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因教育实习的需要,去别的学校]实习。在实习期间,通过和该学校三年级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对小学生阅读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为准确地把握小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特进行关于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调查

二、调查目标及意义

1、了解三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

2、了解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3、为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是学生调查问卷,共发出55份,收回52份。学生调查问卷包括学生阅读状况、学生对阅读的态度、读书习惯、读书方法、策略以及阅读收获、效果等方面的调查。

2、访谈及观察研究法

用不定形式的访谈法以及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观察研究,,对学校三年级多名学生进行访谈观察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和多次与学生座谈及教学观察研究的结果显示,发现南昌市桃花学校学生因为缺少大量的阅读,导致阅读能力的较低,这个现象很普遍地存在着,特别在某些学生身上尤其突出。主要体现在:

(1)缺乏阅读兴趣。学生在课外玩电脑、看电视或参加其他文娱活动的兴趣远远大于阅读的兴趣。

(2)心理障碍严重,一方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担心读不好被嘲笑;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觉性低,出现不读书或少读书的现象。

(3)阅读速度慢,阅读效率低。《新课标》要求在三、四年级,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朗读速度一般在每分钟200字左右,经过观察发现,学生阅读速度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从而导致学生阅读效率低。

(4)阅读时间少,数量也偏少。《新课标》要求,三、四年级阅读总量要达到40万字。根据调查发现每天有固定阅读时间的学生只占44%,大部分学生都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阅读总量。

(5) 阅读方法不当,学生阅读能力低。从统计数据和卷面呈现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读课外书只看情节,走马观花,能够“查字典或问别人弄清意思”的约占10%,“作读书笔记”的约占7%。大部分学生在阅读中不能合理运用学习方法,其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都比较差。

为什么学生阅读能力会如此差呢?根据调查分析,小学生阅读能力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学生意识到阅读重要性,但阅读兴趣仍不高。几乎所有学生都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当今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状下,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看电视、玩电脑、看录像显得直观且活泼,更有意思,因此就大大减少阅读时间甚至不阅读。

(2)学生课外阅读资源贫乏。

1——20本

20——40本

40本以上

人数

5%

23%

16%

8%

百分比

10%

44%

31%

15%

上表是对“三年级]小学生个人课外藏书”做了一个分析,由表中数据可发现学生课外藏书普遍较少,甚至10%的学生没有课外藏书。可见,学生除课内阅读外,课外阅读资源较少,从而缺少课外阅读的的训练。

(3)不重视基本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运用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水平的关键。因为学生只有掌握了默读、略读、边读边想等基本方法,学生的阅读才有可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阅读能力和效率才能提高。因此,阅读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应该也必须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多元的读书方法的指导,以致学生阅读能力低下。很多教师把阅读仅看作是读懂一篇文章内容而已,主要以理解文章内容为目的。教师往往只注重引导学生去阅读、理解文章的涵义,而忽略教给学生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方法,或者课堂上对于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迁移、运用,缺少训练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学生在阅读中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领悟文章体现的情感。

(4)限制性阅读或强迫性阅读。一方面,有些家长怕孩子学越受到影响,因此限制进行阅读,即除了一些辅导丛书或极少的几部名著意以外,一般课外书都禁止阅读;另一方面,很多家长给孩子布置大量的阅读任务,使孩子被动的接受。以上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甚至抑制了孩子的有阅读兴趣,导致阅读能力差的现象。

(5)学业的负担减少学生的阅读时间。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科目也越来越多,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从而使课业塞满了学生阅读时间。

五、建议

基于以上认识和存在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有阅读的内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更多的去了解有关知识。

(2)改善条件,丰富资源。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配套足量的图书,建好图书室、阅览室,使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资源。

(3)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联系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其次,可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积累词句、体会感悟;最后,班级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鼓励交流所阅读到的信息、知识,让学生写体会,及时交流,激发他们通过阅读积累知识、积累语言。

(4)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新课标总目标要求“学会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教学建议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也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方法,领悟学习方法。

(5)教师指导选择,广泛阅读。教师还要指导推荐学生读哪些合适的书,使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广泛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丰富学生毕业论文 课外阅读知识,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6)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交流。学校应积极与家长合作,从改善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教师也应经常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和课外阅读等情况,教师与家长应该多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六、总结

(1)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

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2)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有关。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注重教学方法的指导,经常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则小学生阅读能力强,反之,阅读能力就差。

(3)小学生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和家长文化素养有关。

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文化氛围浓,书籍报刊丰富,那么学生有书可读,其课外阅读状况就好,那么学生阅读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反之,无书报可看,学生想读也是枉然,其课外阅读势必不足,从而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学生家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爱读书看报,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力是很大的,反之,学生家长文化素养低,爱好庸俗,不读书不看报,对孩子反面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语文教育研究专辑(下)广州 广东教育学院编辑部 20xx年

[3]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xx年

 

第二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的提高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