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题开题报告

沿滩区九洪初级中学校

《农村初中物理教材运用与课堂实施组织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20XX年4月

一、课题主要依据和目标

㈠、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强调课程功能要从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通过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城乡孩子存在着差别:首先,社会环境造成城乡孩子的课外知识积累有差别。 其次,家庭环境造成城乡孩子所受家庭影响不同,城市的孩子接受智力开发相对较早,家庭教育优于农村孩子。最后,学校教育城市优于农村。因此, 探讨新教材对农村学生的适应性,转变教育观念,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对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及适应性研究,有利于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地区文化,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以及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㈡、课题的界定

“农村初中物理教材运用与课堂实施组织策略的研究”指在农村初中学校中,针对初中物理教材运用中出现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进行调查分析,探求适合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方法和形式的研究。

“农村初中”是指学校位处农村,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接受能力与城市中学的学生相比都有较大的差异。

“物理教材”指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的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

“教材运用”指教师对教材的灵活处理。新课程改革由以前的一“纲”一“本”到现在的一“标”多“本”,这就赋予教师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处理的空间,这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甄别、取舍,要能够判断、组织,要勇于担当。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创造性使用教材并非简单地改变教材,具体体现在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对教学有独特的思路和设计,做出有个性的演绎。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教师应及时增删、延展固有观念,创造出有益于师生对话的氛围,使教学活动更加鲜活生动。

“课堂组织”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一系列组织管理和调节控制措施,不断地组织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达到预期课堂目的的行为方式。教师课堂组织技能决定了课堂进行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它不仅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与学生思想、情感、智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参与课堂组织,其中教师的组织行为是起主导作用。一个组织方法得当、秩序井然的课堂,学生的注意集中,教师循循善诱,必然会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策略”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或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对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

㈢、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时代特征,但与农村地区和学校之间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差距,农村学校课改中出现了几种不适应性。

⒈对教材中某些素材的不完全适应性

⒉农村现有办学条件的不适应性

⒊教师对教材的不适应性

⒋农村学校学生的不适应性

教师、教材、学生教育教学的三个要素和其它方面与课改之间存在的问题,已经构成了对课改实施的影响,严重地阻碍了课改的推进。

针对以上现状,为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探讨新教材对农村学生适应性的教学方法,加强课改的深入研究 ,提高教师研究水平,探索构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体现差异、发展个性、师生互动等有效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我们决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⒈探讨新教材在认知结构上对农村学生适应性作用。

⒉探讨新教材在编写意图上对农村学生的促进作用。

⒊探讨农村学生对新教材的接受方法,构建“教案+学案”的教学模式。

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㈣、课题研究的现状及预计的突破

我校地处偏远乡村,经济条件落后,教学条件较城市中学有很大的差距。学生中留守学生太多,家庭教育监管力度不够,学生厌学情绪较浓,教育教学难度很大。而物理学科知识逻辑性强,部分内容还较为枯燥,学生感觉物理难学,教师感觉物理难教。怎样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怎样结合学校实际,更为有效地、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已成为我校物理教学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教育学院张维善教授在《关于物理教科书功能的一些思考》(《物理教学探讨》2003年第10期)中提出:⑴物理教科书要为实现三维课程目标服务。⑵物理教科书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学方式多样化创造条件。

安徽省铜陵县教研室沃承龙教授在《农村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物理教学探讨》2005年第11期)中提出:⑴改革物理教学模式,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①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除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教学外,还应尽可能充实一些当地农业生产中用到的物理学科有关的知识。②组织学生走出物理课堂,到广阔的农村去学习物理知识。⑵深入调查研究,着力开发服务农业生产的物理课程资源。①调整课本上现有的物理课程资源,充实为农服务的内容。②结合教学实际,大力开发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物理课程资源。③充分利用校本教研功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④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大师生为农服务的知识面。

本研究课题的创新点在于立足教材,结合本地农村初中环境条件与学生实际,研究新教材与农村学校学生不相适应的诸多因素,农村学生更熟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物理知识,因此加强物理课程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寻求农村学生对新教材的适应,充分发挥一线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作用,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物理课改之路。

课题预计的突破:

⒈通过研究,能够将国内外最先进的教学理论用来指导农村初中物理的教学工作,增强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科学性。

⒉通过研究,促使教师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的成长,提升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的素质。

⒊通过研究,培养农村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初中物理的动力,提高农村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

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⑴学习不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⑵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但是,学习者据此展开的合作学习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⑴教学就是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要更为注重教与学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⑵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作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新的课程观把教材定义为“一种育人的媒体和手段”, 叶圣陶老先生也有过精辟的论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精辟地对教材意义做了准确的定位,教材是给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供的范例。既然是“范例”,教师就有对其进行选择、补充、调整的权利。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处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实际生活环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从属于、服务于教学需要的。

教材是载体,是材料,教学时可以选择,更应当创新。创新的最终着眼点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毕竟教材并非尽善尽美,许多内容及教材要求完全可以根据实际进行再创造。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包括变更教材体系,调整教材顺序,摒弃和添加某些内容,甚至自编教材。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㈢、《物理课程标准》指出:⑴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设计教学目标。⑵必须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⑶要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材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与师生互为方式的同步改革。⑷必须重新建构物理教学评价体系。

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㈠、课题研究思路与拟研究的方法

⒈研究思路:⑴调查我校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新教材中的适应性与存在哪些不适应性,并进行归因分析。⑵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国内外关于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有关文献,以及学习《物理课程标准》,为课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⑶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大胆开展课题研究,研究过程中要自觉运用研究成果进行实验教学,逐步摸索最有效的解决方法。⑷研究一段时间后,课题组要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升,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⑸在全校物理教师中或更广范围内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⒉研究方法:⑴调查研究法 ⑵文献研究法 ⑶经验总结法 ⑷行动研究法

㈡、研究的对象

我校20**级、20**级学生(以20**级学生为研究参考对象)。

㈢、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和进度

⒈研究工作的组织管理及课题组组成

课题领导组:***

⒉进度

⑴准备阶段(20**年3月——20**年4月):考察论证,确立课题,撰写申请报告和填写申请书;筹建课题组领导小组和确定参研教师、学生及班级;审批立项后,写出开题报告及组织开题会。

⑵实验研究阶段(20**年5月——20**年7月):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课题实施方案;举办实验研究课,探索“教案+学案”教学模式;这一阶段成果主要以区校示范课、教学论文、学生实验操作成绩、升学考试成绩、全国物理竞赛成绩等形式表现出来。

⑶总结深化阶段(20**年8月――20**年12月)

四、完成本项目的现有条件

课题申请人具有较高的科学理论素养和较深厚的现代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知识,曾参与我校语文、化学两个课题研究,科研能力较强。

课题组组长明祥均老师曾担任学校教科室工作,参与指导了我校语文课题(已结题)的研究工作,2008参加了自贡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期三年的学习,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课题组成员中邓晓阳、赵永洪两名教师都参加了我区化学科研课题(已结题)的研究工作,邓晓阳老师还参加了自贡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期三年的学习,两人都具有较强的教研能力,有较为丰富的教研经验。

课题组成员立志扎根边远、献身于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学工作,都是工作10年以上、教学一线的有经验的教师,处于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信息丰富,有开展实践研究的空间和时间。所有成员都具有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思想解放、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学校对本课题高度重视,决定在经费、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地支持。

综上所述,完成此课题的实施条件已基本具备。

九洪初中物理课题组

执笔:**

 

第二篇:物理课题高中男女生学习物理的差异开题报告

“高中男女生学习物理的差异”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们:

物理科组《高中男女生学习物理的差异》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有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物理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从经典力学的诞生到现在,物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成绩好的男生多于女生,学习困难的女生多于男生。社会上都说女生的学习成绩不如男生,认为男生贪玩后劲大,女生勤奋成绩差,男生比女生更适合学习物理。在教学过程中确实感觉到男女生在物理学习上的差异,特别是在高中阶段,物理成绩好的女生始终占少数.确实感觉到男女生在物理学习上的差异,特别是在高中阶段,物理成绩好的女生始终占少数。那么,男女生在物理学习上究竟有哪些主要差异呢?如何根据这些差异改进女生的物理学习呢?如何解决女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物理教学教研过程中,应该重视男女生差异,了解男女生学习物理的特点,了解每个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要让每个学生在物理课上有所收益,最重要的莫过于激发大多数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对男生更多的应从问题的质疑、矛盾的解决以及生动有趣的实验来激发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渴求.对女生则一定要注意让她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没有思维障碍,提高女生物理成绩的前提是帮助她们克服心理弱点,鼓励她们“敢问”、“会问”,正确对待成绩的升降,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使她们有一些成功的体验,并逐步培养她们对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在物理学习中,产生明显的差异的主要原因;

①智力上的差异 ②非智力上的差异

(2)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①如何改进女生学习物理的方法

②如何解决女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二、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1、课题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涉及男女生学习物理差异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学习能力差异的研究;

(2)思维能力差异的研究;

(3)探究能力差异的研究;

(4)身心素质差异的研究;

(5)物理实验动手能力差异的研究;

(6)非智力因素差异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目标

(1)跟踪调查高一学生从高一至高二两年,男女生学习成绩的差异情况。

(2)调查现阶段高一男女生学习物理的目的、兴趣等等。

3、课题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把调查问卷送往调查对象处,计划为150人左右,约定期限回收。调查对象为我校高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旨在了解非智力因素在男女生物理学习中的不同影响,摸清男女生在物理学习上的行为倾向和具体的心理指向.

(2)成绩跟踪分析

对高一学生成绩进行跟踪分析,跟踪时间为两年,也就是高一至高二。将男女生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3)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访谈

如解题技巧等。

(4)针对男女生学习差异的情况,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课堂的设计,课外辅导等。

4、课题的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两年,分三个阶段完成,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08.6.—08.8.)

成立课题核心小组,明确课题研究方向,为编制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课题研究方案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08.9.—10.2.)

(1)针对部份男女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情况及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调查报告;

(2)跟踪部分男女学生的学习成绩调查;

(3)搞好总结,及时将我们课题组的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研究的困惑等向学校领导作中期汇报,并积极接受学校领导组指导及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10.3.—10.6.)

    不断调整课题研究的内容,查找研究的问题,展示课题研究成果,接受领导结题鉴定。

三、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1、 阶段性成果

(1)调查报告

(2)论文

2、总成果

研究报告

四、明确课题人员的分工

1、课题组管理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课题人员的分工

孙**:总体负责课题开展的管理工作

林**:具体组织课题的开展

孟*:确定研究的对象,调查问卷的制定及问卷工作的开展

吴**:活动记录

谢**:成绩的跟踪

肖**:访谈工作 数据的核对

五、课题研究的机制保证

    1. 领导高度重视,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2. 资金保障,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我们学校能够为资金担保,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同时我们课题组合理使用;

    3.  组织保障, 我们课题组的规章制度健全,成员分工明确合理,务实勤奋,真抓实干,富有创造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