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动现象的实验报告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系 心理实验报告

似动现象

一、引言

似动现象是指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静止刺激物,以适当的时间间隔先后呈现,观察者会产生刺激物是由一点移动到感觉。似动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早在19xx年,德国心理学家麦克斯.韦德海默最先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开辟了研究似动现象的先河。直到今日,我们所看到的电影的摄制和放映依旧是利用了似动现象的原理。

相继出现的两个刺激的相似性以及刺激具有何种形状,对似动现象的产生和类别有重要的影响。且在相同的条件下,不是所有人都会产生似动知觉,对同一个人来所,也不是每次都能产生的。有人用400个从未经历这一似动现象的学生做实验,发现只有一半的人产生似动知觉,而告诉他们将要看见什么时,就有90%的人产生似动知觉。此结果说明没有这类经验的的人不易产生似动知觉。

总结影响似动现象产生的因素,在客观条件方面主要有刺激呈现的空距、时距、刺激物的强度、形状、数目等;在主观方面主要有个人经验、暗示的作用以及个体差异等,这些因素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本实验目的是揭示似动现象发生的男女差异以及刺激物的形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二、方法

1.被试:6名本科在读学生(其中男3名,女3名),年龄在20-22岁之间,被试身体均健康,尤其眼睛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散光、斜视及弱视等情况。

2.仪器与材料:EP2004型心理实验台及EPT801速示仪、卡片4套、记录纸、笔

3.程序:

①将实验安排在光线明亮,安静的实验室中。

②主试根据屏显设置:联机模式—>似动现象—>学号—>姓名。主试把其中一套卡片分别插入A、B视场,按<确定>键,主机背后绿色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实验开始。

③被试见绿色指示灯后,眼睛靠近观察窗口,观察的同时调节<是(+)>或<否(—)>键,改变闪光频率,直到调动似动明显时,按附机上的<确定>键,每名被试进行四次测验,每次测验的图片都不同。

④主试查看数据,并记录数据。然后选进入测试更换被试,继续进行实验。

三、结果

1

似动现象的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系 心理实验报告

表一:不同性别的被试实验结果

似动现象的实验报告

(HZ)

4.5

4

3.5

3

2.5

2

1.5

1

0.5

被试一被试二被试三被试四被试五被试六

备注:被试一、二、三为女性,被试四、五、六为男性。

表二:不同的实验次数的实验结果(HZ)

似动现象的实验报告

4

3.5

3

2.5

2

1.5

1

0.5

0次次次

第第一二第第四

似动现象的实验报告

①、3名女性被试的总的平均值为3.167HZ,标准差为0.964;3名男性被试总的平均值为2.667HZ,标准差为0.58.因为两总体都是正态分布、两总体方差都未知,用近似Z检验。用此检验方法计算结果为 t=1.47;当自由度为22,并且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查t表得t(0.05)=2.074。1.47<2.074 即p>0.05 ,这意味着在0.05水平上性别差异是显著的,且女性的对似动现象的感知要高于男性。

姓名: 学号: 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系 心理实验报告

②、表二中随着实验次数的不同,呈现U型分布,但临界闪光频率大约分布在2.5HZ—4HZ之间。

四、讨论

①从表一结果可以看出,性别在本实验中95%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女性对似动现象的感知似乎要强于男性。可能是由于女性更细致一点,对细微的变化也能察觉到。但在本实验中没有做到单盲或双盲实验,因此个人经验和暗示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女性被试之前学习过的似动现象的相关知识要高于男性被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结果。还有此实验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制,采用的样本量相对太小,以至于进行差异性检验时不能达到要求的实验人数要30人以上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②从表二可以看出在第二、三次图片呈现时,能观察到似动现象的临界频率最低,所以第二套和第三套是最能引起被试产生似动知觉的。第二套是能看到蝙蝠飞动的情况,最贴近生活。第三套是最简单的图形,一个90度角的转动。而第一次所要的临界频率最高。而第一套的图形的似动范围超出了刺激所在的平面,行成了空间运动。实验结果的差异除了图形的不同外,还有由于实验开始的频率都是从10HZ开始,一般会要求被试先降低频率来达到看到似动现象,在第一次时被试易产生期待效应,因为减的已经不耐烦了,希望转折快点到来,一旦看到一点点希望,就会认定那就是所需要的结果。第四次时实验的临界频率回升也可能是由于疲劳效应要强于练习效应。

③影响本次实验结果的最可能因素是每个人对出现似动现象的临界点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只能通过告诉被试觉得是那个临界点了的时候,通过再增加(或减少)频率,然后减少(或增加)频率来确定。

五、结论

①在本实验中,对似动现象的感知有有明显的性别,女性要强于男性。可能是由于女性天生对男性更能觉察到细微的变化,但不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②简单、形象比无意义、复杂的图片更容易被被试感知到似动知觉。似动现象的发生与个人经验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张厚粲 徐建平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2009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37-240

杨伯民 心理实验纲要 1989 北京大学出版社 231-236

朱滢 实验心理学 2000 北京大学出版社 247-248

附录:(原始数据)

姓名: 学号: 3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系 心理实验报告

次数 被试 第一次 第二次 被试一(女) 3.5HZ 2.3HZ 被试二(女) 4.1HZ 2.8HZ 被试三(女) 5.6HZ 3.0HZ 被试四(男) 2.2HZ 1.8HZ 被试五(男) 2.8HZ 2.9HZ 被试六(男)

3.5HZ

2.4HZ

图案

次数

A 第一次 ︿ 第二次

M 第三次

_ 第四次

<->

姓名: 第三次 2.1HZ 2.5HZ 3.7HZ 1.8HZ 3.1HZ 2.4HZ

B

=口= ︱ >-<

学号: 第四次 2.6HZ 2.7HZ 3.1HZ 2.8HZ 2.7HZ 3.6HZ

4

 

第二篇:测定时空条件对似动现象的影响[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测定时空条件对似动现象的影响

张信哲(学号: 2009990099)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要:本实验采用心理实验系统(PES)测定了12名被试在12种时距和3种空距条件下产生似动现象的情况。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呈现的光点强度下,先后呈现的两亮点产生似动现象的最优空距为2cm,最优时距为10ms 或60ms。

关键词:似动现象  时距  空距

1引言

运动知觉是对空间中的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而似动现象是运动知觉现象的一种,属于运动错觉。它是空间中不同位置的静止且不连续的刺激相继呈现,却被知觉为一个刺激在空间连续运动的现象,电影就是利用这种现象使观众产生连续运动的知觉的。似动现象的实验室研究,多半是关于其产生的客观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对它的解释还处于假设的阶段,目前能确定的是,似动现象发生在较高的信息加工水平,它是动觉信息同刺激位置信息整合在一起的结果。

影响似动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客观条件方面有刺激物呈现的空距、时距,刺激物的强度、形状、数目等,主观条件方面有个人经验、暗示、个体差异等,其中,刺激的数目越多越容易产生似动现象。由于产生似动的最适宜的时距和空距依赖刺激的形状、强度而变化,所以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产生似动的最优时距、空距不同。如K.Marbe所得的最优时距为0.2s,最优空距为4.5°;M. Wertheimer得到的最优时距为60ms;叶绚等得到的最优空距为2cm;北大杨博民等得到的产生似动的最优空距为2 cm,最优时距为200ms。

本实验将通过测定12名被试对黑色屏幕上呈现红色光点时产生似动现象的情况,来确定在本实验中呈现的光点强度下最优时距和空矩。

2方法

2.1 被试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本科生12名,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或色弱。

2.2 仪器和材料

心理实验软件系统(PES,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实验心理学教研室研制);电子计算机6台;呈现的刺激为黑色屏幕上的红色小圆点,直径为0.5cm。

2.3 实验设计

该实验是一个3×12的组内设计。自变量有2个,一是刺激呈现的空距,有3个水平:2cm、5cm、8cm;二是刺激呈现的时距,有12个水平:5ms、10ms、20ms、60ms、100ms、150ms、200ms、250ms、300ms、350ms、400ms和500ms。因变量为被试对于在不同位置先后出现的两刺激知觉的结果,有3个水平:同时呈现、似动和先后呈现。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有:①红色圆点的大小、强度恒定,数目为2;②两点水平呈现在屏幕中央;③先呈现屏幕左边的刺激,后呈现右边的刺激,每个刺激呈现60ms;④空距一定时,每个时距从5ms开始,依次增加至500ms,再从500ms依次减小至5ms,所以空距一定时每个时距下被试判断两次;⑤12名被试分为1-6组,空距的呈现顺序予以平衡:1-2组,2cm、5cm、8cm;3-4组,5cm、8cm、2cm;5-6组,8cm、2cm、5cm;⑥实验室的环境(光线等);⑦预先告知被试什么是似动现象。

2.4 实验程序

①让被试坐在计算机屏幕前,开启计算机,进入实验“似动现象”。根据事先的分组选择实验的顺序后按回车键开始实验。

②屏幕上显示如下指示语:“在适当时间间隔下,有着一定距离的两个静止刺激物(亮点)先后出现,会使观察者产生只有一个刺激物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现象。下面屏幕上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呈现两个红点。如果你认为它们是同时呈现的,请按红键;如果你认为它们是运动的,请按黄键;如果你认为它们是先后呈现的,请按绿键。看明白以上这段话后,请按回车键继续实验。”然后屏幕按照选定的顺序呈现刺激,准备时间为1000ms,刺激呈现时间为60ms,同一空间间距下,每个时距从5ms开始,依次增加至500ms,再从500ms依次减小至5ms,共判断24次,刺激间隔时间为800ms,不同任务间隔时间为2000ms。

③换下一名被试,重复上述实验。

④记录全班被试的结果。

3 结果

3.1 计算被试在各种时空条件下感到两亮点是同时、似动和先后的平均次数百分数,见表1。

3.2 用直线内插法求出不同时空距离条件下的似动阈限值(ms)的范围(从“同时”到“动”为下限,从“动”到“先后”为上限),见表2。

3.3 由表1可以看到,在12种时距条件下,空距为2cm时产生似动现象的次数的平均百分比(34%)大于5cm(27%)和8cm(26%)时产生的次数百分比;而在3种空距条件下,两光点时距为10cm和60cm时似动现象的百分比的均数最大(62.5%)。

所以,在本实验呈现的光点强度下,先后呈现的两亮点产生似动现象的最优空距为2cm,最优时距为10ms和60ms。

3.4 以时距为横坐标,似动次数%为纵坐标,3种空距为参数,画3条曲线图,见图1。

4讨论

4.1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本实验呈现的刺激强度下,先后呈现两红色两点,产生似动现象的最优空距为2cm,最优时距为10cm和60cm。空距一定时,时距与10-60cm差异越大时,产生似动次数越少;时距一定时,空距越大似动现象越难产生。当刺激的强度、形状一定的情况下,当缩短时距时,只有减小空距才能产生似动。

4.2 由图1可看出,在时距小于60ms时,2cm空距产生的似动现象并不总是最多,这可能是因为似动现象通常受到暗示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另外,从实验结果还可以看出,被试间的差异是比较大的,由于实验前告知了被试什么是似动,所以对于受暗示性较强的被试,容易产生似动;暗示性较差的被试,则不容易产生似动,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产生似动效应,因而实验结果受被试的主观的影响较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