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第四组实验报告

溶剂法提取茶多酚

第四组(李伟、郑良波、刘茜、胡义芳、林芬、陈梦迪)

茶多酚(tea-polyphenols,简称TP),又名茶单宁、茶鞣质,是从天然植物茶叶中分离提取的多羟基酚类衍生物的混合物,占茶叶干重的15%~30%。茶多酚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已被列为食品添加剂(GB12493-90)。此外,它还具有抗癌、抗衰老、抗辐射、清除人体自由基、降低血糖血脂等一系列重要药理功能[1]。近年来, 茶多酚在食品加工、医药保健、日用化工、农业生产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因此,有效地提取茶多酚,实现茶多酚的综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茶多酚的一般性质。

2. 掌握用溶剂法提取茶多酚的原理和方法。

3. 进一步熟悉酒精浸渍、回流提取、萃取、旋蒸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茶多酚为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粉状固体或结晶,具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不溶于氯仿和石油醚。耐热性及耐酸性好,在pH2~7范围及水溶液pH3~4内均十分稳定。茶多酚极易氧化,特别是在水溶液中或有多酚氧化酶存在时略有吸潮性,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遇铁离子生成绿黑色化合物。茶多酚与大多数金属离子都可发生络合作用,这一特性可用于茶多酚定性定量的检测。

有机溶剂萃取法是将茶叶用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酮、乙醚等)浸提数次,合并滤液。滤液经减压蒸馏浓缩,加入适量水后用氯仿萃取, 脱除其中的咖啡因和色素等。水层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得到含有茶多酚的乙酸乙酯溶液,经浓缩、干燥, 得到茶多酚粗品。该提取方法的优点是茶多酚提取率相应提高,色素、咖啡因分别脱除,便于对茶叶进行综合利用。此法缺点是操作费时麻烦, 生产成本高;溶液浓缩能耗大;并由于操作过程中温度较高, 易使茶多酚氧化变质,产品纯度通常只能达到50%~70%。

三、实验流程


四、实验试剂

干燥茶叶、75%乙醇、氯仿、乙酸乙酯、

实验器材

电子天平、研体、量筒、烧杯、玻璃棒、旋转蒸发仪、水浴锅、冷凝管、橡胶管、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真空干燥箱

五、实验步骤

1、称取100g的干燥茶叶捣碎,

2、加人适量65~80%乙醇溶剂,混匀,在70℃分别浸渍提取60min,40min, 30min。

3、将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下减压蒸馏回收乙醇

4、用氯仿萃取,萃取剂与物料的体积比为1∶1,震荡后静置分层,取上层液

5、再用乙酸乙酯萃取茶多酚,物料的体积比为1∶1,震荡后静置取上层液,用旋转蒸发器在55℃下减压蒸馏出乙酸乙酯。

6、将茶多酚溶液50℃真空干燥得茶多酚

7、计算茶多酚产率

六、实验结果

茶多酚产率=(64.2-58.081)/100*100%=6.1%

七、讨论分析

提取茶多酚有多种方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溶剂提取法:成本较高,使用的有机试剂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茶多酚自身污染。

离子沉淀法:此法沉淀茶多酚沉淀率高、速度快,最大缺陷是用重金属沉淀茶多酚,其产品是食品和医药行业所不能接受的。

柱分离制备法:该工艺提高了产品的产率和纯度,又符合生产对原料、溶剂使用、制作路线、生产过程、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尤其适合茶多酚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的生产。

本组是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茶多酚,方法步骤并不复杂,但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你们填一下补充咯)

 

第二篇:天然药物化学

1.樟木中樟脑的提取方法采用的是:升华法

2.离子交换色谱法,适用于下列:生物碱 类化合物的分离

3.极性最小的溶剂是:石油醚

4.利用氢键揥和原理分离的物质的方法是:聚酰胺

5.聚酰胺色谱中洗脱能力最强的是:甲酰胺

6.化合物进行硅胶吸附柱色谱分离时的结果是:极性小的先流出

7.纸上分配色谱,固定相是:滤纸所含的水

8.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极性的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石油醚—Et2O—EtOAc—EtOH—

9.环烯醚萜属于:单萜

10.苷键构型有A/B两种,只有水解B苷键应选:苦杏仁酶

11.属于甲基五碳糖的是:L-鼠李糖

12.生物碱在植物界分布最少的是:苔藓植物

13.能水解A-葡萄糖苷键的酶是:麦芽糖酶

14.糖的纸色谱显色剂是:苯胺-邻苯二甲酸

15.碳苷类化合物可采用:SMITH降解

16.从新鲜的植物中提取原生苷时,应注意考虑的是:植物中的酶对苷的水解特性

17确定苷键构型,可采用:分子旋光差(KLYNE)法

18.溶解游离亲脂性生物碱的最好溶剂为:氯仿

19.溶血试验和发泡试验可用来鉴别:皂苷

20.香豆素的基本母核是:苯并A-吡喃酮

21.五味子素的结构类型为: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

22.异羟汚酸铁反应作用的基团是:内酯环

23.酸性皂苷通常是指:三萜皂苷类

24.不能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的成分是:生物碱类

25.检查中草药中是否有羟基璁醌类成分,常用的试剂是:5%NAOH水溶液

26.某甾体皂苷元的红外在800-1000CM,有四个吸收带,其中B带(920CM)强度为C带(900CM)的一半,该化合物结构可能为:异螺甾烷醇(C25R

27.在总游离蒽醌的乙醚液中,用5%NA2CO3水溶液可以萃取到:带一个B-酚羟基的

28.碱性最强的生物碱类型为:季胺生物碱

29.对醋酐-浓硫酸反应阳性的是:甾体母核

30.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无色亚甲蓝试验

31.以柱色谱法分离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不能用的吸附剂是:氧化铝

32.四氢硼纳是一种专属性比较高的还原剂,只作用于:二氢黄酮

33.某植物的提取物含有相同苷元的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及他们的苷元,欲用聚酰胺进行分离,以含水甲醇洗脱,最后出来的化合物是:三糖苷

34.与醋酸镁显天蓝色荧光的化合物是:二氢黄酮

35.开链萜烯的分子组成符合下述哪项通式:(C5H8)N

36.中草药中地黄,玄参,栀子中的主要成分是:环烯谜萜类

37.在清高素的结构中,具有抗疟疾作用的基团是:过氧基

38.紫杉醇是20世纪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可用于晚期转移性卵巢癌的治疗,请问该化合物属于下列哪类天然化合物:二萜

39.香豆素的基本母核是:苯骈a-吡喃酮

40.五味子素的结构类型为: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

41.某中草药水煎剂内服后有显著致泄作用,可能含有的成分是:游离蒽酮

42.具有升华性的化合物是:游离蒽醌

43.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菲醌

44.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无色亚甲蓝试验

45.以柱色谱结合分离羟基茵醌类化合物,不能用的吸附剂是:氧化铝

1.甘草中主要有效成分是:甘草酸甘草次酸

2.SMITH裂解反应所用的试剂是:碘酸钠四氢硼钠稀酸
3.萜类具有C5H8)n 的通式,其分类依据是:分子结构中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

4.生源异戊二烯规则提出萜类的真正前体是:甲戊二烯酸

5.角鲨烯B环以船式环合的三萜类型有:羊毛甾烷原萜烷葫芦烷

6.皂苷类成分通常具有 溶血作用,因而通常不能做成 注射剂,此作用的强弱可用 溶血指数表示

7.香豆素是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芳甜香气,其母核结构为 苯骈a-吡喃酮

8.香豆素化合物在紫外光多显示 |色荧光,一般香豆素遇碱荧光 增强,在碱性溶液中,多数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峰位置较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有显著的 红移现象

9.香豆素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 内脂环结构,故在碱性条件下,与羟胺作用后,再与铁盐反应

生成 络合物,呈 红色

10.MOLISH反应的反应试剂是 a-萘酚浓硫酸,用于鉴别 单糖,反应现象是 紫色环

                  

1.如何检查生物碱的存在与否

:生物碱能和某些酸类,重金属盐类以及一些大分子量的复盐反应,生成单盐、复盐或络盐沉淀、这些能与生物碱产生沉淀的试剂称为生物碱试剂沉淀反应来检查生物碱的存在,如1:碘化铋钾的试剂、HgI.2KI生成类白色沉淀

2:氯化金(3%)HAuCL4试剂生成黄色晶形沉淀

3:雷氏铵盐 硫氰酸鉻铵试剂、生成难溶性复盐

2、生物碱类成分为什么显碱性?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

:生物碱类成分显碱性的原因: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能接受质子而显碱性。其强度的定量分别用酸式离解指数PKa和碱式离解指数PKb表示。PKa值越小,酸性越小;相反PKa值越小,碱性越强。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有:氮原子的杂化度、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钟内氢键的形成。

3.为什么B-OH蒽醌比a-OH蒽醌的酸性大?

:因为B-OH蒽醌与羟基处于同一个共轭体系中,受羟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使羟基上的氧的电子云密度降低,质子容易解离,酸性较强;而a-OH蒽醌处在羟基的邻位,因产生分子内氢键,质子不易解离,故酸性较弱。

4、试用电子理论解释为什么黄酮类多显黄色,而二氢黄酮(醇)多无色?

:因为其色原酮部分原本无色,但在2-位上引入苯环后,即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并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因而显现出颜色。而二氢黄酮(醇)不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或共轭链短,故不显色。

5、为什么可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香豆碱类成分?分析说明提取分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由于香豆素类可溶于热碱液中,加酸又析出,故可用0.5%氢氧化钠水溶液(或醇溶液)加热提取,提取液冷却后再用乙醚除去杂质,然后加酸调节PH至中性。适当浓缩,再酸化,则香豆素类即可析出。提取时应注意碱液的浓度、并应避免长时间加热,以防破坏内酯环。

6.萜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挥发油中主要含有哪些萜类?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甲戊二羟酸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挥发油中主要有单萜和倍半萜。

7.试用化学方法鉴别两组化合物。

(1)、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

:答:三氯乙酸反应:将样品的氯仿或乙醇溶液滴于滤纸上,喷25%三氯乙酸乙醇溶液,加热,观察颜色,可用于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对于甾体皂苷需加热至60°C,生成红色渐变为紫色,对于三萜皂苷,需加热至100°C才能显色,也生成红色渐变紫色。

(2)黄酮和二氢黄酮

:1、盐酸-镁粉(或锌粉)反应:是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

2、四氢硼钠(钾)反应:在黄酮类化合物中,NaBH4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可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反应产生红至紫色。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显色,可与之区别。方法是在试管中加入0.1ml含有样品的乙醇液,再加等量2%NaBH4的甲醇液,1分钟后,加浓盐酸或浓硫酸数滴,生成紫至紫红色。

8.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有哪些方法?

:1·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

9.苷类化合物的水解方法有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1、酸催化反应2、碱催化反应3、乙酰解反应4、氧化裂解反应5、酶催化反应

10、吸附色谱法常用的吸附剂有:聚酰胺硅胶活性炭氧化铝

11、甾体皂苷元依照其C25的构型及环的环合状态的不同,可得其分为四大类:螺甾烷醇类异螺甾烷醇类呋甾烷醇类变形螺甾烷醇类

12,写出芦丁的提取精制过程,并说明各步骤工艺的理由。

槐花米粉末

∣加约6倍量水和硼砂适量,蒸沸,在搅拌下缓缓加入石灰乳至PH8~9,在保持此PH条件↓下,微沸20~30分钟随时补充失去的水分,趁热抽滤药渣,加四倍量水,同法再提取一次。

合并提取液

∣在60°C~70°C下用浓硫酸调制PH=5,搅匀,静置,抽滤。水抽至滤液呈中性,60°C↓干燥。

芦丁粗品

↓热水或乙醇重结晶

芦丁

13.试列举两种鉴别糖的方法

:1.化学方法: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反应:还原糖能使苯胺-邻苯二甲酸还原产生颜色反应。

    2.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灵敏度高,又可同时进行分离和定性定量分析,故在糖的鉴定中用得较为普遍。

14.怎样从人参中提取分离人参总皂苷

                          

                     人参粗粉

                        ↓用10倍量乙醇回流脱脂

           ↓————————————↓

 脱脂人参粉                乙醚提取物

     ↓10倍甲醇,提取8次,回收甲醇

  甲醇浸膏

     ↓加水溶解,过滤

↓—————↓

不溶物       水溶物

               ↓水饱和正丁醇萃取6次

         ↓——————↓

       水层         正丁醇层

                       ↓减压回收正丁醇

                粗制人参总皂苷

                        ↓倾入10倍量丙酮中,过滤

                ↓—————————↓

            黄白色沉淀             母液

                ↓                  ↓重复操作

                ↓              ↓—————↓

                ↓             黄白色沉淀   母液

                 ———————∣

                        ↓

                 精制人参总皂苷

15.紫外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能区别甲型和乙型强心苷吗?如何区别?

:甲型强心苷(苷元)的紫外光谱在约220nm、乙型强心苷(苷元)的紫外光谱在295-300nm

甲型强心苷的红外光谱,在1800-1700cm-1有两个羰基吸收,乙型强心苷的红外光谱,峰位有低波数移动约40cm-1

16、香豆素是(A)的内酯。

A、顺邻羟桂皮酸 B、反邻羟桂皮酸 C、水杨酸 D、苯甲酸

2、两相熔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B

A、比重不同 B、分配系数 C、萃取系数不同 D、介电常数不同

3、人参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C

A、黄酮苷类 B、蒽醌苷类 C、三萜皂苷类 D、甾体皂苷类

17,如何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酸性依次减少)

                                       大黄粉

                                         ↓乙醇渗漉回流提取

                                    乙醇提取液

                                         ↓浓缩

                                       浓缩液

                                         ↓乙醚提取

                             ↓ ̄ ̄ ̄ ̄ ̄ ̄ ̄ ̄ ̄ ̄ ̄↓

                            乙醚液                 残渣(蒽苷类)

                             ↓5%碳酸氢钠溶液萃取

↓ ̄ ̄ ̄ ̄ ̄ ̄ ̄ ̄ ̄ ̄ ̄ ̄ ↓

                         乙醚液                    碱水溶液

                   ↓5%碳酸氢钠溶液萃取       ↓盐酸酸化

 ↓ ̄ ̄ ̄ ̄ ̄ ̄ ̄ ̄↓             橙红色沉淀

碱水溶液          乙醚液              ↓乙醇、吡啶重结晶

     ↓盐酸酸化        ∣5%氢氧化钠   浅黄色沉淀

大黄素              ↓溶液萃取     (大黄酸)

                                   水溶液

                                     ↓盐酸酸化

                                  黄色粉末

                                     ↓热异戊醇溶解

                            ↓ ̄ ̄ ̄ ̄ ̄ ̄ ̄ ̄ ̄ ̄↓

                        异戊醇液                不溶物

                            ↓浓缩蒸干            ↓热吡啶

                         棕黑色粉末             吡啶液

                            ↓氯仿处理            ↓浓缩

                       ↓ ̄ ̄ ̄ ̄↓            黄色结晶

                  红黄色结晶   氯仿液   (大黄酚、大黄素甲醚)

                (芦荟大黄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