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蝗虫灭鼠规划

一、基本情况

鼠虫害是塔城地区天然草地的重大自然灾害。多年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缺乏科学的认识,乱垦滥伐、过度放牧以及长期广泛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了天然草地生态环境天敌锐减,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草地退化、沙化日趋严重,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草地灾害发生加剧,鼠虫害日趋猖獗,各种鼠虫害此起彼伏、严重影响着塔城地区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并形成了分布广、面积大、种类多、危害严重的特点。据调查全区有蝗虫46种,鼠类26种。19xx年至今连续六年,塔城地区草地鼠虫害维持中度偏重发生,平均每年草地鼠虫害发生面积650万亩,严重发生面积480万亩。在塔城地区境内鼠虫害危害加剧的同时,境外哈萨克斯坦国蝗虫多次大规模的扩散迁飞侵入我区塔城市、裕民县和额敏县等边境县市造成危害,使防治工作非常被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针对草地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计划用 50 年左右的时间,分六大区域,分批、分期实施以“三化”草地治理、治虫灭鼠、草地生态建设保障体系和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建设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使草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落实国家、自治区改善草地生态环境的战略方针,塔城地区不断加大草

地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积极探索草地鼠虫害可持续控制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农业部制定颁发的《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规程》及《新疆草地治虫灭鼠十年规划》、《新疆边境地区草原蝗虫监测防治体系建设规划》,结合塔城地区草地鼠虫害发生及危害特点,在总结几十年科研和生产防治的基础上,我们规划2006-20xx年将建立蝗虫鼠害预警监测系统和蝗虫控制管理决策系统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并通过不断完善塔城地区蝗虫鼠害预测预报防治站基础设施建设,对多年已掌握的蝗虫鼠害种群数量变动规律资料进行计算机数据分析,引入3S技术,为正确指导生产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全区优势种鼠虫害区域划分的基础上进行防治区域划分,建立相应的应急防治服务队体系和生态治理示范区及治蝗灭鼠配套技术,从结合农牧民增产增收入手,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草原良性生态系统,促进草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目标

1、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自自治区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设要求,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指导下,塔城地区草地鼠虫害防治总体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战略部署,以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地生态为主题,按照国家、自治区草地治虫灭鼠长期规划,紧紧围绕草地鼠虫害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坚持贯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监测、综合治理、保证防效”的方针,坚持“统防统治、集中力量连片防治”和“灭效防治与环保并重”的原则,以科技为先导,加强草地鼠虫害治理工作法制建设,积极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生态工程技术、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球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和天敌保护工程技术等手段加强预警监测体系、应急防治服务队体系建设。以增加农牧民增产增收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综合防治,从生态角度努力实现塔城地区草地鼠虫害的可持续治理。

2、建设原则

第一,坚持全面监测、统筹规划。根据塔城地区草地类型和蝗虫鼠害分布特点、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增加监测网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兼顾各方利益,

统筹规划防治预案。

第二,坚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建立典型示范区,对蝗灾严重的地区进行集中治理,防治一片巩固一片。在鼠害防治中建设无鼠害示范区和鼠害生态治理示范区。建设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建立典型鼠虫害示范区,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

第三,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广泛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扩大生物防治比例。结合塔城地区蝗虫鼠害天敌资源优势,强化鼠虫害防治配套技术,减少化学药剂对草地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草地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

第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把鼠虫害防治同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农牧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在综合防治技术应用上,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力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五,坚持多元化投入机制,在不断加大国家投资力度的同时,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的投资原则,积极引进市场化多元投入机制,激活社会资本进入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经营。

第六,提高预警监测和综合防治的技术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研究引进先进防治手段,达到低耗、高效、生态控制蝗虫鼠害的目标。

3、蝗虫鼠害治理目标(2006-20xx年)

加强预警监测建立健全监测网络体系,提高测报水平,进行技术组装配套,完善技术规模,突出重点,加强应急防治能力,科学治理达到长期、持续、低耗控制的目的。

完善地区蝗鼠测报防治站和7个县市草原站的预警监测体系基本建设,建立塔城地区鼠虫害防治管理决策系统,在完善地区蝗鼠测报防治站应急防治服务队建设的同时建立乌苏市、和丰县2个县级应急防治服务队。在乌苏市、塔城市、和丰县建立3个简易机场,以适应大面积生产防治需要。建立塔城地区中心试验室,在乌苏市和塔城市建立生物制剂和新型药械技术野外试验基地,研究开发生态综合配套的鼠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合理使用资金,力争将鼠虫害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建立塔城地区测报站物资储备库1个,乌苏市、和丰县物资储备库2个,草地鼠虫害生物治理示范区180万亩,草地鼠虫害生态治理示范区200万亩,“无鼠害示范区”建设800万亩,建立特效化学制剂控制蝗虫示范工程50万亩,利用高效低毒杀鼠剂控制鼠害示范区30万亩。通过生物防治技术的不断引进、完善,化学防治比例逐步减少,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将生物防治比例提高到80%。

三、建设内容及区域布局

建设期限2006-20xx年(“十一·五”)

建设内容及区域布局。

1、鼠虫害预警监测体系建设

塔城地区有地区测报防治站和7个县级草原站承担草地鼠虫害预警监测工作,多年来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调查研究资料,因此我们拟定在进一步完善地区测报防治站基本设施建设的同时利用已获取的鼠虫害常规定点定位调查数据和塔城地区草地优势种蝗虫鼠害区域划分资料建立蝗虫鼠害数据资料信息库,并通过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合作建立适应于塔城地区实际情况的蝗虫鼠害预警监测系统和防治管理决策系统。由于塔城地区蝗虫鼠害发生面积大,监测点多面广,加之交通信息因素的制约,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全面的蝗虫发生情况,尤其是飞蝗发生区域特异变化因素的存在,为此我们在强化建设地区测报防治站的同时,完善县级草原站的预警监测能力,预警监测本县市的蝗虫鼠害发生情况。监测队伍由县市草原站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这样可以在不增设机构的前提下,增加网络建设和队伍培训就可以开展预警监测工作。

在地区测报防治站初步建立蝗虫鼠害预警监测系统和防治管理决策系统数据库,购买系统软件和仪器设备,进行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系统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培训,规范数据获取、管理方法,形成蝗虫鼠害

管理决策系统的概念模型,加快鼠害基础研究工作的进度(其中包括经济阈值的测定、鼹形田鼠防治方法的研究、灭鼠药剂及防治配套技术的研究)。建立GIS基本数据库,对塔城地区蝗区草场进行防治区域划分,广泛收集和整理资料(蝗区、植被、气候等),构建包含空间和属性的数据库,对引入使用的软件建立适合塔城地区特点的蝗虫鼠害种群变动分析模块的GIS系统。根据系统数据库完善蝗虫鼠害防治管理决策系统。随着预警监测能力的不断提高,蝗虫鼠害预警监测和管理决策系统将日趋完善,这是人们对蝗虫鼠害防治由被动走向主动,实现可持续治理的前提条件与基本保证。

2、在重点鼠虫害发生区建立应急防治服务队体系

面对暴发性鼠虫灾害,应急防治是一项及时有效的措施。我们在草地蝗虫鼠害的综合防治中对重灾区目前必须采取应急防治手段,为此我们首先在地区建立一支应急专业技术防治服务队伍,该服务队在地区测报防治站的基础上成立,其次在重点鼠虫害发生区的县市建立2支鼠虫害应急防治服务队,由各草原工作站的技术干部和工作人员组成。

20xx年-20xx年在地区测报站的基础上成立地区鼠虫害应急防治服务队,规模8-10人,配备3辆大型自走式超低容量静电喷雾车和100台背负式超低容量机动喷雾器,承担地区区范围内的鼠虫害应急防治服务。乌苏市、和丰县建

立2支应急防治服务队,每个服务队4-6人,配备1辆大型自走式超低容量静电喷雾车和20台背负式超低容量机动喷雾器,承担本县市突发性蝗虫鼠害的防治工作。

3、物资储备库建设

塔城地区草原面积大,交通运输距离长,为了及时有效的为生产防治服务,以防错过暴发性鼠虫灾害的最佳防治期,我们计划在地区测报防治站及乌苏市、和丰县建立3个物资储备库。

2006—20xx年完成地区测报防治站物资储备库建设。20xx年-20xx年完成乌苏市、和丰县2个县级物资储备库建设。地区测报站物资储备库额定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院落面积800平方米。县级物资储备库建筑面积250平方,院落面积500平方米。地区站物资储备库储备应急农药20吨,大型自走式喷雾车3辆及小型喷雾器械100台,县级物资储备库储备农药5吨,大型自走式喷雾车1辆及小型喷雾器械20台。

4、地区中心实验室及野外防治试验基地建设

为不断提高蝗虫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发展的研究应用水平,我们计划在地区建立中心实验室,以便饲养、观测和研究蝗虫生长发育规律及检测化药毒力、毒性、生物药品活性和致病能力的测定。在塔城市建立野外蝗虫防治试验基地,在乌苏市建立野外鼠害防治试验基地,结合生产防治进行新

型鼠虫害防治药剂的筛选和新型防治技术的试验工作。

在地区测报防治站建立中心试验室,购置数码摄像机、恒温箱、生化培养箱、离心机、分析仪、天平、显微镜和相关试验、仪器设备。在塔城市建立野外蝗虫防治试验基地,在乌苏市建立野外鼠害防治试验基地。购置恒温箱、生化培养箱、离心机、冰箱、分析仪、天平、显微镜及相关仪器设备。

5、简易机场建设

对暴发性蝗虫灾害利用飞机防治是最为彻底、迅速控制其蔓延危害的有效措施。简易机场的建设必须在蝗虫发生区内,远离发生区将失去使用意义。

20xx年-20xx年计划在乌苏市、塔城市、和丰县建立3个简易机场。

6、鼠虫害防治配套技术建设

当今的防治决策的指导思想是实现草地鼠虫害的综合治理。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相对十分脆弱,过度利用将导致生物物种贫乏,自然生物链因人为因素破坏,最后导致鼠虫害危害加剧,草地生态系统的污染与失衡。为了在草地鼠虫害防治中更多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生物防治,努力实现生物灾害的可持续治理无疑成为今后草地鼠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方向。因为没有污染的环境才是农牧业经济竞争发展的“立命”之本,是实现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之本。

6.1 建立特效化学制剂蝗虫防治示范工程。

在超高密度(50头/平方米)暴发性成灾区域采用飞机、大型地面机械利用经过防治筛选试验的高效低毒化学杀虫剂进行迅速防治,以挽回巨大经济损失,防治前药剂的选择要从配套防治技术角度考虑,使用对环境、天敌、人畜相对较为安全、成本较低的剂型。建设内容。塔城地区蝗虫的发生面积每年平均在300万亩左右。计划在天山北麓每年利用特效化学药剂对暴发性蝗灾区进行50万亩持续控制,防效力争达95%以上。

6.2 生物治蝗示范区建设

利用新型生物防治技术和蝗虫鼠害天敌资源优势建立鼠虫害生物防治示范区,通过长期持续控制达到生态治理蝗虫鼠害的目的。

6.2.1 因地制宜建立牧鸡牧鸭治蝗示范工程

在沙湾县荒漠半荒漠蝗害区建立牧鸡牧鸭治蝗示范区20万亩。饲养牧鸡1万只,牧鸭1万只,控制蝗害面积10万亩。在托里县蝗害区建立牧鸡牧鸭治蝗示范区20万亩。饲养牧鸡1万只,牧鸭1万只,控制蝗害面积20万亩。

6.2.2 建立利用粉红椋鸟控制蝗害生物示范工程

在托里萨孜区域增建人工招引巢2万立方米,并对已建成的人工招引巢进行维修,以保证招引区招引椋鸟治蝗的人工建筑巢发挥正常作用。在全区推广人工招引巢6万立方米,

达到椋鸟控制蝗害区面积120万亩。

6.3 鼠虫害生态治理示范区

天然草地作为一种主要依靠自然因素调节而提供再发生资源的自然经济类型,其牧业生产是以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和保育生物多样性,利于循环为前提条件,本着草地鼠害防治策略的着眼点不应该是“灭”或仅“挽回损失”,而应着重于草-畜-灭鼠的生态协调关系,才能从整体目标上根除成灾条件,建设鹰墩鹰架招鹰灭鼠控制鼠害,结合退牧还草工程,建立生态治理示范区100万亩。

根据生态环境特点进行生态建设,植被改良,选择不利蝗虫生长的牧草种类或对天敌生长繁殖有利的牧草种类,实现蝗灾生态治理。结合退牧还草工程, 建立鼠害生态治理示范区100万亩,建立蝗灾生态治理示范区100万亩。

6.4 开展“无鼠害示范区”建设工程

20xx年-20xx年完成自治区安排的塔城地区草地“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面积800万亩,并达到农业部检查验收要求的标准。对建成的“无鼠害示范区”进行巩固稳定,坚持持续治理,防治建设中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建设并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

6.5 高效低毒杀鼠剂使用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区

利用C型肉毒毒素等特效杀鼠剂及鹰墩鹰架等综合配套灭鼠技术对新疆的优势种害鼠黄兔尾鼠、赤颊黄鼠、鼹形

田鼠进行生态和综合治理。建立示范区30万亩,并集中巩固扫残。对建成的30万亩示范区坚持持续治理,其间开展应用新型灭鼠药物(生物毒素、抗凝血剂、绝育剂等)以及相关配套技术治理草原鼠害的示范及推广研究。

四、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规划项目总投资3839.1万元。

6.1 蝗虫鼠害预警监测体系建设(220.8万元)

6.1.1预警监测系统和管理决策系统建设(64万元) ①基础数据库及处理分析系统软件开发费用5万元 ②3S技术原理学习培训费5万元

③网络设备(购服务器设备2万元)手提式计算机5台(2万元/台)计10万元、台式计算机5台(1万元/台)计5万元,小计17万元。

④预警监测工具车1辆(配GPS、车载设备)25万元 ⑤手持卫星电话1部2万元

⑥数码像机编辑设备(1套×10万元/套)10万元 合计300万元。

6.1.2县级预警监测体系建设(156.8万元)

①野外预警监测工具车(7×20万元)140万元 ②数码像机及设备(7套×2万元/套)14万元

③GPS配置(7套×0.4万元/套)2.8万元

6.2 应急防治服务队体系建设(98.2万元)

6.2.1地区应急防治服务队体系建设

①大型自走式超低容量静电喷雾车(3台×15万元/台)45万元

②小型喷雾器(100台×0.08万元/台)8万元 ③人员培训费5万元

④车辆维修费(3台×1万元/台)3万元

合计61万元。

6.2.2县级应急防治服务队建设

①大型自走式超低容量静电喷雾车(2辆×15万元/辆)30万元

②小型喷雾器(2×20台×0.08万元/台)3.2万元 ③人员培训费2万元

④车辆维修2万元

合计37.2万元

6.3物资贮备库建设(190万元)

6.3.1地区测报站物资贮备库

①建设面积500平方米,1000元/平方米,计50万元 ②物资贮备60万元

合计110万元。

6.3.2县级物资贮备库

①250平方米,1000元/平方米,计25万元

②物资贮备15万元

合计(40万元×2个县级站)80万元。

6.4 地区中心实验室及野外防治试验基地建设(125.1万元)

①恒温恒湿箱(2台×1万元)2万元

②离心机(3台×1万元/台)3万元

③生化培养箱(3台×2万元/台)6万元

④分析天平(3台×1万元/台)3万元

⑤光谱仪(1台×2.5万元/台)2.5万元

⑥夜视仪(1台×2万元/台)2万元

⑦冰柜(4台×0.5万元/台)2万元

⑧工作台(4个×0.25万元/个)1万元

⑨解剖镜(2个×0.5万元/个)1万元

⑩烘箱(2个×0.8万元/个)1.6万元

11发电机(2台×1.5万元、台)3万元 ○

12养鼠虫设备(2套×0.7万元/套)1.4万元 ○

13气象观测设备(2套×0.6万元/套)1.2万元 ○

14显微镜(2套×1万元/套)2万元 ○

15照像机(2部×0.5万元/部)1万元 ○

16变焦镜头(2套×3.5万元/套)7万元 ○

17望远镜(2架×0.1万元/架)0.2万元 ○

18化学试剂2万元 ○

小计41.7万元,以上每站各1套,合计125.1万元(41.7万元×3)。

6.5 简易机场(120万元)

3个简易机场每个投资40万元,计120万元。

6.6 蝗虫鼠害防治配套技术项目示范区建设(3085万元)

6.6.1特效化学制剂蝗虫防治示范区工程(500万元) 50万亩×2元/亩×5年=500万元

6.6.2生物治蝗示范区建设(295万元)

(1)牧鸡牧鸭治蝗示范工程

饲养牧鸡2万只、牧鸭2万只(共4万只,控制蝗害面积40万亩),按照每只鸡鸭补助1.5元计,需资金4万只×

1.5元/只×5年=30万元

(2)利用粉红椋鸟控制蝗害生物示范工程

6万立方米×40元/立方米=240万元

维护、宣传费用(每年5万元计)25万元

合计265万元

6.6.3鼠虫害生态治理示范区(1400万元)

①蝗虫生物控制,持续控制四年:100万亩×2元/亩×4=800万元。

②鼠害生物控制,持续控制四年:100万亩×1.5元/亩×4=600万元。

6.4“无鼠害示范区”建设(800万元)

新建800万亩×1元/亩=800万元

6.5建立高效低毒杀鼠剂使用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区建设(90万元)

(1)按30万亩应用推广计算,每亩防治成本1元计算,计30万元。

(2)开展新型灭鼠药物的剂型使用筛选研究,其间室内试验、野外小区大面积药效观察以及对草原生态环境中动植物群落的多方面影响等研究,需科研经费30万元。

(2)推广示范、交流协作及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进行监测等需要经费30万元。

合计90万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