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

明溪县盖洋中心小学课题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明溪县盖洋中心小学 陈红妹

一、课题的提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许多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但现在小学数学中的作业存在很多问题:1.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不高。2.学生的数学作业效果不佳。3.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不提升。所以设计有效的数学作业在教学常规工作中极为重要,有效的作业可以解决当前数学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有效的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二、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

设计有效的课堂作业和有效的课外作业,使大部分学生能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对于接受知识比较慢的学生也能通过作业的批改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出一些针对性练习加以巩固。这样,使学生作业的效果达到最佳。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了解什么是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2.课堂作业的有效性如何实施

3.课外作业的有效性如何实施

4.设计哪些作业类型,使之达到有效

5.教师如何使作业的评价更具人文化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实验对象:盖洋中心小学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2)调查法:(3)对比分析法:(4)案例研究法: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预期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阶段:(2012.9—2014.12)

1.准备阶段(2012.9—2012.12)

1

(1)组织人员并分工,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制订实验方案,申报课题;

(2)组织实验组人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实验方案的精神。

(3)聘请专家指导。

2.实验阶段(2012.12——2014.6)

第一步:2012、12—2013、8间,着重进行体现作业有效性的设计上研究,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技术和理论指导。

第二步:2013、9—2014、1月间,着重进行作业评价研究,进行公开教学研究活动和交流活动。

第三步:2014、2—2014、6月间,着重进行座谈会、问卷调查,检验改革效果。

3.总结阶段(2014.6—2014.12)

课题总结、报告撰写、案例收集、资料汇编。

(二)预期成果:

实验研究报告、论文、案例反思、研究心得体会等。

六、课题开展情况:

从课题立项成立至今,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心准备,开题论证

在课题还没开题前,为了让全体数学课题组成员对该课题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更好的进行课题研究,我校组织了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系统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同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合理的分工(领导人:余德寿校长 组织课题的教研活动,统筹课题的运作;负责人:陈红妹 负责课题的总设计,编写课题的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的教研活动,负责实验过程,撰写课题的结题;组员:叶党轩 李万生 陈菊荣 罗少莲 官秀华 王贞明 叶秀琴 杨承财 负责实验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明确任务以保证课题研究工作能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

于20xx年12月19日,举行了本课题的课题论证会。参加论证会的有第二片区的领导、课题组成员、教师代表等。下午第一节,与会人员在我校五一班多媒体教室听了数学课题组成员官秀华老师执教的《铺地砖》一课。第二节课与会人员在我校党建室参加了开题活动。先由进修学校曾才英副校长宣读了课题立项书,接着由课题负责人陈红妹老师作《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第三节课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活动。与会领导对我校开题工作作了重要指示。首 2

先是李金禄校长提了两点建议:一是学有所得,二是学以致用。接着教育局黄副局长也提出建议,教师要有责任心、自信心,加强信息化教学的应用。

(二).在教研活动中夯实课题研究

课题立项后,我校就将这一课题研究纳入学校的教研活动中,并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途径。因此我校根据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制定了相应的课题研究活动。

在课题研究实验阶段第一步,我们着重(zhuo)进行作业有效性的设计研究。为了能更好的推广县级数学课题“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我们以盖洋中心小学毕业班教师上优质课的形式和教学点的课题实验教师到盖洋中小上课题研讨课的形式研究了该课题。

1.5月14日盖洋教学点湾内小学毕业班数学教师王贞明(课题组成员之一)到盖洋中小开了一节《探索规律》的校级优质课。听课教师充分肯定了这节课:这节复习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了课程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探索数与图之间的规律、探索实际生活中蕴含的规律,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并自主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解决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积极寻找改进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完成了知识的建构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5月16日盖洋教学点温庄小学数学教师叶秀琴(课题组成员之一)到盖洋中小开了一节《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公开课。听课教师充分肯定了这节课:这节课教师先复习旧知,然后创设买电器的生活情景,在活跃的气氛中引入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探索,通过仔细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条理清晰,在探索算法中,给学生足够的交流时间,放手让学生互相沟通,展示算法多样化,增强学生优化计算方法的意识。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够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密度,丰富教学内容。练习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学效果好。

3.盖洋中小课题组成员罗少莲于20xx年4月10日上午第二节开了一节《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题研讨课,陈菊荣于20xx年4月12日上午第二节开了一节《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课题研讨课,陈红妹于20xx年6月4日上午

第一节开了一节《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课题研讨课。听课教师 3

对这三节课分别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在课题研究试验阶段的第二步,继续进行作业有效性的设计研究,同时进行作业评价研究,我校的课题研究活动是以课题月汇报课的形式开展的。通过这些研讨课,我们共同探讨课内作业设计的策略和最佳方案,顺利推进课题的研究。

课题月汇报课的开展情况:我校要求课题实验教师每月安排一节课题月汇报课,并作出相关的教研活动安排表,除特殊情况,否则不能有任何的更改。具体情况为20xx年9月16日陈红妹老师上了一节《观察的范围》月汇报课 ,20xx年10月31日陈菊荣老师上了一节《有余数的除法》月汇报课,20xx年11月4日新加入课题组的成员杨承财老师上了一节《垂直与平行》月汇报课。20xx年11月25日罗少莲老师上了一节《加减混合》月汇报课。

参加月汇报课的老师充分肯定了这三节课: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新颖,形式多样,符合课改研究的要求。教师课前准备都相当充分,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运用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直观教学,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这三节课的教师都能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也不是单纯的教师评价,而是结合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等多种方式,发挥评价的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三).加强学习,提升自我

(1)学期初实验老师做好课题研究计划。

(2)每逢双周星期四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具体由数学组组长陈红妹老师负责。通过学习,提高了老师们的思想业务素质与理论水平。

(3)课题研究实验老师每月完成一次的学习摘抄,一学年完成一篇案例研究和教学反思。

(4)学期末,课题实验老师能对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加以回顾、总结。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收获:

课题组成员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研究,并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课题组的老师摈弃以往陈旧的作业观,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自创 4

性。同时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了,完成作业由外驱转为内需,分层次的作业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了,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八、课题研究的困惑

1.教师在研究课、公开课时能较好的处理练习的多样性和精炼性之间的矛盾,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却很难做到。

2.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单一,一般限于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评价。

3.这一课题教师们在教学中基本能够得到实践,而要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就有了一定的困难。教师们能根据实践经验每学年整理出一些教学案例或教学反思和体会,而形成论文的就比较少了。

九、课题下阶段的研究计划及措施 到现在为止,本课题研究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没有达到我们的全部目标,有一些内容还要做深入的研究,经课题组研究,提出下阶段的研究重点如下:

1.继续开展作业类型和作业内容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作业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2.加强开展作业评价的研究,形成作业评价方式多元化。

3.注重做好本课题的总结工作,提炼研究成果,做好课题结题鉴定的准备工作。

4. 加强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形成理论基础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5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如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参与人员】一年级教师

【研究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

可以说,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计算教学更可以说是贯穿于我们教学过程始终的!由此可见,计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

可是反观我们的现状,却不难发现下面一些问题。

1、学生对计算教学的兴趣不高;

学生们对于计算教学真的是喜爱不起来,经过调查发现,孩子们认为计算很简单,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大的时间去研究。因此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现实情况就是,老师讲的时候煞费苦心、极其卖力,孩子们却根本不买账,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更不会装假,更有甚者都很高兴地玩到了桌子底下。

2、学生计算的准确率非常的低;

由于学生们普遍对于计算的不够重视,因此计算的准确率低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可是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不会做这些计算题,而往往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数、计算过程不够仔细、嫌麻烦不愿意进行验算等等造成的。

3、普遍没有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但是现在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加以关注,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4、计算教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问题的形成,固然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是我更认为和我们数学教师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大多数老师认为,在现如今的新课程理念下,计算教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备受瞩目了,而且新的课程标准中似乎也对计算的要求相对降低了很多,以往的一些好的方法并没有坚持和传承下来,这些无疑都深深地影响到了现在的计算教学,也是造成现在孩子们普遍计算能力大幅下降的根源之一。

二、研究的价值。

从一年级小学生开始,就打好口算的基础,这必将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因为: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计算教学大多数都是建立在20以内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的,经过上个学年段的初步调研,我发现很多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恰在于此;另外,学生们进入中学阶段的学习中,计算能力的高低也会对相关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现如今的中高考体制下,对于计算的要求很高、计算量也相对较大。所以,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就打好计算的基础,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了。

三、预计的突破。

学年的数学教师能够在我们共同研究的过程中,认识到一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把握这次学习与研究的机会,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对于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等都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并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适当提高与加强。

【研究目标】

一、基础目标。

1、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能够认真书写;

2、能够看清计算符号,准确进行计算;

3、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

二、终极目标。

1、利用计算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2、掌握算理算法,使学生能够准确计算;

3、初步奠定基础,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研究步骤】

1、对数学教师进行摸底,了解教师现状;

2、小结出值得推广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

3、了解教师所需,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与研讨。

4、典型口算试题及学生出现错误的一般性分析;

5、优秀教师经验交流;

6、命制试题征集。

【进展情况】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其中,运算能力是《标准》新增加的核心概念。

《标准》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而这其中,口算能力又是以后小学生学习各种较为复杂运算的基础中的基础。为此,在本学期开学之初,在广泛征求全体数学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我们把本学期小学数学一年级研究的小课题确定为:如何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开学初,利用教研活动先与老师们们统一了思想,确立了研究课题,并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学习,重点研读了新课程标准当中的相关阐述,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在其后,又利用集中视导、个人视导等时间,广泛听取来自一线教师们的宝贵经验与困惑梳理,与团队中的骨干教师们研讨,拿出适当的方案与对策,再充分利用每学期不可多得的几次教研活动以及区域集体备课时间,与老师们交流反馈。总体的收获:

(1)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能够在自己的数学课堂上坚持做到课前5分钟的口算;

(2)老师们都能够创设符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具体情境,进行计算教学。

(3)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赋予枯燥乏味的计算以丰富的乐趣,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4)注重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坚强意志,坚持每天(平均每周至少三次)进行口算训练(少则20题,多则50——100不等)。

(5)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看清数字,看准符号,准确下笔;错题标注,并进行改正等等。同时,老师们还加强了对错题背后根源的关注,真正掌握学生出错的原因,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订正和强化,以期能够从源头上杜绝此类错误的再次发生,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可以说,一个学期以来,老师们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同时也收获了可喜的成绩:在6月

30日之前,全区进行的自主命制口算测试题的成绩部分(不完全)统计如下:平均优秀率97.5%;合格率98.7%;平均成绩98.45。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教师的认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程度差异较大,为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家长重视程度参差不齐,给学生的影响也较为深远,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现在印发试卷的经费审批制度以及不允许购买练习册的相关规定,使得口算练习更多停留在视算、听算层面上,因此一年级学生在书面测试口算方面相对欠缺必要的训练;外面的试题五花八门,并不完全具备针对性,完全“拿来主义”需要调整??

解决设想: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寻求家长的大力支持;练习题设计上可以资源共享,教师决定取舍,选择最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题目来进行相应训练和提高;在团队当中,多进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我的一招”交流,好的想法、做法大家互相学习,相互补充,不断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总之,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逐步见到成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