达二层主入口的弧形桥,桥两旁又对称地布置竹林和水池,最后到达方整的省博跟前:整个气氛被渲染得十分庄重,与建筑硕大的体型匹配。而赖少其艺术馆本身形体就偏于自由,规模也只有3100平米,所以其门前广场和水池也都不规则,好似有种知交的感觉。这就启示我们景观一定要与建筑相匹配,并非规整的景观或建筑就是被普遍接受的。

   其实设计建筑就像在设计生活,当搬到一个新的地方时,我们最初的生活方式可能很简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渐渐发现以前的生活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了,于是我们会做些调整,就这样反反复复,可能我们就会在某一时间段里找到最恰当的生活方式,但也不可能是永恒的。设计建筑也是如此,“先易后难”,(这是小时候考试时家长和老师反复的教诲,当时我们或许只是把它当做一句安慰的话,只是在有足够的生活体验后,我们才品味出其中的道理),这应是一种哲学思想,至少我认为是这样。

   餐厅、书店等商店应巧妙地布置在大量人流必经之处,这不仅可以方便参观者,还可解决部分财政开支。这一点又打开了我的思维,原先我总会为商店应该对内还是对外开放而纠结,只是记得规范上说宜对外,便生硬地套用规范。如今我明白了,其实对内对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空间优势,以经济头脑思考这个问题较易:肯定是布置在人汇集的地方,生意才好。省博在这点上做得很好,出馆时必须经过一个书店,里面卖有许多纪念品,之后还会路过一个餐厅,想象一个场景:几个人兴致勃勃地去参观博物馆,他们首先希望看到的必然是展品,而非餐厅、书店等,而当参观几个小时后,身体可能会感到有些疲乏和饥饿,此时想出去找吃的,就在即将离馆又尚未离馆之际,眼前突然出现一个餐厅,这该是何等的愉悦啊!

   人性化设计对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十分重要,尤其是休息空间,不仅要有,还要布置在合适的位置。省博的休息空间做的就比较好。首先是室内休息空间,有处于明处的,也有处于暗处的,且在参观过程中,你会有这样的感觉:不知不觉就遇到了一个宽大的条凳,可以坐下来小憩一下,或是打个盹儿。他还有一个两层通高的大休息空间,这里实际上是半商业性质的,旁边有小卖,比较适合团队集中休息,如果是两三个人的话,一般不会选择在此停留,因为有种不安定感。旁边还有一个坡道,我认为有个坡道很好,与乘自动扶梯或电梯的感受明显不同,人在上面漫步,无需关注脚下是否安全,尤其是在中庭式休息空间里,残疾人也有机会享受一个正常人的空间体验。而赖少其艺术馆里的休息空间只有一处,而且封闭感很强,再有工作人员经常在那里休息,给人的感觉倒像是办公空间,却不曾想到穿过休息区,对面还有个展厅。初次来这里参观的,很难发现它。而且室外几乎找不到一处可供休息的地方,偌大的场地真的难以想象。这也提示我们,在进行室外设计时,小品是不可少的。

   当我们怀念过去时,常常伴随着建筑的印迹,那是我们往事发生的地方,我们曾在那里走过,坐过,躺过,摸过……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感情!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感情!我们希望通过尚存的遗迹来寻找当时的情景。或许是我们这些设计师太过年轻,尚不知建筑与感情的关系。很少注意创造这样的场所,哪怕只是一棵树,一只石凳,以至于当我们回首往事时,难以在现实中寻找感情的寄托,这不得不令人深刻反省一下,几十年后的我们将何以回顾自己的一生?很少有人能长期呆在公共建筑里,因此最有可能寄托感情的还是室外空间,它应是活动发生的场所,而不仅仅是个行走的场所。

   既然文化是活的,建筑的地域文化也理应是鲜活的,为什么一谈到安徽建筑的地域文化时,出现的总是马头墙、天井呢?通常的解释是皖南民居保存最为完好,最有历史。然而那也只是代表了皖南,皖北还有大广袤的土地孕育着文化,何不尝试发掘一下皖北呢?即便是皖南民居,出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与古代传统文化已相隔近百年,其文化的传承已现力不从心,倘若传统文化尚在兴盛,经过这百年的大变迁,也该产生某些新的东西了,人又何必把文化定格呢?我们可以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地域文化来。

   那么什么是地域文化呢?我认为它来源于风俗习惯,而风习又是由信仰、实用功能和审美观三方面构成的。皖南民居中常会有“泰山石敢当”、“八卦镜”等避邪构件,出于防火功能的需求,形成了马头墙,又由于对审美的不同看法,选用徽州三雕来装饰。因此说:“地域性的信仰、实用功能与审美观是建筑的地域文化根源,设计地域性建筑时,须以此为出发点综合体现”。

   以上便是我们的这次调研成果。                                                                                                                                                                                                                                                                                                                

 

第二篇:基层调研报告

践行科学发展  大胆改革创新

促进红山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于红山区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红山区委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激发文化建设新活力,促进我区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近日,由区委宣传部、文化局共同组成调研组,深入我区部分镇(街)村(社区)、基层文化单位和区直相关部门,采取听汇报、实地参观、座谈等形式,对我区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摸底调研,并对所掌握信息资料进行集中分析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区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和政府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以创建文化发展强区为目标,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全区文化建设整体呈持续健康发展态势。

(一)文化底蕴博大深厚。红山区地处赤峰市中心城区,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命名地,红山文化的核心分布区。境内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源远流长,在自治区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红山文化代表了已知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的最高水平,把中华文明起源史由四千多年推进到五千年。我区地方文艺特色鲜明,大秧歌、踩高跷、地方大戏十分正宗,手工艺品、乐器、服饰等地方传统民族遗产丰厚,特别是地方乐器——马头琴,不仅代表蒙古族地方特色,更代表了我国民俗文化,是我国文艺节目中优秀演奏乐器,被全世界所关注。

(二)公共文化事业初具规模。红山区有区级文化事业单位7个:5个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民族少儿图书馆、电影公司),2个文化执法单位(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文物管理所)。有基层文化站(室)55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文钟镇、红庙子镇),社区、村级文化室53 家。29家基层图书分馆,27家草原书屋,实现了我区草原书屋的全覆盖。文化长廊12处,宣传橱窗170余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处,博物馆1处,国家AA级风景区3处,国家级旅游景区1处,城镇健身路径650件,健身广场12处,68个篮球、网球等活动场所逐步实现免费向公众开放。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基层中心1个、基层服务点7个。20##年建成了自治区首家数字科技馆,填补了全市数字科普的空白。

(三)文化队伍逐步加强。红山区属文化事业单位在职人员83人,年龄、学历、职称及专业结构现状统计如下(表1、表2)。

表1.区直文化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详情

表2.区直文化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专业结构详情

    群众文艺队伍不断壮大。长年活跃在文化馆的13支文化艺术队伍(民乐队、舞蹈队、合唱队、京剧队、评剧队、书画队等),拥有队员300余人;10余个文化艺术辅导班(美术、器乐、舞蹈、声乐等),有教师18人(文化系统在职人员),每期培训学员300人;涵盖京剧、评剧、皮影、美术等11个门类的文艺协会,拥有会员近千人。这些队伍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骨干作用。

(四)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充分利用节庆假日、纪念日及市区重大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迎庆活动,如“知识宫有奖猜谜”、“红山秧歌会”、“皮影戏”、“百日消夏文化活动”、“红山广场文化节”、“邻居节”等活动已成为红山地区文化品牌;“农民趣味运动会”、“大篷车二人转”、“评剧”等贴近农民生活、反映新农村建设风貌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通过文化进社区、辅导员进社区、送文化下基层、把图书馆办到社区农村去等活动和项目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内容。20##年,累计在40余个社区、15个行政村举办了60多场活动,开展了34场次系列读书活动,在部分基层图书分馆和草原书屋开展了54次业务辅导。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不定期从科技局、电视台、图书馆和音像专卖店选取种养殖等农业科教片、爱国主义故事片播放,印发科技小报、宣传册等,让广大农民朋友学到了农业科学知识,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地推动了我区广场文化、社区文化、老年文化、军营文化、村镇文化建设和发展。

(五)文化市场日趋活跃。经过多年培育、引导和建设,我区文化市场已形成分门类、多层次、上规模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40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年上缴税额500多万元。其中投资百万元以上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有10余家。初步形成了广告、娱乐、音像、图书等几类综合型文化市场,对我区经济发展贡献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功举办了六届全国性“古玩藏品展示交流大会”,吸引着全国30多个省、市上万名古玩商、藏友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与展示交流的“赤峰古玩城”;综合收藏赤峰地区史前文化、辽金元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和北方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民间“龙乡博物馆”;荣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年产值4000万元、实现利税近600万元,集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内蒙古力王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启动规划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体现契丹辽文化,集风味小吃街、古玩区、民族民俗工艺品区、旅游纪念品区、法物流通区等五大商业区为一体的“红山旅游商贸城(一期)” 项目,已成为海内外了解赤峰、认识红山的重要载体,更是打造和发展红山区文化产业品牌的重要推介平台。

(六)文物保护发掘成效显著。在辖面积506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发掘和整理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红山遗址群),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清真北大寺、天主教堂、蜘蛛山遗址),赤峰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鲁班庙、玉隍庙山城遗址),红山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二道井子遗址、魏家窝铺遗址),还有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多处。其中,在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的遗址有3处(红山遗址群、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和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填补了红山文化在聚落遗址研究上的缺环,为国家文物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初见成效,《赤峰雅乐》、《红山剪纸》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红山剪纸》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调研显示,我区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文化发展态势良好。但距离实现文化发展强区新跨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产业滞后,管理机制不合理等制约因素。

(一)思想观念认识存在差距。社会上普遍存在文化就是一种娱乐活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观念,对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及陶冶人们情操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信仰缺失、理想淡化、金钱至上、假冒伪劣、腐化堕落,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不良现象也日趋严重。没有认识到这些现象存在深层次原因是文化素养的缺失。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薄弱。一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调查统计全区95个社区(村)中,没有达到标准化社区(≧300㎡)要求的有79个、占83%,除办公以外无任何其他场所的社区(村)有26个、占27%。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没有稳定的文化活动经费来源。人均1元的全民健身专项资金及科普经费不能落实到位。二是基层文化阵地功用发挥不足。社区图书室和草原书屋利用率不高,很难发挥图书室应有功能和作用。文艺团队组建意识不强,没有普遍建起群众自己的队伍,缺少符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文体活动。三是文化宣传阵地缺失。随着广播、电视、报纸的上划,我区目前只有一档《走近红山》栏目,缺少广播、电视及平面媒体等思想文化宣传主流阵地,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力解决人们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匮乏。一是学历偏低。“表1”中显示,全区文化系统在职人员中专及函授学历占61%,高中以下学历占16%,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仅6人、占7%。二是对口专业比重小。能够在群众文体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对口专业人员仅占14%(表2)。三是年龄结构偏大。全区文化系统在职人员50岁以上临近退休20人、占24%(表1),作为全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组织中心的文化馆50岁以上临近退休9人、占全馆人员45%。四是文艺协会人才青黄不接。我区文艺协会门类齐全,但主力军多是退休职工,且多数年事已高,协会中年轻人少,有的甚至没有年轻人,各文艺协会普遍后继乏人。五是基层服务人才培养滞后。文艺骨干培养力度不够,群众文化活动距离实现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还有很大差距。基层图书馆人员不稳定,科技人才匮乏。

(四)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文化资源整合不够。比照克旗、喀旗等兄弟旗县,我区多数文化资源处于零散状态,缺少有实力的公司、企业直接来参与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二是文化市场发育缓慢。我区多数文化产业规模小、档次低,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数量较少,除内蒙古力王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外,其余文化产业如休闲娱乐、音像书刊、民族餐饮等,都属小作坊式经营,没有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文化产品数量、质量和品种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文化品牌不强,缺少精品力作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四是缺少文化艺术引领者。我区多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专业艺术团队,文化人才优势发挥不足,尤其缺乏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五是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不够。如20##年我区68项国家专利技术成果试验和推广,因缺少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而无法顺利实施。

(五)文物保护开发有待加强。一是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普及、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向社会进行有效宣传教育的方法、载体和经费,工作效果与实际要求差距较大。二是文物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文物行政执法工作被动,在处理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矛盾时,文物保护工作难度极大,急需建立一套长期培训和管理机制。三是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平衡,较侧重地面文物古建筑复原、维修等项目,缺乏经常性养护、文物征集、普法宣传等经费,设备配备不足。

三、文化建设对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发展强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按照“承文化、重遗址、促整合、出精品”的思路,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红山景观,全面提升文化的引领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全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抓组织,建规章

1.加强领导,完善格局。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度,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管理服务,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文化建设格局。

2.充分发挥文联机构职能。通过多种渠道把全区的文化艺术资源聚集到一起,纽成一股绳,形成我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合力。配备组织能力强、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专职人员,设立专项活动经费,用于组织学术研讨、艺术交流、文艺创作等相关活动的开展。

3.制定文艺人才引进和文艺作品奖励制度。对文化建设做出短期、中期及长远目标规划,制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通过设立政府特殊津贴等方式,吸引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文艺人才,对有特殊才能的要通过优惠政策聘请进来,使之成为我区文化发展生力军。建立符合区情的激励机制,对在文化艺术方面取得的成绩要充分肯定,并给予表彰、奖励,提高他们对文化艺术工作和文艺精品创作的热情,创作出一批具有一定艺术水平,体现时代风貌、红山精神和地方特色的作品。

(二)抓基层,夯基础

1.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惠民”工程为统领,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重视文化站(室)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四馆一中心”建设步伐。按照“建管并重”原则,加大对基层图书分馆、草原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力度,提高利用率。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赤红政办发[2010]15号),进一步加大现有文化活动场所及设施的开放、使用力度。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2.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供给。以“十百千万”人才工程为契机,加强我区文化系统队伍建设,在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编制到位的同时,补充新鲜血液,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3.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下乡新方式和新形式,推动文化科技卫生“常下乡、多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常进社区、多进社区”。利用重大节庆假日,组织实施好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如红山文化节、农民文艺节、迎春文艺晚会、基层文艺演出等活动。

(三)抓建设,促发展

1.增强经济反哺文化能力。在经济飞速发展同时,政府应重点加大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使政府资金成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主渠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区经济支柱性产业。

2.激励企业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按照“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路,通过出台政策鼓励市场运作,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市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文化进企业、使企业有文化,形成企业与文化双赢的良性循环。

3.加大对民间资金的吸纳。积极倡导“群众办文化,文化为群众”的理念,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对文化事业,特别是对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形成政府投资为主,企业融资为辅,民间资金补充并重的良好格局,彻底摆脱我区文化建设资金瓶颈制约。

(四)抓亮点,树品牌

1.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大对特色文化及非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根据不同特色,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培育特色文化社区、村镇,推出不同文化品牌,形成“一社区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文化格局,让隐于民间的宝贵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2.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依托我区厚重文化底蕴,借助京蒙旅游大厦、红山旅游商贸城的平台,创造性地推进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打造赤峰地区集食、住、行、游、购、娱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文化特色旅游航母。利用天虹花卉市场经济及区域优势,通过引入“文化大院”、“绿色疗养基地”等模式,把天虹花卉市场打造成为蒙东地区集花卉养殖、培育、销售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市区两级文化产业亮点。

3.建设文化旅游地标。大力推进红山遗址群、二道井子遗址、魏家窝铺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加快谋划红山文化遗址公园、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博物馆等文化项目,借助“草原驿站”集散地功能优势,吸引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和国内外友人前来了解、认识红山历史文化,提升红山区国内外知名度。

(五)抓宣传,造氛围

1.以《走近红山》栏目为依托,尽快打造属于我区的平面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以及移动视频等宣传阵地,不断完善文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充分利用中央、自治区等外界新闻媒体,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外宣格局,大力宣传红山地区优秀传统和历史文化,增进外界对红山文化的深入了解。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和主流媒体喉舌作用,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加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和形势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区各界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形成全民参与文化发展强区建设的自豪感,营造出红山区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总之,“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工程,承担着我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任,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理清思路,精心谋划,实现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强区的新跨越,推动红山区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