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艺术设计开题报告书

       

1. 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2. 课题来源分为教师提供选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教师的科研任务;社会有关单位委托的课题;其他来源。

3.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第二篇:4、艺术设计专业指导书(平面方向)

艺术设计(专科段)(平面方向)

第一部分:专业介绍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艺术素养、较强的广告艺术设计能力和现代广告理念,并能熟练运用各种广告设计软件进行广告策划、创意、设计及制作与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广告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学生完成本专业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相当于普通高等院校广告设计专科的水平,即掌握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常用平面设计软件及各类平面视觉设计的方法与技巧,达到能独立完成各种设计任务。

二、修业年限:

2年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 850 学时,总学分 68 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课:6 学分, 占 9 %

专业基础课:29学分, 占43%

专业必修课:33学分, 占 48 %

四、课程设置:

必考 14 门68学分

五、核心课程(共 11 门)

设计基础 艺术概论 素描 色彩 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招贴设计

POP广告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 标志设计 版式设计

六、毕业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全部科目考试,对合格毕业生颁发专科毕业证书及专科文凭。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1 页 共 20 页

第二部分:教学计划 艺术设计(专科段)(平面方向)

4艺术设计专业指导书平面方向

备注:

▲ 课程设置:必考课程14门,共68学分。

▲ 第一学期周 26学时,统考科目2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设计基础、

委考/实践考核 4 门:素描、色彩、平面构成(一)、色彩构成(一);

▲ 第二学期周 14 学时,统考科目2 门:艺术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委考/实践考核3 门:招贴设计、POP广告设计、PHOTOSHOP;

▲ 第三学期周 12 学时,委考/实践考核2门:标志设计(一)、版式设计(一); ▲ 第四学期周 8学时,委考/实践考核1门:专业毕业作品设计; ▲ 各课程教学安排将根据省考试院下达的考试计划做相应调整 ▲ 每个学期计划教学周数为17周 ▲ 技能证书课程另外制作教学计划。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2 页 共 20 页

第三部分:课程描述

艺术概论

1. 课程代码: 00504

2.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

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 教学时数: 周学时: 4 总学时: 68

5. 学 分: 4

6.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性特征;掌握艺术形态的基本特点及内在联系;进一步了解艺术的产生,发展与存在的规律和意义;健全学生的系统学科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力,从而能在相对系统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

在该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务实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要加强直观性教学,凸显学科性质。

7. 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以介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为主,在此基础上兼顾基本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本课程的学习力求做到史论结合,美术学科与音乐、文学、美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结合,涉及面宽,教师除熟悉本专业内容外,还要广泛研究文史哲诸多方面的学问,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以便更好的适应教学。

第一章 艺术的形态

第二章 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

第三章 艺术作品

第四章 艺术家

第五章 艺术创作

第六章 艺术欣赏

8. 教材:孙美兰 主编《艺术概论》(20xx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9. 主要参考书:

李可染.可染论画[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罗曼·罗兰.名人传[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 考试类别:统考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3 页 共 20 页

设计基础

1. 课程编号:10177

2. 课程名称:设计基础

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 教学时数:周学时:4 总学时:68

5. 学 分:6

6. 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在于以通过介绍各领域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欣赏优秀作品、分析重点设计作品,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设计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设计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扩展设计的视野。

7. 教学内容:本教材共八章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设计艺术的发展 分类及特点

第三章 平面设计艺术鉴赏

第四章 现代设计艺术鉴赏

第五章 环境设计艺术鉴赏

第六章 工业产品设计鉴赏

第七章 传统与民间工艺鉴赏

8. 教 材:

《设计艺术鉴赏》(焦成根,湖南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9. 主要参考书:

黄侃.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欧阳景贤,欧阳超.庄子释译.湖北美术出版社,1986

10. 考核方式:省考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4 页 共 20 页

色 彩

1. 课程代码: 04315

2. 课程名称: 色 彩

3.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4. 教学时数: 周学时:6 总学时:102

5. 学 分:5

6.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各类艺术设计课程的主要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是学生掌握绘画色彩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色彩进行写实与装饰的表现,并使画面色彩统一协调、鲜亮明快,层次丰富,并注重培养色彩感知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

7.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通过对不同形状、题材、颜色、质地、明度的景物进行组合写生色彩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色彩的审美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并从中获得对色彩知识的掌握和审美。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并为专业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重点与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深入刻画的能力。

难点:色彩感知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的培养。

8. 教学内容:本教材共十章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认识色彩 第三章 色彩的体系

第四章 色彩的三属性 第五章 色彩的配合 第六章 色彩的感情

第七章 色彩与绘画 第八章 色彩与生活 第九章 色彩材料的认识

第十章 走近大师的色彩世界

第一部分 色彩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色彩的概念,如三原色、间色、复色、补色等,并将其运用到绘画当中去。 教学难点:掌握色彩三要素,在实际绘画中能充分利用这些原理。

一、 色彩的概念: 色彩的形成、色彩的概念

(一) 1、三原色、 2、间色、 3、补色、4、复色

(二) 固有色与条件色: 1、固有色; 2、条件色

(三)补色关系

(四)色彩的冷暖变化

二、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知觉度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5 页 共 20 页

第二部分 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水粉的特性并熟练运用色彩基本知识作画。

教学重点、难点:水粉的特性、运笔技巧。

学习建议:水粉画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决定他的技法中多样,因人而异,并且在不断的创造发展。在写生联系中要根据表现不同的对象,灵活运用,而不要把他们当成不容改变的刻板公式。并且只有丰富的实践才能逐渐掌握它。

一、调色:水的使用 、白色的使用

二、用笔: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

“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

“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

“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这种笔法用

得较少,较难掌握,初学时不宜过早效仿)

三、衔接: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著,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

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

四、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

面色层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

第三部分 静物的写生

教学目的: 综合所学的知识实践、熟练掌握绘画技巧,并可表现个性,把握好色彩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色彩关系,理解地去画,不讲像形的“像与不像”。

教学内容:静物的取材与摆设。

主要讲究几点: 内容的配合、色调的配合、形体的配合、质感的配合、光(明暗)的配合。

9. 教 材:《绘画色彩学基础教程》(王福阳,人民美术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20xx年版)

10. 主要参考书:《色彩艺术》约翰内斯·伊顿著 杜定宇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绘画色彩学》文金扬编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

《实用色彩学》欧秀明 赖来洋编著 雄狮图书出版公司

《色彩构成设计》李莉婷编著 安微美术出版社

《色彩学讲义》叶淑华

11. 考核方式:实践考核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6 页 共 20 页

素 描

1. 课程编号:04317

2. 课程名称:素描

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 教学时数:周学时:6 总学时:102

5. 学 分:4

6. 课程性质和特点

素描(实践)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计类专业(专科段)的一门重要的实践与应用课程,其任务是培养设计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素描的基础知识、意象表现、抽象表达、创新意识四大部分,通过对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光感效果、不同的设计角度、不同的形式表现等的讲解,试图达到训练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快速直接的思考表现力以及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本课程以学习设计素描理论和实践训练为主,培养整体观察对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通过对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光感、不同的设计角度以及不同的形式表现等训练学生的思维表现能力。鼓励学生学习名家、超越名家。为以后的设计生涯创造良好的开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自学应考者应学会整体观察的思维方法,基本掌握设计的技法,基本了解设计、绘画的历史到现在的发展进程。为学生将来进入不同的美术或设计领域打好基础。自学应考者应掌握素描的构成元素与理论基础,具体了解影视动画元素与技巧分析。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并通过操作具体实例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学习设计素描达到设计表现能力的提高,这才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设计素描的根本目的。

7.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从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技能诸方面培养学生造型和创意的思维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艺术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包含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二方面则是徒手绘画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三方面是创意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学要求:通过系列的课题训练、理论讲授、作品赏析、写生辅导、师生互动、作业指导、讲评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在概念认知、方法体验、能力培养三个阶段教学过程中获取设计素描课程所给予的设计基础及思维,完成从素描走向设计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 教学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临摹与写生相结合;

2. 发掘学生的艺术个性,在培养整体的观察方法的同时不抑制每位学生不同的表现方法;

3. 讲述与示范相结合,集体讨论,互相观摩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4. 充分利用读画册,观看美术展览等活动,提高学生艺术品味,扩展自身的艺术视野与艺术修养。

8.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课程内容:主要介绍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绘制效果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7 页 共 20 页

图与设计草图为目的,更是通过对形态的线性描写,以及对形态关系和规律的分析,使在描绘形态中,透过现象找出形态的构成共性,提高创造表现形态的能力。

(2)、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传统具象绘画的基础知识和表现手法的学习,来达到对绘画技巧与手法的熟练掌握,以及对最基本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观察力和理解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第二部分:意象表现

(1)、课程内容:本章主要帮助自考者熟悉意象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是设计师用感觉的手指捕捉,又诉诸审美者感知的形象。意象的主观情绪色彩很浓,美感程度很深,因而常常被设计师们用来传达感情,提出思想,使设计师的艺术形象在最具体、最生动的简洁中得到奇妙的升华,产生强烈的美学效应,不断引导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实用价值品味的提升。

(2)、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意象表达的绘画教学手段,从平面表达逐步转移到立体表现,达到从二维思维能力转向三维和多维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的目的。

第三部分:抽象表达

(1)、课程内容:主要介绍抽象是对事物共性的表达,泛指20世纪脱离模仿自然的绘画风格,包含多种流派,并非某一个派别的名称,它的形成是经过长期演进而来的。由抽象观念衍生的各种形式,成为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型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总之,抽象是哲学的根本特点,抽象不能脱离具体面独自存在。

(2)、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抽象表达的形式,打破传统绘画形式的局限,以更加广泛的形式和手段进行造型,使表现的形式多种类、多样化、多途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学习,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的能力,给予专业设计的课程学习一个良好的基础铺垫。

第四部分:创新意识

(1)、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各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不断确立和巩固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对不同课程有着不同的理解,也不断确立着各种思维方式,如何去表现与表达对各种形状、各种意义功能的思维。根据各自思维特点的不同,有的先认识,再联系其形,然后与要表达的内容,形式联系起来。

(2)、学习目的与要求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事物、任何知识都是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磨练各种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们自己自觉获取所需的东西。由此可见,各种思维方式的确立,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对各种知识的及时入门,更有利于深入学习,而且能为自己将来设计作品的成功做好基础知识与能力的铺垫。

9. 教 材:《设计素描创意训练》(王默根 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年版)

10. 主要参考书:《素描》(罗晓航/文川 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11. 考核方式:实践考试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8 页 共 20 页

色彩构成(一)

1. 课程代码:10409

2.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

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 教学时数:周学时:4 总学时:68

5. 学 分:5

6. 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色彩构成的原理,掌握色彩构成的方法,领会并正确运用色彩美的形式法则,培养学生能对色彩有科学的认识,通过构成的练习,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敏锐的色彩把握能力及色彩的审美能力等。为进入专业设计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7. 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

(1)构成概念和色彩构成概念

(2)色彩的形成(色彩物理学)

(3)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4)色彩混合:① 加色混合、② 减色混合、③ 中性混合

(5)色立体:① 色立体的基本构成、② 色立体的种类

(二)、色彩对比

(1)色彩的几种知觉现象:① 色彩的错觉、② 色的对比

(2)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① 同时对比、② 连续对比

(3)色彩三属性对比

① 明度对比:A、明度对比的定义;B、明度对比的调式: C、明度对比调式体现的情感特征 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中长调、中中调、中短调、低长调、低中调、低短调

② 色相对比:A、色相对比的定义;B、色相对比的强弱效果:

同一色相对比、邻近色对比、类似色对比、对比色对比、互补色对比

③ 纯度对比:A、纯度对比定义;B、纯度对比的调式: C、明度对比调式体现的情感特征 鲜强调、鲜中调、鲜弱调、中强调、中中调、中弱调、灰强调、灰中调、灰弱调

(4)色彩的其他对比

① 面积对比:A、色面积与平衡;B、色面积的对比效果

② 冷暖对比

A、色彩冷暖的划分:B、色彩的冷暖对比:冷色调构成、暖色调构成、中间色调构成

③ 肌理对比

3、色彩调和:(1)同一调和;(2)对比调和;(3)类似调和

4、色彩的采集重构:(1)统调;(2)综合分解;(3)采集重构的方法:

提炼灵感源色彩色标、色彩面积比例、色彩邻接关系、图形风格

5、色彩心理效应:(1)色彩的联想和象征;(2)色彩的音乐感;(3)色彩的轻重感;

(4)味觉、嗅觉与色彩;(5)表情与色彩;(6)时间与色彩;(7)季节与色彩;

(8)兴奋色与沉静色;(9)华丽色与朴素色;(10)软色与硬色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9 页 共 20 页

8. 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理解色彩构成的表现形式,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专业设计来理解和学习,能够有机地、富有创造意味地进行色彩设计。

(1)、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

了解构成概念和色彩构成概念。熟悉色彩的三属性和色立体,掌握色彩的混合。

(2)、色彩对比

了解色彩的几种知觉现象、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熟悉六个基本色彩的面积平衡关系及面积对比、色相环上冷暖的划分及冷暖对比、肌理的分类及肌理对比,掌握色彩三属性对比。

(3)、色彩调和

了解色彩调和的概念和原理,熟悉其分类,掌握同一调和、对比调和和类似调和的调和方法。

(4)、色彩的采集重构

了解色彩采集重构的原理,掌握采集重构的方法:提炼灵感源色彩色标 、色彩面积比例、色彩邻接关系、图形风格。

(5)、色彩心理效应

了解色彩兴奋色与沉静色、华丽色与朴素色、软色与硬色等划分,熟悉六个基本色彩的具体联想和抽象联想所涉及的物体和情感及色彩的象征意义。掌握色彩的音乐感、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味觉感、色彩的嗅觉感、色彩的时间与季节及有关色彩心理的表现方法。

9.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和、色彩的采集重构及色彩的心理效应是课程的重点。色彩的心理效应与设计的关系,色彩的对比、调和等知识在设计上的合理运用以体现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感则是本课程的难点。

(1)、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

重点:色彩的三属性和色立体及色彩的混合

(2)、色彩对比

重点:六个基本色彩的面积平衡关系及面积对比、冷暖对比、肌理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和色相对比

难点:对色相环上冷暖的划分,有彩色明度与纯度的等级,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的九种色调所表示的意义的把握是难点

(3)、色彩调和

重点:色相环上对色彩色相的划分

难点:同一调和、对比调和和类似调和的调和方法及对色彩形式美法则的体现

(4)、色彩的采集重构

重点:色彩采集重构的原理

难点:色彩采集重构的方法中对灵感源色彩色标的提炼、所提炼色彩的面积比例、所提炼色彩邻接关系

(5)、色彩心理效应

重点:对六个基本色彩的具体联想和抽象联想所涉及的物体和情感及色彩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色彩的音乐感、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味觉感、色彩的嗅觉感、色彩的时间与季节及有关色彩心理的表现方法,学生在作相应的作业时应联系前阶段所学过的色彩对比的知识来进行,尤其是应结合色彩的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及色相对比所表现的意义来进行,但学生往往不会或不善加以运用,不能将前后阶段所学内容进行贯穿,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

10. 教 材:《构成色彩》(郭茂来、秦宇,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年版)

11. 主要参考书:

1、瑞士 约翰内斯.伊顿著.杜定宇 译.色彩艺术.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2、陈重武著。新色彩构成.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

12. 考核方式:实践考核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10 页 共 20 页

平面构成(一)

8. 课程编号:10351

2.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一)

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4. 教学时数:周学时:4 总学时:68

5. 学 分:5

6.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创造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7. 教学要求:

1.掌握平面构成基础和原理。

2.掌握平面构成方法,研究构成美学,建立理性思维方法与现代审美思想。

3.熟练用绘图仪器表现构思。

培养学生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将既有形态按照一定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思维。构成美的形式法则,并对形态要素及其空间组合原则有所掌握,能够初步创造出独特的新形象。

8.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 平面构成设计要注意对工具的熟练掌握,注意绘图工具的制约性与便捷性。

2. 在学习平面构成时,既要注意二度空间视觉造型的丰富,又要注意并研究在二度空间中图形所产生的空间感与透视感。

9.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平面构成课程的性质,明确学习平面构成课程的意义。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设计的门类和设计元素的分类,理解形的分类和组合方式。

理解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的构成三要素,掌握点线面在表现方面的特点。

教学内容:点的构成、线的构成、面的构成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11 页 共 20 页

从点线面的一般排列设计开始,逐步进入较复杂的点线面平面构成设计。

第三章 平面构成形式

渐变-----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渐变的基本类型,初步掌握渐变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作包括形状渐变、大小的渐变、方向渐变、位置渐变的渐变构成设计。

重复-----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重复的概念,初步掌握平面设计中重复应用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作运用重复手法的平面构成设计。

近似-----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近似、形状近似、骨格近似的概念,初步掌握平面设计中它们的表现技法。

教学内容:作运用近似表现手法的平面构成设计。

骨格----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骨格的概念和骨格的分类,理解骨格在平面构图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作能体现骨格作用的平面构成设计。

发射-----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发射的概念,了解发射的种类以及发射图形的视觉效果。

教学内容:作中心点发射的平面构成设计。

特异-----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特异的概念和特异的视觉效果。

教学内容:作包含有形状的特异、大小的特异、方向的特异的平面构成设计。

对比-----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对比的概念,了解对比的种类和对比的视觉效果。

教学内容:作包括形状的对比、大小的对比的平面构成设计。

密集-----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密集的概念,了解密集的种类和密集的视觉效果。

教学内容:作包括点的密集、自由密集的平面构成设计。

空间----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表现空间感的常用方法。

教学内容:利用大小、间隔疏密、渐变等方法表现空间感的平面构成设计。

肌理----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肌理的概念,了解创造肌理变化的常用方法。

教学内容:作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平面构成设计。

10. 教 材:

《平面构成》(刘春明 著,四川美术出版社,20xx年版)

11. 主要参考书:

《平面构成教程》(汪芳 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年版)

12. 考核方式:实践考试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12 页 共 20 页

招贴设计

1. 课程代码: 10410

2. 课程名称:招贴设计

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4. 教学时数: 周学时: 6 总学时: 102

5. 学 分: 6

6.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和培养学生发现图形,创造图形和处理图形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开拓和创新的精神,从而适应当代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打好基础。

7. 教学内容:

图形设计是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注重在艺术设计教学结构的指导下、特定的思维逻辑下对教与学展开延续性探讨和实践

第一章 图形的世界

第二章 感知与思维

第三章 创造的魅力

第四章 图形创意的视觉元素

第五章 设计的选择

第六章 设计的意图

第七章 图形创意思维

第八章 图形创意的形式与方法(一)

第九章 图形创意的形式与方法(二)

第十章 图形转换与设计表达

第十一章 广告设计概说

第十二章 定位的变迁

第十三章 广告的信息传达

第十四章 图像,文字与声音

第十五章 欲望的艺术

第十六章 广告的生态责任

8. 教材:

成朝晖 主编《平面港之广告设计》(20xx年版)

9. 主要参考书:

王志俊 主编《图形设计》(20xx年版)中国青年出版社

杭海 主编 《现代广告设计创意与表现》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0. 考试类别:委考/实践考核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13 页 共 20 页

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

1. 课程代码: 10412

2. 课程名称:photoshop CS2

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4. 教学时数: 周学时: 4 总学时: 68

5. 学 分: 6

6. 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和培养学生图像处理、平面设计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该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学以至用,结合实际提高平面设计的实战能力。

7. 教学内容:

1.本课程内容以介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为主,在此基础上兼顾基本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2.本课程的学习力求做到课堂与实际紧密结合,用实际案例贯穿速个教学过程。

第一章 photoshop CS3简介

第二章 选区的绘制与调整

第三章 图像的绘制与修饰

第四章 图像的编辑

第五章 图像色彩与色调的调整

第六章 图层与动作的应用

第七章 文字的应用

第八章 图形怀路径的应用

第九章 通道的应用

第十章 滤镜的应用

8. 教材:周建国 主编《phtotshop平面设计实用教程》(20xx年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9. 主要参考书:

NIT-PRO职业技能课程标准教材.

10. 考试类别:委考/实践考核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14 页 共 20 页

POP广告设计

9. 课程代码:10411

2. 课程名称:POP广告设计

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4. 教学时数:周学时:2 总学时:34

5. 学 分:3

6.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掌握POP广告设计程序和制作方法,及POP广告艺术设计多方面的宣传形式和手段,和POP

广告创意设计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手绘POP广告设计绘制方法,制作技术,创意设计,材料选择和安装固定

的方法。

7. 教学内容:

(1)POP广告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2)手绘POP的字体设计

(3)手绘POP的图案设计

(4)手绘POP的饰框设计,底纹设计

(5)PPOP广告的设计程序

(6)POP广告的制作方法和重点

(7)手绘POP的画面编排

(8)手绘POP标题及说明文

(9)手绘POP广告招贴

(10)手绘柜台展示POP广告

(11)手绘吊挂POP广告

(12)手绘POP立体广告

(13)POP广告创意设计的一般方法

(14)POP广告策划

8. 教 材:

《POP广告艺术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

9. 主要参考书:

《实战手绘POP技法》(吉林美术出版社)

考核方式:委考/实践考试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15 页 共 20 页

标志设计(一)

1.课程代码:01422

2.课程名称:标志设计

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4.教学时数:周学时:4 总学时:68

5.学 分:5

6.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标志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讲述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借鉴国内、国际优秀标志以及教师的标志设计作品并对照其标志设计心得,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标志的设计意图和表现形式。通过作业讲评的方式,进一步使学生对作业的不懂之处贯汇融通,在大量的练习中掌握标志设计技巧和要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标志设计的创意能力,为未来从事广告活动及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学要求

正确理解标志设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标志设计的发展动向;掌握标志设计的主要内容,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标志设计经典案例;学会了解平面设计理论与标志设计的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征集,增强学生的设计热情。利用互联网技术,有目的搜寻目标、锁定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适应现实设计任务的时间观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实战训练,来考察同学们是否能正真掌握学习内容和实际运用能力,最终使每一个学生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得到收获,更好的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要求。

7.教学内容和重点

第一章 标志设计概述

一、标志的概念

二、标志的特性

三、标志与图案的区别

本章的重点、难点:标志的概念;标志的特性;标志与图案的区别;国内外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标志的分类

一、按造型手法分类

二、按功能分类

三、按构图形式分类

本章的重点、难点:标志的分类;标志种类及特点。

第三章 标志设计的设计程序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16 页 共 20 页

一、调查研究阶段

二、设计构思阶段

三、制作阶段

本章的重点、难点:对所学的知识加工运用、展开想象、通过实战提高设计能力。

第四章、标志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禁忌

一、标志的设计原则

二、标志的设计禁忌

三、标志设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本章的重点、难点:标志设计工作对社会心里有准确的把握,标志设计的禁忌以及相应的法规是进行标志设计工作钱必须掌握知识。

第五章、标志设计内容

一、标志设计的文字

二、标志设计的图形设计

三、标志设计的创意

四、标志设计的色彩

本章的重点、难点:文字和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创意表现以及不同的色彩表达各种情感。

第六章、标志的设计技法

一、标志基础

二、标志设计技法

本章的重点、难点:标志设计中多元表现形式、即各种设计技法。

第七章、标志设计的专项应用

一、行政组织、社会活动类标志

二、企业标志

三、品牌标志

四、公共标志

本章的重点、难点:标志专项类应用及各类标志的表现原则和表现手法

六、作业

本课程每章结束后布置练习题若干。提倡并鼓励与同学讨论、评析、交流设计作品。

七、课程考核

本课程通过平时考核、课程作业、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习效果,评定学生的综合成绩。综合成绩=平时成绩(考勤+课程作业)+ 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分别占30%、70%。

8.教材:中国青年出版社20xx年版《标志设计》主编:刘少辉,王长征

9.主要参考书:

10.考核方式:实践考核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17 页 共 20 页

版式设计(一)

1.课程代码:01423

2.课程名称:版式设计(一)

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4.教学时数:周学时:4 总学时:68

5.学 分:5

6.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明确版式设计原理在设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是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同时,本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潜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本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7.教学内容和重点 第一章平面版式设计概论

第一节 认识平面版式设计

第二节 版式设计的形成与发展

[重、难点提示] 本章从认识与领会版式设计的规律出发,对艺术和技术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一种形式语言组织规律。

第二章平面版式设计原理

第一节 平面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

第二节 平面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

第三节 平面版式设计的造型要素

第四节 平面版式设计中网格体系

[重、难点提示] 本章通过足额系原理分析研究,是学生理解并把握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理论方法。

第三章版式设计中文字、图形和色彩

第一节平面版式设计中的文字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18 页 共 20 页

第二节 平面版式设计中图形

第三节 平面版式设计中的色彩

[重、难点提示]将三方面的要素进行创造性的设计编排,就视觉语言的表现形式与风格而言,要求技能分别进行单独的认识与表达,更要求能在一个版式作品中做到三者的协调统一。

第四章平面广告中的版式设计

第一节 招贴广告的版式设计

第二节 报纸广告机器版面设计

第三节 杂志广告及其版面设计

[重、难点提示] 是建立在准确功能诉求与市场定位基础上,以有效传播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艺术。

第五章DM/POP/VI媒体版式设计

第一节 DM广告的版式设计

第二节 POP广告的版式设计

第三节 VI视觉识别的版式设计

[重、难点提示] 本章通过学习,从版式设计的构成特点的理论分析,到版式设计的表现技能进行分类讲述。

第六章 书籍与包装的版式设计

第一节 书籍装帧与版式设计

第二节 包装的装潢版式设计

[重、难点提示] 通过对书籍与包装的版式设计规律,方法进行探讨、学习与训练,掌握这两门专业学科的知识重点,同时能够把握前后知识串联起来,进一步提高版式设计的表现技法。

第七章 多种媒体中的版式设计

第一节 网络媒体中的网页版式设计

第二节 立体形态中的版式设计

第三节 计算机图文编排DTP系统的应用

[重、难点提示] 文化推广不单单是有关功能和作用的解释与诉求,二十一定程度上更对时尚语言与审美意义的需求。

8.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平面版式设计》主编:席跃良

9.主要参考书:

10.考核方式:实践考核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19 页 共 20 页

艺术设计毕业实习

1.课程代码:10417

2.课程名称:艺术设计毕业实习

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4.教学时数:周学时:4 总学时:68

5.学 分: 8

6.教学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计划的教学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学生毕业前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与集中展示,也是学生从单纯学习到为社会服务的一个过渡阶段,是学生毕业及获取毕业资格的重要依据。

毕业设计的作用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和深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设计实践的热情。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1.通过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严谨求实的作风、团结协作的品质、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2.培养学生利用文献、设计手册、实践和调查研究等方法获取知识的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设计创新的能力。

3.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应用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核。

4.力争解决来自设计实践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完成专业课题的设计

(二) 完成课题设计答辩

课题答辩采取集中答辩的方式,每位学生自述作品5分钟,教师提问5分钟,共计10分钟。

7.教材:无

8.考核方式: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课题设计;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题答辩。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书 第 20 页 共 20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