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总提纲

第七章 知觉实验

第一节 知觉的基本问题

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从到达我们感受器官的刺激中抽取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当前刺激信息、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体主动和富有选择性的认知建构过程。

二、知觉的争论:

直接知觉:Gibson的刺激物说,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间接知觉:Gregory的假设检验说,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知觉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自下而上过程:知觉是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成分开始,逐渐上升到较高级、综合的水平。

自上而下过程:认为较高级的、整体的和抽象的水平影响低级的操作和运行。

直接知觉的实验支持:

实验逻辑:如果在排除过去经验的情况下,被试的实验结果和未排除时一样,那么即可证明知觉无需以往经验的支持。

Gibson的视崖实验

间接知觉的实验支持:

实验逻辑:创造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互矛盾的情境,来分离只有经验信息参与或只有刺激信息独立作用时两种不同的知觉。

知觉定势、不可能图形、视错觉、主观轮廓

其它的实验研究:Warren的音素恢复实验。

当给被试听下述句子时,句子中星形位置的音素被一个持续120ms的纯音取代,在全部20名被试中只有一人听到了该纯音,且不能指出该纯音的位置,而其他所有被试都没有发现字母的缺失。研究者让被试听不同的句子,材料如下: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ax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sho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orang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table.

结果发现:听第一个句子被试倾向于将缺失字母的词听成wheel第二、三、四个分别是heel,peel和meal。

第二节 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

一、图形和背景知觉。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组织理论。

三、形状知觉的拓扑学研究。

视觉系统对拓扑差异的敏感性

陈霖关于验证知觉拓扑结构的实验

封闭性和图形结构的优势效应

Olson和Attneave支持特征检测理论的实验

陈霖关于图形结构优势效应的实验

四、知觉加工中的优势效应

整体优势效应

字词优势效应,识别字词中的一个字母要优于识别单个字母或非字词中的字母。

客体优势效应,当目标线段镶嵌在某种内容结构中时,比目标线段单独呈现时被检测的准确性高。

五、影响形状知觉的时间因素

掩蔽:在视觉掩蔽中,对目标刺激物的知觉会受到同时或在时间上接近的掩蔽刺激的影响而变得模糊。

后效:一种刺激作用之后对随后心理活动的影响。

图形后效、形状后效、关联后效

第三节 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

一、经验和知觉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对物体刺激变化而保持稳定知觉的现象称为知觉恒常性。

布伦斯维克比率:

BR=(R-S)/(A-S)

BR :布伦斯维克比率(以百分数表示);A:物体的实际大小;S:按照视角计算的物体映像大小;R:被试知觉到的物体大小(被试对大小判断的结果)

邵勒斯比率

TR =(lgR-lgS)/(lgA-lgS)

二、大小恒常性

Holway-Boring实验

三、形状恒常性

第四节 运动知觉和空间知觉的实验研究

一、运动知觉

(一)真动知觉

1、涵义:物体以超过知觉阈限的速度在空间移动,反映到视网膜上,便产生了真动知觉。

2、运动知觉阈限

(二)似动现象

1、涵义:我们对实际上没有空间位移的物体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是一种对静止物体产生的运动错觉。

2、常见的似动现象

α-运动、β-运动

3、影响似动知觉的主要因素Korte law

φ:最适似动      s:两个刺激的空间距离  i:明度(刺激强度) g:时间间隔

如果三个变量中一个变量的值发生变化,那么只要在其余两个变量中给予适当的补偿变化,其似动知觉可以保持不变。

(三)诱动现象

1、涵义 观察者与客体的相对空间关系的改变,或者两个以上的彼此空间关系的变化,就可以引起诱动现象。

2、  常见的诱动现象:自动现象;站台错觉

(四)运动后效

含义:在注视向下(左)运动的物体一定时间后,如果再观察静止的物体,该物体看起来向上(右)运动。

二、空间知觉

(一)生理调节线索(肌肉线索)

1.眼睛的调节 ——眼睛肌肉紧张度变化传递给大脑的信号。

2.双眼视轴辐合——两眼注视物体时辐合的角度不同。

(二)单眼线索(物理线索)

1.遮挡

2.阴影

3.直线透视

4.单眼运动视差

5.纹理梯度

(三)双眼线索

网膜相应点:当人们的两只眼睛注视某一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便处在两只眼睛焦点和网膜影像点连线的延长线上,这时,两眼网膜影像点恰好为对应点,这便产生了单一视像。相应点是两个视网膜上对应的各点,每一对相应点在视网膜上都与中央窝同一距离同一方向。

视野单向区:双眼注视一物体,辐合角不变,所有被知觉为单一视像的点就构成通过两眼焦点的圆,处在这个圆周上的各个点被看成是单一的视像,这个圆就为视野单向区,又被称为维叶斯—缪勒圆。

复视:当双眼注视某一物体时,其他不在视野单向区上物体都不能产生单一视像,既被看成双像,这就是复视。视夹角比辐合角小,产生非交叉复视;视夹角比辐合角大,产生交叉复视。

潘弄融合区:潘弄发现当某一刺激在双眼网膜成像的位置虽不对应,但如果相互偏离未超出某一范围限度时,仍可形成单像,这一范围被称为潘弄融合区。

双眼竞争 :如果投射到双眼的视像差异较大,不可能融合,则会产生双眼竞争 。

2、深度视锐

含义:能够辨别两个处于不同距离上物体之间距离的能力。

设P、Q为仪器上的两个立柱,与观察者的距离分别为y和y-x,a为目间距,深度视锐用象差表示,象差角n定义为对近物体的辐合角C1减去对远物体的辐合角C2:

第五节 知觉与觉察实验

一、盲视实验

实验设计:要求患者对盲区的光斑是否存在及其位置做迫选测验或猜测线条的方向。

结果发现:患者在盲区的定位、觉察和目标方位的猜测都比随机猜测的结果好得多,甚至,盲区的视觉活动表现得和正常视野一样好。

二、无觉察知觉的测定

(一)Stroop启动实验

1、启动效应: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相关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的效应,称为启动效应。

2、Stroop启动实验

Stroop效应实验范式

Stroop启动实验:实验中,先呈现一个启动词,马上再呈现一个色块,要求被试迅速报告色块的颜色。如果启动词产生了Stroop效应,那么与中性词相比(如”房子”),色块颜色和单词意思一致的情况下,报告速度会快些;不一致时,报告会慢些。

Marcel启动实验

实验设计:

呈现启动词和色块

被试对启动词的觉察由启动词与掩蔽之间间隔时间决定。

在觉察条件下,这一间隔为400毫秒。

在无觉察条件下,启动词与隐蔽刺激之间的间隔很短,这一间隔因人而异,即启动词—掩蔽间隔必须使得被试对启动词的觉察率低于60% .

刺激材料包括四种颜色的色块(红、黄、蓝、绿);四个颜色启动词(”红”、”黄”、”蓝”、”绿”);三个中性词(”牛”、”类”、”水”)。

实验结果:在觉察和无觉察条件下,都出现Stroop启动效应。

(二)实验性分离:又称任务分离,是指用不同的测验任务来揭示同一自变量的不同作用的方法。

Cheesman和Merikle实验性分离实验

实验设计:

频率效应:随着实验中单词意义和墨水颜色一致的试验出现频率的提高,对一致试验的反应时会缩短,对不一致试验的反应时会延长。

实验假设:频率效应依赖于启动词是否被觉察。当启动词的呈现低于觉察阈限时,就不能被有意识觉察,频率效应也就不存在了。

使用了两种一致试验的出现频率(1/3或2/3)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只有在启动词被觉察时,频率效应才存在。

三、无觉察知觉的实验逻辑

(一)分离假设

1、经典分离假设:直接测量对意识加工具有完全的敏感性,间接测验对无意识加工具有完全的敏感性,在间接测验的成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直接测验的成绩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转变为完全随机水平的点便为意识觉察阈限的临界点。

Marcel分离实验

实验设计:

要求被试对单词(如doctor或bread)或字符串(tocdor,dreab)进行分类,结果当单词doctor的后面紧接一个语义相关的单词(如nurse)时,分类速度比后面紧跟一个语义无关的单词(如butter)时快。

实验结果:增加刺激呈现条件的难度后发现,即使被试根本不能辨别单词是否呈现,启动效应仍然存在。

分析:间接测验为语义启动中的反应时测量;直接测验为被试对语义相关单词或语义无关单词的知觉辨认

2、相对敏感性假设: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都同等程度地对意识知识敏感,而当对某一特定的刺激维度,间接测验表现比直接测验更敏感时,就能发现无意识加工的存在。

Wilson和Zajonc分离实验

实验设计:

向被试呈现10个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每个图形以1秒的间隔呈现5次,图形呈现的时间控制在被试阈限以下,因此所有的被试都报告没有看到任何图形。

实验采用偏好测验和再认测验。

实验结果:偏好测验中:被试的选择中有60%都指向先前呈现过的图形。

再认测验中:被试的成绩完全处于随机水平(50%)

分析:直接测验为再认测验;

而间接测验为偏好测验。

(二)主观阈限和客观阈限假设

主观阈限:即被试”声称”不能觉察知觉信息而能进行判别反应的水平;

客观阈限:即被试的判别为完全随机操作的水平。

Cheesman和Merikle实验

实验设计:呈现启动词和掩蔽刺激,在迫选程序中 ,要求被试报告看到了什么颜色单词,迫选是四择一的;改变启动词与掩蔽刺激之间的间隔,使对启动词的迫选的觉察率分别为25%、55%和90% 。

实验结果:55%和90%觉察率下得到Stroop启动效应;

觉察率为25%下,Stroop启动效应不存在。

第八章 注意实验

第一节 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一)理论内容:

Broadbent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则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某种过滤器来对之加以调节,选择其中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信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而其他信息则不让通过。这种过滤器体现着注意的选择功能。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为“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因为这种过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因而,Welford(1959)称之为“单通道模型”。

(二)双耳分听实验

Broadbent的双耳分听实验:

实验设计:他向被试的右耳呈现3个数字,同时向左耳则呈现另外3个数字,如:右耳:4,9,3左耳:6,2,7呈现的速度为每秒2个数字。然后,要求被试再现。

实验结果:被试可用两种方式再现:

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息,准确率为65%;

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对地再现,准确率为20% 。

Cherry应用追随程序所做的双耳分听实验:

实验设计:通过耳麦给被试两耳同时放音,在放音的过程中要求被试复述事先规定的某只耳朵听到的声音。利用这种复述技术使被试只注意一只耳朵的信息(该耳朵叫追随耳)。而另一只耳朵就叫非追随耳。

实验结果发现:对于追随耳的信息,被试能够很好的复述;而对于非追随耳的信息,被试的回忆效果很差。这个实验还表明,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在人们选择信息时是有用的。 

二、衰减模型

(一)理论内容:

注意是以多通道方式工作,每个通道的信息得到加工程度是不一样的,非追随耳信号受到衰减。衰减模型引入阈限概念进入高级分析水平。

(二)实验支持:

Gray和Wedderburn的对过滤器模型的反证双听实验:

实验设计:通过耳麦给被试两耳同时放音,每只耳朵所接受的刺激信息是不一样的。

实验结果 :被试在这样的实验中不是以耳朵(通道)来再现,而是会根据材料的特点重现刺激信息,如6、2、9;DEAR AUNT JANE。

Treisman 双听追随实验:

材料:右耳(追随耳)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左耳(非追随耳):Knowledge of on a hill

结果:被试的再现多为“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而且声称这是从一只耳朵听来的。

三、反应选择模型

(一)理论内容:

基本假定: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知觉加工,并加以识别。而注意选择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即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的重要性。

(二)实验支持:

Hardwick 追随靶子词实验:

实验设计:在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一些刺激,其中包括一些靶子词。这些靶子词呈现在右耳或左耳的数量相同,但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要求被试不管右耳还是左耳听到靶子词,都要作出分别的反应。

实验结果: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达59%~68%。双耳的反应率很接近。

Shiffrin 辅音识别实验

实验设计:在白噪音背景上识别一个特定的辅音。让被试指出是否听到了某个特定的辅音。

实验条件:⑴用双耳听,同时注意双耳;⑵只用左耳听,只注意左耳;⑶只用右耳听,只注意右耳。

实验结果:三种条件下,对特定的辅音的识别率没有显著差异。

四、知觉选择模型与反应选择模型比较

(一)理论比较:对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

(二)实验证明:

Treisman追随靶子词实验:

实验设计:在同时呈现刺激中,一个特定的靶词
要求:⑴追随耳:追随实验材料,并对靶词按键反应;⑵非追随耳:对靶词按键反应。
记录:双耳对靶词的反应次数和正确率。

实验假设:若追随耳能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而非追随耳听不到并不能做出反应,则支持过滤器模型;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都可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但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应多于非追随耳,则支持衰减模型;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都可听到靶子词并做出反应,并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接近,则支持反应选择模型。

实验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是86%,而非追随耳的反应率是8%。这一实验结果有利于衰减模型,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Teisman和Riley 的修正实验:

实验设计:在新的实验中,要求被试当从追随耳中听到靶子词后,不要对其进行复述,使两耳在接受靶子词的条件上一致,其他安排与前一实验相同。

实验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76%,而非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33%。此结果仍然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第二节 注意的资源限制理论及实验

一、理论内容:

(一) Kahneman的注意分配模型

模型假定,人们在完成作业时,注意是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或资源。人在活动中可以得到的资源和唤醒是连结在一起的,其唤醒水平受情绪、药物、肌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能量通过一个分配方案被分配到不同的可能活动之中,最后形成各种反应。

资源分配方案受到多个因素制约:a.唤醒因素可利用的能量b.对完成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c.临时性意向(当前意愿)d.个人的长期意向

(二)Norman和Borow的两类过程:

资源有限过程:若某作业因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而不能有效地完成。但一旦能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作业就能顺利地进行;

材料有限过程:若某作业因受到其质量低劣或记忆信息不适当的限制,当时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该作业操作水平;

双作业操作的互补原则: 在进行双作业操作过程中,如果一个作业的操作所需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作业操作可得到的资源相应地减少多少。

二、实验支持:

Johnston & Heinz 追随靶子词双听实验:

实验设计:靶子词与非靶子词的呈现:⑴低感觉可辨度:男声、男声;⑵高感觉可辨度:靶子词为男声,非靶子词为女声。非靶子词:⑴低语义可辨度:与靶子词同属某个范畴;⑵高语义可辨度:与靶子词分属不同的范畴。要求:追随靶子词(不固定在哪个耳朵出现),回忆呈现的非靶子词。

实验结果:感觉可辨度的主效应显著:非靶子词的回忆数量,在低感觉可辨度下的高于高感觉可辨度下的。

Johnson & Wilson 追随实验:

实验设计:设置了追随耳程序和追随靶子程序。

①靶子词:双义词,如:sock(短袜、痛击)事先规定范畴。

②非靶词:(与靶关系)A.适宜的,如“臭的”;B.不适宜的,如“打击”。;C.中性,如“星期二”。

③靶词呈现方式:A.不固定呈现给哪一只耳朵(注意的分配性)B.只呈现左耳,让被试追随左耳(注意的集中性)。

程序:给被试双耳同时呈现各一个字词,被试的任务是检测事先规定的某一范畴的字词。

实验结果:①分配条件:适宜非靶促进对靶的检测;不适宜非靶有损于对靶的检测。

②集中条件:检测率高于分配条件,非靶类型对靶子词的检测不起作用。

正、负启动实验依据:

实验条件:启动显示中只有一个分心物,且该分心物在随后的探测显示中作为目标;启动显示中有2个分心物,且其中一个分心物在随后的探测显示中作为目标;启动显示中有4个分心物,且其中一个分心物在随后的探测显示中作为目标;控制条件:即启动显示中的目标和分心物和随后的探测显示中的目标和分心物均无关系。

四种实验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和三种条件下的负启动量

第三节 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

一、Schneider和Shiffrin的两种加工过程理论

(一)理论内容:

控制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由于这种加工受人的意识控制,所以称为控制加工。

自动加工:是不需要应用注意,无一定的容量限制,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并且一旦形成就难于改变。

(二)实验支持:

自动加工与练习有密切关系 Shiffrin和Schneider视觉搜索实验

实验设计:在该实验中要求被试在一系列字母中搜寻目标字母,而目标字母数从1~6个随机变化;因变量为反应时间。

实验结果:未练习时出现搜索目标物的数量效应;练习后此效应消失。

Shiffrin和Schneider的记忆扫描实验:

实验设计:在实验中,先让被试识记1~4个项目,然后再视觉呈现再认项目1~4个,要求被试判定在再认项目中是否有以前识记过的项目,“有”按yes键;“无”按no键。在实验中,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设置两种条件:不同范畴条件:{从数字(字母)中发现是否有字母(数字)};相同范畴条件:{从数字(字母)中发现是否有数字(字母)}

实验结果:1在相同范畴条件下,当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均为1个时,要达到80%的正确反应率,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需120ms;而当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均为4个时,要达到70%的正确反应率,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需800ms。2在不同范畴条件下,不论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数量多少,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只需80ms,就可达到80%以上的正确反应率。

二、特征整合论

(一)理论内容:

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成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前注意阶段是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无需注意,而在整合阶段,通过集中注意将诸特征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

(二)实验支持:

Treisman视觉搜索实验:

实验设计:视觉呈现1-30个不同颜色字母,要求搜索一个特定客体靶子(绿色字母)
特征靶子(蓝色字母或字母s),记录被试反应时间。

实验结果: ①靶为客体,项目数增多,反应时间也相应增多。② 靶为特征,项目数无实际影响。

Treisman非对称性搜索实验:

实验设计:向被试呈现一些刺激卡,所有的刺激分(a)、(b)两类,在(a)类中靶子是0,干扰项是Q;而在(b)类中靶子是Q,干扰项是0。在所有的刺激卡中靶子只有一个或无,而干扰项则可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不同的数目。靶子和干扰项在画面上的位置每次都是不同的。在每次试验前,告之被试何为靶子,然后用速示器呈现。要求被试按键作出“有”或“无”的反应。

实验结果:在(b)类刺激卡中搜索Q要显著地快于在(a)卡中搜索0。

Treisman 错觉性结合实验:

实验设计:快速呈现刺激卡:第一作业,2个数字;第二作业,3个不同颜色的字母。

指导语:只注意两侧的数字。要求:先报告数字,再报告字母及其颜色位置

实验结果:第一作业,正确率达到90%以上,第二作业,正确率为52%。两类错误:特征错误:刺激卡没有的颜色或字母;结合错误:不在正确位置上。

第四节 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一、启动实验方法

(一)含义:

相对于起抑制作用而言,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应被称为正启动效应或促进性启动效应;起抑制作用的启动效应则被称为负启动效应或抑制性启动效应。

(二)实验:

正启动效应实验研究。

Meyer(1971)词汇判定实验:

实验设计:向被试呈现一串字母,要求被试判断是否是英语单词。字母串是成对呈现的,字母串是各式各样的,其中有英语单词,也有无意义字符串,成对呈现的两个单词间意义联系也不同,其中有语义联系的如“nurse- doctor”,也有无语义联系的如“bread-doctor”

实验结果:在“nurse- doctor”中判定“doctor”是单词的反应时比在“bread- doctor”中判定的反应时更短。

金志成等跨感觉道启动实验:

实验设计:以视觉呈现汉字为启动显示,以双耳同时分听不同汉字为探测显示。在双耳同时分听到的汉字中,有一个汉字与启动呈现的汉字有关(同义词、反义词和同类词),另一个则与启动显示的汉字无关,要求被试报告所听到的汉字。例如:呈现“钟”作为启动刺激42毫秒后,左耳听到“表”,右耳听到“树”。

实验结果:被试报告听到的字与视觉启动字有关的占68.5%。

负启动效应实验研究。

Tipper & Cranston负启动实验:

向被试呈现用红、绿墨水书写的两个部分重叠的英文字母,红字母为目标字母,即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读出字母;绿字母为分心字母,要求被试不理会它。并且设置3种条件:控制条件:即每次试验中目标字母和分心字母都是不同的;分心字母启动条件:即在启动显示中的分心字母将作为探测显示中的目标字母;重复分心字母条件:即分心字母在各试验中保持不变。结果:分心字母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最长,并且与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

Tipper(1985)扩散抑制实验:

向被试呈现两个上下放置的普通物体的线条画,一个是绿色的(分心物),另一个是红色的(目标物),当探测显示中的目标是与启动显示中的分心物有语义联系的其他物体时,如启动显示中的分心物是“狗”,而探测显示中目标是“猫”,对“猫”的反应时会延长。

第五节 注意的返回抑制及其实验研究

一、含义:

在空间某一位置呈现一线索,一定时间之后(一般为自线索呈现后约300ms),对再次出现在该线索化位置刺激的反应比出现在非线索化位置刺激的反应慢,这与线索在出现初期(约100ms内)引起的易化作用相反。 Posner& Cohen称这种现象为“返回抑制”。

二、实验研究

Posner& Cohen的实验

在实验中要求被试眼睛盯住中间小框,首先,某一周边小框变亮(线索化)其次,间隔一段时间后中间小框变亮(将注意从第一次线索化位置引开)最后,在某一周边小框(线索化小框或非线索化小框)出现靶子。靶子出现后要求被试尽快作出按键反应。

结果发现:当第一次线索出现到靶子出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约100毫秒以内时,对出现在线索化位置靶子的反应时小于出现在非线索化位置靶子的反应时,即易化作用;当时间间隔达到200-300毫秒时,易化作用被抑制作用所取代,即在线索位置靶子的反应时长于在非线索位置靶子的反应时。

第六节 注意研究的实验范式

一、              追随范式

二、              线索化范式:用刺激或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作比较。其实,提示就是对注意指向的引导。

n  作用:研究注意指向被提示信息的过程;比较对被注意到的刺激和对未被注意到的刺激在加工过程上的差别。

三、视觉搜索范式:基本原理:要求被试寻找一个或多个混杂在非目标刺激中的目标刺激,实验时这些刺激可以同时呈现,也可以相继呈现。

n  作用:研究注意如何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研究注意如何在不同的感觉通道之间转移。

四、双侧任务范式:在双侧任务中,要求被试报告呈现于画面中央的字母而忽略呈现于目标两侧的字母(即要求被试注意中央的字母)。

五、正负启动实验范式

六、双任务范式:基本方法是: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而且规定了他们对每个任务的投入程度。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

七、注意瞬脱范式:基本原理:在一些列快速呈现的刺激中,如果在第一个靶刺激(T1)出现之后的200-600ms之内呈现第二个靶刺激(T2),我们探测第二个靶刺激的能力会降低。

八、认知神经科学实验范式

第九章 记忆实验

第一节 记忆的传统研究

一、艾宾浩斯和节省法实验

?          1、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

?          2、发明了节省法测量记忆效果

?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二、巴特利特和再现实验

?          1、将图式理论引入记忆心理学:

?              图式理论:图式是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过程,人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将新的事物纳入自己的图式中,并不断地对已有的图式进行重建。

?              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认为人对既往事件的记忆不只是简单的保存和再现,而是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的心理重建。

?          2、以故事为材料的记忆实验—重复再生法

?          在系列再生过程中人们记忆的变化存在以下几种趋势:

?          (1)精心组织(2)简单化(3)命名。(4)细节的保存。

?          3、以图画为材料的记忆实验—系列再生法

三、艾宾浩斯和巴特利特实验的比较

第二节 记忆模型及其实验研究

一、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

?          强调记忆作为不同的结构而存在,每一结构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感觉存储、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作为3种不同的记忆结构,在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容量和遗忘快慢等方面是不同的。

(一)感觉记忆和部分报告法研究

?          全部报告法

?          部分报告法

(二)短时记忆及实验研究

?          1、短时记忆容量与记忆广度法

?          2、短时记忆的编码实验

Conrad语音类似性对回忆效果影响的实验:

?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视觉呈现刺激,第二个阶段为在白噪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实验所用的刺激为6个字母组成的字母序列,其中有些字母的发音相似。如C和V。刺激字母呈现后,要求被试按原来的顺序回忆字母。通过比较原序列与被试回忆序列,统计出被试的回忆错误,得出上两个统计表。由表中可以看,字母发音越接近,被试的回忆错误越大。

Posner实验

?          3、短时记忆的提取实验  Sternberg实验

?          实验设计:他给被试用视觉或听觉呈现一系列数字或字母,然后被试按一个电钮,就有一个数字或字母出现。这个数字或字母叫做检验的项目。被试的任务就是确认在原来呈现的项目中有无这个检验的项目。被试的反应也是通过按电钮实现的。要求被试反应得又快又准。

?          实验假设:

?          关于平行扫描和系列扫描的假设:

?         

?          关于从头至尾扫描和自我停止扫描的假设:

?         

?          实验结果:

?          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是通过系列扫描以从头至尾扫描方式来实现的。

?          4、短时记忆遗忘实验  Waugh和Norman(1965)实验

?          实验程序: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数字,最后一个数字呈现时伴随一个纯音,最后一个数字称为探测数字。被试一旦听到纯音,就要把这个探测数字前面出现位置的后边一个数字回忆出来。比如3917465218736528*,则探测数字是8,就要求被试把前面出现的8后面的数字7报告出来。从7开始到最后一个数字,称为间隔数字,也称干扰数字(36528),呈现这些间隔数字所用的时间为间隔时间。根据消退说:保持的信息将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根据干扰说:保持的信息将随着间隔数字的增加而减少。因此,研究者通过系统控制间隔时间和间隔数字而把消退和干扰区分开。研究者采用了两种呈现方式:快速呈现为4个/s,慢速呈现为1个/s。

?         

?          5、区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证据——自由回忆法  系列位置效应分离研究

?          自由回忆不要求被试恪守刺激呈现的序列顺序,允许随意提取记忆项目。

?          研究假设:近因效应来自短时记忆,而首因效应和渐近线则来自长时记忆。

?          实验证实: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以及心理状态都对首因效应与渐进线有显著作用,但不影响近因效应。系列单词呈现完毕后的干扰活动影响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因效应与渐近线。

(三)长时记忆及其研究方法

1、回忆类实验

?          ⑴系列回忆

向被试反复呈现系列刺激材料,直到被试能够准确无误地将它们再生出来。

效果通过被试正确回忆出的每个系列位置上的项目数量或错误的数量来进行测量。

?          ⑵对偶联合回忆

预期法  第一步先单独显示刺激项目,要被试者努力预想对应的反应项目;第二步将刺激项目和反应项目成对呈现。刺激材料全部呈现完毕后,实验者改变顺序做第二轮;每出现一次刺激项目就要求被试者尝试报告反应项目,不管被试者能不能报告,间隔一过就同时呈现刺激项目和相对应的反应项目作为强化或反强化,如此,一轮一轮做到被试全部记住为止。

检验法  程序不同于预期法的是,被试者先学习材料的所有刺激和对应的反应项目。

对偶联合回忆法应注意的控制变量:学习材料的意义  词的具体性  刺激物的相似性

?          2、再认法

⑴是/否再认测验  测验中向被试呈现其学习或识记过的材料,并在其中混杂一些新的但与所学习过的材料相似的项目,让被试根据他们是否学习过来判断,并以”是”或”否”作出反应。

⑵迫选再认测验  在测验中呈现给被试多种选择,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测验时要求被试选出正确的答案。

二、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型

?          信息进入加工系统后,要经历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加工,从表层的感觉分析(物理特征分析),到较深的、复杂的语义分析(刺激的意义、语义分析)。记忆痕迹实际上是与不同的信息加工深度相联系,记忆痕迹深浅不同,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也不同,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

?          Craik&Tulving不随意学习实验:

?          实验设计:被试分成三组,分别针对呈现的20个单词回答不同的问题:

?          第一组:回答该词是大写还是小写;

?          第二组:回答是否与某词押韵;

?          第三组:回答该词能否填入某某句子中。

?          完成这些任务后,突然宣布对所有被试进行再认测验。

?          实验结果:对刺激材料的加工水平越深,反应的潜伏期越长,随后进行单词再认的成绩也越好。

第三节 工作记忆及其实验研究

一、 Baddeley和Hitch的工作记忆模型

?          工作记忆的概念最初由Baddeley和Hitch在分析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中的短时记忆的基础上于1974年提出, 认为它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该模型认为工作记忆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视觉空间模板、语音回路和中央执行系统。其中,视觉空间模板主要处理视觉空间信息,它包含两个元素:视觉元素(与颜色、形状有关)和空间元素(与位置有关);语音回路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的储存与控制。该子系统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语音储存,另一部分是发音控制加工;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模型的核心,它是一个能量有限的系统,负责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长时记忆的联系,也负责注意资源的协调和策略的选择与计划。

二、工作记忆广度的测量  Daneman和Carpenter的测量方法

三、语音回路的实验研究  发音抑制实验:发音抑制指在实验任务中,强制被试大声重复与任务无关的语音时,这个语音信息会进入语音存储系统,从而导致发音控制加工失去作用,就是说抑制了被试对正常语句的发音。

四、视空间模板的实验研究  轨迹追踪任务实验:轨迹追踪任务是指在在追视盘上操作的一种矩阵任务,被试要让一根针和一个运动着的亮点保持接触,这个亮点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圈,可以改变旋转的速度以调整追踪的难度,操作的成绩就是看接触目标点的时间比率。

五、中央执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注意与抑制功能  Stroop任务实验

协调功能  双任务操作实验

监控(刷新)功能  流动记忆任务实验:流动记忆任务,要求被试观察长度不固定的辅音字母串,然后系列回忆最近的一定数目的一串字母,随着新进来的信息登记在记忆中,被试要主动扔掉一些信息。因此,整个信息加工要求灵活性,而转换注意在不断进行。

转换策略功能  随机生成任务实验:随机生成任务:要求被试想象在他们面前放着一顶帽子,帽子里有全部的26个字母,他们要想象随机从中拿出一个字母然后把这个字母念出来,这样重复进行,并要求被试保持每秒钟生成一个字母的速率,被试要生成一个尽可能随机的字母串,最后根据生成字母串的随机程度来评价被试的操作。随机程度是以被试所生成的100个字母中包含的单个字母的平均重复次数、字母组合的重复次数以及固定字母搭配的出现次数来衡量的。

第四节 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

一、内隐记忆的概念及提出

?          内隐记忆:

?          被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它可以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并且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被试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

?          提出:

?          启动效应的研究

?          遗忘症的研究  Weiskrantz&Warrington关于遗忘症的系列研究

二、内隐记忆的实验方法

(一)任务分离的逻辑与方法

逻辑:假设完成不同的测验任务所需提取的信息是不同的,因而参与的心理加工过程也不相同,这样,用不同的测验任务便可以揭示不同的心理机能。如果同一自变量使不同测验任务有不一致或类似的结果,就可以据此推测完成这些不同测验任务的心理状态和过程之间存在差异或类似。

方法:1.直接测验:回忆、再认

2.间接测验:补笔测验  知觉辨认

(二)加工分离的逻辑与方法

逻辑:设定两种测试条件:意识过程与无意识过程的“协同”条件(包含测验条件),以及意识过程与无意识的“对抗”条件(排除测验条件)。通过计算能够将混合于各种任务中的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分离出来。

方法:典型的加工分离实验程序:在学习阶段先给被试呈现两个词表,然后将一些未学过的新词和这些词混在一起,进行再认测验。在测验阶段,分“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两种。

如果被试进行“包含”测验,要求被试将学过的两个词表上的项目判断为“旧”(即判断为“学过” ),把后混进去的项目判断为“新” (即判断为“未学过”);

如果被试进行“排除”测验,则要求其只是将第二个个词表上的项目判断为“旧”(即判断为“学过” ),把第一个词表项目和后混进去的项目判断为“新” (即判断为“未学过”)。

加工分离程序的理论假设( Jacoby ):

(1)熟悉感对一组特定项目的影响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是相同的;

(2)有意识回忆对两个测验操作的贡献程度也是一样的;

(3)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呈零相关。

三、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

?          (一)多重记忆系统说

?          记忆是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所组成,而每个子系统又都由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并且在理论上每个记忆系统都可能具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在多重记忆系统理论看来,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子系统。

?          Tulving(1990)的实验论证

?          (二)迁移适当加工理论

?          主张记忆系统只有一个,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测验之间的分离现象只是反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认知程序(或过程)不同而已。如果记忆测验所要求的加工过程与学习时的编码加工匹配,测验成绩就好,否则就比较差。

?          Blaxton(1989)实验论证

第五节 前瞻记忆的实验研究

一、含义

(一)前瞻记忆:指对预定事件或行为的记忆,包含对意向内容进行提取的回溯成分和自发启动先前意向的前瞻成分。

(二)   回溯记忆:指对过去已发生过的事件或行为的记忆。

二、研究范式

(一)自然实验法:在向被试布置前瞻记忆任务后 ,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完成 ,对影响任务完成的各种环境因素不加控制或很少控制。

(二)   实验室实验法:告诉被试短时记忆任务;接着告知前瞻记忆任务,即在完成一系列短时记忆任务时若碰到某个特定的单词(靶事件)就按下反应键;短时记忆任务开始前要求被试先完成一些干扰任务,以避免前瞻记忆任务保存在工作记忆中,并产生一定程度的遗忘;然后才执行嵌有规定靶词的短时记忆任务;最后根据按下反应键的正确率评估前瞻记忆任务的执行情况。

(三)   情境模拟法:营造一个由主试安排的、 模拟日常生活活动的情境 ,将前瞻记忆任务植入这一模拟的情境中 ,从而对被试的前瞻记忆成绩进行考察的方法。

第十章 学习实验

第一节 条件性学习实验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研究

经典条件反射原理:一个原本不会引起无条件反应的中性刺激与一个原本就能引起此种无条件反应的刺激相结合后,就能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

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有机体作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结果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

三、反馈学习实验:利用操作条件反射原理控制身体机能的学习实验。

四、程序教学实验: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用于课堂教学形成的教学方法。

五、行为塑造及行为矫正实验:逐步强化  消退

第二节 认知性学习实验

一、顿悟实验

顿悟理论:学习是由顿悟而实现的。顿悟即是完形的组织构造过程。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修正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领悟的。

(一)“接竿问题”实验

(二)“箱子问题”实验

二、托尔曼学习实验

基本理论观点:

符号学习理论:学习者所学到的东西并不只是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意义。

认知地图:指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潜伏学习:指未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的学习,即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步都在学习,只是某一阶段其学习效果并未明确显示,其学习活动处于潜伏状态。

(一)位置学习实验

(二)迂回路径实验: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有3条:通道1路径最短;其次是通道2;最长的是通道3。通道2与通道1有一段共同通向目标的部分。在预备训练时,实验者使白鼠熟悉了所有的三条通道,并使它们形成了按1、2、3的顺序选择通道。正式的实验是在B处将通道堵塞,这样白鼠只好沿原路跑回到D处。这时有两条通道可供选择,即通道2和通道3。实验结果表明,白鼠没有走较短的通道2,而选择了较长的通道3。

(三)关于潜伏学习的开创性实验

托尔曼设计了由14个单元的复合T形通道构成的迷津。在每一单元中有被锁着的门和可以通过的门。白鼠如果选择错误,就会在锁着的门前碰壁,即犯错误一次;如果选择了可以通过的门,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单元。如此,通过14个单元,而最后到达终点。托尔曼和杭齐克将走迷津的白鼠分为3组:其中1组每天都受到奖励,称为“有食物奖励组”;另1组一直得不到食物奖励,称为“无食物奖励组”;第3组是实验组,待遇是前11天同无食物奖励组一样,一直得不到食物奖励。而从第12天开始同有食物奖励组一样,得到食物奖励。实验开始后,有食物奖励组与无食物奖励组相比,错误次数和通过迷津的时间显著下降。而无食物奖励组的被试犯错误的次数和所用的时间降幅很小。在前11天的实验中,实验组的白鼠的犯错次数和时间也同无食物奖励组一样,下降得很缓慢。从第12天开始,实验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犯错误次数和时间急剧下降,几乎赶上并超过有食物奖励组的学习成绩。

第三节 内隐学习实验

一、含义

内隐学习: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它是有机体通过与环境接触,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结构关系的过程。

二、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

(一)人工语法范式 以一套复杂的”语法”规则为核心,作为实验中被试通过内隐学习预期能够习得的知识;而被试是否发生内隐学习,是从分类操作任务的表现来衡量的。

实验分为两组:

记忆组:学习阶段:对限定状态语法生成的字符串进行学习

测验阶段:告知这些字符串的顺序中存在着复杂规则,要求他们对语法字符串和非语法字符串进行分类。

规则发现组:要求被试寻找字母串的内在结构

实验结果:

记忆组被试记忆的字符串越多,对新字符串进行分类就越容易。被试对新字符串的分类成绩显著高于随机水平(69%)。记忆组被试对新字符串的分类成绩远远高于其外显言语报告反映的语法知识所能解释的范围。在语法规则较为复杂时,记忆组的表现反而比规则发现组要好。

(二)序列学习范式  实验中呈现先后顺序上具有规则的刺激模式,并考察被试是否发生对序列规则的内隐学习。 实验中,被试面对四个小灯,并须在任何小灯亮起后尽快按对应键反应。小灯亮起的位置顺序符合一定的序列规则,如:”4321234121”。结果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被试的反应时会逐渐下降;此时若将刺激的序列规则改变为随机序列,结果反应时就会大幅上升;而如果再次将刺激序列变为原先的序列规则,反应时就相应地回到原先较快的水平上。

(三)复杂系统控制范式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控制问题

在实验刚开始时,向被试呈现4个变量的初始值,并要求被试在实验中尽量使乘车人数和空车位数达到并维持在某个目标值上。实验中被试的外显知识是由一系列选择题测得,这些选择题涉及到变量间的直接关系(乘车人数和始发时间间隔;空车位数和停车费)和变量间的交叉关系(乘车人数和停车费;空车位数和始发时间间隔)。被试操纵系统的能力由尝试错误次数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尽管被试操纵系统的能力在逐渐改善,但是被试回答选择题的能力却没有改善。

(四)信号检测范式

第十一章 情绪实验

第一节 情绪研究的经典实验

一、Schacter &Singer实验

二、小艾尔伯特的恐惧习得实验(Watson)

三、习得性失助的实验 (Seligman & Maier)

第二节 情绪实验研究的变量

一、认知变量

(一)情境变量 指一种外部的、非物理和生理性的情绪刺激,它通常由一个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环境所构成。

(1)让被试直接处在某个情境中;

(2)被试并不直接处在某个情境中,但让其观看一个实际发生的情景;

(3)控制认知所依据的因素,如期望等。

(二)认知解释  指由实验者操纵的对情境或其他情绪刺激的认知解释

(三)自我报告  从形式上区分,情绪量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情绪体验的直接提问

列出描述情绪状态的若干形容词,由被试找出符合其当前情绪状态的形容词

运用现成的等级评定量表  伊扎德的分化情绪量表

二、行为变量

(一)在动物情绪的研究中,行为变量可以分为二类:

典型的情绪行为

条件性情绪反应和回避反应

(二)人类情绪研究中的行为变量分为三类:

情绪性行为  在特定情绪状态下的典型情绪性行为

情绪表现  身段表情、面部表情和言语表情 

完成行为  被试作了一连串预备反应后,最终完成某项作业的情况

三、生理变量

(一)损伤法  即损伤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或者切断神经系统的某些部分之间的联系。

(二)电刺激法  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达到电流刺激被试者中枢神经系统某些部位的目的。

(三)化学刺激法  一般是以动物作被试,实验者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被试的中枢神经,这是情绪生理研究中的一项新技术。

第三节 情绪的测量

一、主观体验

(一)形容词检表(ACL)

选用一系列描述情绪的形容词列为检表。被试者通过内省,从检表中选出符合自身当时情绪状态的词汇用来确认自身的情绪体验。

1.心境形容词检表

2.情绪-心境测查量表

(二)维量等级量表和分化情绪量表

1.维量等级量表 (DRS)

(1)愉快维(2)紧张维(3)冲动维(4)确信维

2.分化情绪量表

一种为测量情绪强度,作五级记分,称为DES I;

第二种为测量情绪出现的频率,也作五级记分,称DES II。

二、面部表情

(一)早期测量工具  让未经训练的被试对情绪的面部表情进行整体评价,而后根据他们的评价数据编制量表。

1.圆形量表

“愉快----不愉快”维  “注意----厌弃”维

2.三维模式图

“愉快----不愉快”维  “注意----拒绝”维  “睡眠——紧张”维

(二)现代测量技术

表情测量的对象应指向面孔各部位的肌肉运动,而不是面部所给予观察者的情绪信息。

伊扎德等人的测量系统:

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

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

三、生理指标

(一)皮肤电反应

(二)循环系统的指标  脉博、血管容积、血压

(三)呼吸

(四)语图分析法

(五)脑电波

(六)生化指标  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泌量或排出量的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