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实验报告

《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EPPS)》实验报告

赵晨旭

2009300010080

一、摘要

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A.L.Edwards)于19xx年编制。该量表是以美国心理学家莫瑞(H.A.Murray)在19xx年提出的人类15种需求为理论基础编制的。全量表包括225个题目(其中有15个重复题目,用以检查反应的一致性),每道题目的答案包括两个第一人称的陈述句,这些陈述与被试的社会需求相匹配,要求受测者根据自己的个性偏好从中选择一项。

爱德华个人偏好问卷(EdwardPersonalPreferenceSchedule,简称EPPS)是美国爱德华于19xx年编制。它以莫瑞于19xx年提出的需要理论作为编制的基础,主要测量个体在15种不同的心理需要上的反应倾向,这15种人类需要是成就、顺从、秩序、表现、自主、亲和、省察、求助、支配、谦逊慈善、变异、坚毅、性爱和攻击。

EPPS由这15种需要分量表和1个稳定性量表组成,共包括255个题目,平均分配到15个量表中,其中有15个重复题目,用以检查反应的一致性。每个题目都由一对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句子组成,两个句子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需要分量表,与他们的社会需求相搭配,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个性偏好从二者选一,这样便可以测试被试不同的需要。全部题目以平均分配来测试15种需求。根据个人所得的15个分数绘制的剖析图,即即可对个人的心理倾向有个大概的了解。在诸多的人格测量表中,EPPS是第一个测量需要倾向而非个性特点的量表,弥补人格量表只有个性测验的不足。由于采用强迫回答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通过让受试者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或最能接受的答案,并对其选择的频度进行统计,来了解个体的喜好和倾向,同时一致性分数可以反应被测者前后回答的一致性。

二、方法

2.1 被试

普通男性大二学生

2.2 仪器与材料

仪器:电脑

材料:【中文名称】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

【英文名称】Edward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

【简 称】EPPS

【题目数量】225

【答题时间】45

【原 创 者】A.L.Edward

【版 本】1998修订版

【常模人群】各类人员8300人

【本版修订者】诺姆四达

2.3 实验程序

在电脑所给出的每一道题目答案所包含的两个陈述中选择一个最适合

自己的描述。(若这两个陈述都适合自己,则被试需要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更喜欢的陈述,反之亦然,总之,被试必须对每一道题目都做出自己的选择)。

三、结果(附表)

四、讨论

4.1 根据被试的测评结果数据中每一项需求的得分来看,可以得出被试的不同需求水平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支配需要、省察需要、谦逊需要、成就需要、秩序需要、表现需要、 性爱需要、顺从需要、变异需要、坚毅需要、攻击需要、亲和需要、 求助需要

4.2 由被试各项需要的得分情况以及高低顺序可以基本了解被试具有如下的人格特质:

想成为所在团体的领导人,被人视为领袖;在团体中了与指导或领导他人,并想监督他人的行动;力图控制别人,任别人受自己的影响,按自己的要求去做。

经常为做错事感到内疚;当别人指责他时,认为个人应忍受痛苦,而不应伤害他们,认为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遇事不与人争执而常常屈从;在不适应的情况下沮丧;在优胜者面前自觉胆怯。

平时喜欢分析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的是非;较善于观察别人,了解他人的感受,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经常依据别人的动机来判断别人,分析别人;他们的观察力较高,可以预示别人的行动。

办事的成功感高,喜欢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达到成功的目的;希望成为本行业的权威,乐于做有重要意义的事;在有竞争的情况下,他们总想取胜。

做事时常常想突出自己,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重视与注意;讲话、做事有时仅仅为了引起别人对自己成就的注意,想成为注意的中心;希望别人迷恋、崇拜自己。

五、结论

1、任何测试都有自己的效度范围

本次测试的结果,对于受测者就业求职,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是请勿完全按照测试的结果做决策(建议参考更多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如面谈结果及工作经验等)。

2、测试结果的对比

由于测验结果进行了标准化工作,因此不同维度和不同受测者之间的测验结果可以直接比较,以决定什么分数更高。在本测验中,较高的分数表明在某个方面更有偏好或者更为突出。由于测验结果进行了分数转化,因此受测者自己感觉上的结果可能和最后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3、测试结果的中性解释

 

第二篇:人格心理学整理

第一章  基本概念

一、人格定义
(一)人格的词源

1.从字源上看

我国古代汉语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是有“人性”、“人品”、“品格”等词;最早讲到“人性”的孔子: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2.中文中 “人格” 术语是现代从日文中引入,日文中“人格” 来自对英文“personality” 的意译

3、英语“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本意是指面具(mask),是指演戏时应剧情的需要所画的脸谱,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
4、人格源于面具蕴含的两层意思
包括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演出的各种行为,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或公开的自我
包括个人蕴藏于内、外部未露的特点,即被遮蔽起来的真实的自我
(二)人格的定义

人格语义极富伸缩性,各种行业各种书籍都用,语义广泛,内涵不能明确

1.其它学科领域关于人格含义

神学:神的本质和表现;法学:人的尊严和人身自由;

哲学:人的本质,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

伦理学:道德评价;人格是指完美的理想、期望的目标,最高的价值

社会学:文化层面的人,社会背景的印刻

日常生活:迷人的内在特性,对别人的影响,人的习惯和动作

2.心理学定义

①  总和式(罗列式)定义:列举,“总和”“总体”,强调外延 认为个性包括人所具有的各种特征、倾向、属

梅宁格:“人格是指一个人现在是的和他希望将来变成的。”

普林斯:“人格是各种与生俱来的属性、冲动、倾向、欲求与本能,以及通过各种经验习得的属性与倾向的总和。”

②  层次性定义:层次和主体,通常以最内部的自我为中心并进行支配。

麦独孤:“个性是倾向性的层次,通常是统一的或综合的原理行事。”有助于认识组织性特征。

③  整体性(整合式)定义:着重组织和结构,强调人的整体性

麦考迪:“多种模式的一个整合,这种整合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一种特殊的倾向。”

④  稳定的:强调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可研究,可预测,但难于揭示实质。

科尔伯格(L.Kohlberg):“个性是个人具有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

赫根汉(B.R.Hergenhahm):“个性是个人的一贯行为模式,是一种贯常的行为。”

⑤  适应性定义:适应环境的产物,习惯性的系统

肯卜夫:“人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 

⑥  操作性定义:用于具体研究的综合的.

阿尔伯特:“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⑦  个体差异定义个别差异的:个人最独特的、与众不同的

惠勒:“区别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那些有组织的反应的特殊模式或平衡。”

普汶:“个性代表一种合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持久特征。”

3.根据发表时间的先后,下面列出一些学者对人格所下的定义:
Allport,1937: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Cattell,1950:对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的预测

Mcleland,1951:某科学家一次能给出的关于个人行为细节的最适当的理论解释

Bronfenbrenner,1951:对个体环境(包括其自身)的实际方面或感知方面的体验、分辨或操纵的相对持久的倾向系统

Guilford,1959:一个人特质的独特模式

Sanford,1963:一个由各个部分或 元素(子系统)组成的有机的整体(系统),因其内部活动以某种方式进行而从环境中分离开来

Eysenck,1970
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

Byrne,1974   能加以测量的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对持久的维度的总和
Pervin,1980   代表个人或人们的一般特征,说明对情境的反应何以是持久的模式
Mischel,1986   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

Phares,1991    一个人区别于别一个人并保持恒定的具有特征性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模式

黄希庭,2002

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5.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基于遗传素质的基础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整合性的、独特的、适应性的心理行为的组织结构。

(三)相关概念

个性:个体差异性,与共性对应,人格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气质:先天的禀赋,神经类型所决定,人格具有社会性;性格:稳定的行为方式;

  其它相关概念:特质.习惯.风度.人性.品性.品格.人品等

(四)人格的基本特征

⒈人格的独特性和共同性:

①独特性指的是心理面貌的差别性

②共同性指的是指受种族、民族、集团、地域、风俗等影响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心理面貌的共同性。

⒉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①稳定性指相对长时间无大的变化②可变性是指人格是逐渐形成;且不断发展。

⒊人格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①生物性是指人格遗传性及生理基础②社会性是指不同历史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

4.人格的层次性和整体性(unity of personality)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organic organization)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精神内部的分裂,统一性的丧失、人格的解体,精神的内部分裂是此病的本质

二、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问题

(一)人性观(吉尔和齐格娄九个人性基本问题)

1、“意志自由VS决定论”2、“理性VS非理性”3整体说VS原素说 4、素质论VS环境论

5、主观性VS客观性   6、前动性VS反应性7、稳态VS异态     8、可知性VS不可知性

 9、可改变VS不可改变

(二)   人格结构及动力
人格结构/内驱力/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归因理论
(三)   人格发展
影响因素用作用模式/变化规律(特征与阶段性)

(四)人格评鉴

测量与评价

(五)人格适应/健康/教育
方法/效果/价值

三、人格研究范型
1:精神分析: 无意识心理影响行为方式的差异. 2:特质论: 每个人都处于各种人格特征连续体上的某个位置. 3: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论: 人的稳定行为方式是条件反射和心理预期的结果 4:人本主义: 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人格差异原因.

5:认知论: 用信息加工的方式解释行为差异. 6:生物学流派: 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解释人格差异.

临床研究取向: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 认知学派

实验研究取向: 行为主义, 生物学流派, 特质论

(一)精神分析论范型(psychoanalytic  paradigm )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956-1939)创立

该学派强调:潜意识、性本能等人格动力的重要性

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焦虑、防卫机制、早期经验、人格发展、人格结构等

研究以临床个案研究为主,主要方法为梦的分析、自由联想和投射测验等

(二)特质论范型  (trait paradigm)

强调人的个别差异和个体的整体功能,以特质的概念来假定行为的跨情境的一致性和跨时间的持续性

特质与类型经常有联系,但特质论并不把人格分为绝对的类型,而通常认为存在一些特质维度

人们之间的差异,就在于他们在这些特质维度上表现程度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特质构型

(三)学习论范型(learning paradigm)

强调个体的外部力量而忽视个体的内部动力,认为个体行为的差异来自或主要来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学习经验的差异

研究的主要问题:行为是如何习得的

(四)现象学范型

关注人的主观经验、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通常不关心人的动机、特质、强化史或对行为的预测

包括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存在主义的人格理论

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经验、自我、自我实现、生命的意义等重要问题

(五)生物学流派

将人格心理学与生物学原则联系在一起。另外,这一流派的研究查明,关于人格发展的“白板”说模式在实践中的局限性。

它非常强调实证研究。但研究者很难对他们的观点给予直接的验证;气质研究者没有一致的模式;生物学流派对行为矫正几乎没有提出什么建议。

(六)认知论范型

认知论对人格探讨的长处之一是其强有力的实验背景。

认知学派还显示出把对特质研究细化和扩展的倾向。符合当前心理学中用认知解释行为的趋势。

主要问题在于认知心理学家使用的很多概念都较模糊;

另一个问题是,能否总是用认知去解释行为。

认知学派苦于没有一个概括类型把所有的研究工作组织起来。

最后,如果认知学派的探讨想要取得成功,心理学家还需要找到一种更好的确定认知结构的方法。

四、学习人格心理学的意义

“人格是一个浩瀚而神秘的系统,人的内心世界就像宇宙一样,人生最伟大的探险就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卡尔.荣格

1.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2.塑造与培养健康的人格。3.将人格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与其它领域

                             第二章 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理解原则

结构:事物整体的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一)人格结构的生物性与社会性,人不仅是生物实体,更是一个社会实体

(二)人格结构的整体性

(三)人格结构的动态与静态

静态是指人格结构各成分各层次具有自己相对位置,某种程度是静止的、固定的心理模式;

动态是指各成分之间存在着动力关系,相互联系,各成分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四)人格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稳定性是指人格结构存在于空间之中,具有稳定性;又存在时间之中,不断重复;

可变性是指结构以不断发展变化。

因素论(特质论)

阿尔伯特特质论
特质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它除了应答刺激而产生行为外,也能主动引导行为。

特质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由于各人的特质不同,虽然情况相同而反应各异。

特质并非只与少数特殊刺激或反应相联系,而是相对概括的和持久的。因为它们将多数刺激与多数反应相联结,所以在行为方面会产生广泛的一致性,这样行为就有持久性和跨情境的特点。

关于人格特质的特点,阿尔波特做了如下归纳:

1.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

每个人都有其内在的、一般的行为倾向,寻找和研究这些倾向正是心理学家的任务,而不是仅仅从理论上要人相信特质。

2.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

特质与习惯相似,但又不像习惯那么狭窄。例如,每天早上刷牙是一种习惯,但是刷牙、洗手、保持衣服整洁等则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习惯系统,是一种个体爱清洁的特质。

 3.特质具有动力性。

特质支撑行为,是行为的基础和原因。特质是动力的,不需要外界刺激来发动它们,特质驱动人去寻求刺激情境。从这一点看来,特质可以被看作是动机的衍生物。

4.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

特质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可以对它进行科学的验证。尤其是可以从观察一个人不断重复的行动来证实特质的存在。

5.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是相对独立的。

两种特质之间的区分没有严格的分界线,人格是一种网状的、相互牵连的、重叠的特质结构,这些特质彼此仅仅是相对的独立。

 6.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

虽然不少特质与传统的社会意义相联系,但它们还是表现了真正的人格特质。奥尔波特认为应该首先找出这些特质的存在,之后找出中性的词汇来确定它们。

7.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任何特质都是独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8.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按照奥尔波特的理论框架可能有三种解释:①一种特质在每个人身上不是都具有相同程度的整合;②同一个人也可能具有相反的特质;③在某些情况下,人的行动只是短暂地不符合特质,因为刺激情境或一时的态度转变左右了他。

任何行为都要受某种环境因素的制约,企图仅仅依靠特质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阿尔波特坚信人格特质在神经系统中具有生理性的成份,科学家们终有一天会发明某种技术来检测我们神经系统的结构,以便识别每个人的人格特质

包括首要特质、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 :主要动机、优势倾向 渗透性占优势,影响一个人全部活动的所有方向;

中心特质:具有相当概括性的重要特质,平均7.2个;

次要特质:不甚明显的、一直性和国性都比较差,接近习惯或态度。

卡特尔16因素论

卡特尔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就是指由每个具体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人格特点。

根源特质反映一个人整体人格的根本特质方面,表面特质是从根本特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根源特质可以影响多种有形的表面特质。

卡特尔在多年测查、筛选工作的基础上,找出了他的16种根源特质认为它们就是人格的真正构造物,根据这些特质,我们就可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反应.

人格五因素说

科斯塔(Costa)等人根据对16PF的因素分析和自己的理论构想编制了测验五因素的NEO—PI人格量表(NEO—PI )Five-Factor Inventory)。人格结构中的五个因素后来被称为“大五”(big five),强调该人格模型中每一维度的广泛性。

这五个维度因素是神经质(N)、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A)和认真性(C)。

构成说

弗洛伊德三成分论

 1、 早期人格结构模型:无意识假说

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个成分

无意识:包括两层内容,一是天生就有的,没有分化的心理能量,即本能的原始冲动。二是被压抑的记忆、动机、态度。

前意识:贮存着暂时被遗忘的意识内容,可以被意识召回的内容

意识:能够直接被感知到的部分,但对人的支配是最无能为力的。
2、后期的人格三部分模型

人格包括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成分

本我: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非理性因素,以性本能为主,以快乐原则行事,要求获得即时的满足;

自我: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任务在于处理现实与本我需要之间的关系,以现实原则行事,是为了使个体在更合适的时间等到更大的满足;

超我:是通过父母教养、道德规范、价值判断内化的结果,以理想原则行事。
荣格的三成分理论
荣格把整个人格叫做“心灵”。

他认为,心灵包含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它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成分组成。

    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自我是意识的核心,它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

意识和自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人格结构保持同一性和连续性。同时,意识也在不断发展,重新塑造和完善新的自我,他把这一过程叫做个性化(individuation)。
荣格认为,个性化或人格的发展并不是以自我为主体的,人格的主体是潜意识的自性(the Self)。

个体潜意识是发生于个体身上的个体经验。它的内容是情结,即潜意识中的情感观念丛。

个体人格大多是由其所具有的各种内容、强度、来源等不同的情结所决定的。

荣格认为,心理治疗就是要帮助患者从情结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但是,他后来认为,情结不只是消极的,实际上它常常是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

集体潜意识(它位于心灵深处,是荣格提出的一个引起最多争议的概念。

它是我们人类原始祖先潜藏记忆的储存库,由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常常影响我们行为的各种本能和原型组成。

基本涵义是,在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使人类据以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位于心灵的最深层。

荣格常把它和原型、原始意象、本能的概念混淆使用。它一般是指,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

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

本能是先天的行为倾向,原型是先天的思维倾向。

原型不能在意识中直接表现,但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始意象或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最重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和自性。

人格面具是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展现出来的人格方面,使人能够对外部世界作出恰当的反应,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但过分认可人格面具,会导致对真实自我的过分压抑。因此,从心理健康的意义上看,必须在人格面具和真实自我之间保持平衡。

  阴影是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阴暗的、隐秘的方面。一方面,它与个体潜意识有联系,包括一个人违背道德的所有的体验,一方面与集体潜意识相连,包括心灵内部所有最受压抑的或不发达的部分。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即女性意象和男性意象。阿尼玛是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阿尼姆斯是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它们产生于男女在世代交往中对异性的态度和体验。

自性是整个意识和潜意识的人格的代表,是人格发展力争达到的最高目标。它具有超越功能,即产生一种使对立面趋于统一的力量,从而使人格的各个方面保持和谐平衡。

PAC理论

又称人格结构分析理论、人际关系心理分析,这种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成分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

取这三个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

“P-A-C”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

 “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

“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

“儿童”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 ,“我不知道……”。

根据PAC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剌激--成人反应。

凯利的个体建构论

个人用已有的建构来解释和预期事物,个人建构就是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认知结构。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他的建构系统。

建构包括:

核心建构和外围建构\可渗透建构和非渗透性建构\紧缩性建构和松散性建构

言语建构和非言语建构\管辖建构和从属建构

科学人(man-as-scientist):人像科学家一样不断提出并检验自己对世界的假设
模版匹配(templete maching):我们有关这个世界的想法与一些透明胶片模版是想相似的,我们会把这些模版套在我们经历过的那些事情上。如果它们相匹配,我们就保留这些模版;如果不匹配,我们就会修改这些模版,让它们下次更匹配。
乔治·凯利的基本假设和11项理论
1、基本假设:每个人的加工过程通过他参与事件的方式受到心理的引导。
2、建构推论:每个人都通过解释自己的反应来参与事件。
3、个体推论:人与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对事件的建构不同。
4、组织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建构系统,为了便于参与事件,各种建构之间存在着一种顺序关系。
5、两极推论:每个人的建构系统都是由有限的几个双极建构组成的。
6、选择推论:每个人都为自己在双极建构中选择一端,这样他为自己系统的扩大和确定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7、范围推论: 每一种建构只适用于有限范围的事件。
8、经验推论:一个人的建构系统在他成功地解释了自己对事件的反应后会有所变化。
9\调解推论:一个人的建构系统的改变受到建构在变异存在的方便性范围之内的弥漫的限制。
10、破裂推论:一个人可以成功地应用几个看起来彼此不相容的建构系统。
11、通用推论:在一定范围内,一个人使用某种与他人经验相似的建构,那么他的心理过程与这个人的也相似。
12、社会性推论:在一定范围内,一个人要解释他人建构过程,他就应该在那个人生活的社会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层次说

卢特卡尔的人格层理论

1.生命层(机体最基本的生命力,包括感应性)

2.植物层(对生活的自主性的调节,包括原始情绪和驱向力)

3.情绪层(动物层,本能冲动已具有方向性,形成同情感和爱,但还只是作为动物对外界进行反应,大部分还是无意识的)

4.人格层(通过社会和自我教育所形成的内心组织出现清醒的意识状态)

5.自我层(经过社会改造的最高层,具有理性和性格的表现,是社会的、道德的、宗教的观念化体系, 是人格各层的调节机制, 是最高的命令者)

霍夫曼三层次论
1
欲求层

人格结构的最深层次,指的是盲目的欲求和冲动

2心灵层

具有明显的人格,能选择特定对象

3精神层

是意识、自我控制的层次

列尔希的二层次论
内部情感基础  表现为欲求、冲动、心境、情绪等心理活动

上部构造     表现为思维、意志等存在于意识之中

勒温的心理场模型
勒温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在心理场或“生活空间”发生的。

生活空间由个人生活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于一切事件的经验和思想愿望所组成。每个人的生活空间伴随着个体的年龄增加和经验积累而扩展分化。

婴儿缺乏经验,他的生活空间几乎是一种没有分化了的机能,或者说只有很少的分化机能。成年人则经验丰富,生活经历复杂,他的生活空间分化成许多层次和区域。

勒温认为,人格就是由许多交织起来的层次构成的:

环境-边缘区域-内圈区域

各区域间有疆界相隔。个体要达到目标必须跨越疆界,由一个区域进入另一个区域,最后实现目的。

内圈的区域称为人格的内部区,诸如个人的风格特征、需要、意图、要求等心理现象。

这一区域又分为人格的边缘层和人格的中心层,前者较接近运动系统,所以在此层发生的事情较难吐露出去。因此,有些区域比较平稳、孤立;另一些区域则比较容易沟通。

边缘区域(个性结构内部领域和环境间的疆界地带)包括:

认识环境变化的具有情报机能的知觉系统,如视、听等;

通过体态或动作,把人的内部领域状态传出到外部,借以影响环境的运动系统,如语言、微笑、姿态和观看等
 有些层次属于表层,他人可以观察得到,另一些层次在深处,不易接近。然而,两者都同样重要。例如,需要、理想、信念和目标以及其他心理活动等构成人格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使一个人和其他人发生差异。有人层次多,各区域之间有较多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关系。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经历丰富、能言善道的成年人,比起一个没有经验的孩子的人格结构区域和层次就分化得好得多、复杂得多。在某些情况下,表面的层次和深处的层次也可以发生相互作用。

丹博(T·Dembe)在实验中证实了这一问题。一个人受到指责,只是影响到边缘层,易发怒,但体验浅,易于外露,如果中心层受到影响,体验就较深刻,持续时间也长,并不易外露。

艾森克人格结构层次假说
艾森克对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独特的人格结构层次理论。

艾森克把人格结构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个水平。

最底层特殊反应水平,是个体对一次实验性试验的反应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最基本的“个别反应”(如最简单的一举一动),属误差因素

其上为习惯反应水平,例如重复实验或生活情境重新出现,一个人就会以相似的方式反应,属特殊因素。

特质水平,是由一个人的习惯反应所构成的个人的人格特质,属群因素。

最上层的类型水平,是基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而显示的类型(例如,由社会性、冲动性、活动性、活泼性、兴奋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外倾类型,由持续性、僵硬性、主观性、羞耻性、易感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内倾类型),属一般因素。

包若维奇的动机圈理论

人格是以需要——动机为核心,周围排列多种人格特征,等级化的的完整结构。

核心部分决定人的倾向性,周围部分与之相联系,核心部分又包含许多分成等级的动机。占优势的动机决定一个人的个人倾向性和道德面貌。

系统论

波果斯洛夫斯基的人格系统观

波果斯洛夫斯基等人认为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人格倾向性、能力系统、性格系统及自我调节系统。

希尔巴科夫的人格系统观

希尔巴科夫提出人格的四个系统观点

第一个系统是感觉—知觉组织动力系统

第二个系统包括知识、技能、智力、气质和态度等比较稳定的心理构成物

第三个系统是包括能力、性格、独立性和倾向性等

第四个系统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包括集体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和爱劳动等。

高玉祥等的广义人格结构观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知--情--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征系统和自我调控系统五种人格系统成分。这五种人格系统成分的独特结合,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人格。这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性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也使人格构成一个整体。
   (一)知-情-意系统
    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三大方面,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人们都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但是每个人在这三大过程中却表现得千差万别,这种个体差异现象是人格的成分。如在感知觉中,表现出分析型与综合型的差异;在记忆过程中,有人识记速度快但保持性差,有人记忆的提取功能强,有人的遗忘率低;在思维过程中,有人表现出优秀的直观形象思维能力,有人则表现出杰出的语词逻辑思维能力。这一差异反映了人的认知风格的差别。在情绪情感过程中,有的人情感细腻、丰富、体验深刻,有的人情绪爆发力强但不持久;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人们在道德感、美感上也存在着高尚与低劣之分。在意志过程中,差异主要体现在意志品质方面,有人果断,有人武断,有人坚强,有人懦弱。在知、情、意这三大方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差异,都属人格结构里的成分。
(二)心理状态系统
    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如有些人易疲劳,表现出较大的心理惰性。人在应激状态下,有的表现出焦虑不安,不知所措;有的表现出泰然自若,灵活多变。在动机冲突状态中,有的优柔寡断,有的当机立断。在学习工作时,有的注意力集中,有的注意力分散。这些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心理活动的差异性。
(三)人格动力系统
    人格动力系统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如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选择不同的生活目标和人生发展方向与看世界的方式。价值观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对人格起控制作用。
(四)心理特征系统
    这一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在能力方面,自然科学家表现出认知能力强,而社会活动家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强。在气质方面,有人暴躁,有人温和。在性格方面,有人正直,有人阴险。
  (五)自我调控系统
    这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如当一个人对自己作正向的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感;作负向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卑感。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当个体认识到某种社会要求后,会力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其社会准则,从而激发起自我控制的动机,并付诸行动。

三维度三系统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三维度

无意识—意识  动态---静态  生理—社会

人格结构三系统

动力性人格(人格动力系统)   整合性人格(人格机能系统)    特征性人格(人格特征系统)

第三章 人格动力系统

一、需要

1、定义

生物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内涵理解

生理、心理上的不平衡状态(匮乏或过多) 或对理想状态趋向产生了对某些客观事物的要求。

不平衡的原因可来自机体内部,也可来自环境,但最终转化为机体的内在要求

2、需要的分类

从起源分类: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理性需要:遗传和成熟形成的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所要求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

社会性需要:源于社会生活,维持个体社会存在和发展所要求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

 从指向对象分类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指向物质产品,对事物的客观属性的需求

精神需要:指向精神产品,对事物的主观属性的需求

小结

生理性需要(存在性需要):个体生物生存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反映

社会性需要(成长性需要):个体社会存在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理想性需要(完善性需要):个体完善、趋近理想目标的要求

3、需要的 特征

1)  对象性(2) 发展性(3)  共同性与个别性(4)  生物性与社会性

4、莫瑞需要理论

需要作为力,能够影响并组织个人的知觉( perception )、统觉( apperception )、思维( intellection)、意向( conation),需要引起反应,使原有的紧张情境向解除紧张情境转化

需要不管是否得到满足,永远作为力推动活动。

需要有不同发展阶段,最初需要引起的活动是随意的,不断重复与某种导致一定目标的意向、动作结合成固定的联系。

人类二十种基本需要

谦逊、成就、交往、攻击、自主、对抗、防御、服从、支配、表现、

避免伤害、避免失尊严、养育、秩序、游戏、抵制、感觉、性、救援、了解

5、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生理需要是个体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包括摄食、饮水、睡眠、性,它是维系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客观要求。

安全需要指个体的安全感、力量感、支配欲和自由感等。

归属与爱的需要,指个人希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团体的关怀爱护、理解信任、交流合作、支持温暖,是对亲情、爱情、友情的需求。

尊重的需要是指对自我价值认可的要求,可分为自我尊重、他人尊重和团体尊重三方面。

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体最高等级的需要。是个体发挥自身潜能、创造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高层次需要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个体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会产生 “高峰体验” ,是个体最完美、最和谐的情绪情感状态。

有个小伙子在参加社交集会时,被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吸引,他鼓足勇气迎上去想请她跳舞,他想她也不会拒绝,结果她甩开他,去和另一位高大英俊的男子跳舞。

几个小时后(几天后/数月后),这个小伙子和他的几个同伴被抓获,因为他正在将石头投向商场的玻璃窗门?他的行为动机是什么?他为什么投石头?

二、动机 

1定义:在内部需要和环境诱因相互作用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动作与行为

①  某种行为会明显受一种动机支配②  某种行为可同时受多种动机支配 

③  某一种动机可以影响多种行为④  动机方向与行为后果不一定一致 

3、 动机与目的 

目的/目标:行为争取达到的结果(预期结果)

①  许多场合动机与目的一致② 同一动机可引发不同目的;同一目的可以是不同动机

③  行为都有动机,但不一定有目的④    有意识的动机:愿望、理想、信念等

无意识的动机:欲望、定势、习惯等

4、  动机 分类

(1)外加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加动机 :行为动力是外力诱发的,目标存在于外部事物

内在动机  :行为动力源于本身的自我剌激,活动本身即是目的。 

(2)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饥饿、渴、性、睡眠、安全

社会性动机:交往、成就、劳动、认知、审美

 5、   挫折和冲突

(1) 挫折:在活动中不能实现某种目的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2)冲突:个体必须选择而产生的心理矛盾状态

①  原则性冲突与非原则性冲突②  内在动机冲突、外加动机冲突、内在与外加冲突

③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三、    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是需要和动机的衍生物,需要是推动力,则兴趣、理想是是行为的牵引力,某种意义讲,前一种动力原因在于过去,后一种动力原因在于未来。

变形的社会化的需要与动机

兴趣

兴趣:对某种事物的趋向,偏重认知. 爱好:偏重活动. 偏好:侧重对象.嗜好:说明程度

兴趣特征

1、指向性2、范围3、稳定性4、效能作用

理想

对奋斗目标和行为方向的向往和追求,是个体想成为什么、应该做什么的观念。

按内容划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

按目标的清晰程度划分为具体形象理想和抽象概括理想

信念、世界观

信念是个体深信的并具有动力作用的观念。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元素。

世界观是完整系统的信念体系,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

                        第四章  人格机能系统

一.自我、本我和超我

机能性人格包括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成分

本我:以快乐原则行事,处理本能冲动;神经质焦虑

自我:以现实原则行事,处理现实问题,现实焦虑

超我:以理想原则行事,处理伦理道德冲突,道德焦虑。

二、 自我的内涵

(一)定义

       自我即自我意识,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是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体对自身存在的一个反映,是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

(二)自我的双重性

詹姆斯

主体我(I):作为认识者的自我,是用纯粹的主观态度组织和解释经验的自我,是动力因素;

客体我(me):作为客体被认识的自我,是一个框架,是一个结构,主体我在其中活动。

米德

主体我:作为主体的自我,是“个人经验中对社会情境进行反应的东西”,是积极的、主动的自我;

客体我:是作为认识对象的自我,是自我意识的本体,是个体在与他人、环境互动中产生和形成的,是通过别人对自己评价形成的,是社会的,是静态的。

迪克斯特因(Dickstein)  1977

能动自我:个体拥有的能动感、控制感和动力感,

客体我:是作为个体认识和评价对象的自我

刘易斯和布鲁克斯—冈恩(Lewins和Brooks-Gunn)

“存在自我”个体作为一个独立体存在,与他人有区别

“类属自我” 婴儿通过类属概念来确定自己,如性别、年龄就是两个类属范畴。

怀莱( Wylie)1974\1979

主体我:作为活动过程或主体而存在的自我,是积极的观察者;

客体我:作为个体认识和评价的对象而存在的自我,是被观察的对象,是当个体的注意集中到自我身上时所观察到的结果

三)自我的成分

1、主体自我(作为认识者和调节者的自我)

自我认知:

自我体验:主要表现形式是自尊    自我监控 :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2、客体自我(自我概念 )

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

四)自我概念(self-concept)

1、定义:指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判断理解和分析,是关于自己的所有观念的动态心理结构。

2、影响自我概念发展的因素
J·W·麦克戴维

促进自我概念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四个因素特别重要

语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社会反馈、认同。

 语言

语言能使儿童自由表达各种体验和行动,并把体验组织成综合的概念类别。

儿童的早期词汇与个人的身体有关,词汇有利于儿童把自我经验组织起来。

成功或失败

个人的成功伴随着快乐,个人的失败伴随着苦恼;这些体验影响着自我目标的定向、行为善恶等内在评价标准的确认。

社会反馈

社会反馈能使儿童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印象的一部分。

取决于角色扮演的能力,与觉察和掌握社会技能有关

认同

认同是儿童通过与父母、教师或其他重要人物的接触,把信念和价值观融合到自己心理中的过程。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通过认同过程实现的,其中包括心力内投(将别人人价值观吸收为自己的)和模仿(仿效别人的行动、信念和判断)。

决定认同的诸多条件中,自我概念发展的依恋性认同(爱和感情)和防御性认同(避免伤害)都非常重要。

3、自我图式

Markus(1977)

自我图式是自我概念的认知结构,是关于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源于过去的经验,可组织和指导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自我图式可以作为选择机制。

4、自尊

自尊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体验成分,是评价性自我。是个体对自我作出价值判断后产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

    总体自尊(指与个人总体自我评价有关的情感反应)和具体自尊(与某一特定领域的能力和成败有关的情感反应)

      特质自尊(指个体对其自身的一般性评价,不受外界情景反馈的影响)和状态自尊(指个体某一时刻的自我情感,具很大的波动性)

三、精神分析自我理论

1、弗洛伊德

1920年,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提出“自我功能”的概念

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中分析了自我与本我、超我以及现实环境的关系。

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自我的主要任务是自我控制,但从属于个体本我需要的地位

在正常情况下,当自我按照现实原则不能协调本我、超我、现实环境的关系时,就会产生焦虑,自我就会以非理性的方式来消除这种焦虑,这就是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自我防御机制在无意识水平进行,是自欺欺人的,但个体并不知道自己是在自卫。

二是自我防御机制歪曲或否认事实,以此来减轻焦虑或罪恶感。无论正常人还是神经症都在应用自我防御机制,只是神经症者应用它过度到病态的程度。

2、安娜.弗洛伊德

更注重自我的作用,强调自我约束本我   自我防御机制(归纳其父10种,又总结5种)

六条自我发展路线:

自我防御机制

1、压抑   Repression 2、否定  Denial 3、禁欲  Asceticism 4、投射  Projection

5、利他主义  Altruism 6、移置  Displacement 7、自我约束   Turning-against-self

8、反向   Reaction-formation  9、反转 Reversal 10、升华  Sublimation

11、心力内投   Introjection 12、对攻击者的认同 Identification-with-the aggressor

13、隔离   Isolation 14、抵消   Undoing   15、退行 Regression

3、哈特曼

H·哈特曼

分析了自我的综合功能,自我心理过程以及自我防御机制,最为重要的是哈特曼提出了自主性自我的概念(the concept of   the   autonomy   of  the   ego).

哈特曼认为自我防御机制不一定都是病态的或消极的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它也可以是健康的正常的,有助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和自我整合

自我的自主性非常强,并不完全受本能支配,而是以其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来自主地支配自己,主要是以非防御性的方式来适应环境。

四、人本主义人本理论
罗杰斯

自我概念在罗杰斯的理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他看来,个体感知外界客观事件,经验它们,并对客观事件赋予一定的意义。

那些知觉和意义的总体构成了上面所说的个体的现象场(phenomenological  field),在现象场中有些内容是与个体自身明显有关,有些内容与个体无直接关系。

前者就是一个人的自我部分,自我在知觉模式中是组织化了的。个体常说的“我”,“自己”就是表示这样的一个意识部分。

相对于自我概念,罗杰斯又提出“理想自我”(ideal self)。理想自我是一个人所希望的自我形象。理想自我被个体赋予很高的价值。往后我们就会看到,理想自我与自我之间的差别能够作为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

罗杰斯并非一开始用自我概念,他早期认为不是一个科学概念。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患者的表述渐渐地改变了他原有的看法。

例如,患者向他叙述,“我觉得我不是真正的我”,“实在说,我怀疑我究竟是谁”,“我觉得如果剥去我的外表的话,我就会露出我的本来面目”,等等。自我意识在患者经验重要;患者想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

自我是怎么产生的呢?

婴儿早期的现象场是一个混合的、没有分化的整体,以后通过语言媒介,婴儿能说“我”了:这标志着自我部分在他的现象场中开始形成。

自我中的知觉模式具有组织性、整体性和一致性。

另外自我并不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另一个人,它不指挥人们去活动。自我只是表征那些关于自己的经验,它们是能为个体所知晓的、所意识的。

因此有人称罗杰斯的自我概念为“对象自我”( self -object) ,即关于自己的态度和感情,以区别于弗洛伊德等人的自我概念,即行为的支配者,或者叫“作为自我”(self-as-process)。

自我包含有意识的内容,因而它是可操作的。罗杰斯为研究个体的自我结构创造了一种Q技术或称Q分类法(Q-sort)。

这种技术包括许多写着许多形容词的或句子的卡片,如“深思”、“非常焦虑”、“能够经得起紧张”等。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特点或他人的特点把这些卡片进行分类。一般按照从最不适合的特质到最适合的特质分为九组(或其它组数亦可)。

每组卡片的数目都有是事先定好的,使全部的卡片分配成一常态分配形态。分配完毕合总是两端的卡片数目最少,而中间的卡片数目最多。

 Q技术可以将他人对被试者的评定和被试者的自我评定进行比较,也可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进行比较

五、自我发展理论

1、卢文格的自我发展阶段论
1前社会阶段:区别自己与周围环境. 2 共生阶段: 3 冲动阶段: 4 自我保护阶段

5遵奉阶段   6公正阶段:产生良心   7 自主阶段:承认和处理内部冲突

8整合阶段:建立自我统一性

2、沙利文的自我整合发展理论

层次1:分离的整合,区分自我与非我  层次2:非我区别的整合,区分人和物

层次3:规律的整合:发现规则(欺诈和遵奉)

层次4:反应的个体化(冲突)  层次5:持续性整合(分化角色观念)

层次6:自我一致的整合(将自我与角色区分) 层次7:相对性、运动和变化的整合(看到的整合过程)

3、R.塞尔门的自我发展阶段理论
水平0:产生自我中心观点的水平(学龄前)

知道别人也具有思想情感,但不能区分自然的自己和主观的自己

水平1:产生主观观点的水平(小学低年级)

能区分自己和别人观点,但不能理解混合的感情

水平2:产生反省观点的水平(小学高年级)

可以接受一人的主观观点,可以理解相互关系

水平3:产生第三者观点的水平(中学生)

理解不感兴趣的人观点,反省自己的社会活动

水平4:产生定性观点的水平(青年期)

可以认识人的复杂性和深度,可以理解不同层次的关系

六、帕克的超我发展理论

1、非道德类型(生命第一年)

冲动、别人是满足需要的工具

2、权宜类型(年幼儿童)

自我中心,无道德和良心

3、遵奉类型

遵奉具体的行为准则

4、非理性——良心

具有内化的和抽象的道德准则

5、理性——利他主义类型

整合的人,具有稳定道德原则,良心和超我是坚定的

                          第五章 人格特征系统

一、气质

1.定义:气质指心理活动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动力特征:指心理过程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

2、特点:

天赋性:先天影响,遗传素质;  稳定性:江山易改,秉性难易。

3、气质学说

(1)体液说(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四种类型)(2)体型说(克瑞奇米尔、谢乐顿/三种类型)

(3)血型说(日本古川竹二)(4)激素说(柏曼 )

(5)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说(黄帝内经/五行阴阳说/太阳、太阴、阴阳平衡、少阴、少阳)

(6)狂狷说(孔子/狂、狷、中行)

4、气质类型
多血质(活泼型) 粘液质(安静型) 胆汁质(不可遏止型)抑郁质(弱型)

5、气质类型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巴甫洛夫学说)

6、气质的测量

1、行为观察法2、条件反射法3、心理测验法4、问卷调查

二、智力

(一)智力与能力

1、智力:影响个体认知效能的心理特征

2、能力:个体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3、能力内涵:

A能力是人顺利地成功地完成任何一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B能力有两层意思:可能水平capacity (潜能);现实水平 ability

4、相近概念:知识、技能、才能、智能、智力、智商、才智、智慧。

5、智力与能力关系

两者关系三层水平

1.两者等同2.智力等同于一般能力3.智力等同于认知能力

二)智力因素理论
       关注个别差异;探讨智力构成成分;注重编制与使用智力测验,

英国体系:①  斯皮尔曼②  伯特  ③  弗农  ④艾森克

美国体系:① 瑟斯顿  ② 卡特尔③吉尔福特

.斯皮尔曼

二因素论

G因素(一般):全部认识机能所共有的能力 S因素(特殊):特殊机能的能力

任何一种活动都由G和S共同决定,智力测验以G因素为中心,各种活动中共同起作用的因素,对个体而言,很大程度上来自遗传。

2.艾森克

智力三层结构模型

 三个维度:

心理过程:(推理、记忆、知觉).  材料: (语词、计数、空间).

品质:速度(被试在心理测验中的反应速度)和质量(改正错误的多少和解决问题的坚持性)

3、瑟斯顿

群因素论 :借用因素分析,避开一般因素概念,将智力分为七个原始群,七种主要基本心理能力

言语能力:理解并有效地利用言语观念.  数学能力:进行基本算术运算的能力

空间能力:同空间特征与空间关系打交道.  知觉能力:迅速准确识别对象的智力

记忆能力:学习并保持住处的能力   推理能力:识别并利用抽象关系的能力,概括和归     纳过去经验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词汇流畅能力:迅速想起词汇的能力

4、卡特尔

结合瑟斯顿和斯皮尔曼的理论提出两类一般因素

晶体智力:通过教育培养而获得的能力

流体智力:指生物学上的潜能,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获得新概念和新环境中显示聪明和适应性的能力(不依赖于教育)

还有三类较小的一般因素:视觉能力、记忆检索、作业速度

5、吉尔福特

否认 智力有因素础在,于1967年提出智力由120种独立的能力构成,1971年进一步修改发展了他的理论,1988年吉尔福特更进一步提出 ,智力由180种独立因素存在

 内容:图形(1971改为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

操作:认知、记忆(1988改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评价

 产物:单元(单一的产物,一个词或一个数字);类别(一类单元,如名词物种)

       关系(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系统(行动的计划)

       转化(涉及某种改变)蕴含(进行预测)

(三) 智力认知理论

注重它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功能不计较其组成成分

1. 卡罗尔

  智力由10  种认知成分构成

1) 监控:任务执行阶段驱动对其它加工操作2) 注意:激活个体期望的剌激

3)  理解:登记剌激4) 知觉综合:剌激知觉,并且将其同先前的记忆表征进行匹配

5)   编码:形成剌激心理表征,进行解释6) 比较:决定两个剌激是否相同

7) 共同表征形式:在记忆中建立新表征,并与已有表征相联系

8)   共同表征检索:发现记忆中特定的表征9) 转化:转化或改变某一种心理表征

10)反应执行:操作心理表征产生明显或内隐反应

2.加登纳   多重智力理论1983年

1)   语言智力2)   音乐智力3)   逻辑数学智力4)   空间智力5)   身体—动觉智力

6)   人格智力

与对象有关:空间智力、逻辑- 数学智力、身体-动觉智力

与对象不相联系的智力:语言智力、人格智力

所有的个体都具备这些智力

3.斯腾伯格智力三元理论
智力情境理论、智力经验理论、智力成分理论

智力情境理论:

1) 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环境中的行为2) 相对性:指一个人生活在相对环境和可能相对环境中的行为3)有目的性:智力是有目的的直接或间接的目的

4) 适应性:对环境的适应5)  选择性:选择环境并适应环境6)    塑造:对环境的塑造

智力经验理论:

1) 满足处理各种新颖的任务和情境的需要

①新颖的任务②新的情境③任务、情境和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自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智力成分理论:

1)  元成分:监控成分2)  执行成分:编码、比较、反应

3)知识获得成分:学习新的信息加工

4.戴斯PASS模型

计划-注意-同时-继时加工模型

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

1)  注意-唤醒功能2) 同时-继时编码加工系统3)最高层次的计划系统

(四)智力测量

1.  智商

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量化指标

比率智商:

离差智商:IQ=100+15Z

2、 智力落后

发育期就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和适应性行为水平的低常,也称为智力迟滞。

A诊断标准:

1) IQ低于70  2) 适应功能低下3) 发生在发育期,即18岁前发病

  B  诊断方法:

1) 病史收集2) 医学检查3) 心理测验①  分类测验②  画人测验③  图片词汇测验

④ 丹佛发育筛选检查

C智力落后原因分析: 

1)外伤或损伤2)感染和中毒3)大脑疾病(脑炎)4)营养不良 5)代谢障碍(苯丙酮尿症)6)未成熟儿 7) 染色体异常(先天愚型)8) 重性脑部障碍9) 不明产前因素

10)心理社会剥夺11)其它非特异性的原因

三、性格

1、 定义:表现于人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之中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2、特点

(1)社会性:反映现实社会关系(2)可塑性:可以培养(3)统一性:内在联系性;不同场合不同结合

四、特质论和类型论

1、卡特尔五层特质理论2、艾森克四层理论3、向性类型说4、价值观类型说5、认知类型说

3、向性类型说

外向思维型:尊重客观和法则    外向感情型:评价事物感情用事

外向感觉型:以具体事物为出发点  外向直觉型:以主观探求现象,憧憬未来

内向思维型:主观观念决定思想   内向感情型:情感沉着、稳定、看似冷酷

内向感觉型:在自己和事物间插入自己知觉    内向直觉型:脱离实际,多幻想

4、价值类型说

底尔太三类型说:

官能型、英雄型、冥想型

斯普兰格六类型说:

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

莫里斯十三类型说

中庸型、豁达型、慈爱型、享乐型、协同型、努力型、多彩型、安乐型、接纳型、克己型、冥想型、行动型、服务型

5、认知类型说

彦休融合类型说

遗觉像、融合作用;融合型和非融合型

威特金场依存理论

身体顺应试验、棒框实验、镶嵌图形实验

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第六章  能力

一.能力基本涵义

1. 定义:个体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表现于认知活动中的心理特征)。

2.  内涵:

1)人顺利地成功地完成任何一种活动,总要有一定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条件作保证,能力是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2)    能力的涵义笼统,很容易与其它概念相混淆,如技能、才能、智能、智力等。

3)    有两层意思:

可能水平(潜能)capacity  ;现实水平   ability

3.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人类社会长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科学概括

技能: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基本动作方式。

(1)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能力高低影响知识、技能掌握运用的难 易、速度和程度 。

(2)知识、技能掌握有助能力提高

某种水平的能力所的可能性的实现,为更高水平的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4、能力的分类

(1)依据能力在活动中的意义分为

一般能力:各种活动中都需要具备和表现出来的能力

特殊能力:某种专业活动中 所必需具备的能力。

(2)按照活动类别将能力分为

操作能力:心身并用去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

认知能力:完成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的心理条件,个体认知活动的特征。

社会能力: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

5、 能力与智力

 两者关系三层水平

1.两者等同2.智力等同于一般能力3.智力等同于认知能力

二、智力因素理论
(因素分析方法)

关注个别差异,探讨智力构成成分;注重编制与使用智力测验,

英国体系:①  斯皮尔曼②  伯特  ③  弗农  ④艾森克

美国体系:① 瑟斯顿  ②  卡特尔③吉尔福特

.斯皮尔曼

二因素论

G因素(一般):全部认识机能所共有的能力   S因素(特殊):特殊机能的能力

任何一种活动都由G和S共同决定,智力测验以G因素为中心,各种活动中共同起作用的因素,对个体而言,很大程度上来自遗传。

2.艾森克

智力三层结构模型

 三个维度:

心理过程:(推理、记忆、知觉).

  材料:  (语词、计数、空间).

品质:速度(被试在心理测验中的反应速度)和质量(改正错误的多少和解决问题的坚持性)

3、瑟斯顿

群因素论 :借用因素分析,避开一般因素概念,将智力分为七个原始群,七种主要基本心理能力  言语能力:理解并有效地利用言语观念  数学能力:进行基本算术运算的能力

空间能力:同空间特征与空间关系打交道   知觉能力:迅速准确识别对象的智力

记忆能力:学习并保持住处的能力   推理能力:识别并利用抽象关系的能力,概括和归     纳过去经验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词汇流畅能力:迅速想起词汇的能力

4、卡特尔

结合瑟斯顿和斯皮尔曼的理论提出两类一般因素

晶体智力:通过教育培养而获得的能力

流体智力:指生物学上的潜能,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获得新概念和新环境中显示聪明和适应性的能力(不依赖于教育)

还有三类较小的一般因素:视觉能力、记忆检索、作业速度

5吉尔福特

否认 智力有因素础在,于1967年提出智力由120种独立的能力构成,1971年进一步修改发展了他的理论,1988年吉尔福特更进一步提出 ,智力由180种独立因素存在

 内容: 图形(1971改为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

操作: 认知、记忆(1988改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评价

 产物:单元(单一的产物,一个词或一个数字);类别(一类单元,如名词物种)

       关系(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系统(行动的计划)

       转化(涉及某种改变)蕴含(进行预测)

三、 智力认知理论

注重它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功能不计较其组成成分

1. 卡罗尔

        智力由10  种认知成分构成

1) 监控:任务执行阶段驱动对其它加工操作2) 注意:激活个体期望的剌激

3)  理解:登记剌激4) 知觉综合:剌激知觉,并且将其同先前的记忆表征进行匹配

5)   编码:形成剌激心理表征,进行解释6) 比较:决定两个剌激是否相同

7) 共同表征形式:在记忆中建立新表征,并与已有表征相联系

8)   共同表征检索:发现记忆中特定的表征

9) 转化:转化或改变某一种心理表征10)反应执行:操作心理表征产生明显或内隐反应

2.加登纳   多重智力理论1983

1)   语言智力2)   音乐智力3)   逻辑数学智力4)   空间智力5)   身体—动觉智力

6)   人格智力

与对象有关:空间智力、逻辑- 数学智力、身体-动觉智力

与对象不相联系的智力:语言智力、人格智力

所有的个体都具备这些智力

3.斯腾伯格智力三元理论
智力情境理论、智力经验理论、智力成分理论

智力情境理论:

1) 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环境中的行为2) 相对性:指一个人生活在相对环境和可能相对环境中的行为

3)有目的性:智力是有目的的直接或间接的目的4) 适应性:对环境的适应

5)  选择性:选择环境并适应环境6)    塑造:对环境的塑造

智力经验理论:

1) 满足处理各种新颖的任务和情境的需要

①新颖的任务②新的情境③任务、情境和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自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智力成分理论:

1)  元成分:监控成分2)  执行成分:编码、比较、反应3)知识获得成分:学习新的信息加工

4.戴斯PASS模型

计划-注意-同时-继时加工模型

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

1)  注意-唤醒功能2) 同时-继时编码加工系统3)最高层次的计划系统

四、能力测量

1.  智商

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

比率智商:IQ=MA/CA*100   离差智商:IQ=100+15Z

2、 智力落后发育期就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和适应性行为水平的低常,也称为智力迟滞。

诊断标准:

1) IQ低于702) 适应功能低下3) 发生在发育期,即18岁前发病

诊断方法:

1) 病史收集2) 医学检查3) 心理测验①  分类测验②  画人测验③  图片词汇测验

④ 丹佛发育筛选检查

智力落后原因分析: 

1)外伤或损伤2)感染和中毒3)大脑疾病(脑炎)4)营养不良 5)代谢障碍(苯丙酮尿症)6)未成熟儿 7) 染色体异常(先天愚型)8) 重性脑部障碍9) 不明产前因素

10)心理社会剥夺11)其它非特异性的原因

                     第七章 人格发展

一、遗传与环境决定论

经典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遗传的天才》

家谱法和相关法

研究17世纪-19世纪977名著名历史人物。

9种天才类型:法官、政治家、将军、文学家、科学家、诗人、音乐家、画家、神学家;

亲属关系越近,两者均成为天才的机会越多;将军之子、科学家与诗人之父天才少;艺术家的儿子成为天才特别多。

经典环境决定论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按照不同的要求用不同的方法,把他们随意培养成医生、律师...,或是乞丐、盗贼。”

现代遗传决定论

行为遗传学 

多基因系统理论“polygenic system”

心理特质并非决定于单一的显性-隐性基因,由许多基因联合决定

“反应范围” “reaction range” 

遗传固定出许多可能的行为结果,而环境决定每种结果的表现程度。

现代环境决定论俄国 列昂节夫

1975《活动、意识、个性》 

“把个性看作一种新质,这种新质是由个体的活动参加于其中的客观社会关系系统的运动而产生的”

遗传与环境作用两因素论

马斯洛 “似本能” instinctoid

二、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1、生理遗传2、自然环境3、家庭环境4、学校教育5、社会文化

1.生理遗传
1)双生子研究

洛庭(lottig) 1931   13-39岁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

纽曼 (Newmann) 1937   19对同卵双生生活环境不同;气质、心理测验反应、生活表现

戈特沙尔德 (Gottschaldt) 1937

90对双生子观察2个月,15年后又对其中70对进行复查。

脏腑型(脑干支配)的人格特征很少受外界环境影响,而皮质特别是前脑机能所表现的人格特征(近似于思维和知觉功能)主要受生活历史的教育和教养以及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

岗田 1947

双生子近似度统计处理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1979

孪生姐妹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但在某些方面非常相似。

“寻求剌激” sensation seeking

(2)身体生理

(1)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 

苏联 布列奥布拉仁斯卡娅和沙尔索科夫

 人格差异与人的大脑皮层细胞群配置特点和细胞层结构个体特点相关

脑白质切除术:切断了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中枢控制,患者会产生严重的不安、压抑、情绪呆板,对社会不关心。

(2)自主神经系统

情绪反应和体内平衡,如果系统失调,加强心气症倾向和神经质倾向

(3)内分泌机能:(4)身体外表

2、自然环境

A:天候状况:

不同的生活方式与行为表现。

例如:  以渔猎为生 --- 坚定,独立,冒险,教养子女鼓励个人化。

而以耕作维生 --- 老实,服从,保守。 另外,天气也会影响犯罪和攻击行为的发生。

B:居住地区:

机构官能症 :人格的耗蚀,过度的依赖,对外界失去兴趣

(由于长期处在僵硬,孤立的环境中,例如:医院,养老院以及监狱等)。

3、家庭环境

(1)亲子关系:

帕克(G.Parker

1979年编制了亲子关系量表

 “关心”和“约束”两个维度四个象限 

关心多-管束多;关心多-管束少;关心少-管束多;关心少-管束少。

关心不够和管束过严亲子关系影响人格健康发展

(2)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态度:

包德温(A.L.Baldwin)  诧摩武俊   皮克(R.F.Peck) 谈话法、测验法

良好的性格特征和信任、民主、容忍的相关系数高;

意志坚强与家长信任相关最高,与家长的严厉态度呈负相关;

敌对行为与严厉相关较高。

(3)家庭结构:

大家庭、核心家庭、破裂家庭 

波尔贝(J.V.Bowlby)研究,少年犯罪率最高的是出生到4岁间丧父或丧母的人

(4)家庭气氛:融洽、对抗(5)父母榜样:(6)出生次序: 

贝尔蒙特(L.Belmont) 长子在瑞文智力测验上所取得的成绩比其它孩子要高.

独生子女影响

4、学校教育

(1)课堂教学:(2)班级集体:集体角色(3)教师管教方式(4)师生关系

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雅克布森(L.F.Jacobson) 教师的形象、期待和情绪态度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皮格马利翁效应”

怀特(R.K.WHITE)和里皮特(R.Lippitt)

研究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人格形成影响的研究

黑林(L.M.Heil)

研究教师人格、态度的不同类型与儿童人格形成的关系。

教师:自由型、规律型、关心型    儿童:努力型、顺应型、抗争型

努力型的儿童, 在任何一位教师面前其行动都是同样的;

顺应型的儿童,在带鼓舞型的自由型教师面前成绩显著上升;

抗争型的儿童在规律型教师不施加权威的情况下,表现较好,而在自由型和关心型的教师面前,则不太好。

5、社会文化
(1)阶层性

(2)民族性:民族性格或国民性 

中国人:谦让谨慎 克制忍耐 勤劳勇敢 热情好客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李德伟研究 1100中国学生 谦让、克己 忍耐、谨慎、聪慧、机智、敏锐、稳健

(3)职业性

三、人格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1.发展动力

力比多:寻求快感的潜力,泛指心理能量

生本能和死本能

动欲区: 性敏感区,快感来源区域,对于儿童性的敏感区域不必是性器官,其它区域口、肛也可以是获得性快感的区域;婴儿性欲不是性交,而是性快感的活动;婴儿倾向于自恋,主要是剌激自己身体上的各种动欲区获得满足。

发展就是动欲区的正常转换,是预成的

停滞(fixation)

倒退(regression)

儿童焦虑时却只给预本能的满足;本能需要的不能满足和过分满足;过分满足和过分挫折的交替;过分满足转变为过分挫折

2发展阶段

(1)口腔期(oral stage)(0-1)

 0-8个月,吸吮和吞咽 8-12个月 (咀嚼)

(2)肛门期(anal stage)(1-3)

 前:排便 后:控制排便

(3)性器期(phallic stage)(3-6)

 俄底浦斯情绪(oedipus  complex)

(4)潜伏期(latency stage)(6-12)(5)生殖期(genital stage)(12-)

(二)荣格分析心理学发展观

1、发展动力

心理能量(psychic energy)P117-p120

2、发展阶段

童年期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发展观

1、发展动力

自卑感—补偿(侵犯驱力-男性反抗)优越努力:超越自卑自卑情结;自尊情绪

生活风格:

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梦境

四种类型: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

三种原因:器官缺陷、溺爱或娇纵、忽视或遗弃

(四)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发展动力

冲突和危机:积极解决就增强自我,个性就健全发展;消极解决,就会影响后一阶段积极解决的可能性。

八个阶段顺序不变的,而且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因为它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但能否顺利度过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在不同的文化中,各个阶段出现的时间不尽一致。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希望(2)自主对羞怯(1-3)自主性

(3)主动对内疚(4-6)主动性(4)勤奋对自卑(6-11)产生勤奋感

(5)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忠诚品质(6)亲密对孤独(20-24)爱的品质

(7)繁殖对停滞(25-65)关心品质(8)自我整合对绝望(65-)明智品

(五)阿尔伯特的统我发展

发展就是统我机能的完善过程

统我就是自我统一体

八个阶段P171   自我统一体:机能自主

(1)对躯体我的意识(1):通过体验到的许多感知而知道自己的存在

(2)对自我同一性的意识(2):虽然环境变化了,但是知道同一性没有变

(3)对自我尊重的意识(3):对个人的成就产生自豪

(4)对自我扩展的意识(4):通过认识到某些物体属于他而扩展了自我意象

(5)自我意象的形成(4-6):形成良知或超我,能运用正确和错误这类概念

(6)理性运用者的自我形成(6-12):运用推理和逻辑思维不解决复杂问题

(7)统我追求的形成(12-青春期):儿童形成了未来目标,开始以未来目标组织自己的生活 (8)作为理解者的自我形成(成年):综合的自我形成了

(六)斯金纳操作反射发展观

1、强化

强化类型

正和负(呈现增加;撤去增加) 惩罚不是负强化  强化程式  消退  自然恢复  类化  分化

(七)多拉德和米勒发展观

1、学习四要素

内驱力、线索、反应、强化

2、习得性内驱力3、冲突4、移置作用5、挫折和攻击6、四个关键训练期

喂食情境、排泄训练、早期性教育、激怒-焦虑冲突

(八)罗特控制点理论 内外控P245(九)班都拉社会学习论P260

(十)米歇尔社会认知学习理论P335(十一)马斯洛和罗杰斯的发展观

                            第八章 人格测验

人格测量技术主要包括:
1、自陈测验2、投射测验3、行为观察4、行为评定5、情境测验6、晤谈法

一.自陈测验

1.卡特尔16PF2.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3.艾森克人格问卷4.中国人个性问卷(CPI)

一.自陈测验

1.卡特尔16PF

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 恃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  敢为性H.敏感性I.

怀疑性L  幻想性M.世故性N.忧虑性O 实验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 紧张性Q4

2.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

 HS :疑病量表  D:抑郁 Hy:癔病  Pd:精神病态   Mf:男子气-女子气

Pa:妄想狂  Pt:精神衰弱   Sc:精神分裂  Ma:轻躁狂

Si:社会内向    Q不能回答 L说谎 F诈病 K校正

3.艾森克人格问卷

E:内外向 N:神经质   P:精神质  L:掩饰性(测谎

4.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

个性量表:22   临床量表:12    效度量表:3

个性量表

1.自我-社会取向2.宽容-刻薄 3.内向-外向4.和谐性 5.领导性6.面子 

7.人情 8.亲情9.乐观-悲观 10.灵活性11.理智-情感 12.现代化

13.情绪性病4.节俭-奢侈15.责任感 16.冒险性17.严谨性 18.阿Q精神

19.老实-圆滑  20 务实性 21 外-内控制点 22 自卑-自信

二.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为被试者提供模糊刺激,例如墨迹、图片等,要求他们描述看见的东西或根据图片讲故事。通过间接的方法挖掘被试者无意识中的心理冲突

二.投射测验

1.罗夏墨迹测验(RIT)2.主体统觉测验(TAT)3.画人测验

投射法的分类

G.林达塞联想法 构造法 完成法 选择或排列法 表露法

1:罗夏(Hermann Rorschach)墨迹测验

10张墨迹图。被试者异常的反应和重复的解释特别重要。基本假设:在知觉和人格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即从个人知觉中应该能够反应人的人格

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自由反应,提问,类比,极限测验。编码和分类按照反应领域、决定因素和反应内容进行

记分项目

1.反应时间2.反应部位(W、D、d、Dd、S) 3.反应决定因素(F.M.C.K)

4.反应的内容(A、H、S、O)5.反应的普遍性(P、O)

2:主体统觉测验(TAT)

设计者是亨利.莫雷(Henry Murray)

TAT由一系列模糊图片构成,要求被试者根据情境讲故事。

3:画人测验

  儿童绘画是他们内在想法和情感的窗口。注意不画笑脸,鬼怪等图的孩子。

对投射测验的评价 批评:信度、效度低

反驳:

1.不适用其他测验标准,因为每个测验项目唤起不同的无意识冲突,难以稳定。

2.没有好的效标检验投射测验的结论

                          第九章 人格障碍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

人格障碍,也称变态人格。

著名精神病学家施奈德定义:

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异常,由于其人格异常妨碍其人际关系,甚至给社会造成危害,或者给本人带来痛苦。

最早的人格障碍是由大约200年前一个法国人所描述的

这个人格障碍者是一个性情极为暴躁的男性。

有一个女性,只因言语不慎触怒他,便被他投入水井中淹死。据记载,小时候,母亲对他有求必应,稍不如愿,他就大叫大骂。长大后,他更加专横跋扈,家里的狗只因稍不如他意,就被他活活踢死。现在看他很可能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基本特点

1、一般在早年有不同于大多数儿童的迹象,到青春期前后,畸形开始明显。

2、其人格明显偏离正常限度,各种人格特征互不协调。3、社会适应不良和内心痛苦。

4、矫正比较困难。

三个诊断标准

ICD-10(国际标准)

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

《ICD-10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及《ICD-10研究用标准 》

The 10th re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DSM–IV (美国标准)

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4版(DSM-4)

The fourth edition of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by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CCMD-3(中国标准)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

二、人格障碍的类型

(一)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二)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Schizoid(四)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五)冲动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六)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

(七)逃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 (八)依赖型人格障碍Dependent

(九)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十)分离型人格障碍Schizotypal

一)强迫型人格障碍

1、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因而有时会影响工作效率;

2、不合理的坚持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

3、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

4、常有不安全感,反复考虑计划是否得当,反复核对检查,唯恐差错。

5、拘泥细节,甚至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
6、完成一件工作之后缺乏与快乐和满足的体验,相反容易悔恨和内疚。
7、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强调自己的职责义务和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与人往来。

至少三项符合方可诊断为强迫型人格障碍

(二)偏执型人格障碍

1、广泛猜疑,经常将他人无意的,没有敌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和歧视,没有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和伤害,因此过分警惕自卫。

2、将周围事物皆视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3、容易产生病态妒嫉。

4、自负,若有挫折和失败则归咎别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脱离实际的好争辩,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益。

6、不相信与患者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用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至少符合三项方可诊断为此型人格障碍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

1、有离奇的信念,和以文化背景不相称的信念,如相信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和特殊的行为和外貌,如服饰奇特、 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和目的不明确

3、言语怪异,如用词不当、繁简落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和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4、不寻常的直接体验,如有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和生动的情感体验。

7、若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和工作中必须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草无亲密友人。

    至少符合三项方可诊断为此型人格障碍

(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外表迷人,具有中等和中等以上智力。

2、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

3、没有神经症性焦虑。4、他们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

5、对事情无论大小,都无责任感7、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

8、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9、判别能力差。

10、病态的自我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的能力。

11、麻木不仁,对重要时间的情感反应淡漠。

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

12、对于一般的人际关系没有反应。

13、幻想性的或是让人讨厌的行为。

14、没有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

15、性生活轻浮随便。

16、生活无计划,没有生活规律,没有稳定的生活目的。

  最重要特征为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上述特征青年早期就出现,最迟不过25岁,30岁后,约有30-40%症状有所改善。

(五)冲动型人格障碍

1、情绪急躁容易发怒,存在没有办法自控的冲动。

2、性格上常表现出攻击、鲁莽和冲动性。3、冲动的动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地。

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地,也可以是无计划的,没有真正的悔恨、自责和罪恶感。

5、心理发育不健全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6、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倾向。

      区别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自控能力低。

(六)表演型人格障碍

1、,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和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和强烈不满。

2、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容易波动。3、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4、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

5、情感反应强烈,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

6、说话夸大其辞,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

至少符合三项方可诊断为此型人格障碍

七)回避型人格障碍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和不赞同而受到伤害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

3、除非确系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和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不语,怕别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符合四项即可诊断为此型人格障碍

(八)依赖型人格障碍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或保证之前,对日常事务不能作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做大多数的重要决定。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抛弃。

4、无论独立性,很难单独开展计划和做事。

5、过度容忍,为了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和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竭尽全力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终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折磨。

9、很容易因为没有得到赞许和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只要符合五项即可诊断为此型人格障碍

(九)自恋型人格障碍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感到愤怒、羞愧和耻辱。2、喜欢指使他人,要别人为自己服务。

3、对自己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4、坚信他所关注的问题是世界是独有的。

5、对无限成功权利荣誉和理想有非分的幻想。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缺乏同情心。8、可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9、有很强的妒嫉心。

   只要符合五项即可诊断为此型人格障碍

十)分离型人格

1、即不希望也不乐意有密切的关系,包括家庭成员在内;2、几乎总是选择独自活动

3、与另外一个人即使有性体验,话也很少。4、很少对活动感到愉快。

5、缺乏亲密朋友和知心人,而不是缺少第一级亲属

6、对他人的表扬和批评持无所谓态度。7、表情冷淡、分离,情绪淡漠。

三、人格障碍的治疗

(一)精神分析疗法

1、

2、精神分析疗法技术

自由联想方法;梦境分析方法;直接分析疗法

(二)行为主义疗法

1、行为主义疗法的理论基础

有机体的行为(而不是心理现象)决定了个人发展中的学习、态度、习惯,以及生活的其他方面。

人格的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和个人经验决定的。个人差异来源于不同的经验。二元论的观点在人类行为的发展预测和控制中没有任何科学意义。

尽管行为发展受到基因的某种限制,但人格发展基本上是由于某种原因环境因素以及个体内部产生的刺激决定的。

适应行为是习得的,不适应行为也是习得的。不适应的行为也可以通过相似的学习过程而被取代。所有行为异常者中都没有任何病理性变化。

2、行为疗法的技术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满灌疗法;阳性强化疗法;发泄疗法;逆转意图疗法;阴性强化疗法;模仿疗法;放松疗法;思维阻断疗法;生物反馈疗法。

治疗只能针对当前来访者有关的问题而进行,解释问题的历史根源、自知力和领悟,是无关紧要的;

治疗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治疗的技术通常都是从实验中发展而来的;

对每个求职者,施治者可根据其问题和本人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行为治疗技术。

行为疗法的评价

行为治疗并没有形成一种单一的体系,它是由一系列有关的原理和技术构成的。在行为治疗、行为矫正以及操作条件反射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区别。行为治疗能对各种不同背景、不同问题的病人提供广泛的咨询和治疗技术。行为治疗过程也已经由过去简单的、结构性的,完全由治疗者控制的活动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旨在促进病人的成长的协作、咨询和推动过程。

(三)认知疗法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是认知心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将认知心理学直接用于临床的创始人之一是艾里斯。他将认知对情绪的调节原理应用于临床,并创立了“理智—情绪疗法”。

理智—情绪疗法对人本质的假设

人生来有一种既理智又不理智的潜在性质。人生来就有欲望、要求和期待,如果这些东西在生活中可以得到满足,人们就可以发展顺利,否则就会责备自己和责怪他人;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是同时的,互相伴随着,因为情绪总是由某个具体的情景通过知觉激发出来的;人并非完全由生物因素决定的,也不是一切都受本能驱使的动物,人是能改变自己,从童年开始形成的价值观念系统、信仰以及其他观点都可以改变;情绪是思维的产物,因此情绪方面的障碍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人的错误看法,也就是一种非逻辑思维。

造成 人的痛苦的非逻辑思维

1、一个人要有价值就必须很有能力,并且在可能条件下很有成就;

2、某某人绝对很坏,所以他必须受到严厉地责备和惩罚。

3、逃避生活中的困难和推掉自己的责任可能要比正视它们容易。

4、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应当和自己的期待一样,任何问题都应该得到合理的解决。

5、人的不幸绝对是由外界造成,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忧愁和不安。

6、一个人过去的历史对现在的行为起决定作用,一件事过去曾经影响自己,所以现在也必然影响自己行为。

7、自己是无能的,必须找一个比自己强的靠山才能生活,自己是不能掌握情感的,必须有别人安慰自己。

8、其他人的动荡不安也必然引起自己的不安。9、和自己接触的人都喜欢和赞成自己。

10、生活中有大量的事对自己不利,必须终日花大量的时间来考虑对策。

认知疗法的技术

1、改变求治者的现实评价;2、改变信条的技术

常见的信条包括:

危险——安全信条;快乐——痛苦信条;该与不该信条

3、贝克提出的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

识别自动性思维;识别认知性错误;真实性验证;去中心化;忧虑和焦虑水平的监控。

认知疗法的评价

认知疗法中,来访者的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潜力是很重要的,心理医生应充分认识和估计这一点,否则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甚至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成效,因为重点是建立来访者的人生哲学和正确的价值观,无论心理医生怎么努力,但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来访者自己的观念的改变。

(四)个人中心疗法

1、个人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础

个人中心疗法又称为患者中心疗法,是由罗杰斯在20世纪4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方法,目前已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中的主要理论流派之一。基本假设是:只要给患者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使他们能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导向的行为,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

他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并且具有充分实现其潜力的能力。这种能力和潜力就存在于机体先天具有的智慧之中,这种先天具有的智慧又被称为机体评价过程。

个人中心疗法的主要技术

1、促进设身处地地理解的技术:

关注;设身处地的理解(包括以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沉默的技术

2、坦诚交流的技术:

不固定角色;自发性;没有防御反应;一致性;自我的交流。

3、交流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

对个人中心疗法的评价

个人中心疗法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理论体系,尽管这一理论在今天已逐渐吸收了很多新的理论概念和技术,但其基本的理论基础并没有改变。其中包括促进病人积极发展的三个充分必要:坦诚、无条件地积极关注,以及设身处地地理解。最近的发展开始强调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个人中心理论对心理治疗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它适用于广泛的帮助情境和场所。

个人中心理论的主要缺点是在对它的误用。很多人自以为了解并同意个人中心理论的观点,但却不能有效地运用。除此以外,有人认为在这种疗法中治疗者的个人认同感容易受到影响;治疗者容易被操纵。有人认为这种疗法可能不适用于有严重心理异常以及有智力缺陷的的人。

人格障碍类型总结偏执型(Paranoid):多疑(Suspicious),妒忌( Jealous)

分裂型(Schizoid):无情(Unemotional), 冷漠(Cold)

分离型(Schizotypal ) Odd + Magical Beliefs,      Behaviors, Not Paranoid

反社会型(ASPD)攻击性的 (Aggressive), 冲动的(Impulsive)

边缘型(Borderline)   不稳定的(Unstable), 混乱的(Chaotic), 冲动的(Impulsive)

表演型(Histrionic)戏剧性的 Dramatic,

自恋的(Narcissistic)自我中心(Self-Centered), Empathy Chaotic

Avoidant    Needs People But Fears  Relationships

依赖型(Dependent)   Needs Relationships, Indecisive,        Fears      Abandonment

Obsessive-      Rigid, Perfectionist + Inefficient    Compulsive

Passive-   Negative Attitudes with Passive Aggressive Resistance to Demands

                        第十章  人格教育

意义

人格教育是以培养和塑造个体健康和理想人格,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为目的教育

1、青少年心理发展需要2、社会和谐发展需要3、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

原则

1、社会适应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4、协同性原则5、渗透性原则

6、早期教育和预防为主的原则7、认知整合与行为训练结合的原则

目标:

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塑造理想人格

方法

基本方法

认知整合:改变不合理认知,形成正确人生观.   情操陶冶:培养健康正常的情绪反应模式

行为训练:形成良好社会适应性行为模式,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具体方法

阅读、\听说故事、艺术欣赏、游戏、参观访问、劳动、测验分析、讲演、辩论、绘画、歌唱、运动、讨论、角色扮演、榜样示范、奖罚、契约、竞赛、思维训练、团体辅导

冲突挫折训练

人格教育模式

开放教室:尼尔  敏感性训练:勒温   成就动机训练:莫瑞

归因训练:罗特    自我教育:温斯坦

特点

教学目标侧重不同方面心理与人格发展

关注以学习者心理过程规律,以人格发展理论为基础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全体性与个体差异并重

重视支持性的教学氛围    重视学生实际操作和体验

强调反馈与互动   关注学生的参与和自我分析

                         第十一章 人格研究方法

一.理论与假设
1、好理论的两个特征
简约:能够解释现象的最简单理论
有用:提出可检验的假设
2.检验理论提出的假设
检验来自理论的.有逻辑关系的两个或以上变量的关系的预测

二.实验变量
1.自变量和因变量2.操纵的与非操纵的自变量
非操纵的自变量很难说明因果关系
3、个案研究
罕见个案、与正常人没有本质差异、说明治疗方法、证明可能性

三.数据的统计分析
1、差异比较2.相关与回归3.因果关系结构模型

四.研究中易出现的问题
1.混淆现象2.比较组3.事前观测与事后认识4.重复研究   文件柜问题

                               研究范例

文献述评

核心:新观点    对前人的理论性批判;新现象及规律发现

内容:   对前人研究的综述   前人研究的不充分   不能解释的新现象

理论新观点   证据及论证

实验研究

研究的理论意义、实用价值、前人研究进展、实验研究的目标

实验过程:被试、仪器、方法、步骤

实验结果:数据报告及统计分析

分析讨论:数据说明、实验解决问题水平,问题可能原因及可能解决方法、预案可行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调查报告

调查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现有的数据资料不足、调查的思路目标

调查过程:对象、工具、方法、步骤

调查结果:数据报告及统计分析

分析讨论:数据说明、调查表明问题、问题可能原因、设想解决方法、方法的可行性

结论:

参考文献

个案研究

个案的典型与代表性意义    个案介绍    个案处理    个案发展与追踪

个案分析能够解释说明的原理

科普介绍
说明问题 基本原理  实例说明   操作方法    实际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