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阶层对教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工作的期望也越来越强烈。为此,按照区委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我区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区委办公室与区教育局联合对我区教育工作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为教育工作发展建言献策,为区委对教育工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一、基本情况

1、师生方面。全区有中小学校8所,其中,小学4所,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在编教职工888人,其中在岗教职工767人,在市直属学校工作教师63人,借调到区各委办局教师58人。全区共有教学班113个,在校学生3955人,其中,小学生2678人,中学生1217人,男生2048人,占52%;女生1907人,占48%。

2、教师年龄结构。全区在岗教师中,40岁至50岁以上教师有422人,占全区在岗教师总数的63.7%;30岁至39岁教师有239人,占全区在岗教师总数的36%;20岁至29岁之间教师有2人,占全区在岗教师总数的0.3%。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3、全区各学校教师任课统计表:

(表一)

(表二)

4基础设施方面。完成了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实验幼儿园合建、晨兴中学教学楼工程与阳光大厅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外网与东海幼儿园改造等工程项目建设,对4所学校进行内外墙面、塑窗、墙地砖、老化电路、暖气设备等辅助设施改造。近三年来,全区共新建、改扩建校舍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达到5.4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8.3平方米,消除了D级危房,实现了楼房化、暖气化、现代化。全区现有理化生实验室22个、微机室12个、语音室7个,多功能教室12个,多媒体进班数113个,多媒体进班率达100%。馆藏图书136526册,初中生均图书17册,小学生均图书18册。

二、现阶段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结构性缺编情况严重。从表(1)、(2)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因各校教师结构搭配不尽合理,任课教师专业与所教授的学科不符,三支一扶大学生期限即将届满等原因,造成我区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个别学科师资明显不足,甚至有的学校在某一学科无任课教师。比如杏花中学音乐课无任课教师;树英小学由于缺少专业英语教师,无法正常开课,而晨兴中学有20名专业英语教师,按工作量要求,相对过剩。目前,我区共缺少物理教师2名,化学教师1名,体育教师4名,英语教师1名,音乐教师6名,技术教师1名,美术教师2名,合计17名。

2、教师队伍老龄化。目前,各校教师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任教时间较长,体力、精力都无法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有的教师常年伤病无法完成本职工作。20##年至今,全区各校没有聘用新毕业教师,致使教师老龄化的问题日益严重。从教师年龄对比表格中可以看出,20-39岁中青年教师仅占全区教师总数的36.3%,而40-50岁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3.7%,老、中、青教师成长梯队难以形成,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甚至一些学科已无法正常开课。据统计,未来5年内必将出现一线教师大量退休现象,一些学科无专业教师问题将更为严重。同时,老教师普遍存在知识老化,观念滞后,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质均性断层已经显现。

3、生源数量逐步萎缩。一是人口政策性减员。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由原来的每家多胎变为每家一胎,造成适龄入学儿童数量逐年减少。二是生源外流加快。近年来,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缓慢,经济比较萧条,尤其受煤炭行业经济下行,造成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离开本地另谋出路,同时带走部分生源;本地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也带走部分生源,甚至不在本地生育。三是基础建设薄弱。近年来,随着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市直属学校无论是师资、教育教学装备都远远领先于区属学校,大量优秀师资纷纷调入市直属学校。据统计,企办校归入我区后,有63名教师调入市里各学校,充实到教学一线。因我区受与市中心仅一河之隔的地缘影响,学生到市里就读比较方便,因此部分学生纷纷转入市直属学校。据统计,每年平均有近200名学生转入市里各学校。

4、教师岗位培训相对落后。一是培训方式过于单一。教师培训通常是采用集中培训,课堂讲授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对大批教师进行培训,但不利于参训者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不利于提高参训者将学得的教育理念融入具体教学实践中去;不利于授课教师与参训教师之间有效的互动。二是部分教师对培训认识不足。对于年龄较大、教龄较长的教师们来讲,就是简单地把自己所撑握的知识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对于及时更新教学手段及知识想法不多,对于课改及素质教育往往认识不足。三是制度约束不够。教育部门和学校没有将教师培训纳入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也未与教师利益相挂钩,久而久之则形成了培训与不培训一个样的消极思想,从而阻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前进与发展。

5、教育投入还需增加。近年来,很多学校基础设施均不同程度老化,无法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要求。有的学校基础设施、设备老化;有的学校体育器材严重不足;有的学校缺少化学药品、实验仪器,致使一些实验课程无法开设,教师只在理论层面为同学讲解。

6、学校安全存在隐患。在消防方面。许多学校教学楼建设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初期没有经过消防审核验收,在校园整体消防安全布局、学校建筑物内部消防安全设计等方面考虑较少,造成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在日常安全方面。目前,各学校没有专职安保人员,而是由各学校工勤人员和在职男教师来担任学校日常的警卫和巡逻工作,致使有些教职员工分身乏术,影响学校安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各学校对于安保人员着装没有统一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安保人员的威慑作用。

三、对策及建议

1、创新教师用人管理机制。一要深化教育内部体制改革。教育局试行干部公开竞聘,形成一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变革机制,裁减人员,充实教育教学第一线,构建一种“核编定岗、全员竞岗”的教育机制。二要科学合理使用师资。教育局负责牵头抓总,对所有学校的教师专业进行摸底,坚决避免教师专业与所教授学科不一致的现象发生,确保教学质量。制定各学校教师交叉、交流、轮岗等制度,教育局要切实负起责任,统一协调、统筹兼顾,对于各学校某专业教师扎堆儿现象,要及时进行分流,调整到该学科任课教师单一、甚至无专业教师的学校,确保教育均衡发展。三要建立教师补充机制。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每学年度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增减情况进行核查,拟定年度进人计划,建立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力争通过2至3年的努力,新补充一批年轻教师充实到教育一线,使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有较大改观。

2、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一要建立“宽裕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不断完善投入机制。在财政预算中单列义务教育经费,足额预算教育经费,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达到 4%。二要认真落实国家规定的教育经费 “三个增长”。即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年增长,平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三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针对教学楼老化维修、网络信息化、体育器材、教仪、图书配备、消防设施配备的维修、更换等问题,政府要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打造自己的品牌名校,逐步扩大影响范围。

3、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一要加强思想道德培训。各校教师要站在讲政治的角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要以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在思想上逐步形成,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坚持学习,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切实担负起一名人民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二要创新培训形式。增加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的交流与互动,坚决避免原来“本本式”的培训方式,聘请多年从事一线工作的优秀教师,以总结教学心得、介绍教学经验为突破口,以集体讨论等形式解决教育、教学中热点、难点等问题。三要加强管理。教育局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学习制度、考试制度,严把教师培训出口关,把教师培训与职称评定挂钩,对于学习学时、考勤次数不够者,取消考试资格,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在职称评定上采取一票否决制,真正避免教师培训走过场、走形式。

4、加大学校安全管理。在消防安全方面。一要加强教育力度。按照《消防法》规定,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定期聘请消防部门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真正让师生掌握在火灾发生时如何逃生和灭火器材使用等基本技能。二要加强队伍建设学校一把手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负总责,并签订安全责任书,相关中层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层层落实责任。三要加强检查督导。消防器材要有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设备。教育局及有关部门要经常深入各学校负责检查、督导,发现消防安全问题立即督促整改,真正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在日常安全方面。针对各学校无专职安保人员问题,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要将上述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尽快解决学校安保人员的招聘、培训、工资、统一服装等问题,确保学校日常安全得到保障。另外,鉴于我国个别省市发生针对学生的刑事犯罪案件,建议由区政府、教育局负责协调公安分局,要求各派出所在本辖区学校上学和放学的时间安排警力,保障特殊时段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人身安全。在食品安全方面。城市执法大队要对学校周边经营快餐、食品的小商小贩进行集中清理,坚决杜绝学校周边摆摊儿和露天经营。各学校及食堂负责人要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制定食堂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作业。各校要对本校食堂定期检查,食安办、教育局、卫生局也要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立即督促整改,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的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后果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篇: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对全市教育发展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在广泛收集意见、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打造**教育品牌,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政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

教育机构:截至 20xx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050所

教师队伍:全市共有教职工73820人,其中离退休教职工13658人。专任教师49248人,其中普通高校教师1284人,中等职校教师2844人,高中教师5797人,初中教师16096人,小学教师20934人。 在校学生:

教育质量:20xx年,全市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6%,巩固率99.9%。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3%,巩固率96.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7.2%,其中升普高比例44.4%、升中职比例32.8%。全市高考录取率78.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

教育建设:20xx年至今,结合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全市改造新建学校房屋面积69.4万平方米。到20xx年底,全市共有校园面积2526.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710.4万平方米(都不包括普通高校、特教学校和幼儿园)。各级各类学校现有图书1498.9万册,仪器设备价值4.1亿元。目前,全市中小学已初步完成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任务,基本具备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条件。

教育投入:

教育负债:总体来看,近些年来,特别是“教育20条”和“民办教育10条”实施以来,全市上下教育优先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义务教育得到巩固和提高,高中阶段优质教育资源明显扩张,民办教育和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新的改善,全市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在省内是有位置的。

二、问题分析

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持续增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教育发展的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

1、教育投入的体制不适应

一方面,教育投入以政府为主、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运行起来越来越难。国家要求县级政府对地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做到“四保”(保安全、保入学、保运转、保工资),但目前县级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保也不容易保住。20xx年,全市县级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为8.31亿元,占到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61.5%,但是教育系统人头经费的支出就需要8.92亿元,如果不将其它收入捆绑起来,仅保工资就有6000万元的缺口。在调查中,学校和教育部门对经费不足反映比较突出,特别是教师口子经费没有很好的解决。按规定财政应安排的学校公用经费补助,县里也拿不出钱来。教育建设债务也很沉重。全市教育负债总额达10.13亿元,主要是“两基”达标、高中建设、危房改造和远程教育等项目的建设形成的。其中“两基”达标负债全市还有2.6亿元,近两年高中学校建设又负债7亿多元,象几所新建和扩建的县一中债务都比较大

2、教育发展的布局不适应

由于生源的下降和流向的变化,现有的学校布局显得不太适应。从生源变化来看,人口出生率降低,生源总体上呈较大幅度下降趋势。目前,全市中小学的生源状况是:小学呈略有下降、保持基本稳定的趋势;初中学生总数在今后5年内以每年1万人的速度下降,5年后,初中学生总人数为15.5万人,与现在的26.2万人相比减少约9万人;普通高中学生人数近两年内呈上升趋势,然后开始下降。目前全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为11.1万人,2006、20xx年小幅上升,从20xx年起开始下降为11.8万人,略高于现在的规模;20xx年下降到10.4万人,20xx年下降到9.3万人。从流向变化来看,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加上城镇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生源流向城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据武陵区统计,自20xx年下学期到20xx年上学期,各年度分别转入外县(市)学生891人、986人、1083人。特别是去年以来,由于取消了户口等方面的限制,取消了借读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大量涌入,20xx年秋季开学以来,市江北城区小学共转入外区县(市)学生1600多人。

3、师资力量的配置不适应

全市通过教师的核编定岗和精简分流,总量多的问题有所缓解,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

学段结构不合理。教师分布不平衡,小学教师相对饱和,高中教师严重缺乏。目前全市小学教师过剩5000人,而高中随着入学高峰的到来,教师缺口将达到2000人。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这是我市当前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形象写照。教师学段结构的不合理也加剧了年龄结构的不合理,由于高中教师缺乏,部分初中教师被充实到高中学校任教,而初中学校又从小学挖走教师,挖走的基本上都是前几年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这样层层“掐青苗”,最后留守小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年龄较大的教师,主要是民办教师转正的那批人。由于小学教师人数总体过剩,近5年各区县(市)基本上没有新进小学教师,整个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问题显得相当突出,已出现青黄不接的年龄断层。目前,全市小学教师平均年龄已达47岁,农村小学已很少有40岁以下的教师。三是学科结构不合理。全市中小学长线学科教师相对较多,而小学计算机、英语教师和音、体、美教师紧缺。当前,国家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小学三年级和小学五年级起,英语、计算机课程已分别作为学生必修课,而相应的专任教师却相当匮乏。由于师资紧缺,目前一部分农村学校还没有开设小学英语和计算机课程;即使开设了的,教师素质也跟不上,搞的是拉郎配、拼凑式,有的地方是通过每个乡镇安排一两名英语和计算机教师逐校“跑教”。四是农村小学教师补充比较困难。国家把“三级师范”改为“二级师范”,推行的结果实际上成了“一级师范”,主要是本科一个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基地出现缺失。农村小学教师岗位对本科毕业生缺乏吸引力,很多地方反映,即使拿出编制招小学教师,也招不到人。

4、教育管理的机制不适应

一是用人机制不够灵活。教师队伍总体上还是终身制、铁饭碗,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和绩酬挂钩制没有真正推行,公办民办教师的双向流动难以实现。二是评价机制不够合理。评价基础教育质量以升学率论成败愈演愈烈,高考龙虎榜大行其道,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既深感其害,又深陷其中。三是办学行为不够规范。虽然实行了一费制,但一些地方和学校还存在搭车收费,包括党报党刊征订费、电影费、防疫费、资料费、试卷费、水费等;还存在变相收费,如通过“封闭式管理”,要求学生在校内购物、搭餐等;还存在课余时间办班、补课收费的行为。一些学校还希望提高一费制的收费标准,要求增加部分未纳入项目,像单车寄存费、饮水费等。另外在招生环节,也存在抢生源,甚至买卖生源的情况。

5、教育环境的治理不适应

一是针对学校的检查、收费、罚款仍然比较多。原来有规定,“未经党委、政府分管教育的负责人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对学校进行检查、收费和罚款”,“有关职能部门对教育机构的罚没收入上缴财政后,由财政拨入助学基金”。所调查的学校均反映,这些规定没有很好的落实。每年到学校进行各类检查的部门有20多个,收费和罚款也不少。一些校长说,现在当校长,跑部门、找关系是“主业”,管学校、抓教学成了“副业”。二是一些学校周边环境仍然比较差。“三室两厅一吧”特别是网吧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突出。现在,网吧已由城镇向农村蔓延,没有网吧的乡镇为数很少。

三、政策建议

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教育发展要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突破,打造新品牌,我们认为必须坚持三条原则:第一,坚持以优先发展的要求办教育,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办教育;第二,坚持义务教育政府为主,非义务教育民办为主的发展取向;第三,各级各部门在教育发展上,要坚持做到该保的要保住,该管的要管好,该改的要改活,该放的要放开。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保,就是进一步保障好义务教育

1、保障好必要的经费投入。在继续执行教师基本工资打卡发放的基础上,教师60元误餐补助和150元适当生活补贴未纳入财政预算的区县(市),应在年内纳入预算。各中小学校收取的杂费,全部留给学校,作为公用经费,相关单位不得进行统筹,同时,对中小学校公用经费的不足部分,各级财政按照小学生每年人平10元、中学生每年人平15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此项补贴各区县(市)财政应从今年开始在两年内安排到位。对教育“两基”达标形成的负债,进行全面清理核实,按要求彻底从学校剥离,县以下各级承债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分年偿还计划。

2、保障好必要的师资力量。各区县(市)及时补充一批农村小学急缺的英语、计算机,以及音、体、美等短线教师。从今年起,分三年按需要补充到位,目前超编的,从以后自然减员中顶抵。市里加强小学师资培养和培训基地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二)管,就是管好教育的布局规划和发展环境

1、科学编制学校布局规划。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学生生源及流向的变化情况,结合编制“十一五”规划,制定今后5年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布局规划。临澧县近年来按照“小学联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办学格局,调整中小学布局,全县学校总数从原来的360所缩减为133所,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这样的作法,值得推介和借鉴。市县两级要把学校布局规划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用规划来 指导学校的兴建、改造和发展。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也必须按照总体规划来进行。切实减少教育发展中的随意性和资源浪费。

2、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在近几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比较快的基础上,把发展重点从规模扩张转到质量提升上来。适度控制省示范高中的异地搬迁改造和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张,加强其它普通高中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对高中扩建中已经形成的债务,加快清偿进度,对公办学校收取的择校费和国有民办学校收取的建校费,实行专户管理,主要用于偿债。加快职业高中发展,引导职业高中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增强职业高中的吸引力。

3、适时扩大城镇教育规模。市城区和县城都应根据需要,加强初中和小学的新建、扩建。要把城镇学校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市江北城区中小学校建设。20xx年—20xx年间,逐步扩建北正街、育英、东升、七里桥小学,新建白马湖中学、荷花塘中学;20xx年—20xx年间,逐步扩建沙港小学、戴家岗小学,新建柳叶湖中学,改建南坪九年制实验学校。建设经费通过教育打捆贷款、民资投入等渠道筹措。

4、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落实三项制度,遏制针对学校的检查、收费和罚款。即封闭管理制度。对所有学校实封闭式管理,各职能部门对学校进行检查,事前必须报同级优化办备案,否则学校有权拒绝。首查免罚制度。部门执法中首次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情节轻微,危害后果不大的,责令其限期纠正,不得处以罚款。罚没收入集中制度。所有针对学校的罚没收入,全额上缴财政,由财政全额拨入助学基金。同时,建立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的联席会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授权教育部门牵头,公安、工商、文化、卫生、交通等执法部门参与,依法取缔校园周边违规经营的网吧和电游室,整顿和规范学校周边的餐饮、营运和治安秩序。对行政不作为的部门和相关人员,追究责任,形成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新闻媒体加强对教育发展的舆论宣传,营造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改,就是要改革教育管理上一些不适应的机制

1、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校长负责制、学校中层骨干和教师聘任制、绩酬挂钩制的推进力度,激发教育内部活力。

2、推进教育评价机制改革。逐步转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倾向,明确制止各级各类学校通过新闻媒体、户外广告张贴等形式宣传升学考试成绩和高考“龙虎榜”。改革初中二年级生物、地理会考办法,建议从20xx年开始,会考成绩不计入学生升学总成绩。

3、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增加收费透明度。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市直普通中小学校推行电子信息化收费,明年春季武陵区在市城区范围内的各小学推开。规范招生行为,由教育部门加强招生秩序管理,统一发布招生信息,禁止各类学校买卖生源。开通对学校办班、补课以及教师从事第二职业的举报电话,加大对违规行为和违规人员的处理力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