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实验报告.word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作业、课程论文簿

2013  —  20## 学年  第  2  学期

注:请用A4纸双面打印填写;可以根据内容篇幅自行增加页码;电子稿打印请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第二篇: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摘要  本实验通过被试对不同数目的数字再度呈现时再认来探究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并验证Sternberg关于短时记忆研究的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的,并且是从头至尾扫描的。

关键词  短时记忆  信息提取  反应时  系列扫描

Keywords  Short-term Memory  Informational Retrieval  Reaction Time(RT)

Series Scanning

1.        引言

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都是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Sternberg最早研究这个问题,即著名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这个实验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即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的,并且是从头至尾扫描的。

虽然这个理论现在仍有很大争论,但它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个实验发展出了一个新的实验法─相加因素法。其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则它们属于同一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分别独立,则它们属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2.        方法

2.1.        被试

某大学本科生20名,生理各项指标均正常。

2.2.        器材

装有PsyKey心理教学系统大学生版的电脑、配套的电子狗、有红黄绿三色按钮的反应键盘、写有数字的图片

2.3.        程序

2.3.1.       打开电脑,连接好电子狗,反应键盘,让被试熟悉按键位置

2.3.2.       被试自己操作,观看提示语:实验给被试呈现一列数字(记忆集),相继呈现,每个呈现1.2s,全部数字(1个到6个)呈现完后,过2s,伴随一声长音,又出现一个数字,并开始记时,要求被试判断它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键反应。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说明反应方式:“是”按红键,“否”按绿键,强调要在尽量正确的前提下,尽快反应。

2.3.3.       被试明白后开始正式实验。实验中记忆集大小共六种(1到6),其中1,2,3和6各做12次,4做8次,5做10次,“是、否”反应和位置完全平衡,共做66次,随机呈现,每次先提醒注意,再呈现记忆集,然后测试。

3.        结果

根据实验记录统计出20名被试完成6种不同位数记忆集合的平均反应时,见表1

表1

图1是根据表1中的20名被试的实验结果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系数,画出的线性回归图。

图1

结论:随着识记项目增多,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所需时间增,且呈线性加趋势,说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的,并且是从头至尾扫描的。符合Sternberg的研究。

4.        讨论

4.1.        回归方程中决定系数R2很大,说明由数字个数引起的反应时变化的程度很大。

4.2.        有靶子的反应时和无靶子的反应时存在较大差异,说明两者虽同为线性扫描,但具体形式上可能存在不同。

4.3.        无靶子的反应时的在1个数字时明显偏高,可能是在实验过程中被试对于1个数字的适应性较差,选择时有过多犹豫造成。

4.4.        用这种方法测反应时,还存在一个脑中做出反应跟手里按下反应键之间的时间差,实验所测的反应时并不是真正的脑中做出判断的时间,而是用脑中作出判断+大脑的命令传到手里+手指按下反应键的总时间代替。

5.        参考文献

王甦等著. 认知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附录

20名被试的学号


0942001

0942003

0942005

0942008

0942016

0942017

0942019

0942029

0942032

0942033

0942034

0942036

0942037

0942039

0942041

0942042

0942043

0942047

0942049

09420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