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历史文物考察报告

西安历史文物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3.4.24——2012.4.26

考察地点:西安、咸阳、临潼

考察对象: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碑林、钟楼、鼓楼;茂陵、乾陵、汉阳陵;秦陵兵马俑、骊山、华清池

考察方式:参观

考察流程:西安——咸阳——临潼

考察报告:

在2013.4.22日,我们全体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的师范类学生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西安文物考察。在这次时间短暂的考察过程中,我们先后游览了西安、咸阳、临潼等地的部分景点,我们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启迪了我们的心灵,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一、中华民族的缩影地——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俗话说:“30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万年看西安。”如果不到西安,我们似乎只是对于这句话一笑了之,但只有到了西安之后,我们才会明白这句话原来是十分正确的。

西安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历史上十三朝的古都。进入西安市内,四处弥漫着的古典文化的气息使人有一种仿佛回到了古代的那种感觉,这种感觉即使在同为古都的北京是不能让人感受得到的。我们是在23号的晚上到达西安的。从火车站出来即是西安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古城墙。坐在旅行社的大巴车上,夜晚的黑暗并不能掩饰住古城西安的风韵,现代的科技更是展示出西安这座古城不一样的柔情。我们都沉醉了,沉醉在这美丽的夜景中。

24号正式开始了我们的西安考察之旅。我们的第一站就是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筹建于19xx年,19xx年6月20日落成开放。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它一个仿古的建筑,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 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

众所周知,西安地区地处关中平原,四面有山有水,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好地方。因此,我们民族的祖先就定居于此,生息繁衍。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因此,它拥有丰富的宝藏馆藏文物达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博物馆一共分为四个展馆。一二三展馆外加一个唐朝壁画馆。分为史前;周;秦;汉;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部分。但我个人觉得最精彩的还是第一展馆。

第一展馆位于第一层。主要是先秦和秦一代的文物,其中西周和秦一代的文物占了很大一部分。先秦的文物中只要还是以陶器为主,这是当时老祖先生活的一种写照。当然,还有一些铜器,但是所占的份额并不十分突出。夏商西周的文物中主要是以青铜器皿为主,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今天的人们要称夏商西周时期为青铜时代了。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皿十分众多,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样式的钟鼎,造型精美的酒具,保存完好的刀剑武器??

第一展馆的宝贝看得人眼花缭乱,无论是各种造型精美的青铜器,还是略显粗糙的陶器,都让我们这些现代子孙深深的折服于老祖先的聪明才智。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们重点看了看一些重要的文物,但我个人认为,每一件文物都是无价之宝,它都是经过千年岁月的打磨才熬到今天的。

第二层主要是秦以后的历史文物。它们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具有深刻的研究和观赏价值。千姿百态的汉代陶俑已经明显反映出与秦代完全不同的风貌,而汉唐时代的陶俑有大相径庭。还值得一提就是汉、唐金银器和唐墓壁画,我们只是走马观花似的欣赏了它们的美,至于更深层次的内涵,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解读。以至于我们在离开的时候,依然十分遗憾。

参观完了陕西省博物馆之后,我们就驱车赶到了大雁塔广场欣赏了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随着音乐渐渐响起,喷泉也自由舒展开自己妙曼的舞姿。在一段段优美的旋律之下,我们彻底放松了自己的心情。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钟楼鼓楼广场。我们在此尽情的观赏美丽的风景,体验不同的民俗,想把西安的大气尽收入心底。

二、寻觅地下雄风——帝王陵寝

25号的我们开始正式踏上前往咸阳的道路。咸阳离西安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的第一站就是著名的茂陵。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因而得名。它历时53年修建而成。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我们参观的茂陵博物馆是建在茂陵东侧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的祁连山墓冢前。因为国家政策的保护,我们参观的只是被开发的霍去病的墓。站在霍去病墓的最顶端的亭子,我们所能看到的一直是茂陵的封土堆。

茂陵博物馆建馆27年间,动员当地群众交献文物和广泛征集茂陵文物达4000余件,其中不乏国宝文物,如错金银铜犀尊、玉雕铺首、鎏金马、鎏金银竹节熏炉等。特别是鎏金马,通体用黄金打造而成,天衣无缝,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技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艺术瑰宝。

墓前列有著名的‘马踏匈奴’等石刻,颇具有观赏价值。而在霍去病墓的西侧则有众多是国家级石刻,其价值不言而喻。

离开了茂陵,我们下一站就是举世闻名的乾陵。乾陵为什么会闻名海外呢?主要是因为它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的梁山上,因而得名。它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历时23年才基本完工。乾陵气势雄伟壮观。据导游说陵区是仿京师长安城建制。

从乾陵头道门踏上坡路,高低落差为80多米。一直上去便到了“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

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在往上即是无头的石雕像,据说这是仿照当时来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节雕刻的,一共有61尊。但因为后世各种原因才使得它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纵观整个乾陵,最使人熟知的就是那块碑石——无字碑。因为《述圣记碑》是为高宗皇帝歌功颂德的,所以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反而是什么也没有刻的《无字碑》却成为后世之人津津乐道的谈资。

历经千年风霜洗礼的乾陵虽然残破,但依然掩盖不了其宏伟大气的容颜。零星的几点建筑似乎正在诉说着大唐曾经的辉煌。曾经的无字碑,而今已经镌字满。是非功过,又有谁能够说的清楚呢?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死后也不过只是一抔黄土,而留在世上的巨大陵寝到底暗示着是谁的伟大?

离开乾陵之后,我们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汉阳陵。汉阳陵,又称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汉阳陵帝陵封土高约31米,陵底边长160米,顶部东西54米,南北55米,陵园为正方形,边长4l0米,四边中央各有一门,均距帝陵封土110米。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现已建成汉阳陵博物馆,是一座巧妙融合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历史文化与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参观汉阳陵最大的价值就是我们可以直接的深入到墓室里面去参观,近距离的感受和体验当时的发掘场景和历史原貌。汉阳陵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即是汉俑。他们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约60厘米高,赤身裸体且没有双臂。据研究,这些陶俑在刚刚完工时都身着各色美丽的服饰,胳膊为木制,插入陶俑肩部的圆孔,以便木胳膊可以灵活转动,但经过千年的风霜之后,衣服与木胳膊都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残缺的身躯。兵马俑的队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匀称,但也有一些颧骨突起,面貌奇异,可能是当时的异民族兵员。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肃穆与刚烈,阳陵汉俑显得平和而从容,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安详的社会氛围。

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陵兵马俑

26号开始了我们的临潼之行,也是最后一天的行程,也可以说是最有价值的一次考察。上午我们就早早的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秦陵兵马俑。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营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 秦始皇陵兵马俑。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开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现如今,我们大家经常所见的基本上都是一号坑,它是现在所发现的三个坑里面最大的一个坑。其中所发现的秦俑也是最多的。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据统计,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

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轰动全球的奇迹。

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它分为四个部分。但是二号坑基本上没有被怎样发掘,据说主要还是我们当前的技术还没有达到保护这些兵俑的程度。因为在这些兵俑出土之前,它们身上是带有各种颜色的,但是因为一接触到空气,它们身上的彩绘图案就会立即脱落,而我们现在还没有技术对其进行保护,所以我们考古工作者干脆不对其进行发掘。通过现在技术对二号坑进行探测,考古工作者发现二号坑的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个阵列中,是一个混合型的军阵。对此,考古工作者有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预计在二号坑中可出土各种武士俑1300余件,战车89乘,车马356匹,鞍马100余件。这还是相当丰富的。

三号坑则是被发掘的秦军的指挥中心。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凸”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它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相较于一号和二号坑,三号坑实在是太小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坑,却向世人真实展示出了当时横扫六国的秦军的指挥机构是一个什么样子。

其实在秦陵兵马俑博物馆之中,有一个很多人都容易忽略掉的四号坑。四号坑位于三号坑的后面,相当的小,而且它的顶棚只稍稍高于地面几厘米,目的就是在于防止雨水流入四号坑内。据导游介绍,四号坑只是发掘了一点点而已,而发掘的一点地方没有挖到任何东西,所以考古工作者最后放弃了发掘。这是因为这个四号坑在秦始皇死后依然没有修好,而这个时候农民起义已经达到咸阳附近了,当时的秦朝统治者秦二世只得将修建陵墓的这些人全都征发到部队之中以对付起义军。而对于刚刚挖好的四号坑只能在没有任何陪葬品的情况下匆匆掩埋掉。这就是现如今为什么四号坑里面什么也没有的原因。

谈到秦陵兵马俑,我们似乎鲁克就会想到秦始皇这个人,而那些曾经为秦始皇陵墓修建做出牺牲的劳动人民谁又还会记得呢?这似乎就是的悖论。我们承认历史是人民大众所创造的,但是名留史册的往往是那些大人物,而我们的劳苦大众又去了什么地方?

据史料记载,在修建秦始皇陵的时候,每年全国役使的劳力差不多有70万人,这在我们今天拥有近15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似乎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只有2000万人口的秦朝来说是不是这份劳役过分沉重了呢?当然,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参观完了秦陵兵马俑之后,我们又参观了骊山和华清池。我们为骊山的风景所沉醉,也为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所哀婉。参观完了之后,也就宣告着我们这次西安考察之行圆满结束了,时间也许短暂,但其中的收获却是值得我们一生回味的。

 

第二篇: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游悟

如果中国是一颗参

天大树,北京会是树冠,

而西安则是这棵树深扎

地下的根系。西安,古城

长安,历史悠久。在这里,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

与底蕴仍然静静地延续,

文化、习俗、美德、传统、

甚至糟粕都包括其中。

“长安自古帝王都”,周

秦汉唐的辉煌让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的西安透着一丝难掩的王城气概。

这里遗留下太多太多的东西,随便一块地方,挖下去可能就会出现一堆秦砖汉瓦,几件国宝。一座座建筑和一堆堆墓冢其实并不能真正代表这座城,这里的空气充满了历史长河中远去的典故与传奇的味道,甚至一条小巷的名字都会来自汉武唐宗。走在街上,穿行在巍峨的城墙下,不经意间,游人便与古老厚重的历史有了奇异的交错感。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衍变成了一个充满着时尚氛围的现代化大都市,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结合出特别的风格。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市。昔日西安的辉煌让人骄傲,今日西安的腾飞更让人惊叹。

中国建筑历史长久,所覆盖之范围又极为辽阔,其历代兴造之建筑不但类型众多,而且累计数量尤为宏巨。虽然目前还保存下来若干建筑遗构和建筑文献,但就中国建筑总的历史成就而言,它们不过是沧海一粟。这就使得我们对过去的历史发展与成就,难以作出全面与深入的剖析与评价。

因此本文仅对我参观的西安古代建筑若干习见的局部形制与构造,就其已知之演绎变化情况,作以下简要介绍。

一、台基

建筑下施台基,最早是为了御潮防水,后来则出于外观及等级制度的需要。使用夯土台基的实例,至少在新石器晚期即已出现。大约自南北朝起,依照使用功能和外形,大体可分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二类。至于台基的层数,一般房屋用单层,隆重的殿堂用2层或3层。但某些华丽殿阁,也有建于1层高大台机上的。大明宫的含元殿整座建筑建于高高的龙首原上,并有3米多高的夯土台基。

1.1普通台基

早期台基全部由夯土筑成,后来在其外表才包砖砌石。南北朝至唐代的台基

- 1 -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游悟 常在侧面错砌不同颜色的条砖,或贴表面有各种纹样的饰面砖(见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壁画),或作成连续的壶门(陕西西安唐兴庆宫石刻)。

1.2须弥座

是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如宫殿、坛庙的主殿,及塔的基座??等等)。唐代的须弥座更加华丽,装饰性很强。

二、大木作

大木作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

西安考察报告

(照片源于自拍)

我国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成为“开间”(又叫“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建筑的开间数在汉以前有奇数也有偶数的,汉以后多用11以下的奇数。民间建筑常用3、5开间,宫殿、庙宇、官署多用5、7开间,十分隆重的用9开间,至于11开间的建筑,除了陕西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遗址和北京清故宫太和殿以外,还没有见到其他的实例。建筑中各开间的名称又因位置不同而异,正中一间成为明间(宋称当心间)其坐、右侧的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9开间及以上的建筑则增加次间数。

2.1柱

总的可分为外柱和内柱两大类。按结构

所处的部位,一般建筑中常见的檐柱、金柱、

中柱、山柱、角柱、童柱等。此外,又有都

柱、倚柱、排叉柱、塔心柱、望柱??。依

构造需要,则有雷公柱,垂莲柱、擎檐柱、

抱柱、心柱??等多种。柱之外观,有直柱、

收分柱、梭柱、凹楞柱、束竹柱、瓜柱、束

莲柱、盘龙柱??。 (照片源于自拍)

秦代已有方柱。汉代石柱更增加了八角、束竹、凹楞、人像柱式样,并出现倒栌斗式柱础,柱身也有直柱和收分较大的二种,但由于实物都是仿木的石构件,

- 2 -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游悟 与真实木构可能尚有一定距离。

由于人们对建筑材料的结构特性有一个认识过程,所以柱径与柱高间的比率也有一个变化过程,一般是从小到大。例如东汉崖墓中的石柱,直径与柱高比在1/2~1/5之间。唐佛光寺大殿木柱为1/9;清代北方在1/10~1/11左右,而南方居民,由于屋面荷载较小,结构较轻,一般在1/15左右。

在秦、汉宫室建筑遗址和崖墓中,有的于厅堂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汉文献中称为“都柱”。这种形制,很可能是原始社会袋穴居及半穴居建筑的遗风。由许多开间形成的木构建筑,大多具有某种形式的柱网。依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一号宫殿遗址,已有建造在夯土台上面阔8间、进深3间的殿堂。其檐柱柱穴排列已相当整齐,因室内未发现柱穴,可能当时已采用了“通檐用二柱”的屋架了。大明宫麟徳殿是满堂柱式。大唐明宫含元殿遗址是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区的典型例子,《营造法式》中称“单槽”。

三、墙壁

墙壁的使用范围很广,大至沿国界而筑的边墙,围绕城市的城墙以及周环于宫殿、坛庙的宫墙,甲第、居民的宅墙等等。就单栋建筑所使用墙壁的性质和部位,可分为檐墙、山墙、槛墙、八字墙、屏风墙、照壁、隔断壁墙等。若依常用的建筑材料,则有土墙(夯土或土坯)、砖墙、石墙、木墙、编条夹泥墙等。此外,还有使用混合材料的,如墙体下部为砖石上部为土质的,或下部为实体上部为空斗的。

3.1土墙

土墙常见的有夯土墙、土坯墙等。夯土墙是我国墙壁最古老的形式之一,在若干原始社会的城址,河南郑州商城,陕西岐山早周建筑,周代及秦、汉的万里长城和唐长安大明宫等遗址中都可以看到。

3.2砖墙

我国古建筑中全用于青灰色陶砖。施于墙体的有空心砖、条砖楔形砖、饰面砖等。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照片源于自拍)

- 3 -

——西安游悟

3.2.1条砖墙

条砖又称为小砖,由于体小量轻,使用灵活,所以应用最广,这种陶化的黏土砖使用于壁体的最早实例,是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陶兵马俑坑中的一段壁面。唐代遗留了不少砖塔,又有用砖包砌高台和城门附近土墙的做法,表明砖在建筑中的使用已较为普遍。

四、屋顶

4.1屋面材料

民间建筑用茅

陶小瓦等作屋面材

陶筒、板瓦或用琉璃

两种材料并施于屋

样的表现。

(照片源于自拍)

一般较高级材料用于脊部、檐部及两山,将较次的材料置在中间。少数建筑以铜、铁为瓦,或在陶瓦上浸油、涂漆。

4.1.1陶瓦

大概从秦代起,瓦当由半圆形开始演变为圆形,这既改进了瓦当的束水功能,又为瓦当装饰纹样的进一步丰富提供了条件。秦、汉瓦当的图案种类极多,有几何图纹、动植物、四神、文字(吉祥语、宫殿或官署名等)。置于檐口之板瓦施滴水者在战国以前未有发现,汉、魏至唐大都用带形或齿形,唐、宋之际又出现尖形的滴水,这些样式到今天还在沿用。此尖形端部之表面饰以各种动、植物纹样或几何图形,在《营造法式》中称为垂尖华头板瓦。

4.1.2琉璃瓦

在陶瓦坯表面涂上一层釉,烧制后能在瓦表面形成坚实且色泽鲜丽的覆盖层,既提高了抗水性又增加了美观,一般应用于高级建筑。

汉墓出土的明器已涂黄绿釉。琉璃瓦正式使

用于建筑屋面是南北朝,但为数不多,宋代使用

渐广,到明代称为一个高潮。由著名的唐三彩来

看,唐代的琉璃 草、泥土、石版、料,官式建筑或用瓦。在唐代已有用面,宋画中亦有这(照片源于自拍)

绝不止黄、绿二色。

(照片源于自拍)

西安考察报告

- 4 -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游悟

4.2屋脊和屋面装饰

周代早期建筑仅以陶瓦覆盖草顶的屋脊,主要是从防水功能出发,装饰尚在其次。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的陶脊断面为梯形,下部有一椭圆形槽,估计用以容纳其下之脊専。汉石阙、是你祠、画像石及明器的屋脊有平直的,也有二端隆起的,其脊头常以多枚筒瓦垒叠。正脊中央上方有的用朱雀、凤鸟为装饰。正脊侧面则刻以环壁穿带等纹样。正脊二端使用鸱尾的正式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武帝时,其大致之形象则多见于汉代之建筑明器。反映在壁画和雕刻中的,则出自北魏至隋、唐的石窟和陵墓,在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昭陵献殿遗址内发现的鸱尾,高约1.5米,最宽处1米,厚0.76米,表面涂有绿釉,是该项建筑构件现知最早的遗物。早期鸱尾的外形和装饰都较简单,其尾尖向内倾伸,外侧施鳍状纹饰,例见陕西西安唐慈恩寺大雁塔门楣石刻。

五、结语

告别西安的路途,西安,这座历史古城、中原文化的发祥地、历代王朝竞相建都的地方,此刻就在脚下,心里有些激动,憧憬着每一处的所见所闻。这次考察看到那么多宏伟的古建筑群体,连廓庭院,刻石参差错落,典雅凝重,气势雄伟,是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以此引导我们去领略由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特别是碑林博物馆的碑刻书法、秦始皇陵兵马俑、法门寺中的造像对我印象颇深。还有环城的古城墙、钟楼、大小雁塔??。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2】 郭湖生:《中华古都》,台湾空间出版社,1997。

【3】 [宋]李诫:《营法造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