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实验 文丘里实验报告单

                         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测定流量系数,掌握文丘里流量计量测管道流量的技能;

    2.掌握气一水多管压差计量测压差的技能;

    3.通过实验与量纲分析,了解应用量纲分析与实验结台研究水力学问题的途径,进而掌握文丘里流量计水力特征。

二、实验原理

    根据能量方程式和连续性方程式,可得不计阻力作用时的文丘里管过水能力关系式

                  (6-9)

式中:为两断面测压管水头差,m。

由于阻力的存在,实际通过的流量恒小于。今引入一无量纲系数 (称为流量系数),对计算所得的流量值进行修正。

即                                                (6-10)

另外由水静力学基本方程可得气—水多管压差计的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6-10  所示。

在文丘里流量计的两个测量断面上,分别有4个测压孔与相应的均压环连通,经均压环均压后的断面压强由气-水多管压差计9测量(亦可用电测仪量测)。

1.自循环供水器;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恒压水箱 5.有色水水管 6.稳水孔板

 7.文丘里实验管段8.测压计气阀9.测压计10.滑尺11.多管压差计12.实验流量调节阀

                   图6—10文丘里流量计实验装置图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测记各有关常数。

2.开电源开关,全关阀12,检核测管液面读数 是否为0,不为0时,需查出原因并予以排除。

3.全开调节阀12检查各测管液面是否都处在滑尺读数范围内?否则,按下列步骤调节:拧开气阀8,将清水注入测管2、3,待cm,打开电源开关充水,待连通管无气泡,渐关阀12,并调开关3至cm,即速拧紧气阀8。

4.全开调节阀门,待水流稳定后,读取各潮压管的液面读数,并用秒表、量筒测定流量。

5.逐次关小调节阀,改变流量7~9次,重复步骤4,注意调节阀门应缓慢。

6.把测量值记录在实验表格内,并进行有关计算。

7.如测管内液面波动时,应取时均值。

8.实验结束,需按步骤2校核压差计是否回零。

五、实验结果处理及分析

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                                  实验装置台号No____

 m,     m,     水温  ℃,     m2/s,

水箱液面标尺值  cm,  管轴线高程标尺值   cm。

2 整理记录计算表6-9 6-10

表6-9                        记录表

表6-10                      计算表                               =   m2.5/s

3用方格纸绘制曲线图。分别取为纵坐标

六、实验思考题

   1.本实验中,影响文丘里管流量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哪个因素最敏感?对本实验的管道而言,若因加工精度影响,误将 m值取代上述值时,本实验在最大流量下的值将变为多少?

2.为什么计算流量实际流量不相等?

3.试证气一水多管压差计有下列关系:

4文氏管喉颈处容易产生真空,允许最大真空度为6~7mmH2O。工程中应用文氏管时,应检验其最大真空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据你的实验成果,分析本实验流量计喉颈最大真空值为多少?  

 

第二篇:文丘里实验报告

姓名:邹志焱  学号:1002123125  班级:10021231

实验装置台号:7  时间:20##年4月9日11时4分

实验名称: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定流量系数,掌握文丘里流量计测量管道流量的技术;

2、掌握应用气—水多管压差计量测压差技术;

3、验证能量方程的正确性。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1、测记各有关常数。

2、打开电源开关,全关阀12,检核各测管液面读数h1-h2+h3-h4是否为0,不为0时

需查出原因并予以排除。

3、全开调节阀12检查各测管液面是否都处在滑尺读数范围内?否则,按下列步序调节:拧开气阀

8/将清水注入测管2、3/待h2=h3≈24cm,打开电源开关充水/待连通管无气泡,渐关

阀12,并调开关3/至h1=h2≈28。5,即速拧紧气阀8。

4、全开调节阀门,待水流稳定后,读取各测压管的液面读数h1、h2、h3、h4,并用秒表、

量筒测定流量。

5、逐次关小调节阀,改变流量7~9次,重复步骤4,注意调节阀门应缓慢。

6、把测量值记录在实验表格内,并进行有关计算。

7、如测管内液面波动时,应取时均值。

8、实验结束,需按步骤2校核压差计是否回零。

三、实验数据

管径1:2.6cm            管径2:1.5cm

                                                                     

四、实验结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