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苯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乙酰苯胺

N-Phenylacetamide

编号:003   日期: 2011/9/26 温度: 17.0 ℃ 气压:  96.95KPa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式:          (mw)

中文名称:(iupac法): N-苯基乙酰胺

英文名称:(iupac法): N-Phenylacetamide

反应方程式:

分子量(mw):135.1652

投料量(g):5.1

物料比(mol比):  1:2.6           理论产量:6.8g

实验步骤

                                     

结果与讨论                   产品:所得4.4g乙酰苯胺为淡黄色固体

                               收率:收率为4.4/6.8*100%=64.7%

讨论:

1.  合成乙酰苯胺时,柱顶温度为什么要控制在105ºC左右?

    答:为了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反应过程中不断分出产物之一水,以打破平衡,使反应向着生成乙酰苯胺的方向进行。因水的沸点为100ºC,反应物醋酸的沸点为118ºC,且醋酸是易挥发性物质,因此,为了达到即要将水份除去,又不使醋酸损失太多的目的,必需控制柱顶温度在105ºC左右。

2.  合成乙酰苯胺时,锌粉起什么作用?加多少合适?

    答:只加入微量(约0.1左右)即可,不能太多,否则会产生不溶于水的Zn(OH)2,给产物后处理带来麻烦。

文献研读:

新方法制备乙酰苯胺

方法一:乙酸酐法合成乙酰苯胺

新实验方法于1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2ml苯胺和3O m1水,在电动搅拌器搅拌下逐渐滴加3 ml乙酐。然后置冰水中再搅拌3 min,经布氏漏斗抽彻底烘干,得分析样品2.50 g,产率为79%。

方法二:冰乙酸法合成乙酰苯胺

于10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2 ml苯胺和30ml水,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碳酸钾(0.5,1.0,2.0,3.0,4.0,4.5,5.0)g,在电动搅拌器搅拌下逐渐滴加3 ml乙酐。后置冰水中再搅拌3min,布氏抽滤装置抽滤,结晶。重复方法一以下步骤。此实验每个碳酸钾,质量样品作两组,取平均值,共做十四组此法称为(Ⅱ)法。

实验改进后反应时间缩短了9倍,产率方法一提高了25%,方法二提高率38%。

【参考文献】:

[1]. 郭元平.梁 明 乙酰苯胺(acetanitide)合成的新方法-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4(12)

[2]. 冯蕴华.马锦疆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3]. 高洪宾.有机化学导论,天津大学出版社,1987

 

第二篇:三氟乙酰苯胺

1、物质的理化常数

CA

国标编号: 61764

S:

中文名称: 三氟乙酰苯胺 英文名称: trifluoroacetanilide 别 名:

分子

分子式: C8H6F3NO;C6H5NHCOCF3

量:

熔 点: 密 度:

88~89℃

189.14 404-24-0

蒸汽压: 溶解性: 稳定性: 外观与性

无色结晶

状:

危险标记: 14(毒害品) 用 途:

不溶于水,溶于苯、热四氯化碳等 稳定

用于测定氟的标准物及有机元素分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收进入体内后对身体有害。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烟雾。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氟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护服: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监测毒物。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相关推荐